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稱霸2018國際發動機大獎,你還覺得三缸發動機不是趨勢?

“三缸?太不夠意思了吧。”

“只要是三缸的就直接PASS。”

幾年前,只要購車時提及三缸發動機,大家都“談三色變”。在許多“技術帝”眼中,搭載三缸發動機的車型不僅有“抖音”,而且也無實際的技術優勢,那些只是不懂車的“小白”的選擇。

稱霸2018國際發動機大獎,你還覺得三缸發動機不是趨勢?

面對快速發展的市場,對三缸發動機的“偏見”終被“打臉”。

本月初,全球發動機權威評選——2018國際發動機大獎(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頒佈,在獲獎的9款發動機中,三缸發動機佔據了三席。在1.0T以下、1.0—1.4L、1.4—1.8L三個組別的評比中,三缸機全面稱霸,從技術結構、動力輸出、能耗表現,三缸機“實力碾壓”四缸機。首先先來看一下9款獲獎發動機名單(排名不分先後,其中寶馬、標緻雪鐵龍及大眾三款三缸發動機獲獎)。

稱霸2018國際發動機大獎,你還覺得三缸發動機不是趨勢?

不僅如此,目前以“BBA”、別克、福特等為首的合資品牌和以榮威為首的自主品牌,紛紛將三缸機作為重點來發展,呈“百家爭鳴”之勢。可以說,三缸機迎來了一個“春天”。

三缸發動機的普及化浪潮

從目前市場中的車型來看,不少主流車型都用上了三缸發動機:寶馬i8用的是1.5T的三缸發動機、沃爾沃XC40和新晉熱門的領克02( 1.5T)車型用的也是三缸發動機,此外,福特1.0T、通用1.0T、1.3T、PSA的1.2T的表現讓不少消費者表示滿意。值得一提的是,福特1.0T發動機和PSA的1.2T發動機在國際發動機大獎上更是屢獲殊榮。

小排量三缸發動機在全球大行其道的原因,與能源消耗與排放法規密不可分。根據2020年CAFC(汽車行業油耗管理)第四階段每百公里5升的油耗要求,讓中國任何一家主流車企都無法躲避這一嚴苛規定,不少“排量大戶”已經迫不及待與中國新能源車企合作以力圖度過燃油法規之危機。除了依託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分攤”油耗之外,內燃機自身節油技術的升級也成了當務之急,技術的進步讓三缸發動機優勢逐漸凸顯出來。

即使在沒有CAFC規定的海外市場,汽車巨頭們也應經開啟了三缸發動機普及化的浪潮。豐田和寶馬在三缸發動機領域展開深入合作;通用、福特等公司有不少產品已經“呱呱墜地”。在排放要求相對嚴苛的日本歐洲等,則是更早開啟了三缸發動機的普及化之路,自2010年起,大眾福特等車企就陸續用1.0T的三缸發動機替代了原有的1.2L—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動力毫不遜色的同時,三缸發動機比自然吸氣發動機油耗普遍降低了10%以上。

“抖音”?有辦法解決

從奧迪三缸發動機海外投產、福特和沃爾沃進軍1.5T三缸發動機等一些列的事實來看,經過了數年的發展,三缸發動機似乎終於迎來了“春天”。儘管大量車企中的“老牌勁旅”已經開始走上了三缸發動機之路,但由於三缸發動機運行不平穩而產生抖動和噪音這兩個先天性的缺點,導致了很多消費者不願為其買單,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福特1.0T EcoBoost三缸發動機為解決前後力矩不平衡的特性,引入了偏心配重塊的曲柄,配合鑄鋼平衡軸可以使振動最小化,同時採用雙質量飛輪來抑制振動。而寶馬1.5T三缸發動機為了減少振動,使用了更厚的隔音板,並且在多處使用了緩衝橡膠。此外,通用三缸機則採用了雙層式油底殼,上部採用鋁質結構以增強剛度,下部採用鋼板結構降低噪聲輻射。以上都是各家為應對“抖音”所想出的妙招。

而事實上,在同樣不做平衡處理的條件下,四缸發動機和三缸發動機都會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況且從理論上來說,大部分的振動都可以用相應措施抵消掉。所以在“抖”這個問題上,三缸發動機無需感到“自卑”。

動力不行?純屬“打臉”

動力差也是三缸發動機一個“槽點”,儘管同等條件下三缸機動力不及四缸機,但實際表現又如何呢?我們以通用汽車的全新一代Ecotec雙噴射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例,該款發動機在別克英朗、閱朗以及GL6上都有搭載,共有1.0T和1.3T兩個排量,二者皆為三缸結構。那麼跟同級別對手相比它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呢?

稱霸2018國際發動機大獎,你還覺得三缸發動機不是趨勢?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2018款新英朗所搭載的1.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92kW,峰值扭矩為170Nm,升功率均超過92kW/L。相較於同級別1.5L左右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皆處於領先地位,而且1.0T發動機也讓2018款新英朗在油耗上的表現領先同級別對手。

總結:“談三色變”成過去式

除了動力上的表現強勁以外,三缸發動機還有其他的優點,從實用性角度來說,因為三缸發動機的體積小,重量輕,因此只需兩個修理工就可以很輕鬆地完成裝卸工作,這點無疑給後期維修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此外,汽缸數少了,排量相對就會變得更小,這樣一來油耗自然就會更低,同時用車成本也會進一步降低。

總結一下,儘管在補貼和主流輿論導向下,未來汽車電動化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但就目前的趨勢來看,不僅是在國內,即便是在全球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佔據小塊。根據預測,至2030年,純電動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的比例只能佔到11%,未來汽車市場的銷量主力,依然是燃油車型。

當然,在全球排放法規日益嚴苛的背景下,內燃機必須要推陳出新,如何用更小排量的發動機調校出更強勁的動力,並且把油耗降到最低,成為了各大車企研究的新課題,而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未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