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安全內業資料總結,看完就用

一、安全管理資料

1、工程概況表

《工程概況表》是對工程基本情況的簡要描述,應包括工程的基本信息、相關單位情況和主要安全管理人員情況。

2、項目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

項目經理部應根據項目施工特點,對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重大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價,確定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

3、項目重大危險源識別彙總表

項目經理部應依據項目重大危險源控制措施的內容,對施工現場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彙總,按照要求逐項填寫,並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批准發佈。

4、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家論證表和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彙總表

按照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部門規定,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其它必須經過專家論證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經理部應在表中進行記錄。對應當組織專家組進行論證審查的工程,項目經理部必須組織不少於5人的專家組,對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專家組應按照表的內容提出書面論證審查報告,並作為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附件。經項目監理部確認、項目經理部蓋章後,報項目所在地區(縣)建委安全監督機構。

5、施工現場檢查表

項目經理部和項目監理部每月至少兩次對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聯合檢查,檢查內容應按照施工現場檢查表的要求進行,對安全管理、生活區管理、現場料具管理、環境保護、腳手架、安全防護、施工用電、塔吊和起重吊裝、機械安全、消防保衛的十項內容進行評價。對所發現的問題在表中應有記錄,並履行整改複查手續。

6、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責任制

項目經理部對各級管理人員、分包單位負責人、施工作業人員及各職能部門均應明確相應的安全生產責任,保障施工人員在作業中的安全和健康。

7、項目經理部安全管理機構設置

項目經理部應成立由項目經理負責的安全生產領導機構,並按照有關文件要求,根據施工規模配備相應的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或成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並形成項目正式文件記錄。

8、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項目經理部應依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項管理要求,落實各級安全責任。

9、總分包安全管理協議書

總包單位不得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等級和沒有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並應與分包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書,明確雙方的安全管理責任,分包單位的資質等級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的複印件應作為協議附件存檔。

10、施工組織設計、各類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和冬雨季施工方案

施工組織設計應在正式施工前編制完成,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方案,對冬季、雨季的特殊施工季節,應編制具有針對性的施工方案,並須履行相應的審核、審批手續。

11、安全技術交底彙總表

工程項目應將各項安全技術交底按照作業內容彙總,並按照要求填表,以備查驗。

12、作業人員安全教育記錄表

項目經理部對新入場、轉場及變換工種的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教育,經考試合格後方準上崗作業;同時應對施工人員每年至少進行兩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並對被教育人員、教育內容、教育時間等基本情況進行記錄。

13、安全資金投入記錄

應在工程開工前制定安全資金投入計劃,並以月度為單位對項目安全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記錄。

14、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登記表

凡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工程,應按照表格要求進行記載。事故原因及責任分析應從技術和管理兩方面加以分析,明確事故責任。

15、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

電工、焊(割)工、架子工、起重機械作業(包括司機、信號指揮等)、場內機動車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應按照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教育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後,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上崗前,項目經理部應審查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證,核對資格證原件後在複印件上蓋章並由項目部存檔,並將情況彙總填入表格,報項目監理部複核批准。

16、地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驗收記錄表

地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方案印在槽、坑、溝土方開挖前編制,地上、地下管線保護措施完成後,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並填寫表格,報項目監理部核查,項目監理部應簽署書面意見。17、安全防護用品合格證及檢測資料

項目經理部對採購和租賃的安全防護用品及涉及施工現場安全的重要物資(包括:腳手架鋼管、扣件、安全網、安全帶、安全帽、滅火器、消火栓、消防水龍帶、漏電保護器、空氣開關、施工用電電纜、配電箱等)應認真審核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等相關文件,並予以存檔。

18、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項目經理部應當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物資。定期組織演練,並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培訓。

