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杨康这么坏,穆念慈还是对杨康深爱?

小和尚念经309


郭襄给了穆念慈一句评语,雷到了黄蓉:“她是没有法子啊。”


“(黄蓉)穆念慈姊姊品貌双全,实是一位难得的好女子,只因误用了真情,落得这般下场。”

“郭襄道:‘妈,她是没有法子啊。她既欢喜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啊。’”

“(黄蓉)她小小年纪,怎的懂得这般多?”

襄儿的这句回答,亮了。

1.

我们一直都觉得,穆念慈不应该喜欢杨康,更不应该嫁给杨康。杨康是一个多差劲的人啊,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奸诈小人。不仅欺骗了祖国,还欺骗了妹子。

只有郭襄一人,为穆念慈的人生,给了一句最扎人心的话。

大家真的懂爱吗?

爱一个人,有错吗?

没有错啊。爱或不爱,都是一个人的事情,爱上谁,那也是一个人的事情。

臭豆腐,尽管很臭,就是有人喜欢那股味道。臭豆腐,不就是发霉发臭的坏豆腐么?

至于人,到底是穷凶极恶,还是仁厚中肯,都有被爱的权力。你可以不喜欢他,但却不能认为,阳光就会照耀不到他。

郭襄,才是穆念慈的知己。

话说,大家真的觉得,杨康很差劲吗?

他出生在大金国,又是大金国抚养长大,大金国才是他的故乡。大宋,只是他亲生父亲的故乡。

他为大金国效力,只是政治立场不同而已。各为其主,何来人品高下之分?

2.

那么多人,为穆念慈惋惜,只有郭襄,觉得那是真爱?

郭襄16岁,是一朵花儿。但是,她却偏偏要喜欢一个有妇之夫,而且那个男人是个大叔,还少了一条胳膊。

用一个很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丫头,就是脑门被夹了。

后起之秀,青年才俊,都在郭府门口排着队等着提亲呢,她却把芳心暗许,给了一个36岁的已婚残疾人。

这不是要气死老娘么?

但是,有什么办法,她就是喜欢啊。

既然喜欢了,那就喜欢到底。果然,郭襄真的就是这样做的。

她用一生来收藏爱情,也用一世来赔。

原来,她那句话,说的不是穆念慈,是说给自己听的。

她中毒已深。

3.

世间从来就没有过绝情花,但是却不乏情花剧毒。金庸大侠,笔下有真言啊。

这个毒,李莫愁中了,小龙女中了,杨过中了,郭襄也中了。

古墓派,真的有毒。

古墓派从林朝英开始,就种下了不解的情根,下什么药也没用,玉女心经,玉女素心剑法,越练毒素越是黯然滋长。

李莫愁难逃情障,成痴成魔,杀人如麻。

小龙女和杨过,更是上演了一场旷世师徒之恋。惊呆了世人,受尽了苦虐。

郭襄,不是古墓派的人,但绝对是古墓情毒的携带者。这种毒,16年后,才过潜伏期。

李莫愁抱过郭襄,杨过抱过郭襄,龙女也抱过郭襄,郭襄焉能不中?

郭襄,是另一个林朝英。

李莫愁死了,杨过龙女消失了,世间又开始另一个轮回。因此,郭襄在孤独,寂寞中,创建了峨眉派,打发余生。

峨嵋派阴气很重,基本上代代掌门,都因情而堕,因情而恨,因情而魔。

这都是林朝英种下的苦果,也就是那看不见的情花剧毒。

~我是三生有画一书生,第三只眼读金庸,第六感弹武侠,喜欢就关注哦~

话题预告:

小龙女被尹志平强奸了,为什么还要跟着他跑?

往期精彩:

李莫愁一见9岁程英就骂:“你这等模样,不如及早死了”!


