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網劇《最好的我們》有多好看?

兮以嘆也


近期,有消息稱網劇《最好的我們》即將上星播出,自2016年首播以來,兩年的時光過去了,但觀眾們並沒有忘記記憶中的耿耿餘淮,紛紛對此表示期待。作為高質量的國產青春電視劇代表,《最好的我們》自播出以來就受到了廣泛好評,更是在豆瓣獲得了8.8分的高分。此次能夠上星播出,更是對這部劇的一次極大肯定。那這部劇究竟有何魔力,能讓觀眾對它念念不忘呢?

1.劇情貼合實際,不流俗於一般國產青春劇

《最好的我們》作為“振華高中三部曲”之一,由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的普通學生耿耿和學霸餘淮之間的故事。在這部劇中,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學生時代的影子,有一個暗戀的人,有三兩好友,有一整個青春的夏天。文理分科時的茫然困惑;和教導主任鬥智鬥勇;和暗戀男生之間的微妙情愫;黑板上寫的高考倒計時…全劇都透露著一股名為青春的氣息,而每個人,都能從其中看見自己。耿耿就像每個普通的女生一樣,迷茫過,掙扎過,也懷揣著美好希望前行著。而就像每個女生青春裡會遇見一個餘淮,會遇見很多簡單、貝塔一樣,耿耿在進行著她的青春,我們也經歷了我們的青春。

2.演員搭配清新感十足,演技流暢自然

《最好的我們》一劇的選角可謂是十分成功的,少年感十足的劉昊然,長著娃娃臉的譚松韻,不羈的叛逆少年王櫟鑫…從主角到配角,都充滿了校園的感覺。而劉昊然和譚松韻的搭配,也著實是清新感十足,讓觀眾覺得,他們的確是耿耿餘淮。路星河作為原著中沒有的人物,也被王櫟鑫演繹的備受觀眾喜愛,那句“耿耿星河欲曙天”也被更多人記住。他們將青春中的青澀、懵懂演繹的入木三分,那句“我們一直做同桌吧”“我只崇拜你”,也讓人心動不已。

3.細節處理到位,製作用心精良

《最好的我們》中的故事發生在零幾年,劇中的一些細節部分可以說是十分用心。醜醜的藍白相間的校服;第八套廣播體操;同學間盛行的言情小說;耳機裡的周杰倫;辣條+北冰洋;老版QQ…這些無一不把觀眾們帶回到了那個年代,打開了塵封著的記憶。而一些令人心動的小細節也得到了充分還原:餘淮對耿耿的摸頭殺;考試前在胳膊上一起畫下的對勾;民國風的合照;籃球場的回憶…正是劇組的精心製作,為觀眾還原了《最好的我們》。

青春永遠是不朽的題材,而《最好的我們》中的青春,是最真實的青春。耿耿餘淮在平行時空中繼續著他們的故事,而觀眾們或是進行著,或是回憶著自己的青春,在劇中看見了自己。等到《最好的我們》上星播出,你會再走一遍青春路麼?期待著,與耿耿餘淮再次相遇,與青春再次相遇。


影視口碑榜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

沒有車禍、懷孕、墮胎這種狗血的劇情

我們不是何以琛,不是肖奈

也不是趙默笙和貝微微

沒有讓人看一次就傾心的顏值

我們很多都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

《最好的我們》只是將大多數人青春的樣子展現了出來——

有人有眾所周知的暗戀的那個TA♥

有彼此喜歡卻小心翼翼的人♥

有默默為喜歡的人付出著一切的人♥

有人會在所有可能的地方都寫著TA的名字♥

有人連與TA的作業本放在一起都是開心的♥


至少,在我的記憶裡

我的青春就是這樣的

平淡又有點甜,卻也夾雜著一絲澀澀♥


最後再附上一段我很喜歡的文字

(我從微博上覆制的,❗❗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我們都曾是耿耿,可是沒有遇到餘淮。

