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朱江:濟南剛需將消失是個偽命題 公寓仍是不錯投資選擇

前言:

近兩年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一再收緊。7月31號的政治局會議提出,堅定遏制房價上漲……現在的樓市環境,已不同往日。

近兩年的濟南,發展日新月異。拆違拆臨,章丘、濟陽先後撤市(縣)設區,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集中開建……城市面貌和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

新形勢下的濟南及濟南樓市,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百度視頻房產獨家策劃,專訪多位業界大佬,試圖通過他們的分析,來窺見濟南及濟南樓市的發展趨勢。

在《地產者說》第一期,我們有幸採訪了世聯行山東區域總經理朱江先生,一起來看這位資深地產人眼中的濟南樓市現狀與未來。

朱江:濟南剛需將消失是個偽命題 公寓仍是不錯投資選擇

濟陽撤縣設區戰略意義重大

“濟陽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區的一個重點開發區域,我認為濟陽撤縣劃區是非常明智的,對濟南的發展也是非常好的。”

朱江對於“濟陽撤縣劃區”持肯定態度,認為濟陽撤縣劃區對濟南整個城市的發展擴張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濟南是一個南北方向短,東西方向長的城市。目前濟南市區範圍西至長清區,東至章丘區,整個腹地面積很大;但是南北方向的狀態,制約了濟南的城市發展進程,南部山區需要保護生態環境,無法開發,向北無法跨過黃河。在這樣的背景下,濟陽撤縣劃區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有戰略意義的舉措。一旦濟陽和主城區道路貫通以後,會給濟南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朱江說。

對於購房者來說,最關心的還是房價。2016年,章丘撤市劃區之後,房價一路飆升,從8000元/平漲到10000元/平,濟陽撤縣劃區後,房價也會像章丘房價一樣一路高歌猛進嗎?

對此朱江認為,撤縣劃區不是濟陽房價上漲的理由,濟陽房價上漲的核心是它的美好前景,新舊動能轉換區的推進、與濟南主城交通更便利、配套不斷完善,因此濟陽房價上漲是符合老百姓心理預期。在撤縣劃區之前,濟陽房價就已漲了不少了。

章丘撤市劃區後之所以房價大漲,是因為撤市劃區的時間點剛好處於濟南房價的上行通道,所以章丘房價上漲的較快。而濟陽撤縣劃區時,房價已結束上行,開始邁入下行通道了。

今年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是房地產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受其影響,不少地方房價應聲有所回落,其中就包括濟陽、章丘這種新區。所以,在房價下行之時濟陽撤縣劃區,房價不可能再像章丘那樣大漲。

朱江:濟南剛需將消失是個偽命題 公寓仍是不錯投資選擇

濟南剛需將消失是個偽命題,剛需永遠存在

最近兩年來,各大房企在濟南拿地積極性很高,通過競拍或合作方式紛紛進駐濟南。“一方面是因為濟南作為全國GDP總量排名第三的經濟大省省會,對房企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各大房企為了追求規模。2016年下半年開始,房企在濟南拿地熱情高漲,激烈的土拍之下,濟南地價越來越高。在這些高價地塊上,開發商都傾向於打造高端住宅產品,於是坊間有傳言“濟南的剛需盤將會消失”。對於這種傳言,朱江表示這完全是偽命題,“剛需永遠存在,而且永遠是購房的主力。”

首先,什麼是剛需?買第一套房、結婚用房、和父母分開住另外購置房產都叫剛需,甚至由小房子換大房子的改善需求,也是剛需,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剛需是永遠存在,而且是長期存在的。貴的房子也可能是剛需,便宜的房子也未必不是剛需。

所謂的剛需消失,可能指的是另外一個現象,舉例來說深圳的剛需產品一般是1000萬量級,普通改善產品一般是2000萬量級,多次改善產品一般是3000萬量級。濟南剛需的定義是隨著濟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價的水平才能得出。房價不斷上漲,剛需總價區間不斷上調,剛需門檻不斷提高。

低總價剛需外溢,主城區剛需減少,低總價剛需到濟陽、章丘、長清區購置房產,高總價剛需在主城區內。主城區內一些緊湊小戶型總價達到200萬左右,也是剛需產品,章丘100多萬房產可能也是剛需產品。朱江解釋。

朱江:濟南剛需將消失是個偽命題 公寓仍是不錯投資選擇

房企聯合開發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這兩年來,在濟南市場,還出現了一種現象,即一個樓盤,由2個甚至4、5家開發商聯合來打造,這種現象到底是好還是壞?

對此,朱江認為,開發商聯合開發都是迫不得已。它所具有的優勢就是大家一起來抱團降低成本。因為開發商在拿地的時候,特別是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土地價格上漲很快。各自競拍的話,可能誰都拍不到,或者是拍到以後的地價特別高,風險就會很大。而通過聯合拿地,大家可以分擔地價,也可以把拿地價成本降下來,對房企來講開發成本開發風險都會降低。

當然,聯合開發也存在問題,朱江指出,房企在合作期間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說產品問題,營銷問題,還有溝通協調問題。“其實如果有條件,開發商自己一般都願意自己拿地自己開發。從今年來看,特別731以後,我們就能看到聯合開發這個模式降低風險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因為去年把地價拍得特別高,今年房企的日子會特別難過,但聯合開發會分擔這種風險。”

那麼購房者在買這種聯合開發的房子,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問題嗎?“對購房者來講,買聯合開發的房子,肯定不如單一品牌的房子好,主要原因是,可能這個項目開發完了,開發公司就撤了,業主遇到什麼問題,可能找到責任方也比較困難。”朱江說。

 公寓仍是比較好的投資品

2018年上半年樓盤開盤售罄已是常態,各大房企賺的盆滿缽滿。對於這種現象,朱江表示“開盤售罄不是正常狀態,理性的樓市應該是,樓盤開盤推出產品,有的賣掉,有的賣不掉”;進入下半年,住宅市場已經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住宅開盤去化率降低,購房者持幣觀望,濟南樓市逐漸變涼;但有公寓項目去化卻達到90%,有人提出疑問,在樓市轉涼的背景下,為何公寓去化率如此高,是不是公寓可以逆勢而行,目前投資公寓是否還合適。

“沒有任何一種產品可以逆勢而行。”朱江說。

“公寓產品之所以熱銷,原因一是住宅限購,公寓和住宅相比,具有低總價、升值空間大的特點,原因二開發商應對市場需求,調整後的價格對購房者具有吸引力,原因三是對比銀行儲蓄利息,公寓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這三個因素使公寓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

朱江認為,目前階段來說,公寓仍然是一個投資比較好的產品。首先,公寓位置優越,相對住宅,主城區公寓數量較多;第二,許多年輕人對居住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一些海歸在國外習慣了住在市區,回到國內更喜歡住在市中心,所以這些年輕人可能會選擇在主城區購買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