三生有画


先用一句歌词回答这个问题:“爱没有聪不聪明,只有愿不愿意。”其次得说说杨康,杨康的形象该塑造成什么样,取决于金庸先生的民族观。

在《射雕英雄传》里,金庸先生显然是汉族本位,所以杨康虽然是从小就被完颜洪烈娇养大的,并被完颜洪烈视为唯一的继承人,但杨康没有背叛养父,仍被视为认贼作父,虽然他本身就是贼养大的,并非长大了才认的这个贼。因为立场观念问题,杨康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做出了很多不合逻辑的坏事。

而到了《天龙八部》里的萧峰,金庸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所以把萧峰塑造成大侠形象,并认为他在辽宋之间处于两难之地,终于无奈而自尽。从杨康到萧峰,人物的定位正是因为作者观念的变化。


再说说穆念慈。似乎没有比她更苦命的人了:襁褓中,父母叹双亡;和义父流落江湖,最后义父也惨死收场;已经怀了孕,情郎却惨死铁枪庙,死后被群鸦分食;好容易生下儿子,却不能看着他长大,如果知道儿子长大了会被砍掉一只胳膊,做母亲的该多悲伤?做母亲的宁愿儿子庸庸碌碌不做什么大侠,也不愿他失去一条胳膊吧?

不知作者为什么要把穆念慈写得这么悲惨,但我总觉得她的人生是一种宿命。如果我是穆念慈,我也不可能有更明智的选择。

试想一下,她从襁褓中就被一个含愁怀恨的单身男人一手抚养,从小婴儿到花季少女,一直跟着这个粗犷而悲苦的父亲在社会下层四处奔波,寻找失散的亲人,这种流浪显然没有游山玩水的浪漫,即使放在现代社会,这种寻亲也足以使一个普通人家变得一贫如洗甚至债台高筑,何况这个男人还带着她这个年幼的女孩,十几年来他们父女俩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穆念慈在遇到杨康之前的十八年人生,是风尘仆仆、艰辛磨难的;不过这种日子并不觉得很苦,因为她没有过过锦衣玉食的日子,无所谓比较;另外还时时有慈爱的父亲在前面呵护,给她一些安全和温暖。

只是,在看到杨康的时候,她会觉得眼前一亮,就像灰暗的单色生活中照进一缕明媚的阳光,他那么英俊,那么华贵,带着几分轻佻和狂放,还带着几分似真似假的温柔。因为这么久以来看惯了瓦砺般的江湖粗人,比较之下他便像一块璞玉;因为这么久以来前来挑战的男人都败在自己手下,当他打赢自己的时候,才会忽然觉得心动,当他脱掉自己的鞋,揣在怀里,虽然轻佻得可恼,但此时她就像一个单足站立的舞伎,内心已和身体一起失去了平衡,倒在他怀里徒然惆怅。

这是比武招亲的擂台,只要是打赢她的人,便是她终身的依靠。这是她早就认同并刻在了心里的规矩,这也是她的宿命。


这以后的日子肯定是愁肠百转患得患失的,但是当得知他是义父的亲生儿子,她便找到了一个支撑自己的依据。无论他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无论他对她好不好,她都有了充足的理由对他好,因为他是义父唯一的亲生子,她要报答义父的养育之恩,便要替他照顾他的儿子,义父把本应给杨康的十八年父爱给了她,现在就让她把这十八年还给他吧!

何况,这个时候,在杨铁心死了以后,义父的儿子杨康,已经成了穆念慈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也许真的是宿命吧,杨铁心给了穆念慈十八年的抚养之恩,穆念慈又死心踏地地把这段情还给了杨康,并且怀了杨过,为义父留下一脉单传的后人。虽然儿子杨康不认他,孙子杨过却又成了民族英雄,继承了他的遗志。

念慈和杨康,可以说是两个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是金枝玉叶的小王爷,一个是社会下层的民女,一个是大金国的英雄抚养大的,一个是大宋的义士养大成人的,他们的分歧可以说针锋相对,所以他们总在争执,总在闹矛盾,但是如果他们能看到不久以后的结局,也许他们便不会再计较这些身外虚名。

杨康那么年轻便以那么悲惨的方式惨死,死后还要给乌鸦分食,令人疑心这个故事被正人君子们篡改了。他最大的过错是认贼作父,但其实他并不是长到了十八岁忽然不认亲爹而去攀附权贵,而是他从小就是那个贼养大的。就好比如今有人说穆念慈的义父杨铁心是大恶人,她也不可能背叛他,如果有正人君子要杀他,她也许会愿意替他去死。那么又何必责怪杨康呢?

