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莫言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史鐵生是當代最受敬仰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可以稱作為最經典的文學作品之列,給讀者帶來了積極向上無窮的力量。《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眾多作品中一部富有哲理思維、極具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記錄了他在遭遇不幸後的躁動和彷徨,以及他對去世的母親愧疚感和深深的懷念。經過幾番掙扎,他終於看透了人生的滄桑。整個過程在現實中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認識,他不屈的抗命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01:遭遇不幸之後的絕望和彷徨

史鐵生的一生可以說是坎坷的。酷愛運動的他在陝北插隊時,得了一場重病。從此,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走路了,輪椅成了他餘生的伴侶。

有時候總是禍不單行,還沒過多少年,他又被診斷出患有尿毒症,只能通過透析繼續生活。起初,他無法接受上帝像是刻意安排的這一切。他變得非常暴躁,經常把壓抑的情緒發洩給母親。

他之所以對母親態度不好,可能是因為他責怪母親明知道兒子要經歷著如此痛苦的生活,為什麼還要自己出生。當他感到無助和苦惱時,他便來到離家不遠的地壇逃避現實。從此,他對地壇產生了深厚的感情。

史鐵生因身體感到無比的自卑和痛苦,他不願面對那些熟悉的人,想找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讓自己沉浸在孤獨中,享受悲傷的喜悅,所以他在這篇文章中寫道:

“雙腿殘廢後最初幾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去(它指的是地壇),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絕望是因為不幸,猶豫是因為太多的絕望而找不到重生的機會。

作家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史鐵生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也可以說,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只想在絕望中沉淪。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02: 在孤獨中找到救贖之路——寫作

看似荒蕪的地壇,成了史鐵生逃離現實的最佳場所,也使他能沉下心來仔細思考接下來的人生,地壇就像是他自己的世外桃源。

當史鐵生第一次來到地壇時,他認為荒蕪空蕩的地壇完全符合他的壞心情。然而,隨著與它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地壇裡動物的生死輪迴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沉思,他感悟到了一句對現實中的所有人都是終生有用的話——

“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是一件無論怎麼耽擱都不會錯過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他在地壇呆了很多年,自己不能再也沉淪下去了。他便開始學寫作,想找一條合適的自己的路走,尤其是在他母親意外去世後。他一直對母親心懷愧疚,因為在母親去世前,他把所有對生活的抱怨和憤怒都發洩給了母親。直到他母親去世,他才意識到自己做的蠢事已無法彌補。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在讀到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鄰居的小夥子揹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

時眼裡充滿淚水,鼻子發酸,母愛太偉大了,即使自己到了彌留之際,依然擔心的還是她的孩子們。

後來,史鐵生和妹妹去北海看盛開的菊花,其實是為了告訴在天堂的母親,她牽掛的兒子長大了,讓她放心,因為地壇讓他在孤獨中找到了自我救贖的道路——寫作。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03:看透人世間——大徹大悟

學會寫作後的史鐵生,對人生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不再抱怨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對生死也看淡了,不再計較得失。他覺得活著是上帝對他最大的眷顧,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人生。

散文《我與地壇》中的地壇,可以說是史鐵生的人生導師。在荒蕪的境遇中,儘管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和洗禮,屹立不倒,這給了作者深刻的影響,最終把它變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是缺失的“人物”。

史鐵生增笑談道:"我的職業是生病,業務是寫作"。

從他的語氣中,我們可以感覺到他不再害怕死亡,他樂觀積極的態度感染著每一個遇到他的人。與他交談過的人都說他是個愛笑的人,很有趣。那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無拘無束的,就像雨後天空中的彩虹。

史鐵生寫的故事雖然沒有曲折離奇的經歷,但在細節描寫上卻非常細膩。看他的書就像看慢動作電影,真實、生動、有趣。

再讀《我與地壇》: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如何完成自我救贖

啟迪

在《我與地壇》的結尾,雖然作者看到今天的地壇與過去完全不同,但他仍然愛著地壇。原因在於,地壇是淨化心靈的代名詞,它已經融入了史鐵生的生命,它已與他的靈魂融合在了一起。

可以看出,史鐵生在敘述自己和地壇發生的往事裡,是在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給自己留下墮落的空間,但時間必須是有限度的,不能永遠停留在過去,因為生命還在延續,切勿浪費生命。

世上沒有永遠的強者和永遠的弱者。只要你看透生活,為你的目標努力奮鬥,總有一天會到達自己理想中的高度。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應有的拼比精神,就是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行走在這個世界上,終日迷茫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