19、安全標識

對施工現場各類安全標識的採購、發放、使用情況應進行登記,繪製施工現場安全標識佈置平面圖,有效控制安全標識的使用。

20、違章處理記錄

對施工現場的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及處理情況進行記錄,建立違章處理記錄臺帳。

二、生活區資料

1、現場、生活區衛生設施佈置圖

施工現場、生活區設施佈置平面圖應明確各個區域、設施及衛生責任人。

2、辦公室、生活區、食堂等各項衛生管理制度

辦公區、生活區、食堂等各類場所應制定相應的衛生管理制度。

3、應急藥品、器材的登記及使用記錄應

配備必要的急救藥品和器材,並對藥品、器材的使用情況進行登記。

4、項目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

必須編制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發生中毒事故時,應能有效啟動。

5、食堂及炊事人員的證件

施工現場設置食堂時,必須辦理衛生許可證和炊事人員的健康合格證,並將相關證件在食堂明示,複印件存檔備案。

三、現場、料具資料

1、居民來訪記錄

施工現場應設置居民來訪接待室,對居民來訪內容進行登記,並記錄處理結果。

2、各階段現場存放材料堆放平面圖及責任劃分

施工現場應繪製材料堆放平面圖,現場內各種材料應按照平面圖統一佈置,明確各責任區的劃分,確定責任人。

3、材料保存、保管制度

應根據各種材料特性建立材料保存、保管制度和措施,制定材料保存、領取、使用的各項制度。

4、成品保護措施

應制定施工現場各類成品、半成品的保護措施,並將措施落實到相關管理和作業人員。

5、現場各種垃圾存放、消納管理資料

項目經理部應對垃圾、建築渣土運輸和處理單位的相關資料進行備案。

四、環境保護資料

1、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應根據項目施工特點,對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環境危害因素進行識別和評價,確定環境汙染控制措施,編制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措施。

2、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及職責劃分

應成立由項目經理負責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制定相關責任制度,明確責任人。

3、施工噪聲監測記錄

施工現場作業過程中,各類設備產生的噪聲在場界邊緣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項目經理部應定期在施工場地邊界對噪音進行監測,並將結果記入表格。

五、腳手架資料

1、腳手架、卸料平臺和支撐體系的設計及施工方案

落地式鋼管扣件式腳手架、工具式腳手架、卸料平臺及支撐體系等應在施工前編制相應專項施工方案。2、鋼管扣件式支撐體系驗收表

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或鋼結構安裝使用的鋼管扣件式支撐體系搭設完成後,工程項目部應依據相關規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及相關技術交底文件,由總承包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部門和搭設、使用單位進行驗收,填寫《鋼管扣件式支撐體系驗收表》,項目監理部對驗收資料及實物進行檢查並簽署意見。其他結構形式的支撐體系也應參照此表根據施工方案及有關規定進行驗收。

3、落地式(或懸挑)腳手架搭設驗收表

落地式(或懸挑)腳手架應根據實際情況分段、分部位,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相關單位驗收。六級以上大風及大雨後、停用超過一個月後均要進行相應的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內容應按照表格進行,相關單位參加。每次驗收項目監理部對驗收資料及實物進行檢查並簽署意見,合格後方可使用。

4、工具式腳手架安裝驗收表

外掛腳手架、吊籃腳手架、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卸料平臺等搭設完成後,應由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有關單位按照格所列內容進行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驗收時可根據進度分段、分部位進行。每次驗收時項目監理部對驗收資料及實物進行檢查並簽署意見。

六、安全防護資料

1、基坑、土方及護坡方案、模板施工方案

基坑、土方、護坡和模板施工必須按有關規定做到有方案、有審批。

2、基坑支護驗收表

基坑支護完成後施工單位應組織相關單位按照設計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專項方案及相關規範進行驗收,驗收內容應按表進行。

3、基坑支護沉降觀測記錄表、基坑支護水平位移觀測記錄表

總承包單位和專業承包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對支護結構進行監測,並按相關表格要求進行記錄,項目監理部對監測的程序進行審核並簽署意見。如發現監測數據異常的,應立即督促項目經理部採取必要的措施。4、人工挖孔樁防護檢查表