总之杨康是死了,而且死了也要被世人唾弃,那么怀了孕的穆念慈,除了找一个偏僻的道观隐居下来,默默承受这份孤独和悲伤,还有别的选择吗?可是她心里那么苦,虽然不忍心抛下年幼的儿子,可还是没有勇敢地支撑下来,终于病倒了,追随他而去。剩下可怜的杨过,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本来以为他们的好友、正人君子郭靖黄蓉能看在往日情分和身世可怜的份上,能帮忙照顾杨过,谁知事与愿违,各人有各人的宿命,连她自己都弃他而去,怎能强求别人用十分的热肠代替自己呢?


穆念慈在轮回中一定很痛苦地自责,问自己到底做过什么恶,父母双亡,义父悲愁,丈夫惨死,儿子残疾……她一定会希望自己受更多的苦,来赎减亲人的磨难。但是在这个正气浩然的世上,即使玉帝阎王,也没工夫去理会一个非主流的弱小的声音吧?

只是,在冥冥中回忆生前之事的时候,偶尔闪过的一缕光线,大概便是杨康时而轻挑、时而悲伤的样子吧,那么短暂,那么可亲。 只是,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他们不会再争执了吧,因为结局,就在不远处,而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只是为了告别。


笑影May


《神雕侠侣》第三十七回《三世恩怨》,黄蓉与郭襄有一段对话,在黄蓉对郭襄讲述杨过生平时,讲到了杨康与穆念慈之事,她说道:“穆念慈姐姐品貌双全,实是一位难得的好女子,只因误用了真情,落得这般下场。”但郭襄道:“妈,她是没有法子啊。她既欢喜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

所以,为什么杨康这么坏,穆念慈还是对杨康深爱?

因为这一类的痴情女子,既是爱了,便无怨无悔。

《飞狐外传》中马春花更是代表,在第十九章《相见欢》她临死之际仍念念不忘福康安,年少时只觉得其傻,明明福康安负心薄情,她却仍是一腔深情系于其身。福康安明明只是拿她当一个玩物,消遣罢了,可是她在临死之际,却念念不忘于他。

为什么福康安这么坏?马春花对他始终念念不忘?

因为这一类的痴情女子,既爱了,便纵有千般不是,也会爱下去。

为什么痴情的总是女子多?诗经给了我们答案,诗经《氓》中有句话: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男人沉迷爱情的时候,还可以勉强脱身,保持清醒,而女人一旦沉溺爱情,就是一辈子的事。

这样的痴情到底好不好?真的不好说,也许对当事人来说是幸福!

所以,不要轻易拿自己的经验感受去评判别人的感情经历!


唯妈养娃


他坏吗?如果有人在穆念慈面前说杨康很坏,我想只要穆念慈还有人身自由不受胁迫或者说没有顾虑,肯定她会如此反问并诘责,因为在她心里杨康绝对是没有瑕疵的,至少不可能是个坏人,就像靖哥哥在黄蓉心里是个绝顶聪明的大侠的一样。


也许是杨康在穆念慈面前只展现了好的一面,也许是穆念慈只能或者说只愿意看到杨康的好的一面,总之,在穆念慈的心里,杨康是不坏的,是值得自己生死相恋的好男人,她又怎么能轻易就凭外人对心爱之人的观感和不相干的人的几句口舌去改变自己的感情呢?假设黄蓉心里的宝贝疙瘩靖哥哥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成了大侠,别人(比如穆念慈啊)难保就不会疑问:郭靖那么木,为什么黄蓉还会这么深爱他呢?为什么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句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坏也好,笨也好都是可以忽视的!


