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一個故事告訴你:做生意不要毛毛躁躁,步步為營,不愁生意做不大

做生意,最忌毛毛躁躁,急手急腳。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經營作風,可以漸漸為自己的生意積累起雄厚的資金。古時作戰,很講究步步為營的戰略戰術,而做生意,“步步為營”也是一種穩定的經營策略。下面分享的一個故事告訴你:做生意不要毛毛躁躁,步步為營,不愁生意做不大。

一個故事告訴你:做生意不要毛毛躁躁,步步為營,不愁生意做不大

來看這個故事:

19世紀末期,華人郭樂與六個同鄉在澳大利亞悉尼市開了一家小型水果店,店名叫“永安果店”,主要做的是水果批發生意,兼營中國土特產的批發和零售,由郭樂擔任經理。

當時,悉尼市的水果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本小利薄的永安果店如何生存和發展?郭樂為此挖空了心思。通過觀察和分析,郭樂認識到只有與其他的華僑果行結成聯盟,以增加資本,才能使自身具備足夠競爭實力。有了初步計劃後,郭樂利用自己在“永生果行”當過夥計的關係,向“永生”“泰生”兩家僑商果行遊說,分析利弊關係,終於說服他們與“永安”聯合起來,一致對外,維護華僑的共同利益。聯盟後的水果店,資金雄厚了,郭樂接下來與水果販運商訂立代銷合同,這樣既保證了貨源,又在相當程度上控制了市場。

永安果店的主要銷售對象是華僑。悉尼的華僑多為礦工、小手工業者、小商人、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他們散居四鄉,平時很少進城,郭樂就將中國的土特產品送貨上門進行推銷。他又發現這些華僑的文化程度都比較低,他們通過外國銀行向國內家屬匯款時,備受刁難。華僑在國內的親屬也大多散居在廣東鄉下,且多不識字,進城領款也很不便,郭樂決定免費為華僑到銀行匯款,並委託國內香山縣“福如盛銀號”將匯款送到華僑親屬手中。此舉,“永安”付出的代價並不大,卻讓華僑及他們的親屬感激不盡,對“永安”也極為信任,他們常常將積蓄存在“永安”,不要利息。於是郭樂乘機辦起了儲蓄部,收集華僑和社會存款,並充分利用這些存款進一步發展永安集團。

一個故事告訴你:做生意不要毛毛躁躁,步步為營,不愁生意做不大

老香港畫照

“永安”佔領了悉尼的水果市場後,郭樂沒有滿足,他清醒地看到水果的銷售市場是很有限的,前景並不樂觀。積累的資金應投資到哪個方向,這是關係到企業前途和命運的事。思之再三,他作出了向百貨業投資的決策。

郭樂首先在香港創辦了永安公司,經營環球百貨。由於他熱情為僑胞服務,還設立代僑胞辦理護照、供給食宿的機構“金山莊”,所以深受僑胞的信賴,僑胞不但偏愛永安的商品,而且都願意將積蓄存到永安公司的儲蓄部。永安生意興隆,利潤迅增。

在香港立住腳後,郭樂又向上海進軍。其實他早就注視著上海的動態,幾年前就在上海設立了永安辦事處,著意收集市場行情。20世紀初的上海,正在由過去的一個小縣城變為國內工商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人口倍增,百業待興,外國投資者紛紛擁來,國內商賈也雲集於此,在那裡經營百貨有廣闊的市場。郭樂決定投資200萬元,創建國內第一大百貨公司。

一個故事告訴你:做生意不要毛毛躁躁,步步為營,不愁生意做不大

永安百貨照片

資金落實後,郭樂將香港的工作交給弟弟經營,自己親自去上海創辦公司。為了選擇店址,他帶著有關人員跑遍了整個上海,最後選定交通便利的浙江路口作為店址。這個地段當時雖然並不是很繁榮,但在南京路上段,可以預見到其發展前景是很好的。地段選定後,還要選擇店面的座向,為此他專門派了兩個人站在地段上統計兩邊行人數字。統計的結果是南邊街道的行人大大多於北面的行人,且富商大多住在街南面。鑑於此,郭樂竟不惜用5萬兩白銀的年租,租用了路面的一塊地皮,租期30年。此舉讓當時很多人吃驚,以為他在“發瘋”,可是後來的事實證明郭樂是有遠見的。與上海永安公司隔街相對的先施百貨公司開業比“永安”早,可始終處於下風,營業額總是差“永安”一大截。

上面這個故事中,郭樂的經營策略明顯就是步步為營法,一步一個腳印地把生意做大。步步為營的經營策略特別適合處於創業期和成長期的公司,做生意賺錢的願望誰都有,但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善於建立“根據地”,然後步步為營,才能為以後的長遠發展、賺大錢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