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蔭護黑巖溝萬代千秋!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

蔭護黑巖溝萬代千秋!

——關於拯救保護大柳樹的群眾倡議書

2018年立夏,我回家探望老父親,正趕上鎖牢叔給孫子帶滿月。新一代降生的喜悅,也追趕著老輩衰亡的悲涼。一群山嶺上的男人們又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這些玩伴耍小長輩鄉親,他們又談起了大柳樹,我急切追問:大柳樹怎麼了?他們說:你去看看吧!快死了。我忽然有點撕心裂肺的疼痛,藉著酒勁我奔向大柳樹。

大柳樹已經枯枝高懸破敗不堪,就像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周圍其他兩棵柳樹,一棵已經枯死。柳樹下的大澇池也乾涸了,童年可以玩水的池塘和青草如毯的堤岸已被村們搶種上了白皮松苗。大柳樹不遠處,就是我們的小學,殘牆斷瓦破窗破門,一片蕭條。

腳步沉重地走在尤風嶺上的大柳樹和小學校之間,我的眼前忽然有點錯覺。幾個放牛娃白正紅、白亮武從雞冠山走來,牛在澇池喝水,娃們揹著柴火提著籠筐;白老師從吳家山上來,領著一群學生立新、亞麗、老虎等翻山上課;石澇灣的志榮爺和院子婆,還有根應爺。。。。。。他們坐在大柳樹下,抽旱菸,拉家常,洗衣裳,吼秦腔;毛家嶺的學生娃過來了,穿著破衣棉褲,提著火爐,揹著粗布書包,從大柳樹下走過,有雪峰、亞娟、宏斌、尿利。。。。。。還有童年的我;娶媳婦的人群從大柳樹下吹吹打打經過,抬棺材的男人子們拄著從大柳樹上砍下的孝子棍從尤風嶺上走過,白老師送走了一幫學生娃,又迎來了一幫泥娃娃。。。。。。大柳樹呀,他始終堅定沉穩的站裡在哪裡,風霜雨雪,悲歡離合。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蔭護黑巖溝萬代千秋!

千年古柳和百年義學

我的爺爺毛天治曾講起小學校的來歷。民國十八年,關中大旱期間,他揹著乾糧沿尤風嶺往返縣城多次,終於拿到了開建尤風嶺義學的批書,開堂講學的第一位先生是張振雅,當時張振雅還是一個沒結婚的毛頭小夥。張振雅的父親是張山老先生,書香門第,禮儀傳家。當時南川有三大先生,石門唱戲的楊文華,牛心峪代家橋的馬角和黑巖溝的張山禮儀。南川民諺傳頌:寧吃先生㞎下的,不吃地裡打下的。張振雅先生教書教到了建國後,他教出了我的父親輩,晚年後老驥伏櫪,矢志禮儀,淳化民風。山上嶺下,十里八川,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都銘記著老先生的仙風道骨和禮儀頌唱。黑巖溝也成為禮儀之鄉,張彥選、毛建國、張建文和王永賓,人才濟濟,傳承不息。我是73年人,八十年代開始上小學,也是白文俊老師剛結完婚開始教的第一批小學生,那年我八歲,白老師十八歲。時光荏苒,歲月穿梭,我已從山上的小學畢業,轉到川下的中學,再到西安讀大學,如今年近五旬的我,孩子已經走進了大學,可白老師還堅守三尺講臺,教著那些咿咿呀呀的孩子。他的頭髮已經花白,站了四十年講臺的雙腿已經彎曲無法行走,可他對山鄉的熱愛和對教育的忠誠,至死不渝。簡單破舊到四處漏雨,窗戶訂的朔料紙的小學校,他像一個精神圖騰,指引著倔強而又堅強的一代又一代尤風嶺人,向著光明希望前進!他們的足跡從這裡開始,走下山嶺,步入川道,擠進城市,四面八方落地生根。藍田、西安、大荔、韓城、青海、河北······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蔭護黑巖溝萬代千秋!