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来说,杨康无疑是个坏人。但以一个像穆念慈这样的怀春少女来说,那他就是梦想中完美的白马王子,不仅英俊潇洒而且还懂风情,最重要的是对自己也是一片真心,这样的如意郎君哪里找去?你叫她怎么能不痴心到底!至于杨康的坏,我得说句公道话,从人家穆念慈的觉悟来说是分辨不出来的,况且我们又怎么够去要求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女同胞都能像黄蓉一样在大事大非上爱憎分明呢?我们的文化传统只要求她们嫁鸡随鸡从一而终,这一点,她无疑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以至于我们今天有此一问。


爱是一种感觉,穆念慈无疑从杨康身上找到了这种感觉。而杨康的坏,是别人的说法,她感觉不到也不以为然,所以……


湘中明珠Zxp


因为穆念慈爱上杨康时,并不知道他是个坏蛋。穆念慈爱上杨康后,也不相信他是个坏蛋。在穆念慈眼中,他爱的从来都是一个大英雄,好汉子。

一、

穆念慈对杨康生出感情,自然是自比武招亲开始。「比武招亲」当然是个老套路了,可这其中重要的是「比武」,反倒不是「招亲」。


「比武招亲」是冲破层层阻碍,使得男女获得一定择婚自由的方式,「比武」则是其中的核心。一般写到「比武招亲」,自然先要写一点不相干人等的上台捣乱,被打倒。然后主角出场,男女比武。在这其中,「比武」就是男女间交流的方式。作者一定会写男女间在比武中相互钦佩,暗生情愫。使得「比武招亲」这种竞技的方式有了感情基础。


实际上,「比武」作为男女间相互交流,暗生情愫的方式,不仅在「比武招亲」中,而是可以发生在一切场合。还珠楼主《云海争奇记》中雷红英和祖存周比武而互生情愫,那就不是比武招亲,而是正儿八经的打擂。电影《一代宗师》中,叶问和宫二也是通过比武二生了情愫。


比武就是江湖男女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是可以生出情愫来的。所以穆念慈便在和杨康比武中对杨康生出了感情。念念不忘,半夜都还忍不住比划当日比武之来旺招式。

二、

比武招亲后,杨康抓了杨铁心和穆念慈关在铁屋里。杨康油嘴滑舌,说:

「令爱如此品貌,世上罕有,我又不是不生眼珠子,哪有不喜爱的」。

又以家教严为理由,说怕父王怪罪,提出的方案是:

「待这事冷了一冷之后,或者是我到府上来迎亲,或者是请老前辈送令爱来完姻,那岂不是两全其美」。

我们都知道,书中也写得很明白,杨康的目的是:

「完颜康笑道:“我说些好话,把他们骗回家乡,叫他们死心塌地的等我一辈子。”说着哈哈大笑。」

可是穆念慈不知道啊。穆念慈只知道杨康在小铁屋说喜欢她,还要打算娶她为妻。穆念慈早已倾心于杨康,听得杨康如此说,如何不喜?所以穆念慈「耳听他说得合情合理,正自窃喜」。


直到这里,穆念慈对杨康为人一无所知,只知道杨康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杨康。所以,穆念慈并不是明知杨康是个坏蛋,然后爱上了杨康。穆念慈爱上杨康时,并不知道杨康是个坏人。等她知道杨康是个坏人时,她已经爱了。

三、

穆念慈爱上杨康,可一直不了解杨康,这也是为什么穆念慈一直陪在杨康身边的原因。穆念慈爱上一个人,当然会把这个人往好处想,往自己理想的郎君的样子想,她以为杨康就是她所想的那样的。


杨康在穆念慈心中,是一个理想的郎君。所以,当杨康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的时候,穆念慈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进而用其他理由为杨康辩解。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状态,你的至亲好友,你最敬佩的人,突然做了一件有违道德的事。你首先就是不相信,他怎么会做这种事。面对事实不得不相信时,便会犹豫,他是不是有别的什么缘由?是不是有什么深意?穆念慈也是一样。


而杨康的身世,也是穆念慈对杨康更加维护的理由。一方面自然是出于一种女性的怜惜,另一方面杨康的身世让穆念慈以为杨康绝对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这是出于一种常识的判断。就好比说,某甲知道他的杀父仇人是乙,人们自然就会觉得,甲不会再帮乙了。所以穆念慈更加会一次次相信杨康,以为杨康所做的一切都有他的理由,甚至是忍辱负重,另有深意。


