03.07 盲目炒股害人害己,为何还有人前仆后继?

suck-sun扫去阴霾


最主要的原因是大的环境下国内没有太合适的投资渠道,或者投资产品。

股市有几个特点:没门槛,任何人都可以玩儿!你有几千几万可以在里边儿玩儿一玩儿。你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也可以在里边儿玩儿。不像其他的投资产品。想要获得大的一个利润空间都有门槛的限定。

第二点,赚钱效应。不管你是在银行吃利息,还是买所谓的理财产品,一年的收益基本上比较有限。5个点以上的就不多,再加上现在大众都知道通货膨胀影响,哪怕把钱放在银行里边儿,钱也是贬值的。所以更多的催生了很多人去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而股市既给你尝试的机会,又能够让你看到赚钱效应。

第三,侥幸心理。别人都亏,或者说大部分的人赔钱,我可能不是其中的一个。幻想自己得天独厚自命不凡,幻想自己万一成为下一个巴菲特。亏的时候可以安慰自己,别人都亏我也亏很正常。转的时候比别人更高兴,别人都亏你赚啦。这种心理比较可怕。当然还有的人只是在股市里边儿看一看。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就想去尝试一下!



闲着唠嗑


盲目炒股不会害别人,害自己倒是真的。我遇见不少人,炒股基本都是亏,很少有能赚钱的,炒股没有方法,买入被套就持股不动,等待解套。还没有放银行的利息高,但亏损了也不会卖出,等待下一波行情到来解套出局。

炒股如果不是抱着赌徒的心态,或者全部身家压下去,只是用闲散资金操作的话危害并不太大。很多新闻报道炒股卖房跳楼,都是因为杠杆太大,导致债务还不起了所致。炒股正常情况还没有楼主说的那么严重。在说了炒股也不是说就一定亏钱,新手亏钱是因为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很多老股民还是能够通过炒股赚钱的。

炒股是一项长期的投资,并不是说什么人进来都可以捡钱,找到适合的机会,不适合炒股的也可以选择放弃。股灾时期会出现低点,行情来了,同样可以人人赚钱。股市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炒股需要面对人性的弱点,以及很多压力,并不是人人都适合。


吕氏股经


因为目前市场上能够战胜通货膨胀的只有房产和金融。

而房产的投资门槛过高,甚至限购严格,再加上住房不炒被大力贯彻,所以许多人没资格,也不愿意去参和房地产的投资。

那么只有金融!而金融行业里,股票的门槛最低,风险最小,其他的期权,期货都是输多赢少的超高风险投资,所以,大家只能选择股票。

根据2017年的中国通货膨胀率来看,目前中国的通胀率达到了7.5%左右的水准,银行定存为4%左右。所以说,如果你只是做理财的话,每年还要面临一个(7.5%-4%=3.5%)的贬值率!

那么5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83万的购买力;

1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70万元的购买力;

2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49万元的购买力;

3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34万元的购买力;

50年后,你的100万可能只有目前16.8万元的购买力;

说得简单点,如果不炒股,那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缩水,跑输通胀!这就是大家投资炒股的原因之一。

其次,不得不承认,股票市场是最有可能造富的市场。

A股虽然牛短熊长,但是每一次的牛市给予一代股民的造富机会非常大,这也无可厚非。

根据每轮牛市个股的涨幅跨度根据数据统计:

1)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的个股有1288家,占比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88%!

2)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300%的个股也高达了949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65%!

3)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500%的个股也高达了670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46%!

4)2005年998点到2007年6124点,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也高达了323家!占比当时1471家上市公司里的22%!

5)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的个股达到了2437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89%!比2007年的88%还高出了1%!

6)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300%的个股达到了1106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40%!

7)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500%的个股达到了422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15%!

8)2012年12月创业板585点启动,到2015年上证5178点结束,涨幅超过1000%的个股达到了96家,占比2744家上市公司的3.5%!

也就是说,如果你能赶上一波大牛市,你资金翻倍的概率高达了88%以上。涨幅超300%的概率达到50%以上。涨幅超1000%的概率达到了5%左右!!

这样的成绩,不让人眼红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每一轮熊市令人非常心寒,但是一旦牛市到来,90%以上的群众都是会义无反顾的冲入股票市场的原因。毕竟谁都想脱离底层的阶级,想要致富和发财啊!