我們都曾是簡單,也為韓敘改變過。

我們都曾是蔣年年,為張平瘋狂過。

我們都曾是洛枳,為盛淮南卑微的等待。 我們都曾是路星河,為耿耿默默付出過。 我們都曾是陳雪君,念念不忘著餘淮。

我們都曾是貝霖,為韓敘耍過小心機。

我們都曾是韓敘,有那麼一瞬間心疼過簡單。

我們都曾是盛淮南,也看到過洛枳寫在牆角的字。

耿耿喜歡餘淮,簡單貝塔知道。

餘淮喜歡耿耿,只有路星河知道。

洛枳喜歡盛淮南,誰也不知道。

盛淮南喜歡洛枳,全世界知道。

耿耿餘淮,簡單韓敘,簡單卻不含蓄,最後成了簡單的週末。

橘生淮南,在北為枳。

除了簡單再也不會有人對韓敘那麼好,韓敘以後會遇到好多個貝霖,可是再遇不到第二個簡單。

路星河為耿耿付出那麼多,可最後耿耿念念不忘的,還是餘淮。

因為耿耿餘淮,所以簡單韓敘。

青春欠我一個餘淮,時光欠我一夜路星河。

一廂情願就得願賭服輸🍃


裡頭白的白龍馬




劇情就是平常的高中生活。它讓很多人想起了自己的高中時代。回憶起那段單純美好回憶。或許你的高中也有一個同桌叫‘餘淮’,或許你的高中生活也有一個鄰班同學叫‘路星河’,或許你也有個喜歡的女同桌叫‘耿耿’。也許你剛好差一個餘淮。

沒有狗血的劇情,就一句‘耿耿,我們做同桌吧!’耿耿成績差,趁著非典才考入當時最好的中學振華中學,分到了3班,一個平行班。餘淮成績很好,因為一些意外才分到了平行班。開學第一天,她因為成績差自卑,沒有找到同桌。餘淮看到了就叫她過來和自己一桌。




餘淮是理科高手,物理特好,並打算考清華,然後出國讀研。耿耿考上振華都是萬幸了,想著考個普通本科學校就好了。第一次摸底考試後,餘淮第一,耿耿倒數第一。從剛剛的互相鬥嘴鄙視不屑到相互幫助相互欣賞。內心的情感慢慢的發生了變化。但自己不清楚到第是什麼?是愛情嗎?不清楚也不敢想。振華管理的很嚴格,談戀愛是絕對不允許的。路星河也喜歡耿耿,他非常大膽,趕當著全校師生表白,還把鈉扔進水池,產生很大的噴泉,看的好對女生都羨慕不已。慢慢的,大家都默認耿耿餘淮是一對了。週末一起補習功課,早上給他帶牛奶早餐,課間拍下他那陽光的笑容。多麼幸福快樂的高中生活啊。本來理科就很差的耿耿為了一直和餘淮做同桌,不顧家長的反對選擇了理科。


每天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晚上和心愛的人發著短信。有多少人羨慕著這種高中啊!是不是圓了你們一個高中夢呢!……高考後,說好的一起對答案,卻始終不見餘淮……

為了一起去北京,耿耿在北京等了餘淮好幾年,拒絕了很對人,始終只為心裡的他。慶幸的是,最後他們在一起了。


你是不是也和你高中的那個她(他)一起了呢?

看了這部劇你有沒有想起你高中時心動的那個她(他)呢?


你好,舊時光23



《最好的我們》是

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

出品的一部校園青春網絡劇,改編自

八月長安

的同名小說。由

劉暢

執導,李嘉編劇,

劉昊然

譚松韻

王櫟鑫

董晴

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平凡的高中生耿耿和同桌餘淮各自成長過程中的故事。 該劇榮獲2016中國

泛娛樂

指數盛典“中國網生內容榜-網絡劇榜

top10

”。



《最好的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片,它沒有把任何美好的東西撕碎給誰看,和大多數人上學的時候一樣平淡無奇,但又像沒什麼味道的白開水,滿溢著青春本該有的樣子。

《最好的我們》與市場上一些其他的青春劇相比,為觀眾呈現的是自然純粹、陽光健康的正能量。

《最好的我們》大打純情路線,充滿校服、軍訓、球場等高中生活元素,也穿插了80後的年代記憶。



《最好的我們》致力於

傳遞正能量

,其風格懷舊又不失溫暖 ,打破了“青春劇必狗血”以及“IP劇氾濫”的瓶頸,用一個“真”字穿起了全劇的脈絡,用平實的劇情和精良的製作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

吾亦飄零久1998


觀眾看膩了由墮胎、出國、撞車死三寶組成的青春片後,由愛奇藝自制的網劇《最好的我們》總算給國產青春劇爭了口氣。

2016年4月8日開播後,儘管採取每週只更新兩集的周更模式,《最好的我們》目前點擊率已經突破9億,在豆瓣上也達到8.4分。

《最好的我們》改編自八月長安同名小說,原著人氣本身就很高,講述了生活在二線城市的普通女孩耿耿在走運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振華中學後,一邊努力擺脫“學渣”身份,漸漸成長,一邊默默暗戀學霸同桌餘淮的平凡的高中生活。

