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从飞轮中领悟自由泳技巧,动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从飞轮中领悟自由泳技巧,动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游泳技术如同游泳运动本身一样,越往上越难取得明显的进步,游泳时推力越大,相应的阻力越大,游泳速度的提升就越难,这不是一个均匀的线性过程。任何时候,身体在水中的姿态决定了游进速度的快慢,其次才是推进力量的强弱。

据专业游泳运动研究机构统计,取得第一名的游泳选手往往推进力量比第二名甚至是第三名要弱一些,并非他们体力不够,而是他们留有余地,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保持更好的流线型身姿上,这正是他们成为冠军的秘密。

从飞轮中领悟自由泳技巧,动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1、游泳实践远比理论要丰满

游泳理论不少,从前象限游泳到TI 游泳再到Smooth Swimming等等,无论哪一个都很棒,在游泳初学者看来这些游泳理论之间差别很大,但对于站在游泳运动顶端的泳者看来,各种游泳理论之间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很多,毕竟都是在研究同一种运动,虽然有侧重方面的不同,但不会有本质上的差别。

理论再多,重要的还是要游起来,多游,带着思考游泳很重要。从某种角度看,理论只能指导并引领泳者打开技巧的大门,更多细微之处只有泳者本人才能领悟出来。

虽然说游泳运动员接受教练的指导,但同时游泳运动员游泳的过程被教练通过专业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分析、总结,进而促进新的游泳理论的产生,可以说,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从飞轮中领悟自由泳技巧,动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2、保持刚直的身形是游泳技术提高的基础

刚直不是说身体要僵硬成一块,而是指身体上下半身平衡性要好,无论是平趴还是侧转,上下半身的平衡性是第一位的,平衡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良好地流线身型。流线身型并不是说身体拉长就好了,平衡比拉长更重要。

自由泳游进时有两个最影响平衡的身体部位:一个是头部,另一个是前伸的手臂。头部与身体中心线保持一致时,不应抬起来,也不应低下去,游进时,前方的水自然地被头部分开;前伸的手臂入水后不应过深,也不要过浅,在进一步伸展时不应指向斜上方,一般地手掌入水深度与下巴位置平齐。

身体上下半身的平衡不是靠快速打腿来维持的,轻轻点一下脚掌就可以很好地维持身体平衡。

从飞轮中领悟自由泳技巧,动作在水中切入的角度比力量更重要

3、从飞轮中领悟动作的切入角度

垂直切入并不是最快地,却往往是最费力气的。比如:砍树时,斧子与树干成一定角度,砍树的效率会更高。自由泳速度要快,需要在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手臂推水力量要强,二是手臂要尽快完成推水并出水进入下一划。两个方面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推进力的输出增加,效率提升。

很显然,这样做的最大困难是阻力,它比推进力提升得更快。因此,切入水中的角度很关键。想象一下骑自行车时,脚踩飞轮时的情景,用劲踩飞轮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地是什么时候用劲,脚踏板到最高位和最低位时肯定不是最佳踩踏时机,这点骑自行车的人都有经验。

同样的,自由泳游进时划水手臂和踩踏飞轮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从最高点到达最低点。自由泳划水时的最高点即抱水点,最低点即推水即将完成时的点。

非常有趣的是,这样理解划水动作,如何更快地划水的问题会演变成为更快地从最高点到达最低点的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最速降线问题,而最速降线是一个曲线,这也与自由泳划水路线相吻合。

谈最速降线可能太理论了,想一下公园里的过山车,设计出的路线就是为了让过山车的速度足够刺激,了解最速降线的人一定明白,之所以最速降线是一条曲线,是因为要将从高点到低点的距离分配得足够好,让速度慢的一段距离尽可能短,速度快的一段距离尽可能长。

回到自由泳的划水动作上,如何加快划水效率,提高划水推进力,有待于在实践中自行体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