所以你说股票害人,我不反对,大部分的散户投机,博弈,想要一夜暴富,那么这种心态进入股市自然害人不浅,甚至会亏损连连。但是你也不能说股票一无是处,对于懂得掌握股市规律,进行正确投资的人来说,股票就是提款机。

其实正确的投资方式就是,要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策略

如果说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为7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我们只需要在7年的时间里获得100%左右的胜率,就能够达到平均每年11%的收益,大大战胜了通胀!但是如果 一轮完整的牛熊市没有7年,甚至你的个股涨幅不止100%,那么这个平均到每年的收益可能会更高!

要知道,每一轮熊牛跨度里个股的涨幅都是巨大的,少则2-3倍,多则3-5倍,大牛股还能走出10倍空间!因此利用确定性和牛熊周期规律做长线投资,势必会比短线波段操作成功的概率更大,收益更高的!

所以,我认为,对于有些人来说,股票是收割机,而对于小部分人来说,股市,确实是提款机,是许多草根能够逆袭的地方。因为有这份希望和这样的例子,这才会吸引大家前仆后继。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盲目炒股是错误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前仆后继,飞蛾扑火总是原因的,所以接下来这四个原因决定问题关键:

一、通货膨胀

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速度非常快,达到7.5%左右,简单的说就是你手上的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不值钱,购买力会直线下降。

对比一下以前的万元户,那就是一大笔钱,属于富人的级别,现在一万元买不起一平方的房子,根本不经花。

所以大家还只是把存款放在银行里的话,就会跑输通货膨胀,只会慢慢贬值,所以很多人会把自己的钱拿来做理财,但一般理财的收益依旧跑不赢通货膨胀,因此即使不懂股票的投资者也会冲进股市。

二、股市的赚钱效应

股市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人们只记得赚钱的时候,而亏钱总喜欢粉饰、忘记。

事实上国内资本市场已经有28年,期间有过几波牛市,在那段时间即使路边卖菜的大妈,都会谈论股市,逢人就说自己在股市中赚了多少钱,这样的赚钱诱惑会裂变。

同时有很多人确实在股市中赚了不少钱,一个又一个造富神话,在股市中诞生。外行的股市小白们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比不上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就能在股市中赚大钱的人,感觉他们赚钱怎么这么容易,嫉妒与不甘同时存在,盲目炒股便找到了理由。

三、炒房门槛高,神话不在

除了股市中存在短期造富的神话,投资房地产在前面几年中也相当疯狂,很多人的资产可能已经翻了还几倍。但是房地产对于门槛的要求较高,你得先有一笔较大的初始资金,把很多人挡在了门外。

另外在2018年下半年之后,随着房地产调控趋严,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楼市的神话已经不在。房价的上升空间已经很小,并且付出的成本会更高,炒房已经难上加难,所以这部分资金有瞄准了股市。

今年第一季度股市行情不错,加上市场一直宣扬牛市的观点,很多只想赚钱却不懂股票的人,就开始前仆后继地冲进股市中。

四、心态作祟

我国股市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散户为主的市场,特别是没有接受过专业金融学习的投资者居多,很多人只懂得简单看盘,买卖股票而已,仅此而已。

偶尔靠运气赚了点收益,就开始吹嘘,心态开始膨胀,想在股市中赚大钱。但实际是90%以上的股民都是亏损的,即使大家亏了不少钱,依旧阿Q精神,相信牛市总会到来。

有时候散户的心态很难改变,也许自己都不知道是在盲目炒股,只知道希望在明天,倔强、不甘、盲目,让这部分人在股市中继续坚持下去。

总的来说,大家盲目炒股最大的主因还是因为股市可以造富,即使很渺茫,内心也会认为赚钱的一定是自己,这就是盲目的最大特点。


商界書生


这个问题要从股民的结构讲起,从干财经自媒体至今,接触过不少股民,发现中国股民的文化素质真是低的令人发指,很多股民炒股炒了半天,连股票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能想象么?他们只是觉得买这个能赚钱,压根不去思考为什么,你眼中的盲目炒股的,也许还不是这个生态链里面层次最低的人,他们起码还会找几本书看看,起码知道macd,但是有些人压根根本一点知识都没有就敢拿几十万进来干,仅仅是听了一个消息,一个内幕。所以股市里永远不缺韭菜,你傻有人比你更傻,你二有人比你更二,你想给人送钱,有人偏偏要给你送钱...所以,聪明人要玩股票!