和其他國產青春電影或青春劇相比,《最好的我們》沒有大起大落、“血肉橫飛”的青春愛情,從頭至尾兩個主角都沒有相互表白,百分之八十的場景都集中在高中教室。情節上也大多是瑣碎的高中生活,以耿耿女性化的視角娓娓道來一所重點中學學生經歷的考試、為作業發愁、被老師訓斥、和閨蜜談論暗戀對象等極其普通的成長過程。

“樸實無華”的劇情卻反而好評如潮,上一次引發這麼強烈的青春懷舊梗的還是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這大概要歸功於平凡劇情裡無數喚起時代記憶的細節,比如入學摸底考試、伴隨高中三年的《中學教材全解》參考書、校園合唱比賽、物理競賽、走廊打水間,全校學生,甚至校花校草帥同桌全劇都始終穿著那個時代藍白相間的“老土”校服沒有特殊待遇。

得到這樣的高度認可,《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其實播之前,甚至拍之前我們就想到了會這麼成功,因為現在還沒有哪個影視劇真正拍出大部分人的青春。”

《李晚我想和你好》 片中主角就是導演劉暢。

劉暢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製片人選擇與他合作,是因為看了他拍的一部短片《李晚我想和你好》。這部短片至今還能在一個比賽合集中看得到,講了個簡單的校園表白故事。儘管只有8分鐘,但該有的起承轉合、視覺剪輯、手持鏡頭,一個都沒少。

劉暢說自己的風格是“快節奏敘事”,最喜歡的青春電影是《怒火青春》,認為“(《最好的我們》)原著小說太過於膩歪、冗長”,自己的風格正好中和了耿耿餘淮尋常瑣碎的生活。他此前也曾做過編劇,因此在《最好的我們》開拍前,他也同時和編劇一起做改編工作,“熱門IP改編有爭議避免不了,那不如只拍我心中的耿耿和餘淮。”

劉暢說《最好的我們》之所以吸引他,也是因為有大量刻著時代印記的細節,“八月長安的記憶太驚人了,你一看就會想起自己高中,暗戀對象穿的也是垮垮的藍白校服。感謝國家,把我們所有人的青春都變得一樣。”

青春IP小說自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開始氾濫,成為最好掙錢的影視劇類型,觀眾已經逐漸懷舊疲憊了。對此劉暢認為這不是因為IP太多太熱,“還是拍得是不是真誠的問題”。他把總墮胎的國產青春片比作“滿街的漢堡店”,“觀眾已經不會思考到底想看什麼”,《最好的我們》只是給大家來了點真實接地氣的“肉夾饃”。

【對話】

“不管拍成什麼樣,原著黨都會反感”

澎湃新聞:最初看完原著小說是什麼感覺?

劉暢:決定要拍以後兩三天就看完了,很喜歡這個故事。我是男的,耿耿的內心世界對我來說,有一種獵奇的感覺,原來女孩是這樣想周圍的世界,很新鮮。

而且“耿耿”和“餘淮”是特別平常的人,小說用一些不平常的點,去塑造了兩個特別平常的人。這樣“平常”的主角在藝術和小說領域都很難得,因為常規的創作規律是寫人物不尋常的事情,但這個故事恰恰就是寫他們尋常的部分,不是衝突,而是靠這些尋常小事件讓人物豐滿起來。

澎湃新聞:從原著到劇本,改變了哪些部分?

劉暢:首先把故事的部分拿出來,基本上都留下來了。剩下的,在內心獨白和情緒這部分,能插就插進去,要麼找餘淮、路星河來替耿耿說,前提是不影響節奏和結構。

增強了戲劇性,增加了衝突事件。加了一些我們想象中會出現在振華中學裡的事件和人物。

比如說潘主任。小說裡沒有這個人物,但是編劇和我商量下來覺得振華這樣一所重點高中,應該有個嚴格的主任,我們高中都有過。

原著裡林楊的角色也拿掉了,因為跟餘淮畫風相似,會膩。必須還要有畫風不同的發小角色中和一下美好溫暖的感覺,週末就誕生了。

澎湃新聞:擔心過原著黨嗎?IP時代原著黨其實挺難“伺候”。

劉暢:擔心啊,因為反感是一定的,不管我們拍成什麼樣。就算把小說當劇本,什麼都不改,原著黨也會反感。

每個人在看書的時候,想象的東西一定都不一樣。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希望的不是看圖說話,而是氣質上的那種真實、細膩和小說一樣就行。但就算這樣,還是撐不起來24集啊,所以就要加入想象了。

