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2019年,管道局新籤市場合同額超過300億元,全面完成各項經營指標。靚麗成績單得益於改革調整的穩步推進,這不僅驗證了改革“方向對頭、措施對路”,也堅定了我們繼續“啃硬骨頭、涉深水區”的決心。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當前,管道局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又面臨著許多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從大環境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管網公司成立後,管道局將作為完全市場化主體,參與到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經過多年努力,管道局積累了較好的優勢,企業發展更加穩健。但與國際一流公司對標,我們在技術研發、資源配置、經營管控等方面還存在差距,核心能力還有待提升。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發展的必然。新常態在帶來新機遇、新動力的同時,新情況、新問題也層出不窮。如何有效應對不利因素和挑戰?堅持問題導向,大改大進,小改小得,不改不行。


改革就要直擊“痛點”。痛點就是改革的重點。瞄準痛點發力,就是要在工作中不斷強化問題意識,找到束縛企業發展的癥結所在。


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針對國企各類“病灶”開準“藥方”。將目光牢牢鎖定體制機制改革,更加註重改革的“精”和“效”,體制改革搭框架、繪藍圖,機制改革填血肉、強肌體,通過做“減法”縮短管理鏈條,依靠做“加法”實現職能優化,既有內容上橫向的全面,又有難度上縱向的深化,從源頭上解決“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效無效的資源浪費,讓改革真正招招見到實效。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改革就要攻克“難點”。人,是企業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改革中最難管控的關鍵環節。


讓現有的人才結構和能力素質適應新常態、新形勢下的發展需要,就必須打破企業內部“鐵飯碗”,治理領導幹部“能上不能下”的痼疾,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引進和培養業務領軍人才,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才創新創效的活力。


深化改革需要大批促進派和實幹家,需要我們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貫穿改革始終,從嚴從實謀劃改革,大膽探索創新創效,打破身份固化、拉開激勵差距,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改革就要找準“發力點”

。發現真問題,坐在辦公室裡拍腦袋可不行,必須深入火熱實踐去探求和思考。

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抓根本性、全局性、制度性的重大改革舉措,多抓有利於企業穩健發展的改革舉措,多抓增強員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改革舉措,多抓已出臺改革方案的評估問效。


找準癥結、開好藥方、提實措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一個方案一個方案有序推出,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扎實推進,確保改革取得紮實效果。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任何發展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始終以問題為導向,讓改革因發現問題而起,奔著解決問題而去,為預防新的問題而立,就能讓“痛點”和“難點”,變成企業發展的亮點,不斷增強發展動力。


​“三會”解讀丨堅持問題導向 持續深化改革調整


文字 | 新聞中心網評員

審讀 | 苑晟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