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树大开枝,儿大分家。”这是传统社会人们公认的一个道理,可是在我市淑村镇野河村有这样一对兄弟,成家30多年不分家,他们两家人共住一起,三代同堂,仍过着中国传统大家庭式的生活,其乐融融。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多年来,这一家老少十几口人,吃着“大锅饭”,两兄弟不分家,一起挣钱,收入归“公家”,开销也花“公家”钱。现在,这兄弟俩共住一个两座房子相连的院子,共用一个大门、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过着和谐幸福的生活。村民无不羡慕、夸赞,并以他们的手足亲情为学习的榜样。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这兄弟俩老大叫宋长顺,今年55岁;老二叫宋龙海,今年51岁。10多年前,兄弟俩的父母亲都还在世的时候,母亲是家里的“总管”,老大、老二挣的钱全部都要上交给母亲,家里需要的任何开销都从母亲那里支出。父母不分家的良好家风,深深影响了兄弟两个,使兄弟俩懂得了骨肉亲情在他们人生中的分量。虽然,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了,但这个大家庭依然不愿意分开,仍然“一起过”。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老大宋长顺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家里的账归老二宋龙海管。“我和我哥挣的钱,全部都会存在我们家用的‘公卡’上,谁家需要用钱直接取用,不需要商量,没有花多花少的争辩。”宋龙海说。家人添置衣物、家庭伙食费开销、汽车加油、孩子读书、医疗费等一切开销都是花“公家钱”。

兄弟俩一起使劲赚钱,凭借着踏实肯干的劲头儿,养活着一家老小。除了靠外出打工挣钱外,兄弟俩还曾经买了台钩机,靠着对外出租大型挖掘机赚钱。两个媳妇都没出去打工,妯娌俩留在家里负责家庭的日常伙食。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一家人出去游玩

“两兄弟的媳妇儿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从没提出要分家,也没因钱的事情吵过架,而且是出了名的孝顺公婆的人,村里人人都赞她们的好德性。”野河村支部副书记孟拥军说。公公在世时偏瘫在床10多年,翻身、擦背……全是两个儿媳妇儿伺候照料。大儿媳妇儿孔存如手里端着药盘,二儿媳妇儿马桂荣拿着棉签消毒,俩人默契配合,给公公的褥疮做消毒处理。

“宋家这两个媳妇儿根本不像妯娌俩,倒像是姐妹俩。”野河村村民这样说。俩人总是形影不离,一起上街买菜、做饭,和睦共处,从不挑拨是非,成为这个大家庭的坚强后盾。

老大宋长顺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老二宋龙海有三个女儿。良好的家风同样感染着五个子女,他们也都个个学业有成。五个孩子中,有三个已经大学毕业成家立业,有一个大学刚毕业,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在读高中。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我父亲在我幼年时就以他们兄弟俩的事例来教育我们。”该村村民小孟说。宋长顺和宋龙海兄弟俩展现的手足情深的家庭美德,已成为全体村民学习的榜样。

谈起坚持不分家的原因时,宋家俩儿媳说:“这样多亲啊,过年孩子们都回来了,家里热热闹闹的。以前我们没有分开过,以后更不会分开了,这样挺好的。”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我们在农村常常听到兄弟间为了利益,或者为了赡养父母而反目成仇的事,像这样的一个传统的大家庭,兄弟无猜,孝敬父母,牵手生活,十分难得。”淑村镇宣传委员贾海梅感慨地说。

■编审:张志芳

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两兄弟成家30年不分家!武安这一家子这样过日子……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