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民日報:發展靠實體經濟,強大還要靠實體經濟。那麼電商還有前景嗎?

東震木


電商與實體經濟不是一個平臺,電商是屬於銷售端 實體經濟屬於製造,服務端,象這個理財,那個理財產品都不屬於實體經濟,他就是把這個錢從這個手轉到那個斤賺一點差價而已,實際對社會並沒有產生多少貢獻出來


一派印象


大家都在攻擊電商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電商其實並不是單純的電商,它是商家的另一種銷售模式,也可以說他也是實體生意,它也是廠家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是利用互聯網買賣東西,主要是沒有房租開支,不用那麼多店員開支,沒有亂七八糟的管理費,這樣算下來一年可以省下來很多很多錢,甚至省下來的錢需要幹半年才能抵上房租!本人開過六年門店,生意有好的時候也有淡季,但是房租每年都在漲,八十平方門店,地理位置一般,最後一年的時候漲到三萬六,什麼概念,如果想要存錢,那就要提高物價,轉嫁給消費者,但是後來我開始網購了,發現電商確實便宜很多,現在我沒有門店,可以說是純收入,感覺現在比開店的時候過的好很多了!該有的都有了!


俺村第一養鴿人


我既做電商又做實體,不要總以為電商成本低,實體店成本高,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我跟大家分析一組數據,同樣一件產品,假如電商進貨價是100快錢的衣服,平臺的推廣成本平均每件衣服達到20—50塊錢,物流費要5塊錢一件,平臺抽成, 員工工資,,現在前期刷單成本一般是10—28塊錢一單,最終這件進貨100元的衣服掛在平臺是最低價格也要168以上才有利潤可圖。

我再算實體店進貨100的衣服,現在很多店鋪的租金這幾年已經基本上趨於穩定,沒有那麼高得離譜,實體店基本上做零售也是在150—200之內出售。所以其實電商與實體店同等質量的東西已經沒有多少價格優勢可談。

實體店是一種體驗式購物,網店是感覺購物,不要說什麼七天無理由退貨,實體店如果有質量問題一樣可以退換。但是實體店帶動的經濟領域不一樣,市場經濟是環環相扣,每個領域都息息相通,衣食住行哪一個行業生意不好就影響別的行業發展


錦源國際


本人實體服裝店開過,8年淘寶經營,單從投入對比,實體:房租15+裝修10+工資10,淘寶最低2000起,旗艦店買個2-5萬,工資:客服+運營+拍圖+倉庫。給新手建議,淘寶屬於投入少的行業,沒有創業項目比淘寶簡單粗暴,實力和運氣都重要。建議可以試試,前面投入2000淘寶保證金,隨時都可以退出,阿里巴巴或者杭州、廣州檔口的產品可以一件代發,不需要投入資本,認真運營,成功概率還是有的,如果可以接受一個月2000的投入,可以找好產品,每天平臺刷5-10單,這樣一個月有了200銷量墊底,自己就知道如何處理訂單、如何賣出貨、發貨、售後。運營的本質區別:推廣、刷單。推廣就是淘客、直通車、鑽展。(新手不用瞭解,等入行有銷量後在考慮),至於在平臺刷單,90%淘寶商家都會有,多的一月刷1萬單的top商家,刷少的商家每天去刷單平臺,10-20左右補單,補單的原理是新品曬圖、控制每天轉化。


念你時光


大家做電商的都知道,舉個例子,你9.9特價包郵的兒童玩具,用的是什麼塑料,工業垃圾醫療垃圾回收再利用,雖然我家也有這樣的玩具,都是孩子爺爺奶奶看直播看拼DD買的,倒不是為了省錢就是覺得即方便又新奇,但不知道這樣的垃圾工業產品對孩子的損害有多大,實際成本1.5-2元,快遞2.5元,扣掉平臺的點賣家賺個2-3元,你說這種垃圾偽劣產品是不是在拉低消費水平,我寧願週末帶著去玩具反斗城買貴一些的正品玩具。珍愛生命不要用垃圾造垃圾,再賣這種垃圾,


旅徒買手


首先,電商也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網絡平臺只是一種銷售渠道,實質還是商品流通,背後需要支持貨源供給的依然是無數個實體生產型企業。這裡搞清楚幾個關係,實體經濟、實體店、電商網店。準確的講,實體店和網店都屬於實體經濟的一部分,任何有償的商品交易,服務體驗都需要消耗物理資源,都需要實體經濟的供給和輸送,那麼從實體經濟和電商的關係進行以下幾個分析觀點:

電商帶動實體經濟快速發展。

電商只是改變了我們購物習慣,商品銷售流通依然沒有改變,當下反而在電商的推動下,加速實體經濟的週轉流通率,更促進了龐大的生產型企業發展。所以說,電商不但不會影響實體經濟,反之更加速實體經濟發展。

任何事物都會出現兩面性,快速發展必然會倒下一部分出現不叫好的聲音,也出現了很多惡性競爭的現象。從底層面去看,確實讓大家生意越來越難做,錢越來越難賺。線上平臺出現大量低價低質等無底線競爭,也有很多商家自己血虧還搶佔了同行的份額,也是不正當競爭的一種,這裡更需要政策和平臺規則的制約,在快速發展中更需要良性的優勝劣汰,相信這只是發展中的過程,隨著平臺的規範,商家的意識加強,消費者更加理性,形成有序的商業生態,讓消費者買到更優質的商品同時讓商家能賺到錢。電商也應該從粗放型發展轉向規則型向好性發展,這樣電商行業和平臺也愈來愈好,從而也能和線下實體店在同一起跑線共同進步。

在逛網購平臺時,你買到了低於工業成本的低價商品,從眼前看好像賺到了便宜,但作為消費者的你同時也是一名生產者,當這種現象你做的行業或你上班的公司也同樣受到這種惡性競爭,你賺不到錢或你所在的公司發不出工資時,那麼你即是得利者更是受害者,最後連最便宜的東西都買不起。

只能說惡性競爭摧毀的是整合商業生態,耍流氓式銷售必須得到重視,讓商業走向正途。

實體店不完全代表實體經濟,反之電商到逼實體店加速改革進程。

確實,隨著電商的日趨成熟,工業化產品供應鏈被縮短,信息更透明,消費者可以買到性價比更高的商品,這是電商的優勢,對消費者來說也是利好。隨之實體店生意越來越差,甚至很多大型商業廣場空空蕩蕩,之前拎著大包小包逛街購物的人流都轉移到網購平臺。這個是後電商時代發展的必然過程,但並不代表實體店從此消失或沒有存在的必要。

部分有實力的大品牌,通過整合和信息打通,已經實現線上消費找下取貨,或線下體驗線上付款,實現o2o的體驗模式,讓線下店鋪重獲生機。

很多實體商業綜合體招商是最先意識到這一點的,從招商生態上已經從購物型消費轉向服務體驗型消費,隨後催生出很多體驗型消費強勢的連鎖品牌。這也是電商到逼實體店轉型和變革的原因,從前的實體店幾年不變,還依舊能持續賺錢的日子已經不在有了,即使目前發展不錯的實體店危機感也非常強,因為你不變隨時被你的同行或跨行進來給替代了。所以電商讓實體店不再躺著賺錢,想賺錢必須適應時代發展,讓消費者為你的產品和服務買單。

電商帶動了實體店,利用好互聯網,讓優秀的實體店生意好到爆。

經常逛街的人肯定會發現一個現象,相鄰的兩家店鋪,一家店鋪排隊搶購,另一家確無人光顧。那麼這個現象背後很大原因是互聯網營銷,嚴格上講也是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平臺,將店鋪進行宣傳營銷展現出來,在信息輻射範圍內的消費者獲取信息後到店進行消費體驗,服務好口碑好的店鋪獲得更高的曝光機會。所以實體店利用好互聯網讓生意好到無法想象。

那麼可以說,我們經常接觸的外賣,平臺上購買的優惠券,體驗團購卡到餐廳、理髮店、培訓機構等進行到店消費,這些都屬於電商,通過互聯網技術帶動實體店發展。所以電商通過互聯網技術更帶動了實體店的發展。

這裡對實體店從業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好互聯網,利用好大數據。認真分析定位,你開的店在哪裡?做的是什麼?會有什麼樣的人來消費?讓什麼樣的人進店?利用好這些數據,讓開實體店不再盲目,讓互聯網技術能夠為實體店服務。如果你想開店,或正在開店,請勿排斥互聯網。換個角度想,實體店也就是有具體店面的網店。

