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世界上有一種鳥,沒有腳,一生都在飛翔。累了,就在風裡休憩。唯一停下的那一刻,就是死亡。”這是《阿飛正傳》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臺詞,也是王家衛的經典臺詞代表之一。

時間,或許才是《阿飛正傳》中最關鍵的題眼吧。

故事背景設定在1960年,那個時候的香港,正是新一代移民剛剛成長起來的時候。作為上海移民,張國榮(旭仔阿飛)的叛逆、倔強、不安、躁鬱,是整個時代慌亂與震盪的縮影而已。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每天,張國榮從樓上下來,路過張曼玉(蘇麗珍)的小賣部,輕狂地拿起一瓶汽水。於是,所有的對話與相遇,就從這瓶汽水開始。當張國榮傲慢而狡黠的說,“你晚上會夢見我”時,張曼玉慌亂的如同一隻剛出籠的兔子,無處逃匿、無言辯及。

一場於張國榮來說再平淡無奇的逢場作戲、於張曼玉來說驚天動地的愛情,開始了。始於張國榮的不羈,始於張曼玉的夢見,始於張國榮抬起手腕逼著張曼玉安靜停留的那一分鐘。這一分鐘,是後來一生的糾纏,是無數次夢裡失聲痛哭的縮影。

正在執勤的劉德華(警察超仔)遇上了落寞的張曼玉,於是那個無助的夜晚,張曼玉將心裡淤積了太久的情緒都通過與劉德華的講述,慢慢的流瀉了出去。這個夜晚的陪伴,讓劉德華習慣了每次執勤時都在那個公用電話亭旁稍作停留,因為他曾經對張曼玉說過,當她再次想要找人傾訴的時候,可以在這個時候打這個公用電話,每次巡邏到這電話亭的時間都是差不多的。

每次劉德華在電話亭旁默默點燃一根菸的那段時間,就是他凝聚思念的時間。這一根菸,就是此後無數次流連的開始,就是一段段莫名思緒的滿溢,就是他在菲律賓遭遇張國榮時出手相救的毫不遲疑。

劉嘉玲(舞女梁鳳英)拿起耳墜偷偷掛在自己耳朵上照鏡子的那一刻,也是一段無處言說的愛情開始,如果那場糾纏叫作愛情的話。因為執拗,所以不肯放手。因為用情過深,所以從不肯枉然灑脫。

劉嘉玲與張國榮相遇的那個雨夜,或許是她最幸福的一個夜晚吧。她以為,那天的張國榮就是她的,也以為此後的張國榮都是她的。只是,最終她不得不承認,張國榮從來都不是她的,也從來都不是任何人的,甚至連這個時代的都不是。

張學友(小混混歪仔)守在樓道里,等到劉嘉玲下來時,與劉嘉玲的那場挑逗,在他心裡種下了一顆奇異的種子。劉嘉玲伴隨著張學友收音機裡的音樂,隨意舞蹈著,肆意、自然、輕佻、俏皮。

最後,當張學友賣了汽車,將一大筆錢遞到劉嘉玲面前時。那一刻,或許他想到的還是那次在收音機前跳舞的劉嘉玲。那支舞蹈,短到也就是不足一分鐘而已。可是,也是這一分鐘,或許就會讓張學友陷進去一生。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張曼玉那一分鐘凝視腕錶的時間,劉嘉玲梳妝間觀看鬥毆的那簡短時間,劉德華在電話亭旁默默吸菸的那段時間,張學友呆呆的看著舞蹈的那一刻。這些時間的片段,慢慢地在他們的一生中蔓延,一直綿延到無邊無際、目之不及。

張國榮的阿飛,每個時代都會有,每個地方都會有,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此刻眼下的大陸、摩天大樓的紐約、燈紅酒綠的東京,都會有。單純的張曼玉,倔強的劉嘉玲,自卑的張學友,落寞的劉德華,亦然。

哪怕這部《阿飛正傳》已經是近二十八年前的舊影片,而此刻看起來,卻依然能夠在每個人身上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時間從來都是流逝,卻從未走遠,週而復始。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世界上有一種鳥,沒有腳,一生都在飛翔。累了,就在風裡休憩。唯一停下的那一刻,就是死亡。”初讀這句臺詞,以為說的是阿飛。後來再讀,以為說的是人生,抑或是宿命。而今讀來,忽然明白,或許說的是時間。從開始到結束,時間從未停留。開始時,它已開始;結束時,它已消逝。

也許,《阿飛正傳》就是一首關於時間的詩,一首不加標點符號隨意停頓但卻無處斷行的奇怪的詩。有些人,讀出了詩中的蒼涼。有些人,讀出了詩中的落寞。有些人,讀出了詩中的蠻荒。有些人,讀出了詩中的憂傷。

只是,我很好奇,此刻隔著屏幕的你,是否想起了曾經在你生命的某個一分鐘,是否也有過那個一分鐘的朋友?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你有過一分鐘的朋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