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假盏如何辨别

现在社会上热爱收藏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建盏文化的复兴。爱盏之人越来越多,于是便出现了非常多的黑心商家开始伪造假的建盏去欺骗消费者,收藏家那么要怎么去选择一只盏呢,现在跟笔者走进建盏世界。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孙建兴油滴

在建盏初烧的时候仿造的盏都是用酸性物质在釉面去光,在用黄土做成土绣把新盏当成老盏来出售,以此获利。到后来演变成在真的废盏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修复拼接,在上釉放入窑炉内煅烧。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孙建兴国礼油滴

那如何让辨别建窑建盏的仿造品?

一、看"火光"

釉面的浮光会有亮光扎眼,如果说用了酸性物质浸泡过,整个釉面会呈现呆板、晦涩且没有层次,在北方把这叫做"发愣"。

有些做了"土绣"的,会很不自然,等清洗、擦抹后"火光"冲天。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二、识胎土

仿制品的胎土较细腻,原因是胎土是用机械加工的,而宋代建窑建盏的胎土则是用手工加工的,胎体相对较粗,淘洗不可能那么精细,也就是俗称"桃酥饼"胎。

新品的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3、 看造型

仿制品大多数都是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造型方面没有老盏的古朴与自然,显得工整呆板;而且尺寸一般都要比老产品小,因为烧制时会有收缩,不容易掌握。

新仿敛口盏口径一般为11.5厘米至12厘米,而宋代敛口盏为12.5厘米。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4、 观纹势

拿建盏兔毫来说仿品没有真品纤细,显得较粗。仿品的油滴釉都很粗大,与真品差的甚远。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现在关于建窑盏的仿品不少,但其实还不足够到达以假乱真的地步,因为不管是产于德化、南平、或者宜兴,景德镇的建盏仿品,仿足底这一关始终都没能攻克。

所以,其实只要多熟悉真品的足底,对真品足底有一个感觉,很大一部分的建盏仿品还是可以很快识破。

因为建盏的胎底是最难模仿的部分,所以也是鉴别真伪的关键之一。

建盏的胎都会显得粗糙,比如说:有不规则而且大小不一的点状或丝絮状凹坑,大致来说就是有一种颗粒感。

这些现象都是极难仿制。

从色彩上去看建盏的底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三类:

第1、 是典型的铁足

由于建窑胎土含铁量高,在漫长的岁月过程中会持续氧化,最后形色泽为成铁锈的足底。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第二:是红或黄窑皮圈足

黄色窑的皮圈足,算是在建窑盏中是最常见的,在传世的建盏中大多都是是这种黄足。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第2、 是黑胎本色足

黑足可以说是建盏铁胎最本真的颜色了。

不过这类型的黑胎足在市场上可以说并不多见,建窑窑址在这些年也出土了不少,往往大多新出土的精美建盏,几乎都是这样的黑足。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从底足辨别建盏真伪的四个小窍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点,烧制建盏的温度大约在1300-1500度左右,一般陶胎是很难承受住这种高温;

所以,仿制品会选择在泥料中参杂粗颗粒的"熟料"。

这样,既能造成胎底粗糙的感觉,还能提高坯料的耐火度。

不过,有法就有得破,这些所谓的"熟料"在旋修底足时会产生特殊的痕迹,也是我们辨别的关键所在,分以下四点:

1、若胎体修坯时较干,这些"熟料"会受到刀具的磨擦而产生脱落,会留下较为明显的且直径较大的坑洞。

2、与上诉一般,修坯的时候胎体较湿,"熟料"也会跟着刀具旋转,让坯体产生规则的 "旋纹"。

3、就算干湿度都刚好,上面的两种情况都会有,哈哈!

4、当然,造假者也会清楚这些问题,为了防止以上错误或者制造颗粒感,会选择在修坯完毕后用海棉沾水擦拭。

不过,这种的手法会造转折处交接线条的模糊现象,没有明快利落的感觉。

如何辨别真假建盏

最后有一点注意:

目前市面上的建窑盏有很多是用旧坯复窑重烧的,很难分辨,所以请大家务必小心。

比如说:用"供御"款的老盏接底,拼接起来。

因为建窑在当年在烧制时,有很多置于窑内较差的烧成区(如龙窑后段),生烧的机率较大,所以在窑址出土也很多,所以便有人就利用这些次品进去入窑重烧;

简单说就是从窑址中收集宋代碗盏的器坯,进行入窑复烧后再经做旧处理,这类盏很容易让购买者上当。

不过有一缺点:胎够古朴,但是釉层过于透明,釉光无深沉感。

如果卖价不高的话,人家直说复烧,其实并不算是骗人,这类型的盏身上也留有历史的痕迹,有其不可抹灭的价值,如果价格不高也可收藏。

不过有人利用这些当真的宋代古董来卖,就不能饶恕了!

喜欢盏的可以私信笔者在看到的第一时间会进行回复,你的点赞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