實體和電商是相互相成的存在,從宏觀層面看並不矛盾。

不管是實體還是電商,線上還是線下,都是相互相成。任何一個發展,從宏觀面來看,都不存在相互矛盾和相互阻礙。馬雲曾說過,你現在不重視電商,以後讓你無商可做。這也印證了互聯網時代,不管是在哪個領域,他的存在給有些人帶來變革的陣痛,讓部分人嚐到了甜頭。阿里近期也宣佈,不再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因為電子商務多年的發展已經不是什麼新生物種,僅是基礎技術和工具,猶如現在高速公路一樣成熟而普遍。

所以說,人民日報說的沒錯,發展依然靠實體經濟,電商作為近現代新生產物,再將來依舊有前景且作用非常重要。


光說LEO


我來說說實體是怎麼死掉的,這麼多年,深有體會。

實體承擔的各種社會責任太多,房價高企迫使租金增高,消費增高和新勞動法迫使人工成本增高,各種費用增高,實體企業已經生不如死。

看著你做個實體,就以為你賺大錢,人人眼紅,各種刁難,坑蒙拐騙,吃拿卡扣。小企業小鬼纏你,大企業大鬼纏你。請客送禮各種灰色付出也是一筆不小支出。

電商的平臺化操作集權化效應,迫使競爭加劇,打價格戰。低價格需要低成本,催生低品質,假冒偽劣盛行。好產品好品質成本高,賣不起價沒利潤,死掉了一大批。

傳統實體企業大多精力在研發和生產產品,突然的銷售模式改變,不善於玩電商的,沒有生意可做,又死掉一大批。

擅於玩電商,終於生存下來的一批實體,隨著電商競爭加劇,推廣成本越來越高。原本的一點點利潤也被電商平臺媷了羊毛。又死掉一批。

原本實體的銷售渠道是分散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現在,全國的實體銷售渠道,全擠在了這麼兩個電商平臺上。又擠死一大批。

電商的平臺效應等於扼住了大小實體企業的咽喉,你想活,你得先把電商平臺餵飽。問題是,電商平臺看你沒死,就以為你的血還很多,直到你死了它才知道把你炸幹了。

但是,已經晚了。

這就是惡性循環……

國家想搞好實體,沒有強有力的支持和有利於實體企業生存的大環境。在我看來相當困難。



卡萊雅定製家


實體經濟不等於實體商業,是應該理順一下了。以前熱門的廠礦沒有人幹了!以前一定要學門手藝沒有人學了!以前一定要有個正式工作沒有人認同了!大批的年輕人在幹什麼?房屋中介,飯店的服務員,浴池的服務生,美團的外賣,物流的快遞,站崗的保安,晚上飯店門口的代駕。以後可怎麼辦?四五十歲完全可以幹以上的工作,但是沒人幹,全部都是年輕人幹。現在是沒手藝,無工作精神,不想出力氣,不想學技術,不想低工資。就是脾氣大。滿市場的散工,有單位招工都不去。還是都沒餓著,工作太好找。啥時候一說招工能上來一群有技術的人應招那就好了。


高飛888655591


這句話沒錯。實體經濟和實體店是兩個概念。

實體經濟是製造加工企業,如果實體企業再加上電商的促銷只能是如虎添翼,越來越歷害。

實體店是銷售工業產品的傳統店面,它不生產產品,僅僅是銷售的渠道而已,實體店遇到電商,還真鬥不過電商。因為實體店的成本高於電商店。


飛飛貓說話


電商只是一種銷售方式,跟實體經濟搭不上邊吧。工廠是實體經濟,那工廠裡出來的產品,搭上電商的平臺去銷售,省確了中間商,店鋪租金,讓產品直接到消費者手中,中間省了多少環節,這不還是人民得利嗎。電商只是損害了一部分房東的利益,其他真的百利無一害。電商帶動了快遞,電商能把產品送到家裡,節省了多少時間,對吧。實體店的老闆做不下去了,那你也可以學做電商呀。電子商務勢不可擋,這是時代的潮流,你為什麼不跟著時代走,卻在怨電商呢?汽車時代,拋棄了抬轎伕,作為轎伕,總不能怨恨汽車生產商吧?農業的機械化,使許多手拿鐮刀的麥客失去了生機,難道國家會為了照顧這群老實人的生機,而去阻止機械化的使用?所以說,關鍵的問題是,人的思想觀念要進步,要與時俱進,不能固步自封。要跟著時代的腳步走,活到老,學到老,這樣才不會被時代掏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