澎湃新聞:有些觀眾認為路星河這個角色讓純純的校園愛情變成了三角戀。原著裡也沒有這個角色。

劉暢:這個人物寫了挺多稿,每稿都不一樣。最初的時候沒有現在那麼重的戲份。後來覺得這本小說有很多金句都是耿耿的內心獨白。如果我們也按照內心獨白拍出來,勢必是破壞這部劇的劇情和觀看體驗。所以就一直在想怎麼保留這些金句,精華的部分讓觀眾看到。實在太大量了,就算讓耿耿和餘淮分攤,兩個角色也說不完。最後就想到,讓路星河這個角色來說。這是其中一點。

更重要的一點是,耿耿和餘淮不是一見鍾情,也沒有迅速好成什麼樣,所以觀眾有期待,就要看看他倆什麼時候好。如果是一般的電視劇,可能就是兩個人不停地好,不停地掰。但是小說裡他倆最後也沒有好,這個不能改變,所以一個最後也沒成現實的東西不可能支撐觀眾來追完你這個劇。從某種程度上,加上路星河這個角色會刺激到餘淮,也會刺激到觀眾,激發更多除了“耿耿餘淮”以外的共鳴。

澎湃新聞:所以你認為原著裡耿耿的內心獨白是這個故事的精華?

劉暢:原著為什麼好看?因為有很多耿耿很細膩的內心描寫,八月長安寫的是那個時代,不僅僅是段感情。可是那些描寫是純文學的,不能影視化,反正我是沒看過哪個電影或劇有那麼大篇幅的獨白。加事件、加角色不能說是不得已,只是規律以內的方法。

澎湃新聞:網上觀眾都說這個劇抒情又懷舊,簡直是全景還原一代人的高中,一下把自己對青春的感傷都消耗掉了。

劉暢:確實是,原著細節就非常多,八月長安的記憶力太驚人了。看小說的時候你會覺得當時確實是這樣的,但你可能早就忘了,它喚起了你對那些場景、人物和青春的記憶。細節紮實、準確,這是跟別的青春小說特別不一樣的。

其實《最好的我們》城市的設定,人物設定,並沒有那麼廣泛,但至少我覺得大部分人會感覺這是自己見證過的青春,一定是親歷過的青春。我們的校服至少是你高中時候真穿的校服吧?

觀眾天天在網上吆喝著我們要看不墮胎不死人不出國的青春。這劇把觀眾的心聲都拍出來了,當時就覺得應該能成功。

“讓我再選一千回,都還是讓劉昊然演餘淮”

澎湃新聞:當時是怎麼選中劉昊然來演餘淮的?觀眾都說他簡直就是為餘淮打造的。

劉暢:對,讓我再選一百回一千回,都還是選劉昊然,因為他太合適餘淮這個角色了。

我記得那時候他剛拍完《唐人街探案》,還沒上映,之前在《真正男子漢》看到過他,覺得他特別爺們。

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咖啡廳,他那時候剛開始看那個小說。我就開始跟他講餘淮這個人物在我心裡是什麼樣的。他跟我說,導演,我看到小說裡寫餘淮有虎牙,你看我這也有顆虎牙。

其實他一笑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就是餘淮了。後來我對餘淮做了些改編,比如做數獨的習慣,劉昊然就很興奮地說,“我很喜歡做數獨。”

然後他也是覺得語文英語很無聊,理科特別好。而且他是完全沒有偶像包袱的人,他那個真誠的狀況,骨子裡透出的自信,特別像餘淮。

澎湃新聞:現在劉昊然演出的餘淮是你心裡完美的餘淮嗎?

劉暢:不能說完美不完美。小說是純耿耿的視角,不能寫耿耿看不到的餘淮。我們只是把餘淮打開了,不再是耿耿眼裡的餘淮,而是加入了客觀角度的所有人的餘淮。

學霸也是人,帥同桌也是人,他會不會有他叛逆、脆弱的地方。其實比原著人物更豐滿了,帶來的反而是不完美。

澎湃新聞:網友說這部劇是良心青春劇因為演員臉上都是膠原蛋白,都是青春的臉,比如劉昊然。那讓譚松韻演耿耿是怎麼考慮的?畢竟年紀上不算合適了。

劉暢:選松韻的過程比較曲折。一輪一輪試戲,她從裡面脫穎而出,那時候我們還是不肯定她能不能演。直到有一天開始做造型,我讓她穿上校服,站在真正的孩子們當中拍照,發現完全看不出她比那些孩子們大。

而且松韻心態特別好,是個和耿耿一樣,很單純的女孩兒。她不像有些女演員,入行一段時間後,就會有不那麼“耿耿”的氣質。少女的氣質在她身上保留得特別完整。這種少女的純是她與耿耿特別像的東西,後來證明效果確實很好。

澎湃新聞:你之前說過,耿耿餘淮到最後都沒牽手是件很“酷”的事?