关注 壹哥财经 你好我好 大家好



壹哥财经


行情好来钱快 舍不得出来 行情不好被套出不来 毕竟熊市比牛市多 会炒股的也还是少数 跟赌博一样 赚了想赚更多 亏了想着回本就不玩了 越亏越多 直接出局不甘心 然后越淘越深出不来了。这个道理可以参照赌场理论,虽然十赌九输,很多人倾家荡产,但赌场依然人流如织,因为赌徒们总是相信自己有转运的那天,总是想以小博大不劳而获,人性!


不过凡人a


无知者无畏,大部分人入场都是被赚钱效应吸引, 他们只看到了获利,没看到风险,尽管在开证券账户时,会提示入市需谨慎,投资有风险,但很少有人在意,因为他们都是听说某某在炒股赚了钱,在这种心里下,哪还的风险之说,想的只是赚钱,殊不知这时候的风险是最大的,最终成为了贪婪亏损割肉者,最后还得出结论,股市就是赌场,这个是由参与者的心态决定,你是赌博投机心态这就是赌场,反之投资心态,就是投资市场。



说大人物


认为炒股容易,挣钱快,不甪学习,自己聪明,对自已有自信。可事实上,股市是一个赢家挣输家钱的地方,大部今人是输家,和别人一样想你就输了,操作容易不代表挣别人口袋的钱容易。挣钱很快,但输钱也快,合刭一起就不快。你可ll不学习,但不能不懂。至于认为自己自信聪明,自信需要资本,否则是自大,聪明人太多,我没看谁傻。


李闯的交易之路


股票是放大人性的地方,因为好胜心刺激你总想成功,但127定律注定多数人是亏钱的,所以你的不服输致使你不想离开,想证明自己能行,所以 前赴后继有人想进来,总结,就是赌性思想导致。


秦岭股道


康得新案: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对于康得新广大股民来说,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失利的问题。现在已经转化成一场有正义有良知的股民和一帮贪婪的野心家阴谋家腐败者的一次生死较量。在这一场生死较量中,每一个敢为正义发声、敢于揭露事实真相、敢于和邪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在“康得新案”里,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康得集团的作恶程度达到极端,作假119亿,挪用175亿。而在监管层看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越作恶,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就越要被惩罚;而当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侵害达到极端,已经极端受害的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就要面对被赶尽杀绝(退市)的惩罚。

试问:A股上市公司中,有几家能经得起175亿元被挪用?!

试问:如果康得新这样被退市,成了13.5万康得新股民的坟场,那么大A股会不会成为全中国股民的坟场?!

试问:如果这样的康得新应该退市,那么大A股应不应该从全球资本市场退市?!

详细情况请看《从康得碳谷案看康得新,论中小股东所遭受的根本性不公平》(原创: 阿隆财经视角 )

2019年8月27日上午,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就“康得碳谷股东会决议效力纠纷案”展开了庭审。荣成国资作为原告,要求法院确认康得碳谷2019年7月19日股东会决议有效;康得新则要求法院驳回荣成国资的诉讼请求。

“康得碳谷案”其实并不复杂,就是钟玉与康得集团作恶行径的再次展现而已。

2017年9月,康得集团、康得新、荣成国资签订《康得碳谷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协议》,经过3期实缴出资,康得碳谷全体股东累计出资金额人民币42亿元整,其中,荣成国资实缴20亿元,康得新实缴20亿元,而康得集团则仅仅实缴了2亿元。

这42亿出资分布在三个账户,中国银行荣成支行账户中有21亿(康得新14亿+康得集团2亿+荣成国资5亿),青岛银行威海荣成支行有13亿(康得新6亿+荣成国资7亿),浦发银行威海荣成支行有8亿(荣成国资8亿)。

在钟玉与康得集团的操纵下,康得碳谷加入了北京银行西单支行与康得集团之间签订的《现金管理业务合作协议》,康得碳谷作为现金归集的成员单位,其资金被实时归集至康得集团在北京银行开设银行账户中,从而致使康得碳谷的资金被划转,康得集团则通过归集划转偷窃了22亿元。

