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

1946年,一个年轻人在上海,

给沈从文写了封信。

信中说,自己因为没有文凭,

找工作四处碰壁,

苦闷啊,绝望啊,

甚至还想自杀。

沈从文看完,

还来不及回信,

破口大骂:

“年轻人哭哭啼啼成什么样子,

你手里还有支笔,怕什么。”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和沈从文

沈从文欣赏年轻人的才华,

他觉得,就算没有文凭,

年轻人的未来也一片光明。

这位年轻人,

就是汪曾祺。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时间来到1980年,

汪曾祺发表小说《受戒》,

小说终于火了,

但这年汪曾祺,已经60岁。

从满头青丝,到一朝华发,

我们看汪曾祺,肯定会说:

“这老头太不容易了吧。”

可在汪曾祺看来,

也不过那么回事了。

他说,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

今天应该快活。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张晓红为《受戒》绘制的插图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1920年早春,伴随一声啼哭,

在江苏高邮的一个儒商家里,

汪曾祺出生了。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祖父是前清秀才,通晓诗书,

他见小汪生得聪明,

便亲自教他读书,

背诵《论语》,临摹书帖,

十一二岁,

汪曾祺已经能写一手好字。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不过,

正正经经不是汪曾祺的家风,

因为他有一个“不正经”的父亲。

汪菊生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却也爱抽烟喝酒。

少年时代,

父子俩常常坐在家中红木椅子上,

相对抽烟,或者共同碰杯,

那场面,

反正不像是父子,

更像是多年知己。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17岁那年,汪曾祺谈了恋爱,

正苦恼怎样写情书,跟女孩子表白,

小脸都快要纠结得皱起来,

汪父看他那模样,

便往上一蹭,抢过他的情书:

“你这边写得太过,

那边又写得太弱......”

汪曾祺一气,

“哎,到底是我喜欢她还是你喜欢她?”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全家福

这样的家风,

后来也影响到了汪曾祺自己的家庭。

孩子们管叫他“臭老头”,

每天在家常常互怼,

无一丝辈分尊卑的差别。

在汪曾祺看来,

这才好玩,

“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家庭,

就要做到‘没大没小’。

父母叫人敬畏,

儿女‘笔管条直’,

最没有意思。”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1939年,战乱开始,

汪曾祺离开家乡高邮,

前往远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读书。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在联大读书,

爱他的老师很爱,

不喜欢的,也不在少数。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他对上课,态度很是散漫,

喜欢的课程就去上,

不喜欢的则不去。

比如沈从文的课,他一次不落,

而朱自清上课,

要求学生记笔记,

还要大考,小考,抽考,

汪曾祺觉得烦,

干脆不去,

以至于后来朱自清,

对他颇有意见。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英语是他的弱项。

一次考英语,

汪曾祺想考前抱佛脚,

于是跟同学借来笔记,

抄了整整一宿,以为至少能过,

没想到隔天睡过头,

考试直接得了个零分。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拿了“鸭蛋”的汪曾祺得出一个结论:

应对弱项科目的考试,

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考前还要“好好做准备”。

比如后来的一次历史考试,

他拉了两名历史系同学坐在旁边,

有如神助,

这次,他抄了85分。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当然不是白受人“帮助”,

有时候,

汪曾祺也“帮助”别人。

闻一多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读书报告,

汪曾祺自己写了一篇,

又替人写了一篇,

结果报告上交,

闻一多拼命夸赞这位同学:

“你的报告写得比汪曾祺还好。”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当然,这样子的“互帮互助”我们不提倡,

但是不是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

在闻一多看来,

汪曾祺的文章,

已经写得够好了呢?

那时他写的很多文章,

都是老师沈从文帮着发表出去。

一次习作课上又得了一篇,

沈从文看着高兴,

马上给汪曾祺打120分。(总分100)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所以在西南联大老师心里,

汪曾祺是个不折不扣的偏科生,

说成某科学渣也不差。

他体育不好,英语不好,

倒是没事闲逛挺在行。

那时,刚刚远离家乡的小伙子,

一双脚踏上昆明这座西南小城,

看什么,无一不是新鲜有趣的。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昆明爱下雨,别人烦得不行,

到他眼里,别有一番味道。

下雨了,

他就躲在茶馆,

听着啪嗒啪嗒的雨声,

喝几杯清茶,

看看风土人物,

那叫一个舒适。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雨季里盛产各种菌子,

什么牛肝菌,青头菌......