所以,从穆念慈爱上杨康之时,并不知道他是坏蛋。穆念慈爱上杨康之后,也从来不相信他是个坏蛋。

四、

穆念慈对杨康整个的认识都是错的。正如书中所言:

「完颜康不肯认父,她料来必是另有深意;他出任金国钦使,她又代他设想,他定是要身居有为之地,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为大宋扬眉吐气。」

穆念慈一直以为他爱的,是一个好汉子,可没想到杨康居然是那样的人。


认清杨康真面目后,穆念慈就离开杨康了。但穆念慈依然是爱杨康的。正如她曾对黄蓉所言:「他是王爷也好,是乞儿也好,我心中总是有了他。他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我总是他的人了」。爱一旦生成,很难变易。深爱一个人,突然发现这个人是个坏蛋,于是立刻就能「不爱了」。这大概很难吧。


杨康对穆念慈是不是真爱,详见这个问题下我的回答:「在《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对穆念慈到底是不是真爱?」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22272950447112450/


杨康是不是坏蛋,详见这个问题下我的回答:「《射雕英雄传》里,杨康真的错了吗?」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359104001933328641/


孙虚白


为什么看到这个题,我首先想到的是男人不坏女人不坏这句歌词。

人狠话也多,史论纵横跟你扯一扯。

话说,杨康真的坏吗?

杨康并不是坏,杨康就是一个错误,以前杨康不知道自己是汉人,所以,一直做着侵略南宋的事情,从一个金人的立场,这并没有什么毛病,也没有什么好坏。

杨康知道自己是汉人后,没能舍弃荣华富贵,又有几个人能彻底放弃荣华富贵呢?或者说放弃自己的喜好呢?周伯通痴迷武功,他会放弃练武吗?洪七公好吃,他会放弃美食吗?凭什么你们可以有自己的爱好,而杨康不能有自己的荣华富贵。

杨康后来依然为完颜洪烈做事,虽然说从道义上杨康置民族大义于不顾,被人瞧不起。

但是,什么又是道义呢?完颜洪烈养杨康十六年,对其关爱备至,一个父亲能给的关爱,完颜洪烈一点也不差,而且,完颜洪烈本身就知道杨康不是汉人,但依然对其视如己出,敢问这不算父爱吗?如果杨康杀了完颜洪烈,那才叫不顾人情道义。

所以说,杨康就是一个错误,一个和梅超风一样,生长在狼窝里面的人类,无论你怎样做,都摆脱不了骂名。

穆念慈深爱杨康,并不是穆念慈没得选,像郭襄爱上杨过就无法自己了,因为,杨康对穆念慈的爱情是专一的啊,是真切的啊,曾几何时,杨康差点为了穆念慈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一个对荣华富贵如此看重的人,能做出如此举动,说明那是真爱啊!

最后,杨康还是没能放弃荣华富贵的诱惑,但是,杨康还是背着穆念慈在做这些事情,而且一再去欺骗穆念慈,这难道不是爱吗?正是因为爱你,在乎你,不让你伤心,才会选择隐瞒你。如果,真的不爱,又为何要去欺骗你,她是他的谁?他为何要这么拧巴!

杨康虽然不堪,所以人们都看不上杨康的爱情故事,但是郭靖的爱情又怎样?

在蒙古的时候郭靖和华筝两小无猜,情投意合,青梅竹马,并且成为成吉思汗指定的金刀驸马,这个时候你怎么不说自己是汉人,不能和蒙古人成亲?一到中原,乱花迷眼了,见到黄蓉就无法自拔了,再也不想华筝了,什么金刀驸马,什么许诺,全部抛在脑外,不顾师傅们的反对,一意孤行。

看《射雕》,我最心疼的就是华筝了,得亏华筝是蒙古人,如果是汉人,和人定亲又被抛弃,岂不是要自杀。

我看郭靖的爱情并不比杨康的爱情好哪里,只不过郭靖的人生比杨康多了一个外挂!