項目經理部應每天對人工挖孔樁作業進行安全檢查,項目監理部對檢查表及實物進行檢查並簽署意見。5、特殊部位氣體檢測記錄

對人工挖孔樁和密閉空間施工,應在每班作業前進行氣體檢測,確保施工人員安全,並將檢測結果記錄到表。

七、施工用電資料

1、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及變更資料

臨時用電設備在5臺及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或50KW以上者,均應編制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並按照部頒《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46)的要求進行相關審核、審批手續。

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驗收表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總包單位組織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驗收時可根據施工進度分項、分迴路進行。項目監理部對驗收資料及實物進行檢查並簽署意見。

3、總、分包臨電安全管理協議

總包單位、分包單位必須訂立臨時用電管理協議,明確各方相關責任,協議必須履行簽字、蓋章手續。4、電氣設備測試、調試記錄

電氣設備的測試、檢驗憑單和調試記錄應由設備生產者或專業維修者提供,項目經理部應將相關技術資料存檔。

5、電氣線路絕緣強度測試記錄

主要包括臨時用電動力、照明線路及其它必須進行的絕緣電阻測試,工程項目應將測量結果按系統迴路填入表後報項目監理部審核。

6、臨時用電接地電阻測試記錄表

主要包括臨時用電系統、設備的重複接地、防雷接地、保護接地以及設計有要求的接地電阻測試,工程項目應將測量結果填入表後報項目監理部審核。

7、電工巡檢維修記錄

施工現場電工應按有關要求進行巡檢維修,並由值班電工每日填寫表格,每月送交項目安全管理部門存檔。

八、塔式起重機、起重吊裝資料

1、塔式起重機租賃、使用、安裝的管理資料

對施工現場租賃的塔式起重機,出租和承租雙方應簽訂租賃合同,並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委託安裝單位拆裝塔式起重機時,還應簽訂拆裝合同。塔式起重機的拆裝單位資質、相關人員的資格證等材料及設備統一編號、檢測報告等應一併存檔。

2、塔式起重機拆裝統一檢查驗收表格

塔式起重機安裝過程中,安裝單位或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進度分別認真填表。塔式起重機安裝完畢後,應當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出租單位和安裝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塔式起重機每次頂升、錨固時,均應填表。塔式起重機安裝驗收完畢、使用前,還應當經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測,檢測合格後,總承包單位應按照表相關表格的要求報項目監理部。塔式起重機拆卸時,拆裝單位應填表。

3、起重機械拆裝方案及群塔作業方案、起重吊裝作業的專項施工方案

塔式起重機安裝與拆除、起重吊裝作業等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涉及群塔(2臺或2臺以上)作業時必須制定相應的方案和措施。群塔作業時,總承包單位應根據方案要求,合理佈置塔式起重機的位置,確保各相鄰塔式起重機之間的安全距離,並繪製平面佈置圖。

4、對塔機組和信號工安全技術交底

塔式起重機使用前,總承包單位與機械出租單位應共同對塔機組人員和信號工進行聯合安全技術交底,對塔式起重機性能、安全使用、施工現場注意事項等內容對相關人員做出安全技術交底,並做好記錄。

5、施工起重機械運行記錄

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移動式起重機、物料提升機等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應在每班作業後填表,運行中如發現設備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報修,排除故障後方可繼續運行,同時將情況填入記錄。起重機械運行記錄應單獨組卷,每本填寫完後送交設備產權單位存檔。

九、機械安全資料

1、機械租賃合同;出租、承租雙方安全管理協議書

對施工現場租賃的機械設備,出租和承租雙方應簽訂租賃合同和安全管理協議書,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

2、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電動吊籃拆裝方案

施工現場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電動吊籃安裝前,應編制設備的安裝、拆除方案,經審核、審批後方可進行安裝與拆卸工作。

