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既然翟天临诚心诚意的发问了,这里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知.....网是个什么东西”。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知网诞生之前,做学术查资料,得跑到图书馆手动翻阅相关资料。写上一周,就得跑一周,写上一个月,就得跑一个月。

曾经清华一位历史系研究生说:“做学问的人都会制作很多小卡片,把一本书中好的资料内容抄写在小卡片上,往往一篇论文写完,要抄好几斤的卡片&资料。”

这种情况的改变直到1995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正式立项。每期的学术资料全部储存在光盘里,不用再跑图书馆,直接读光盘就行。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1996年12月24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发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司长等600余人出席了仪式。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1996年首发式,图片来自知网>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同时《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的线上咨询网站 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即中国期刊网) 成立,这就是中国知网的前身。

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一个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

于是国内就有了利用已有的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打造中国的NKI的想法,就叫做CNKI(中国知网)。

知网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中国学术研究。

清华一位历史系研究生说

“以前需要做很多小卡片,但现在只需要在键盘上敲下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国内权威的文献。”

1999年,当时国家对知网寄予厚望,国家科技部等五部委把它定义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重中之重”,还给与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cnki>

同年底,成立仅3年的知网还荣获了国家首届电子出版物荣誉奖,并且名列榜首。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但同知网一起诞生的,还有一家数据库,名字叫做万方。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004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特别的一年。

1月,新浪、网易、搜狐先后宣布2003年实现首次盈利;

3月,网络游戏公司盛大网络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7月,新浪、雅虎、网易纷纷推出1G容量的免费邮箱;

12月,QQ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900万;

中国正迎来一个全民互联网的时代。

而90年代末建立的知网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跟不上时代,迫切的需要技术升级,譬如支持。

于是这一年,同方知网成立了,这十几年来一直负责为知网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并增加了医药卫生等多门学科的期刊收录。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在天眼查可以看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简称知网,而同方知网所属项目是中国知网,虽然不是一个东西,但背后却有着同一个法定代表人。

他们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完成技术升级后的知网,期刊收录量远远大于万方数据库。

至今,知网已经收录6000多种期刊,约664篇全文,数据量是万方的20倍不止。知网开始垄断高校的信息数据市场

知网某部门负责人也声称:100%的“211”“985”高校都在使用知网资源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014年,知网的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变更为法人独资企业。

名字也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更改为现在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全民所有制,简单来说可以把它当成‘国有企业’。

企业类型更换为有限责任制以后,虽然实际控股股东仍是清华大学,知网为了盈利,开启了连年涨价模式,近年来引起巨大争议,多家高校先后停用知网。

2013年底开始,云南省近十所省属重点高校,都停用了知网。

2014年知网对云南大学的报价一下从原来的40万提高至70万,图书馆不得已暂时停用了知网。

云南大学与知网联合谈判的原图书馆馆长万永林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

“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该校的报价,每年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2016年3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公告,即将停用知网服务。

“我们仍在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谈判,努力坚持争取到合理的条件,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

3月31日,北大刚刚结束毕业实习回校准备写毕业论文的吴倩看到了这一消息,立马抱着电脑去图书馆待了一下午,一口气囤了将近40篇论文,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停用知网并没有持续太久。

2015年3月,迫于师生论文压力的云南大学恢复了中国知网的使用。

2016年1月底,迫于师生论文压力的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了中国知网数据。

2016年4月上旬,迫于师生论文压力北京大学发表申明中国知网可继续使用。

对于连年涨价,知网这样答复:

近年来由于版权意识的提高,好的期刊资源也在上涨,因此我们的成本大幅提高,不得不提高了对外的报价。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关于版权成本,知网上有公开的稿酬标准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不知道多少人曾经领到过稿酬?

2016年,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助理罗向京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知网自称:

所有收录文献均已获得期刊授权,其作者稿酬也已通过相关期刊支付

但是我就想问了:期刊支付过稿酬吗?期刊能够代表作者进行授权吗?

国内学术界面临的现实是:

很多作者需要花钱才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中国高校中,学生为了毕业、评奖学金,教师为了评职称,都会想办法在期刊上花钱发文章。

“每年的10月是一个节点,开学之后评奖学金和职称就看10月之前发表了多少文章。”

南开大学一位硕士研究生说。

这就是学术稿酬的实际情况。

当你去知网寻找资源,如果不是在学校,那么你就要付出0.5元/页的价格,并且知网最低充值金额为50元,没用完的话,抱歉,恕不退还。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两头收钱,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种好事。

答复翟天临:知......网,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2018年,包含研究生博士生在内,中国共有大学毕业生800余万。

为知网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方知网的母公司同方股份(SH600100)2018年半年报显示,知网为其提供了营收5亿,毛利率高达58.83%。

而知网的主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从知网盈利多少,由于信息不公开,暂时不知道其财务数据情况。

但是知网的核心就是学术内容,负责知网内容的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恐怕数字远远大于5亿。

看到这里,翟天临,你知道知...网是个什么东西了吗?

-end-

微信关注‘虎叔说’,更多不为人知的商业故事都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