搭上蒜,鸡肉闷炒,

就算是食堂大妈的手艺,

也味道鲜浓,堪比山珍海味。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日军不时轰炸昆明,

警报一响,百姓跟着学生,

一窝蜂往郊区跑。

按理说,这种场面很惊险,

跑慢一步,说不定命就没了,

但汪曾祺没太当回事,

跑警报途中,

还不忘欣赏风景,

经过松树下,

捡了大大个的松子,

掰开,能当零食吃。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这些有趣的风物和温馨的故事,

全都汇聚在他后来的作品中,

不管他的小说还是散文,

都透着一股闲适自如的味道。

按现在的词来形容,

就是“治愈系”。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说,

没有西南联大,

他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至少不会是现在这样的作家。

自由,从容,做自己,

正是西南联大给予汪曾祺最好的教育。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毕业时,

汪曾祺不服从分配去给美军当翻译,

被开除学籍。

对于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书生来说,

没有文凭找工作,

太难了。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与妻子

在恩师沈从文的帮助下,

汪曾祺才谋得了一份图书馆文职,

但清闲不了几年,

进入特殊时期,

他被打成“右派”,

后又被下放到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与妻子

在这里,

汪曾祺完成了一件

他毕生“引以为傲”的事情,

那就是吃遍全国几乎所有品种的马铃薯。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研究所需要一个会画画的,

画一本关于马铃薯的书,

刚好汪曾祺有这手艺,

就让他完成。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画完马铃薯的苗子、花朵,

等结了薯块,

也一起画下来。

一颗颗圆滚滚的马铃薯,

显然比花和苗容易画得多,

汪曾祺提早完成任务,

闲着没事,

把马铃薯往牛粪里一扔,

烤熟了自己吃掉。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这段时间,远离家人,生活清苦,

汪曾祺反而说:

“我当了一回右派,

真是三生有幸。

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

反正人生没有过去不的事,

就当增长见识,磨练品性。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而也正是在这之后,

不管别人叫他交什么检查报告,

他每天都要留出时间,

研究菜单,自己做饭。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他做一种“金必度汤”:

“把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菇

和香肠切成小丁,

再往汤中倒入一瓶牛奶,

起锅后撒上胡椒”,

在汪曾祺看来,

这就是一道西餐。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然后自己又研究出一道新菜,

名叫“塞馅回锅油条”:

“买油条两三根,劈开,

切成一寸多长一段,

于窟窿内塞入拌了剁碎榨菜的葱丝肉末,

入油锅炸焦。”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汪曾祺写吃的文章很多,

仔细看看,

却没一样不是家常食材,

豆腐、蔬菜、鸡鸭鱼......

在他看来,

家常小菜,不仅要新意,

还要省钱和省事。

如果主人因为做菜手忙脚乱冷落了客人,

那还请客个什么劲儿。

家常,

即要“从容不迫,若无其事”。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在这里,我要奉劝各位一句,

半夜千万别看汪曾祺写吃的散文,

不然你肯定会饿得嗷嗷叫,

那效果,

跟看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没差。

每个人认识汪曾祺,

基本是因为小学课文《端午的鸭蛋》。

写了大半辈子的家乡美食,

汪曾祺终于在飘零几十年后,

回高邮,吃到常挂心间的食物。

那些记忆里的黄油烙饼、炒米、

咸菜茨菇汤、河边的螺蛳、蚬子......

一下子触到了味蕾,

这种感受,

估计只有常年离乡的游子知道。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吃货汪曾祺,

更不曾在吃喝上怠慢自己,

要抓紧时间享受生活。

有一年,他患胆囊炎入院检查,

确诊后,

女儿汪明问大夫:

“今后烟酒可有限制?”

大夫摇头:

“这个病与烟酒无关。”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话音刚落,

汪曾祺就转过身,

捂嘴窃笑起来。

朋友前来探病,他一脸正经说:

"若戒了烟起码能多活十年,

但是为了多活这十年,

而舍弃了抽烟的乐趣,

我是不肯的!"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直到1997年,

在他离世的前几天,

汪曾祺还惦念着一口龙井茶,

跟医生撒娇讨茶喝。

未曾想,

老头子茶还没喝到,

5月16日,

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了。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

只写家常琐事、吃喝玩乐,

缺少深刻主题,社会价值不大。

我却认为,

正是“吃货”、“学渣”身份,

才成就了今天我们所爱的汪曾祺。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编剧史航说他“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王安忆说他“已经世故到天真的地步”,

并不是汪曾祺没经历过大风大雨,

而是他在他的文章里,

自动抹掉那些灰尘,

让我们去看最清澈的事物本身。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我们爱他的纯粹、简单、缓慢,

爱他让我们看到,

原来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之外,

还有很多有趣好玩的事物,

被我们忽略。

“学渣”、“吃货”、60岁才成名 为什么都爱上这个“臭老头”?

生活已经如此艰辛,

就别再把它挂在嘴边,

倒不如看淡些,

多关心关心清风朗月,草木花鸟,

可爱的事物,

总能洗涤出可爱的心,

而可爱的心,

才值得被爱一辈子。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