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拉大“交通骨架”,集安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道路“新动脉”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承载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和幸福生活。2019年,面对广大群众对集安市交通运输发展新的期待,面对不进则退的发展竞争压力,集安市交通运输局在省交通运输厅、通化市交通运输局和集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既朝既定目标奋力冲刺,又在新的起点起步疾行,一个个精品工程相继复工,一个个重大项目逐渐落地。

拉大“交通骨架”,集安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道路“新动脉”

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成通车,结束了集安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国道丹阿线下解放至下套段顺利建成;集桓高速公路、麻线至太平公路、双岔至榆林公路、阳岔至秋皮公路以及“四好农村路”建设稳定推进……高品质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拉大集安的“交通骨架”,切实转变了“高速不通、干线不畅、等级不高”的旧格局。

在建项目“落地开花”

拉大“交通骨架”,集安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道路“新动脉”

集双高速公路集安至通化段建设项目2016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28日建成通车。项目总投资73.7亿元,主线全长82公里(集安段70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标准设计,路基宽24.5米,设计时速80公里,途经集安市太王镇、山城子村、清河镇、头道镇,终点位于通化县黎明收费站,其中,隧道9座18636延米,特大桥2座3638.25延米,大桥27座7633.5延米,共占用土地462公顷。

项目的建成彻底解决了集安市区位不优的交通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集安市公路框架结构,成为集安连通省际县域的主要途径,助推集安加快向南开发开放试点建设、加快集安融入长吉图和白通丹经济合作带进程。

国道丹阿线下解放至下套段建设项目(集青公路)2017年4月开工建设,2019年10月建成通车,目前正进行交工验收及试运营准备工作。项目总投资2.54亿元,全长26.68公里,采用设计速度40km/h,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5米,行车道2×3.5米。新建小桥183米/7座,利用长川桥22.2米/1座,全线设置涵洞57道。

项目建成后不仅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响应国家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加强沿边重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放、开发口岸,提高口岸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新建项目接力开工

拉大“交通骨架”,集安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道路“新动脉”

集桓高速公路、麻线至太平边防公路、榆林至双岔边防公路、阳岔至秋皮公路等在建项目稳步建成的同时,新建项目“呼之欲出”。集安市紧抓政策机遇,加大力度发展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集桓高速公路工可报告已上报交通运输部,并通过交通运输部现场踏查和专家评审,计划2020年开工建设,2023年建成通车;麻线至太平、榆林至双岔边防公路建设计划均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待批复完成后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5月开工建设,年底竣工通车;阳岔至秋皮公路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已完成,并列入省边防委2020年建设计划。

据悉,集桓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改善国家干线公路网,提高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和公路通行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促进边境贸易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四好农村路”营造精细化交通环境

拉大“交通骨架”,集安交通运输局加快构建道路“新动脉”

集安市2019年完成整治农村公路“畅返不畅”里程124.524公里,整治乡镇1个,建制村19个,受益居民点161个,受益人口46185人,完成投资13198.5万元。其中,改扩建里程124.524公里,完成投资13092.1万元;小修里程42.586公里,完成投资106.4万元。目前,全部“畅返不畅”建设项目已进行质量检测评定,评定结果为合格,已投入运营使用。

“四好农村路”的纵横交错,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乡村振兴的的新力量也正随着公路的畅通奔腾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