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一場疫情,讓往日餐飲的紅火狀態澆上了一盆冷水。這次疫情,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改變了餐廳的行業趨勢、加速了行業的洗牌。


1天外賣130000單,外賣全面開花


這次疫情,給大餐企帶來的重創不言而喻,不少餐企都轉戰線上,尋求新的出路。


2月21日,“重慶3天賣出了10000單火鍋外賣”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2月26日,在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目前餐飲住宿業都在逐步復工 ,企業收入有所回升,重點聯繫的20家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復工率達到57%,住宿業復工率達到50%以上。在武漢,2月25日一天餐飲外賣數量達到130000單。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外賣的全面開花,對於餐廳來說,並不是件喜事。“二八原則”一直是餐廳的經營規律,堂食佔80%,其它佔20%。疫情期間,這個原則卻被顛覆了。外賣佔據了80%甚至100%,堂食要麼關閉,要麼營業了,上座率卻少得可憐。


3月2日,全國大部分企業都開始有序復工,而餐廳的復工,目前來看,主要還是在外賣上。


開堂食無異於找“死”


外賣復工形勢一片利好,反觀堂食卻一片慘淡。


▲外賣無法支撐餐廳支出


2月25日,大鴿飯恢復堂食第一天,三家店的堂食流水慘淡,一天的流水僅為平時的1.7%。自疫情發生以來,唯一還算慶幸的是,大鴿飯的外賣銷量相比往日提高了220%。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在疫情期間,大鴿飯800名一線員工每月僅開工資1680元,加上房租水電,11家餐廳月開支近400萬元。雖然外賣有所提升,但是面對鉅額開支,外賣無疑是杯水車薪。


堂食增加餐廳支出


大鴿飯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做外賣只需10人上班,現在做堂食則需要30人上班。 一旦改為堂食,無論客流量多少,都需要為額外多出來的員工支付全額工資。廣州10家店每家多出20人上班就等於多出了200人,在1680元基礎上增加2000-3000元,每位員工的開銷就增加三倍。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開設堂食,加重了餐廳運營成本,而堂食的收益卻遠遠無法抵消這部分開支。


堂食上座率低


餐廳堂食復工以來,由於餐廳限流、分散就座等原因,堂食的上座率一度慘淡。不僅如此,各地防控要求對餐廳堂食的限制也很多,上到對顧客的量體溫、戴口罩、消毒,下到餐桌之間的距離、一次性就餐人數等要求,加上顧客本身的顧慮,堂食開了,支出更多了,壓力也更大了。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從堂食的種種現狀來看,不開堂食遠比開堂食對餐廳的更有益處,那麼,為什麼各大餐廳流著血也要開堂食呢?


流血開堂食,穩軍心


餐飲行業往往需要靠溢價帶來的利潤支付人工、店租等成本,而溢價需要靠堂食的環境及服務提升。外賣則是餐廳的邊際效益,帶不來溢價空間。無論如何,堂食依舊是餐廳的立根之本。基於此認識,堂食也必須開。


不復工等死,復工找死!流血開堂食,到底為什麼?


此外,疫情期間,堂食與外賣相比,更加能穩定企業員工,恢復企業及行業的信心。人才是企業的血液,疫情過後,要確保餐廳的正常運轉,餐廳的人才儲備必不可少,這就是為什麼部分企業在疫情期間,反而擴大招聘規模的原因。穩定企業員工,讓員工儘快復工,堂食比外賣發揮的作用更大。並且,一個企業,背後是幾千名員工,只有復工,員工回到崗位,有序恢復堂食,餐廳才能更好地活下來。


小結:


疫情下,雖然外賣的靈活性更大,但是,餐廳在以後的運營中,堂食依然必不可少。未來,堂食+外賣兩條腿走路的狀態肯定是餐廳常態,但在當下,堂食這條腿的復健工作,也要行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