史论纵横


好与坏在许多时候只是相对概念,何况男人不坏,女人会爱?穆念慈深爱杨康,杨康也钟情穆念慈,两人若没有国仇家恨的包袱,也是一对快活的小情侣,只可惜天不遂人愿,金庸偏偏要让杨过父母早亡。

第一,杨康是一位金国籍的华人,并且是小王爷,在家庭背景上,不亚于王思聪。在比武招亲的时候,杨康大显身手,比武是其次,撩妹是意图。穆念慈一介少女,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被晒气的杨康这么一撩,顿时小鹿乱撞情窦初开。从此,穆念慈芳心暗许,爱的泉水汩汩而出。

第二,花言巧语的男人比寡言少语的男人异性缘更好;风流倜傥的男人比老实本分的男人更容易俘获女人。小王爷能说又风流,不像郭靖那么斯文木讷,每次穆念慈生气,总能巧言令色一番,哄的小女生心花怒放,想生气都生不起来。更重要的是杨康懂得浪漫,懂得风花雪月,在一个温情的夜晚哄得穆念慈以身相许。

第三,杨康虽然诡计多端,坑过兄弟,但是心底里从来不会坑老婆。对于穆念慈,杨康是真爱。

穆念慈从小就是孤儿,义父死后无依无靠。杨康又多次献殷勤,照顾她。穆念慈在杨康身上找到女人的安全感、存在感与自豪感,女人的那点小心思一旦被满足,很容易死心塌地。

穆念慈的选择注定是一个悲剧,杨康只能做男朋友,不适合托付终身。选老公,没有相应条件不能选高富帅,只能选居家过日子的。


秋媚读史


完颜洪烈把杨康亲爹娘都害死,杨康都没狠心杀完颜洪烈,而完颜洪烈设计让念慈坠崖之后,杨康可是恨透了完颜洪烈,坚决要杀死他的。可见杨康对穆念慈的真心,而且他虽然经常跟欧阳克一起做恶事,却不像欧阳克那么花心滥情,眼里心里唯一的人就是穆念慈。对于穆念慈来说,抛去民族道义,杨康其他方面绝对是个优质好男人。


voper


《射雕英雄传》中最喜欢的就是的大金国小王爷杨康和南宋国民灰姑娘穆念慈的爱情故事。

穆念慈真的是个很特别的姑娘。一方面她端雅娴良,一方面又极有主见地拒绝了义父给她的指婚,要知道那可是封建礼教最严、最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宋朝。而且这个指婚对象是人人赞颂的好宝宝郭靖。

穆念慈初初遇见杨康时,奥不,那时杨康还是完颜康,大金国最得势的小王爷。而穆念慈,只不过是一个父母双亡,被人收养,十数年餐风露宿的平凡宋女。

比武招亲的擂台上。她打败了无数上台的求亲者。杨康的出现,起初于她并没有什么特殊。

只不过是个相貌英俊些,家世好些的少年而已。过了十招再说旁的。

她不曾想,这个男子竟会赢她,更不曾想,他轻轻调笑,把她的鞋子脱了下来,追问她的名字。

她怒极羞极,可他却在笑,真是登徒子。她再刚强,也是个女孩子啊。

穆易见他胜了,笑道:“公子高姓大名”?