3、施工升降機拆裝統一檢查驗收表格

施工升降機安裝過程中,安裝單位或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進度分別認真填表。施工升降機安裝完畢後,應當由施工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出租單位和安裝單位,按照表格的內容共同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施工升降機每次接高及拆卸時,也均應填。

4、施工機械檢查驗收表(電動吊籃)

電動吊籃安裝完成後,應由項目經理部組織分包單位、安裝單位、出租單位相關人員對設備進行安裝驗收,並填表。

5、施工機械檢查驗收表

施工現場各類機械進場安裝或組裝完畢後,項目經理部應按照表格的要求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驗收,並將相關資料報送項目監理部。

6、施工起重機械運行記錄

7、機械設備檢查維護保養記錄

項目經理部應建立機械設備的檢查、維修和保養制度,編制設備保修計劃。對設備的檢查維修保養情況應有文字記錄。

十、保衛消防資料

1、施工現場消防重點部位登記表

項目經理部應根據防火制度要求對施工現場消防重點部位進行登記。

2、保衛消防設備平面圖

保衛消防設施、器材平面圖應明確現場各類消防設施、器材的佈置位置和數量。

3、保衛消防制度、方案、預案

項目經理部應制定施工現場的保衛消防制度、現場保衛消防管理方案、重大事件、重大節日管理方案、現場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現場應急疏散預案等相關技術文件,並將文件對相關人員進行交底。

4、保衛消防協議

建設單位與總包單位、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必須簽訂現場保衛消防協議,明確各方相關責任,協議必須履行簽字、蓋章手續。

5、保衛消防組織機構及活動記錄

施工現場應設立保衛消防組織機構,成立義務消防隊,定期組織教育培訓和消防演練,各項活動應有文字和圖片記錄。

6、施工項目消防審批手續

項目經理部應將消防安全許可證存檔,以備查驗。

7、施工用保溫材料產品檢測及驗收資料

施工現場使用的施工用保溫材料、密目式安全網、水平安全網等材料應為阻燃產品,進場有相關驗收手續,其產品資料、檢測報告等技術文件項目經理部應予存檔保管。

8、消防設施、器材驗收、維修記錄

施工現場各類消防設施、器材的生產單位應具有公安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各類設施、器材的相關技術資料項目經理部應進行存檔。項目經理部應定期對消防設施、器材檢查,按使用年限及時更換、補充、維修,驗收、維修等工作應有文字記錄。

9、防水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和交底

施工現場防水作業施工時,應制定相關的防中毒、防火災的安全防範技術措施,並對所有參與防水作業的施工人員進行書面交底,所有被交底人必須履行簽字手續。

10、警衛人員值班、巡查工作記錄

施工現場警衛人員應在每班作業後填寫警衛人員值班、巡查工作記錄,對當班期間主要事項進行登記。11、用火作業審批表

作業人員每次用火作業前,必須到項目經理部辦理用火申請,並按要求填表,經項目經理部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後方可用火作業。


十一、其他資料

1、安全技術交底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及有特殊風險的作業前,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其內容應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講明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項,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並按分部分項工程和針對作業條件的變化具體進行。項目經理部應將安全技術交底按照交底內容分類存檔。2、應知應會考核登記及試卷施工現場各類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必須對其所從事工作安全生產知識進行必要的培訓教育,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項目經理部應將考核情況造表登記,並按照考核內容分類存檔。3、施工現場安全日誌施工現場安全日誌應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按照日常檢查情況逐日記載,單獨組卷,其內容應包括每日檢查內容和安全隱患的處理情況。4、班前講話記錄各作業班組長於每班工作開始前必須對本班組全體人員進行班前安全活動交底,其內容應包括:本班組安全生產須知和個人應承擔的責任;本班組作業中的危險點和採取的措施。5、檢查記錄及隱患整改記錄工程項目安全檢查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填寫。其中應包括檢查情況及安全隱患、整改要求、整改後複查情況等內容,並履行簽字手續。


注意:地區不同,安全內業資料區別比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