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怎麼看一個領導老是組織下屬開會?

鄉村老梁說教育


除了開會,什麼也不會!

少開一些會,多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才是硬道理!


春天來了7270



沙漠一舟2000


先別急著討厭。看看這些情況是否屬實?

1、領導經常開會,喜歡吆五喝六愛批評人。

很多管理者自恃清高,覺得自己是公司負責人是管理者,對待下屬經常吆五喝六,特別通過批評別人來提高自己。

如果你發現你的領導是這種情況,對於你的職場發展可能並沒有多大幫助。

所以,如果你還想在這家公司發展,不妨忽略他的缺點,多看看他的優點。

2、領導經常開會,會議沒主題說話無主次。

很多公司領導組織下屬開會,都是屬於無效會議。因為會議沒主題,領導說話沒主次,大家開會完全是尬聊。

如果你發現公司領導是這種情況,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因為時間被浪費,很有可能你要加班。

3、領導精彩開會,喜歡抓權做事繁瑣囉嗦。

這種情況下,都屬於領導喜歡抓權的現象。

作為管理者算是當局者迷,做事流程繁瑣,說話囉嗦。

我是@壹哥職場說 職場諮詢規劃師,知乎專欄作者,互聯網資深內容營銷。更多職場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

壹哥職場說


領導老是開會這一現象是多因一果的客觀現實。一是政治遺傳基因。現在有個詞叫紅色基因,會多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現象。我們的執政黨的前身是以軍人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打仗之前必須開會,且不是一次會兩次會就能解決的,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今天。二是與幾千年形成的演繹式思維方式做決定的。因而我們的行政方式也是演繹式的工作方式,通過會議部署任務也是客觀的需要。三是形式主義的緣故。形式主義是行政主義的伴生物,一切重大主張都是從上級來的,下級只有落實的義務,沒有自作主張的權利和機會。久而久之形成了下級看上級的臉色行事,因此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開會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進而形成了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同時派生出來以檢查落實檢查。四是領導的素質問題。有的人喜歡大轟大嗡,為抖威風而開會。應當習慣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套路不止一次的開會。五是足球思維方式導致的。臨門一腳,只要被我就是萬事大吉,開個會簡單嗎,然後寫個彙報就是萬事大吉。


隸桀


做為一個合法合規的組織機構,召開會議是正常的,及時傳達上級的政治、經濟、生產等工作,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深入學習,步調一致,促進各項工作在本單位本部門紮實有序地開展,即開會開會,開了就會,不開不會。但做為一個領導,老是組織開會就有些不正常了。因為經常開會,容易以會為主,忽視深入實際工作,流於形式,出現形式主義,滋生官僚主義作風。

開會要講究一個質量,不能追求數量。針對一些急難險重的重要工作,比如震災、疫情、安全等重大事項,不但要及時組織開會,領導要親自部暑,親自動員,親自講話。同時,要根據上級要求和情況變化,再開會、再部暑、再強調、再推進。這種類型的會,一個領導經常組織開會,有益於促進工作,有益於團結統一,有益於工作實效。

多會並開,提升工作效能,營造下沉一線、深入實際的工作氛圍。文山會海,是突出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表現形式。以會傳會,以會代替落實工作,這是不健康的工作形式。現在,從上到下注重改變文風會風的不良陳規陋習,突出接地氣重實際,解決群眾最直接最關心的生產生活問題。因此,提倡多種會議合併開,簡少會議,精簡會議,把更多的時間騰出來,集中精力深入實際,撲下身子抓落實,沉入一線抓服務。

做為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領導,對召開會議,要科學設計,合理規劃,開必須開的會,不開耗時重複的會,不開形式主義的會,不開有官僚之嫌的會;開會要開出質量,開出效益,開出正能量。





短笛輕吹潤家園


看到這個問題,剛好就是身邊發生的事。我們公司有個營銷總監姓李,因為經常給他的團隊或其他部門同事開會,風趣地被行政部小姑娘起了一個“李會長”的稱呼。

我比李會長高一級,站在我的角度來看的話,發現任何問題及時瞭解情況,及時調整政策,及時溝通,這樣可以帶動他的整個部門推進工作效率,所以處於這種情況的話我是支持的。

站在員工角度去看,私底下有員工抱怨一天開會好幾次,每次開會通知都會聽到在大辦公室抱怨“又開會了!”有時開會就聽餘會長一個人在囉嗦,聽著聽著都聽瞌睡了,他還講!所以開會次數多,有時也會讓員工厭煩。

那麼如何有效率的開會?如何不讓員工厭煩呢?