劉暢:這是一個挑戰。我是電影學院畢業的,上學的時候大家總會去想,我要拍個不一樣的東西,比如愛情戲,我就說要讓男女主角從來不見面從來不牽手。這個事情特別酷。

但實際操作就很難了。因為人物關係推進不動的時候,牽手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有些青春片甚至用更誇張的辦法推進。

因為如果不牽手,只能去找另外的感情連接點,那是花費更多功夫的,很容易就放棄。

但是我和編劇在拍攝中,就一直死死守住這件事。用各種橋段避開牽手,用別的方式呈現他們的感情變化。

性格反差巨大的班主任張平張峰意外成了人氣頗高的CP。

澎湃新聞:除了耿耿餘淮,現在演班主任的張平張峰CP這麼紅你意外嗎?

劉暢:這個確實是沒想到。我當時想的是,張平張峰在他們青春期的尾巴成為了老師,他們也會有不成熟和成長,是翻版的路星河和餘淮。這兩組人物其實是映射關係,也可以說,他倆又是耿耿兩種內心想法的映射。

後來覺得既然觀眾可能會喜歡,就按照這個方向去拍拍看。沒想到這一點激起這麼大浪花,這對CP現在這麼火。

“有墮胎、出國、被車撞情節的青春片太多,就像滿大街漢堡店”

澎湃新聞:怎麼看待現在國內青春片IP大潮,千篇一律的墮胎、出國、被車撞?

劉暢:青春片是個商品,只要是商品就必須要包裝,要有賣相。不是墮胎不好,國外好的青春片也有墮胎,但是現在有點太信奉了,一遇到劇情推進不了,就用墮胎解決。

這個劇和國內其他青春片的區別,我可以比喻為肉夾饃和漢堡。經歷過墮胎的青春儘管是有,也不普遍吧。現在問題是滿大街都是漢堡店,觀眾不願意思考到底是漢堡好還是肉夾饃好了。我們只不過是去思考觀眾是不是需要個“肉夾饃”了。

澎湃新聞:但從《我的少女時代》看出來,觀眾現在已經有意識傾向於簡簡單單的青春片。

劉暢:是,我也很喜歡《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的漫畫化和影視化的結合是最讓人佩服的。

IP有自己的優勢,重要的還是劇和電影本身如何拍得更真誠。現在青春題材的影視劇已經到了一個瓶頸,但有些電影是個商品,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過程。很多導演在這個行業有時候是被動的,不是能完全掌握話語權的。

我做好過如果這種電影來找我拍的準備,我也會選擇拍。只能說在我能力範圍內做得好些,找不一樣的角度。

澎湃新聞:國內青春片更愛拍長大以後來做對比,凸顯青春可貴,比如最近的《那年青春我們正好》也是這樣。

劉暢:那是因為高中難拍啊。為什麼好多青春片都拍大學?高中太難拍了,不準談戀愛,不準這樣那樣,在影視劇裡限制很多,跟給大學生看的東西審查差距是立方級的。

我想既然已經拍高中了,那就使勁拍。原著裡,大學部分沒有餘淮,但如果單拿出來拍耿耿的大學,觀眾是不愛看的,大家只關心餘淮去哪兒了。

澎湃新聞:《最好的我們》之前你似乎沒有大的作品,為什麼找你來拍?

劉暢:我拍過一個短片《李晚我想和你好》,也是校園愛情。製片方覺得我個人的喜好和風格和《最好的我們》反差特別大,可以中和一下書裡耿耿餘淮那種膩的感覺,因為我個人敘事能力比較強,所以不會去拍一些過於矯情的東西。

後來我跟編劇開始工作,和他們商量劇本怎麼改,那時候我就已經把個人喜好、風格融入了劇本里,所以拍起來就感覺比較順了。我喜歡真的東西,不喜歡太抒情的。


晗晴說



我們的舊時光講述的就是,學霸林楊和餘週週是青梅竹馬,因為餘週週媽媽的死於林楊有關係。餘週週開始躲著林楊,而林楊開始無微不至的關心。在週週媽媽忌日那天,週週開始原諒林楊。兩人也開始了寵甜的高中生活。