他也笑道:“不必说了吧”。转身便披上锦袍, 回头便向红衣少女(就是屋里穆姑娘)望去,大步走了。

瞧。就是这样,姑娘长得漂亮我追问名字;我的名字是给我父母叫的,才不告诉你。

这是他们的初遇。因为少年心性,一双鞋就牵了这辈子红线。

两个人互相喜欢一定有一个点互相吸引,或者对方身上有一个两者十分契合的点。

常说伴侣互补,或者相似。

杨康和穆念慈也是这样的。他们极度不同又极度相似。

穆念慈因为瘟疫失去父母,被穆易也就是杨铁心收养之后,虽不至于成为孤儿,但终究是自幼失孤,没有尝过完整家庭下给自己的庇护和爱养。

郭靖和黄蓉两个人也是独身家庭下长大的孩子, 一个没有爹一个丧了娘。虽然没有长成问题少年,但终是少了一份源自父母才能给予的爱。

但杨康不同。即使完颜洪烈不是杨康的亲生父亲,可字里行间显露出的他对包惜弱的喜欢,爱屋及乌也是很爱护、疼惜杨康。有“爹”有娘,从小没受过什么大的打击,顺遂如意。

这样的人生。如果穆念慈没有遇到那场瘟疫, 她也是可以拥有的。虽不是达官显贵之家,但也是小家碧玉。爹疼娘爱的,比跑江湖实在是好太多,更何况那时是世道艰难,战火连绵的元初。

也由此, 她待杨康与较亲近的黄蓉、郭靖多了一份不同。杨康身上有份完整家庭成长孩子才拥有的任性、娇纵,而她没办法拥有,羡慕也自怜。

后来,杨康知晓自己身世,杨铁心和包惜弱相继过世。

杨康从她羡慕的生长状态中脱离。她又发现他们是如此相似。

郭靖是愚钝,可他对谁都是包容的。黄蓉慧黠有余,却少了些博爱。

因此,他二人互补默契十足。你自聪明你的,我虽不明白,笑着听就是了,也能接受。

杨康和穆念慈呢,两个人都是观念强迫性人格。

就是:我说的国仇家恨,你竟投靠金人,你就是宋朝的叛徒。

我自有我的考量,你不理解我,你不配做我爱人。

他们的相处模式都太强硬,互不接受,只想对方能接受自己灌输给他/她的想法,却不管你这样的方式我想不想要。当然啦,他们的矛盾是触及大是大非的民族爱国主义、价值观和世界观,他们连最最起码的消费观都不一致。

可就算如此,仍不妨他们相爱。

对大家来说你是个恶人,但对穆念慈来说,你却是个好人。

穆念慈是个有执念的姑娘,她的执念来源于她多年走江湖遇到的宋朝土地上的破碎山河和义父杨铁心的驱除金人的满腔热勇。

所以, 杨康的路走歪了,她总想把他拨正。

杨康被江湖人耻笑时,她并不是不知道,可她还是爱他。

这么有大是大非的姑娘,遇上了杨康,却是栽了。

她也想她的康哥是个大英雄,最起码得和义父和郭大哥比肩。可惜他不是 。

但有什么法子呢。谁叫她已然放不下。

穆念慈痴是毋庸置疑的。但来来往往的金庸读者多年来还在争议杨康是否真爱穆念慈。

真是没有什么意思。

虽是没有什么意思,但我还是坚信杨康是真喜欢穆念慈的。

只是他爱的不够深。但你不能说他没有爱。

他若不爱穆念慈,何必把初见时从穆念慈身上脱下的鞋子一直随身携带。

遇见杨康之前,穆念慈的生活只有漂泊。

遇见杨康之后,她的生活变成等待。

十八年的风霜雨雪,寒来暑往。因为他的出现,变得有了新意。

一直流浪、漂泊,的确累坏了。寻寻觅觅,到底要去哪里呢?何处是容身之所呢?

穆念慈没有梦想。她只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江湖很大,人世艰难。

幸好,还是遇见了你,杨康。

他们爱得苦,教人看得也苦。


破刀客


杨康长像帅气,而且很会讨女孩子喜欢。和穆念慈比武时,只是轻巧拿走了她的绣花鞋。我还记得苗侨伟演的杨康和杨盼盼演的穆念慈,他俩演感情戏很投入,一招一式,一念之间的眼神波动,都是那样深情动人。

想当年包惜弱如果没有被完颜掳去离开杨铁心,杨康也不会变成坏人,杨康的身世也是挺可怜的。他认贼当父,犯下许多过错,在世人眼中,是可恨的;然而在情人的眼里,还是可原谅的。这就是穆念慈在杨康死后,仍生下遗腹子杨过的原因。杨康是养父的独子,也是自己深爱的男人,作为弱女子,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延续杨家的血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