由于42亿出资分布在三个账户、每个账户中都有荣成国资的实缴出资,所以不管康得集团如何归集划转这22亿,康得集团偷窃的都是“康得新与荣成国资的出资”,而不仅仅是“康得新的出资”,康得集团显然要面临来自荣成国资的资金追讨。

对此,康得集团再次恶意应对,把这22亿元中的20亿元,全部当成康得新的出资,然后取消康得新的股东资格,那么荣成国资的资金就相当于没有被偷,被偷的可以被看成全部是康得新的资金,而荣成国资就无需再向康得集团追讨资金了。

因此,就有了2019年7月19日康得碳谷临时股东会的一幕,康得集团与荣成国资一致行动,在《关于解除康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资格的议案》投票中,康得集团与荣成国资投了赞成票,一起联手取消了康得新在康得碳谷的股东资格。

就在这样并不复杂的“康得碳谷案”里,康得新最后竟然被取消了在康得碳谷的股东资格。任何还有一点公平概念的人都会疑问,就算康得集团“把偷窃的20亿元,全部当成康得新的出资“,那也是康得集团偷窃康得新,荣成国资有什么理由去取消康得新股东资格呢?

对此,荣成国资在2019年8月27日庭审中出示了这样一项证据:2019年2月10日钟玉签署的确认函。在该函中,钟玉确认于2017年11月20日至2018年2月,在未履行康得碳谷内部授权审批程序且未签署任何文件的情况下,将康得集团、康得新全部缴付出资,利用关联交易直接划转给康得新的关联方康得集团及康得世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请注意这项关键的“证据”。本来是康得集团盗窃康得新的出资,在这项“证据”下,却变成了康得新与“关联方”康得集团及康得世纪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本来是康得集团在盗窃并抽逃资金,在这项“证据”下,却变成了是康得新在通过“关联交易”盗窃和抽逃资金。

康得新在“康得碳谷案”里被构造的“抽逃闭环”,与康得新在“康得新案”里被构造的“造假闭环”,是何其相似。

在“康得新案”里,本来是钟玉与康得集团绕过了上市公司的一切治理制度,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与财务,主导了财务造假,并在造假中捞取了最大的好处,巨额挪用了上市公司资金;在监管方的调查中,却变成了是上市公司康得新在主导造假,是康得新通过“关联交易”向“关联方”康得集团“提供资金”,从而完成了整个“造假闭环”。

在“康得新案”和“康得碳谷案”里,上市公司康得新都从实际控制人作恶的受害者,变成了“作恶主犯”,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在当前的整个监管框架里,监管并不区分是“实际控制人作恶”还是“上市公司作恶”,认为“实际控制人就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就是实际控制人”,如果“实际控制人作恶”,那就严厉惩罚“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

站在荣成国资的角度,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争辩,如果监管就是用这种方式处理康得新的,那么荣成国资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康得碳谷?

康得新中小股东所遭受的不公平,其根源之一就是上述这种不公平、不公正的监管环境。如果上述监管环境的不公平、不公正还不够一目了然的话,那让我们把话说得更清楚更直白些。

在“康得碳谷案”里,假如康得集团的作恶程度少一些,只是盗窃2.2亿,而不是22亿,那么受害者康得新目前面对的将只是被追讨0.2亿;而当康得集团的作恶程度达到极端,盗窃了全部22亿,那么受害者康得新面对的,就是不仅仅是被偷20亿资金,而且还被取消了康得碳谷的股东资格。

在“康得新案”里,假如康得集团的作恶程度少一些,只是作假11.9亿,挪用17.5亿,那么受害者康得新目前面对的将只是监管方不痛不痒的警告;而当康得集团的作恶程度达到极端,对康得新中小股东的侵害达到极端,作假119亿,挪用175亿,那么已被极端侵害的康得新中小股东要面对的,就是赶尽杀绝的退市。

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越作恶,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就越被惩罚;而当实际控制人对中小股东的侵害达到极端,已经极端受害的中小股东要面对的,则是进一步赶尽杀绝的惩罚。这正是康得新中小股东在“康得新案”中所遭受到的根本性不公平与不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