如果說《最好的我們》是學霸餘淮和學渣耿耿的愛情,那《你好,舊時光》就是學霸週週和學霸林楊的愛情。



在這裡記載著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有甜蜜互寵的林楊餘週週夫婦,有回頭發現你的好的凌翔茜蔣川夫婦,有高冷男神陳安,有從自卑走向強大的辛銳,有威風凜凜的女漢子米喬,有 既嚴厲又可愛的潘主任,有 平時不管瑣事關鍵時候指導人生方向的武文路老師,有 嚴肅而又活潑的理科班主任…



時光 給予我們青春,而青春裡有我們的故事。


雷壹舒


有平淡,有激情,有朝氣,有低迷。

相較於網上其他描寫青春的電視、電影和小說,我最喜歡《最好的我們》這部電視。因為,它夠接近真實,又足夠值得紀念。有人說,該劇還是沒有逃脫青春劇無謂嘆息的俗套,我想說,可能是他忘了自己青春期的煩惱。那時候,錯一道題我們也能哭上半天,被老師點個名能緊張許久,或許在大人看來完全不是事兒的事兒,對學生來說,卻是天大的壓力。

下面,是《最好的我們》觸動我的十點原因。

一、女孩子總是三五成群,會八卦會感性。

小編是女生,所以,每每在大街上看見三五個學生手拉手走路都會想起自己的曾經。連上廁所都要約個伴兒還要手拉手,這是男生無法理解的,但這是女生最喜歡的。有多少小八卦小秘密,都是在上廁所的路上說出來的,又有多少不為認知的小感性小眼淚,是夜深人靜鑽在一個被窩裡傾訴的。《最好的我們》把女生之間的友誼描寫的很到位,不到一方離開或者受傷害,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都是在一起上廁所一起出操一起吃飯而已。

二、天才不多,我們都是後天成才。

男主或者女主是天才,什麼東西都過目不忘,什麼東西都一點就會,這種設定我們看了太多,但是,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外人面前光鮮亮麗的餘淮,私底下的努力讓耿耿都心疼,沒有什麼常年霸佔全校第一的戲碼,甚至沒有過,只是名列前茅而言,這樣的設定才比較符合常理。在我印象中,第一第二名什麼的,雖然不是書呆子,但也不是一天到晚只知道打打鬧鬧的小孩兒。餘淮在班級裡風光得讓人嫉妒,也只是物理而言,語文老師經常罵的他狗血淋頭,這不是理科生的常態嗎?而且,在班級裡物理好得不像話的餘淮,一旦走入物理集中營,就平凡了許多,甚至落後於別人。好兄弟週末和陌生室友一前一後說出同樣的話“這就是簡單的磁場,還沒綜合考你呢,這就不行啦?綜合難多了”,且不說這句話對餘淮有什麼影響,但是讓我們觀眾知道,餘淮只是個物理比一般人好點兒的普通高中生而已。

三、早戀不一定沒有結局,也不是各個都有結局。

高中,必然少不了懵懵懂懂的戀愛,《最好的我們》也不例外。不管當初是老師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拆散了的還是沒拆散的,都是一段美好甜蜜的回憶。《最好的我們》中,有錯過幾多年華才走到一起的情侶,如盛淮南洛枳,也有驀然回首,發現身邊人的小慶幸,如週末簡單,還有一直打打鬧鬧令人羨慕的同桌,如耿耿餘淮。當然,裡面也有考試在即草草分手的王志勇,不懂珍惜失去身邊人的韓敘,苦追十年依舊孑然一身的路星河,等等。就像我們身邊,有從小到大的青梅竹馬,也有分分合合的小情侶,還有無疾而終的小遺憾,每一類人,都能從我們身邊找到。同時,劇中的小色鬼週末,平時嬉皮笑臉不著調,一旦遇到喜歡的人,分分鐘帥出一米八(不要問我為什麼不說帥吳彥祖,因為,長相確實一般)。

四、每個班級都有讓人“討厭”的人,但時間久了,也發現沒啥仇恨。

在《最好的我們》中,沒有車禍癌症這一類狗血的劇情,所以,當我看見不討人喜歡的文瀟瀟、朱瑤時,我們很氣憤,又不能像武俠小說一樣,看一個人不順眼就一掌劈死她,難不成最後要讓耿耿她們來一波聖母心,一笑泯恩仇嗎?我一直都很擔心朱瑤、文瀟瀟的結局,就怕編劇來一出狗血,還好,他沒讓我們失望。一個因為文理分科而離開,一個在自殺未遂離開,因為耿耿一句,我其實發現她也沒有那麼討厭,偶爾還給我講題呢,我突然也覺得朱瑤也沒啥大毛病,優等生的驕傲,愛丟垃圾,恩,誰身邊沒有這樣的同學呢。

