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旬邑人“坐夜”

  

除夕夜,旬邑人有少年拜尊长的习俗,谓之辞岁;彻夜不眠,爆声达旦,谓之守岁,旬邑民间俗称“坐夜”。

  旬邑民间坐夜很热闹。年三十晚上八时,庭堂房间,红烛高照,“十三花”的席面已经摆好,阖家按辈分高低依次入席,唯有孙子辈可以在席间自由走动,敬酒发烟,追逐戏闹。此时,长辈要给儿孙“岁数钱”(有的地方叫“压岁钱”或“护身钱”),旨在镇岁、祛邪、祈福。

旬邑人“坐夜”

大家聚在一起守岁。

在旬邑南塬,至今还流行着集体坐夜的习俗。同一家族的男子,或提酒,或端菜,大家聚集在辈分最高的人家里,吃喝守岁。这一晚,要去好几个长辈家里,每到一处,喝酒猜拳,高谈阔论,热闹非凡。

  坐夜要一直到午夜子时,且饮酒方法与众不同。平常聚家吃喝先敬老,坐夜饮酒则先少后老,谁年龄最小谁先饮。因为“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意思是新年到了,少年添岁,必须先饮;老者添岁,须得后饮。

  坐夜酒席撤了后,开始吃年饭。旬邑人吃年饭的名堂很多,大多数人家里吃饺子和长寿面,也有吃包子的,且各有各的讲究。因为年饭都在零点吃,故称半夜子时,人们在此时吃饺子,取新旧交替之意,即“更岁交(饺)子”;吃长寿面,预祝身体健康,寿长百岁;新婚夫妇吃包子更有意思,包子里包有“五谷”种子,一对新人吃下取新年“抱子之意”。

  旬邑人吃年饭时还搭配各种副食品,以讨吉利。如吃枣(春来早)、吃核桃(新年好)、吃豆腐(多幸福)……年饭做好后,先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一起吃。这顿饭有庆贺丰收庆祝团圆的意思,也有身强体健的愿望,故全家一个人也不能缺。(陕西农村报 王新民 记者 王琦 文/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