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女神節: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第110個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

不過在中國,因為漢字含義的博大精深,不少朋友更習慣稱這一天為女神節。女神兩個字,聽著就高端洋氣,有一種拈花一笑而不語,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

但其實這是不對的,除了婦女節這三個字聽著的確略顯土氣之外,所謂女神,更多是商家為了藉機賣貨給女性消費者的一種諂媚稱呼,類似於女性朋友們平時走在街上時,常聽到的美女二字。

稱呼自己人生的另一半為媳婦也好,女神也罷,或者其他什麼暱稱,這是每一個已婚男性的自由,沒任何問題。

但作為女性,自己心底得清楚:

大家都是普通人。

再完美的人,也只是人。走近了看,都有七情六慾,都要吃喝拉撒,都有各自人性的弱點,也都有難以周全的認知缺陷。

羅素老先生說過,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本源。

這就對了,女神的標準,太過統一和生硬。臺灣作家李敖,更是因為在婚後,目睹女神胡茵夢那張因為便秘而漲得通紅的臉,內心接受不了這種落差,直接憤而離婚。

這行為雖然孩子氣了點,絕不值得提倡。但也可以印證我剛才提出的觀點:

什麼女神不女神的,大家都是普通人。

女神節: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寫到這裡,刷朋友圈,看到一條女性朋友下午發的狀態,如下:

劉先生問我:明天婦女節,給你訂束花吧?

我頭都沒抬,不假思索,斬釘截鐵地回答:算了,還不如給孩子買個玩具。

婚前、婚後,為人母前、為人母后,心態變化很大,消費觀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雖然自己是男性,但也認可這位女性朋友的觀點:

女性很辛苦,也很偉大,尤其是婚後,為了孩子和家庭,付出太多!

男性同胞們怎麼稱呼自己的人生另一半,這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婦女節當天,特意發個紅包買束花,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對她的疼愛呵護,是不是能在婚後每天柴米油鹽的瑣碎中,在工作繁忙壓力大到想罵人時,依然能夠保持不變。

當然,生平淡如水才是生活的真相,必要的儀式感還是得有的。

但如果另一半特別在意這種儀式感,那麼各位男同胞們就應該反思了:

是不是自己平時做的不夠,才使她在節日當天有了這種受寵若驚的女王感?

對自己另一半的呵護和疼愛,本就應該在平日的點滴細節裡體現出來的呀。

女神節: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具體到我自己,對媳婦的暱稱,絕不是類似女神這種媚俗的叫法,但滿滿愛意沒變。

平日裡,只要我倆休息時間能湊到一塊,自己都會陪她。

在家時,會一起看做飯視頻,然後一起做飯,飯後我來洗碗,她會找部電影暫停下等我;出門時,也會主動牽著她的手,哪怕只是去小區對面買個菜。

當然,彼此偶爾也有爭吵,但我倆的原則是再大的矛盾,也絕不隔夜。萬一有爭吵發生時,男同胞們可別衝動。準備衝她發火時,不妨深呼吸一口氣,然後洗把冷水臉,再嘗試著耐心溝通。

相信我,夫妻之間,沒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

男人嘛,大度點,讓她三尺又何妨?

女人其實也都不傻,聰明的女人,更懂得夫妻之間的相處之道。

聖經不都說過嘛,愛是恆久忍耐。

這句話,無論是耶穌對眾生的大愛,還是夫妻之間的小愛,都適用。

女神節:春風十里,不如有你

歌裡唱著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其實細想一下,平凡如你我,婚後的生活,不就是這種細水長流嘛。

男同胞們,誰會一直在你的身邊,誰會和你廝守著一起慢慢變老?

不是金錢職位名譽這些身外之物,也不是身邊的親戚朋友,而是你的那個她。

正所謂春風十里,不如有你。誰每晚在你身邊,就對她好一點。

可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