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对于今人来说,回家吃饭、归家过年是不变的传统,现在我们看一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


十月大雁南飞到大庾岭,我何时才能归家呢?江面潮起潮落,高树浓密而遮目。每日登高远眺家乡,猜想明日可见陇头绽放的十月小梅了吧。"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传统也从未变过,梅花不只是信物,还是饱含浓浓思念以及对家乡爱恋的符号。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刘长卿被贬长沙,又恰逢新年,独自一人在长沙,想到家乡和亲人便潸然泪下,陪伴自己的竟只有岭猿与江柳,又想到长沙王太傅贾谊,真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羁旅在外又恰好无同伴时,一切都是忧愁的,在油灯下沉思往事,听闻断雁鸣叫,心头更是一惊,快要梦到家乡却已到早上起床时候了,想要寄到家书亦或是收到家书,都要等到明年了。等我回到家乡,我定会解开门外的钓鱼船去钓鱼。

除夜有感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夕之夜,自己却飘泊在外,窗外乱山正风雨的夜晚,灯烛旁独坐我这个异乡人。因与亲人长久分离,远隔天涯。僮仆也已似诗人的亲人了。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岁末到家 蒋铨期

爱子心不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诗人归家,欣喜自己还赶得上除夕夜。身上寒衣,是母亲临行密密缝的,家书的墨迹仍未干,母亲只怜惜他是不是瘦了,这一路上是不是很辛苦。自己生出惭愧,不敢感叹所受之苦。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声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望多时。


诗人在除夕夜里立在市桥边,望着星星发呆,他听到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又听到沙漏声,感受着时间流逝,忧患,来自当时的民生疾苦,社会矛盾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他又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大家都欢欣时扫兴的凝望发呆。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为何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诗人遇到了冯著,知道他要隐居了,新春之际,见到新燕与初春的嫩芽春花难免伤怀,诗人便安慰到,分别距今天已到春天了,你还是那样年轻,并未生出几缕白发。

立春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此诗便写了立春之景。冰雪消融,草木重生,东风吹拂绿水,好不美哉!亲爱的春天,生意盎然。亲爱的你,要开心啊!


读古诗词,看古人是如何想家与归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