五、八卦同學,八卦老師,是學生最大的娛樂。

在一大堆試卷與練習冊的壓迫下,誰誰誰鬧矛盾了,誰誰誰有貓膩,哪個老師出笑話了,哪個老師又變態了,絕對是題海里唯一的光亮。路星河在的日子裡,耿耿被迫的成為了八卦內容之一,就像是現實生活中,哪個女生被表白的縮影。

六、女生給打籃球的男生送水,是亙古不變的傳統。

劇中,男生打球,女生送水,設計得非常自然且懷舊,學生們自己都調侃女生送水是不變的傳統。也正是這次送水,讓外貌不佳但內心溫柔的班長淪陷在女漢子貝塔的牛仔褲下。

七、面對喜歡的人即使只是說句話,也能高興好幾天。

高中時期的愛情,我不敢說都不是愛情,但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愛情,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比欣賞更深刻的好感,而這種好感的體現是高中時期最美妙的存在。看見對方笑,就像自己也聽見了笑話,看見對方難過,就恨不得把剛剛惹他生氣的人打一頓,如果對方能開心的跟自己聊上幾句,那真的是不得了了,可以開心好幾天呢。一直喜歡韓敘的簡單,就是無數人中學時的縮影吧。

八、喜歡、討厭都很純粹,哪有那麼多黑暗存在。

我是真的不喜歡有些電視劇把孩子寫得那麼多心思,他們是有很多想法,但不代表他們會有多深沉,甚至黑暗。高中生的喜歡和討厭都很純粹,我不是說要他們有多張揚,或者掩藏多深,只是,喜歡一個人就狠狠的對一個人好,不分性別,討厭一個人不必屈意奉承,但也甚少招惹。

九、集體的活動,每一個畫面想起來都捨不得。

畢業之後,就很少有集體出力的活動了。想到曾經的籃球賽、運動會、元旦晚會、班會、秋遊等一系列集體活動,從老師宣佈開始,到準備,到實施,每一個步驟,都能感動得落淚,雖然有爭吵,雖然有分歧,但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絕對絕對絕對要把這件事兒做好。

十、高三真的很苦逼,壓力大到以為自己承受不了。

我聽到不少家長議論,說那些因為考試沒考好而輕生的孩子有多混蛋多傻,混蛋我是承認的,輕生的確實混蛋,但是傻,我得為他們叫聲冤。高三的壓力真的很大,或許回頭來看覺得還好,但是當時真的是一個十七八歲少年的承受極限,高三課堂上,我不止一次的因為某個數學題不懂而哭泣(因為我數學物理比化學生物好,這是我的依仗),也不止一次看見有女生考試過程中哭泣,甚至說什麼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男生,拿到卷子的那一刻,該哭還哭。《最好的我們》中朱瑤因考試壓力過大而自殺,這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又在意料之中。高一時她就因為一次考試沒考好而耿耿於懷,何況是要面對一生抉擇的考試呢?衝咖啡將咖啡倒入杯子外,將塑料袋放入杯子,這一個鏡頭,基本上就能讓人感受到後面的結局。

該劇將高中生的壓力錶現得很好,就連班上的物理大佬餘淮,也被考試逼得無路可退,劇中既有外人看著的輕鬆,也有高三學子自身的糾結苦惱,不同的角度不同感受,是該劇最大的特點。

以上說的基本上都是學生,其實劇中的老師也是一大亮點,剛剛畢業,被生活、工作逼到自嘲的張峰張平,當了一輩子老師刀子嘴豆腐心的教導主任老潘,苦口婆心卻又無可奈何的語文老師,等等,每個老師身上,都有我們當初老師身上的影子。


劇情調侃


看《最好的我們》的時候正是高三。每天不知道方向在哪,和男朋友也在一起一兩年了,那時候看覺得還是年輕的感情最真摯。裡面有一句話說過,一廂情願,就得願賭服輸。很多人聽了這句話,一開始不覺得什麼,當自己身處那個環境的時候,才知道到底有多難過。所以,最好的感情不亞於兩情相悅,彼此珍惜。洛枳在自己的作文的寫過一句話,那句話我在自己的作文寫過無數遍,開始只是覺得確實很神秘,知道回來,才明白,只有長大了才會瞭解其中的深意。耿耿,和餘淮沒有在一起做過什麼情侶之間的事,甚至一場正式的告白都沒有,可他們願意為了彼此而等待。所以路星河的56次求婚,也抵不過一句餘淮的,對不起,我來晚了。