堅守四十年的尤風嶺教育家白文俊老師

在藍田縣東南方三十餘里有一地名叫尤風嶺,《舊圖經》稱其為“皇帝時風后滅蚩尤之眾於此,蓋風后之祠”。白鹿原古稱“首陽山”、“荊山”,藍田縣政協文史資料載,皇帝曾在首陽山(荊山)以東的尤風嶺大戰蚩尤,從此“尤風嶺”這個地名沿用至今。尤風嶺,諧音也叫“遊風嶺”,因為嶺上四季微風拂面;還有叫“龍鳳嶺”的,是因為兩道山樑猶如飛龍走鳳,形態逼真,怪不得嶺下有一村子名叫“龍鳳坡下”。在尤風嶺中間,有一巨型土丘,方圓百米,俗稱“風疙瘩”是為了紀念風后命名,還是風后的遺冢呢?年代久遠,留給史學家去考證。風疙瘩前有一株千年古柳,枝葉茂盛,柳樹下有一百年不枯的澇池。據附近老人回憶,民國以前風疙瘩前一直有廟,敬奉著一位掌管風調雨順的神仙,叫“風神”,廟宇何時被毀,無人知曉。只是時至今日,尤風嶺的人們還信奉風神,敬獻風神。逢著旱澇災害,人們總要敲鑼打鼓,發馬角、跑佛、設祭壇,祈雨取水呢!尤風嶺上民諺:農家有三樂,取水,唱戲,耍社火。

大柳樹呀!你到底存活了幾千年?老人們講,小時候爬樹玩耍,他就三人合抱那莫大,現在還是那樣。面對著尤風嶺上的大柳樹,我彷彿看到了遠古的先祖風后蚩尤;看到了一群群古人馬幫,他們在大柳樹下歇息乘涼吟詩唱賦;我也看到了張山、張振雅老先生,我的爺爺毛天治,還有文傑、根應、陽坡伯、院子嬸。。。。。。六爺在世時,經常嘮叨祖先的一句古訓說:大柳樹不在的時候,尤風嶺上就沒人了。我問他為啥,他說老先人傳下來的,說不清!面對著大柳樹,就像面對著尤風嶺上一位位和藹可親老親人,他們生於斯,死於斯,他們平凡而又偉大,他們的骨灰灑遍了尤風嶺的角角落落,只有大柳樹知道。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倡議計劃如下:

1、發動尤風嶺、黑巖溝、小寨鎮及藍田縣政府文化、文物保護各部門有識之士,考證尤風嶺、風疙瘩及千年古柳,給千年柳樹掛牌保護,派專人養護,劃定大柳樹、天池、風后冢保護區,設立公園,立碑頌介。

2、修復尤風嶺小學,變廢棄小學為風后祠和國學堂,塑風后、戰神蚩尤像,以利於招商引資和各地遊客膜拜,也是村民議事的公共場所。

3、硬化大柳樹下尤風嶺古道,雞冠山上立塔設亭,便於遊覽。

4、劃定毛家嶺大石頭、古皂角樹及冒冒嘴圓形祭壇保護區,設立休閒公園。

5、劃定黑巖灣黑岩石門飛瀑保護區,設亭修廊,建池養魚。

6、招商引資,修建肖坡梁頂紅二十五軍徐海東大將英雄紀念碑,打造肖坡梁旅遊休閒千米觀景長廊。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議,希望各級領導,有識村民,在外企業家及莘莘學子,大家群策群力,分步實施,政府撥一點,村民籌一點,捐款捐物,獻智獻力,讓千年古柳重新煥發生機,讓尤風嶺更加美麗,讓黑巖溝人民子孫萬代祥和安康!

撰文人:黑巖溝村民毛軍利

2018年5月1日

拯救尤風嶺千年古柳,蔭護黑巖溝萬代千秋!

倡導義學的已故老人毛天治我的爺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