我覺得要提高開會的質量和效率。每個人可能只關心領導開會時關乎自己的工作內容部署和安排,所以關乎整體利益或部門成員需要協調溝通的就開大會,如果是關於個別人或單個人的事就開小會或單獨溝通,而不是每次開會都把所有人叫一起。另外,開會要主題明確,少談與主題無關的話題,時間不易過長。

現在是特殊時期,做為公司層面應儘量減少人數過多的開會過程,當然不管是現在還是平時如果對領導經常組織開會不滿的話,都可以找行政部溝通,讓行政部代為委婉轉達你的領導,他也會改進工作方式的。



龍哥看商業


一個領導老是組織下屬開會,我認為無非是以下幾種情況:

一:新官上任三把火。剛剛坐上領導崗位,要對原有體制和原班人馬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或調整,要想在單位裡迅速滲透自己的管理思想及話語權,就必須通過不斷的組織下屬開會來傳達、強化和佈置。

二:這個領導比較獨裁,熱衷於權威。獨裁就是專制,事無鉅細,大小權力一把抓,不懂得簡政放權,對下屬也沒有信任。如此這般,平時各種事情千頭萬緒,要想做到面面俱到又落實無誤,只能一次次的組織下屬開會傳達指令、聽取回報、獎優罰劣。每一次遇到矛盾與突發事件,必親自過問。這樣的領導似乎算得上很負責,但往往自己很累,也不討下屬歡喜。

三:領導無能的表現。我們知道對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單位來說,每週都會有一次例行會承上啟下,每個月或每個季度都有一次支部會議傳達學習上級精神,佈置本單位重大事項。如果這些例行會和支部會上安排的事情沒有如期落實或者一貫政令不通,甚至老是錯誤百出麻煩不斷,那做領導的只能靠不停地組織開會來重新安排佈置與補救,對強勢領導人來說“事不過三”,但對無能領導來講,朝令夕改、拆東牆補西牆也許就是常態。


君寄情6787


做為一級領導,召集大家開會佈置工作,這很正常。

在此我們羅例一下各種會議名錄:

按內容有:

生產例會、總結會、上級精神貫徹會、組織學習(會)、換屆選舉會、交接班會……。

按形式有:

工班會、工會會、黨(團)小組會、民主生活會、QC小組活動會、研討會、經驗交流會、情況彙報會……。以上羅列的各種名目繁多的會只是"冰山一角",按每天二個會都排不了,能說領導會多嗎?文山會海做領導也不容易吧?


心平氣和更快樂


  • 現在開會
  • 嗯嗯,現在開會。
  • 會議開始前請大家把手機,電腦都都收起來,放好。
  • 所謂“放好”就是放在不影響你做筆記和聽講的地方。如果影響了,就說明你沒有放好,為什麼沒有放好呢?
  • 這個問題,需要在座的各位領導從深層次和淺層次兩個層次上進行深入淺出地分析和研究,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把研究結論交給全體幹部、全體員工學習。
  • 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的基礎上寫出心得體會。
  • 各單位,各部門的領導要認真的審慎地批閱,並且要認真地、實事求是地寫上評語。
  • 在這裡,我要鄭重地提醒一句,你的評語重如泰山!你寫的每一個字,字字千金。為什麼這樣講?
  • 因為,這代表著你對員工的尊重,體現了你的領導智慧,更是充分證明了你的業務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
  • 對一個沒有能力的領導,我是不會讓他穩坐釣魚臺地!因為,我不能傷了辛勤工作在一線的同志們的心啊!
  • 最後,要召開員工大會,對每一份心得體會展開討論。
  • 討論的方式,可以是這樣的,我給這種方式取了個名字叫“人逐篇討論法” ,也就是由某個員工先把自己的心得體會朗讀一遍,其他人遂個發表意見。
  • 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方式呢?是為了民主。只有每個人都彙報了自己的心得體會,每個人都對別人的心得體會發表了意見,才能真真正正的體現民主的精神,達成民主的目的。
  • 最後,在民主程序走完之後,就可以開始集中了。那麼怎樣集中呢?這又是一個擺在各單位,各部門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個原則情很強的重大問題。
  •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解決這個原則性很強的重大問題呢?方法是……
  • 大會工作人員雙手奉上一張字條!!!
  • 關於這個原則性很強的重大問題的解決辦法問題,我準備留到下午的會上再接著講。現在,先解決大家肚子造反的問題。
  • 頓時,天昏地暗。
  • 在巴掌的撞擊和肚子的吶喊匯聚而成的巨大聲浪中,工作人員的呼叫聲斷斷續續震動著眾人的耳膜
  • “下午,兩點,繼續,開!會……

破爛王633


開會為了解決問題,為了貫徹落實單位的核心價值觀和文化,佈置工作,檢查督促工作完成情況,本身沒有錯,有的領導沒有要緊事也開會,造成會海令人討厭,

如果你是領導也必須開,只是要把控好何時開為什麼要開,

私企也天天開會,早上一上班安當天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