失孤49


十七歲的愛,是喜歡。喜歡你的十七歲,是愛上一個永遠在心底的喜歡。

《最好的我們》,有過一起的歡樂和悲傷,又在一路的歷程中為了某個人會在文理分科的時候左右為難,也會因為你喜歡的人喜歡了其他人而無端的吃醋,也會常常在夢裡夢見你們一起去方特歡樂世界HAPPY(本劇唯一一個廣告。哈哈)。

還有一種喜歡,就是我喜歡你喜歡我的感覺。這樣的喜歡與其說是單相思,不如說是殘忍的不忍心拒絕。後來作者又編出了心機GILR貝霖,悄無聲息地搶走了意志不堅定的韓敘。這時候,喜歡就變成了一種不平等的較量,簡單的“簡單”,讓他第一次嚐到了喜歡一個人的甜蜜,又嚐到了一次喜歡之人喜歡別人的痛心。

選擇一個喜歡的人真的是一件勞神費力的事情。有時候,喜歡成為愛的時候,就需要價值來衡量。呆萌的張平老師,因為喜歡自己的小師妹而一心想要在他生日的時候給她一個驚喜和表白,但是,對方卻沒有給她機會。

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不要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後悔,不要因為自己的不配,錯過在乎的人。

有時候,人越長大、越複雜,交朋友的難度和成本都在極速上升。能夠和自己喜歡和喜歡自己的人一起走過一段單純而歡樂的時光,就要好好珍惜。等到工作了,就會覺得其實上學的時候是最快樂和無憂無慮的時光。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沒什麼,重新見到你,才覺得還是兩個人的時光更好。這就是最好的我們。

我們走著走著,就突然有些心酸。我們都熬過了那段最苦的日子。後來就不在一起了。苦難總會終結,堅強之人永存。壞日子總是會結束的。但是很多我們以為是最壞的日子,回頭來看也許反而是最好的日子。只是壞日子裡面的苦難消磨了很多可貴的溫柔,輕鬆的好日子來臨時,我們卻沒有多餘的勇氣了。


羿雲天說


《最好的我們》拋開耿耿和餘淮的故事,那就是我們所經歷的青春啊

即便沒有最好的同桌餘淮,沒有一直深愛你的路星河,在《最好的我們》中,仍然能看到太多自己曾經的影子,那麼多似曾相識的你和我曾深深存在於腦海中,原來,我們都從未忘記過往的每時每刻。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故事,每個鮮活的人物都像極了我們身邊的他們,這就是我深深愛上這部劇的原因。一個大大咧咧簡單快樂的女生耿耿,不愛學習,喜歡欺負人老師眼中的“壞男孩”路星河,敢愛敢恨,熱情開朗但做事有些衝動的女孩將年年,一個看似平庸,渾身散發著淳樸氣息的卻永遠為學生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的班主任張平,一個溫柔善良性格有些內向的女孩簡單,熱心腸為大家服務關愛同學認真工作的班長徐延亮,這些人物好像就是從我們生活中走出來的。我對他們也愛得深沉。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想問,我為什麼寫沒有餘淮,因為從小到我一直嚮往著像餘淮這樣的男孩出現,可是命運就像是開玩笑一樣,從未出現。陽光帥氣,會打籃球,還是一個學霸,說實話這樣的男孩我從未遇見。可是啊,這個人物的出現在劇中滿足了無數女孩的少女心,哪怕是餘淮對著耿耿笑的一個瞬間,哪怕是一次他為了她向老師提問,哪怕是一次他說她是他的人,也許是哪一次他寵溺的摸摸她的頭,罵她小白痴......

其實拋開餘淮和耿耿的故事,我想說在劇裡,我常常能看見那些恍惚的過往:餘淮站在講臺前面為所有同學補習物理知識只為了讓張平老師留下;班級幹部們組織同學風風火火的排練話劇合唱;耿耿不想放棄和同學們最後一次的女排比賽;還有分班是面對朋友分離的那些痛苦和糾結:當然,還有高三的每次模擬考,那些一起咬著牙熬過的年少歲月。

具體到某個人身上,耿耿簡單貝塔就像是我們都會有無話不談的閨蜜,餘淮和週末就像是我們一同打氣的兄弟。

所以我想說,劇中描繪的青春,就是我認為的青春,我所經歷過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