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你一個戰場偵察,派一個營的兵力去幹什麼?還挑了個特能打的

你一個戰場偵察,派一個營的兵力去幹什麼?還挑了個特能打的

柏楊《白話資治通鑑》

“輕鬆讀史之——大唐三百年”

第一篇 創始團隊:最初的神明(67)

劉邦的對手是項羽。項羽出了名的能打,但他光使蠻力不動腦。竇建德沒這麼好命,他的對手李世民、王世充,都是既能打、又能算計的傢伙。

要想幹倒他們,必須比他們更能打、更能算計。

竇建德這個人,正氣固然正氣,多少缺一點權謀。看他的團隊發展史,基本四個字:步步為營。缺少一點創新思維。如果拿當年的曹操來比一比,這個不足就更加明顯。人家那個眼花繚亂的操作,真叫華麗。

那麼他有沒有操作的空間呢?其實是有的。

李密敗逃後,形勢已經比較明顯:李淵勢力最大,已有一枝獨秀之勢。這時候,其他人就應該考慮:如何抑制一強獨大局面的形成。

前面我們幫王世充分析過:李淵、竇建德不好招惹,擴張地盤要找其他弱一點的下手。李淵勢力最大,最好先聯竇抗李。這個道理,對竇建德同樣適用。

從618年的年底,李密敗逃;到620年的6月,李世民收復太原班師回到長安。這段時間唐軍主力集中在山西,關東(潼關以東)地區,基本處於守勢。

這一年半的時間,就是竇建德的戰略機遇期。

在此期間,竇建德干了些什麼事呢?基本上是三件事:一是統一河北平原,差不多相當於九州里的冀州吧。這個事幹得比較成功。二是北上攻打羅藝,差不多是想奪取幽州吧。這個以失敗而告終。三是向東渡過黃河攻打山東,差不多是打兗(yǎn)州吧。這個只起了個頭,沒什麼實際效果。

你一個戰場偵察,派一個營的兵力去幹什麼?還挑了個特能打的

再回到我們給王世充出的主意。他的戰略機遇期和竇建德一樣:李密跑掉以後、李世民殺過來之前。他的最佳策略應該是全力攻取山東,也就是兗、青二州,以獲取戰略後方(戰略縱深)。然後,與竇建德劃河而治、共同對付李淵。

王世充沒能用上這招,主要原因是他在忙著搞建國大業——謀劃稱帝。這個事消耗了他大量精力,又搞散了人心。這樣,他往山東方向最遠打到滑州(河南滑縣)就止步了。

我們給竇建德的建議是一樣的:打山東!王世充沒幹成,竇建德就該抓住機會,搶佔這片地盤。

這可不是我們拍腦袋瞎想出來的方案。當時一位高手,也提出類似的建議。

這個人就是李世勣(徐世勣投靠李淵後被賜姓李)。

李世勣不是聽魏徵的勸投降了李淵嗎,怎麼又跑來給竇建德出主意呢?這就要怪有人不講政治了。

應該說,李淵集團的實力確實比較強大。主力在山西與宋金剛打得難解難分,仍然抽出相當兵力,對關東地區保持了一定的戰略壓力。

西線,熊、谷二州與洛陽近在咫尺,王世充屢次來攻都未能攻克;東線,派李神通兵團遠征,差點就滅掉宇文化及。

說差點,是因為李神通這個指揮太爛,到嘴的肥肉被竇建德給搶跑了。當時主戰場在山西,能分給中原戰場的兵不多,李神通也只好撤兵。沒多久,竇建德擴張地盤打到衛州(河南淇縣),李神通再退,與李世勣合兵一處,龜縮在近旁的黎陽(河南浚縣)。

本來這時候要低調再低調,打個噴嚏都怕竇建德聽見。人家竇建德也沒想來招惹他們,何苦與老大結怨呢是不是?帶著軍隊穿過黎陽,已經走出去三十里地。偏在這時候,出事了。

李世勣派了個手下叫丘孝剛的,帶三百騎兵偵察竇建德軍動向(李世勣遣騎將丘孝剛將三百騎偵之)。這個事首先要怪李世勣沒安排好。偵察兵嘛,人不宜多,什麼時候聽說過派一個整營出去搞偵察的。人少才好隱蔽,人少他們才不敢亂來。

這個丘孝剛就更沒腦子了。你是去搞偵察的。什麼叫偵察?隱蔽自己、看清敵人,那才叫偵察兵。千萬別信電影裡幾個偵察兵走到半道,順手滅掉敵人老巢的橋段,那都是演來騙騙外行的。偵察兵的任務是及時準確把情報帶回來,別的事跟他們沒關係,躲還來不及呢。

這個丘孝剛,武藝比較高強(這是李世勣犯的第二個錯誤:偵察兵技能選擇不當),見敵心喜,把自己的任務忘到九霄雲外,衝上去就是一陣亂捅(孝剛驍勇,善馬槊,與建德遇,遂擊之)。竇建德軍大亂,幸好側翼部隊救護及時,一個反擊,把這一個營消滅了(右方兵救之,擊斬孝剛)。

他這裡丟掉小命,竇建德可嚇得不輕,怒從心頭起,下令:掉頭,打黎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