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许多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历史秘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慈禧去世后的一桩尴尬事。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慈禧太后剧照

众所周知,古人向来有“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王公贵族更是如此。活的时候既然都一直住着美轮美奂的宅院,那么死后的栖身之所也应富丽堂皇——不仅是墓室、冥器要上档次,棺椁也得能彰显自己的高贵身份,为此还衍生出许多讲究。

在传统风水学中,人的最终归宿是“木”与“土”,即人去世后应安放在木棺里,再埋置于土中,这才符合阴阳轮回理论。就制作棺材的木料而言,应当是像梓木、柏木、楠木、黄杨一类的阴木,这些木材质地坚硬不易腐坏,同时又具有独特香气,可避免蚊虫鼠蚁叮咬,因此成为达官贵人的首选。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金丝楠木为底座的龙椅

在所有的木料之中,金丝楠木大多为皇家独享,严禁民间私藏和使用。早在慈禧太后去世前,她就要求李莲英去京城桅厂的老字号寿材铺去定制一口金丝楠木为底、密涂金漆的棺材,原料采购由内务府直接负责。

为此,李莲英派专人前往云南挑选采购金丝楠木,昼夜兼程运往桅厂,单是运费一项就花了十万两白银,原材价格自然更高。寿材铺的老板,乃是京剧坤伶李桂芬的族亲,制作手艺非常高超,木料一运到他就安排铺子里最好的木工进行制作,自己则站在一旁全程监督。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慈禧太后旧照

三个月后,这口金丝楠木棺正式成型,由于剩余木料太多,棺材铺老板便又做了一口一模一样的棺材,打算以后卖给王公贵族,但这已是后话。棺材制成后,内务府又安排工匠对棺木内部阴刻藏文版“四天王咒”并进行填金处理,然后再施以13道内衬,每一层均为色织金龙彩缎。

更为奢侈的是,棺木外侧还要涂49道贡漆,每一道贡漆均取自秦岭当地的百年漆树,历经数月采集熬制方才装罐送入京城。这是个不计成本、旷日持久的精细活。待漆干透后,再融化稀释骨胶,混入研细金粉,以鼠须笔在棺材上勾勒金线,待骨胶混合物凝固后扫去浮金,才算是大功告成。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普陀峪定东陵

然而在如今的普陀峪定东陵,人们却只能看到一口大红棺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慈禧的金丝楠漆金棺木变成现在这幅模样呢?这一切还得从孙殿英盗掘清西陵说起。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奉命驻扎在河北遵化一带,正好是清东陵所在地。为筹集军饷招兵买马,孙殿英决定借剿灭马福田匪众为由进行“监守自盗”,事毕再将罪名一股脑推到匪寇头上即可。

在京城打探消息时,军师梁朗先从一个老太监处花重金购得一张慈禧太后入葬时的秘密“藏宝图”,明确记载了陪葬器具的名称和数目,财物之丰厚令众人喜出外望。于是孙殿英又指挥下属在陵区北沟村找到负责守卫祭扫慈禧陵的旗人苏必脱林,勒令其指出地宫入口所在位置,结果发现就在一处琉璃照壁之下。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定东陵地宫

在用炸药轰开金刚墙后,士兵们涌入地宫争抢财报,开棺时直接用刀砍斧剁,因此金漆楠木的外椁直接成了散落一地的碎木片,而内棺上也全是深浅不一的划痕。数日后,在天津张园做寓公的溥仪得知慈禧陵被盗,一时间又惊又气,当即派贝子载泽率满清遗老赶赴定东陵善后。众人看到损坏严重的慈禧棺木,一时间头大如斗。经过商议,众人形成了两个方案——要么是去桅厂寿材铺重新买一口棺木,要么是请漆工对棺木重新漆饰一遍。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寓居天津张园的溥仪

派人一打听,桅厂寿材铺居然还有当年的同款棺木,然而此时的满清宗室和遗老们却无法承担这一天价,因此载泽否定了第一项方案。然而第二项方案同样耗资不菲,于是载泽就提出买一桶红漆,将破损处简单涂抹下,只要不漏水不透气即可。

争了老半天,最后众人默许了这一方案,于是堂堂慈禧皇太后的棺木,就这么成了表面凹凸不平、金红两色驳杂的“劣质品”。对于这个有损“皇家威严”的丢人举动,无论溥仪还是满清遗老们此后都绝口不提。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文物管理部门决定对慈禧棺椁进行必要维护,有专家提议对其重新上漆扫金。

慈禧棺材本用金丝楠制作,最后却被涂成红色,其原因溥仪羞于开口

▲陈列在地宫中的慈禧棺木

可是这门技艺已经失传,而且花费太高,文管所最终认定重新上漆扫金没有必要,便“借鉴”前人经验,找来红油漆将整个棺木全部涂抹了一遍,这下就成了彻底的大红棺材。不知道当年呼风唤雨的老佛爷要是知道自己身后落得如此下场,究竟该作何感想?

参考文献:

《清东陵拾遗》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