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廣東菜和香港菜有什麼區別?

好多牛牛


廣東菜和香港菜其實的確都是包含在粵菜裡面,只是可能各有側重。

大家都知道粵菜公認的有三大分支:廣府(順德)、潮汕、東江(客家),而這些分類中,香港粵菜妥妥站在粵菜鄙視鏈的頂端。因為相比精耕細作的廣東菜,香港粵菜,“吃的是全世界。”

因為香港有自由貿易港的優勢,全世界每個角落的食材都可以隨意進港,給香港的粵菜大廚以充分的發揮空間。

比如日本的和牛、新西蘭的羊排、西班牙的火腿、挪威的三文魚、波士頓的龍蝦……香港粵菜,吃的是粵菜,但轉眼間你已吃遍全世界,這也是米其林青睞香港粵菜、偏袒粵菜的助力原因吧。

有了好食材,再有半輩子扎進廚藝的老師潛心研究出的手藝,所以香港粵菜不好吃都難。

當然,仔細推敲,香港菜除了在食材上佔上風,其實更多還融合西餐的一些元素。

比如,香港菜種的經典特色的避風塘珍寶蟹,在9-10月是吃蟹的最佳時節,阿拉斯加特產的珍寶蟹,體積大而多肉,味道純淨而鮮甜,用傳統港式做法的避風塘炒蟹,蟹香撲鼻,香辣爽口。

識貨的老饕自然知道,避風塘口味為最佳,撒上面包糠後微微帶出珍寶蟹表面的香辣,入口漸漸感受到蟹肉的鮮嫩多肉。

同樣的,避風塘富貴蝦同樣是經典港式避風塘口味,大蝦肉質鮮甜,輔料香脆,撒上一層面包糠,自然帶出蝦的自然味道。


另外還有波士頓龍蝦,居然還有獨特的黑椒口味,裹滿在龍蝦肉上口腔內層次豐滿,香濃黑椒波龍入口外焦裡嫩,鮮嫩香甜——這在廣東菜中的確就不會出現的。

相比較,廣東菜則就更為地“中式”,比如說煲湯。

廣東人煲湯,並不是簡單的清湯寡水,而是根據季節,小火慢煨出來,具有滋補功效的湯羹。

不管是家庭主婦,還是市場的阿姨,都精通湯羹食材的搭配,冬天的山藥筒骨湯,夏天的冬瓜盅,都是順應的季節的變化。還有必不可少的中藥,燉雞要放枸杞、蟲草和老鴨湯最合適。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胡椒豬肚雞,用豬肚將整隻雞包裹起來,煮出來的肉尤為細嫩。白胡椒和藥材煲到湯汁發白,帶著微微的辛辣,一碗下去,別提有多滋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