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游牧人的大汗,君临天下的天子——忽必烈的传奇一生(103)

中统三年正月,一弯残月挂在清冷寂寥的夜空,漆黑的燕京城中,无数马蹄声,在夜空当中闷雷一半的响动,忽必烈的行宫依旧灯火通明。刚刚从开平返回燕京的忽必烈,顾不上鞍马劳顿正在这里召见前益都宣抚副使王磐。王磐为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即益都行省长官、汉世候之一的李璮将要发动叛乱。

王磐是广平(今河北广平)人,年轻的时候饱读诗书并考中金国进士。金国灭亡时投奔南宋,不久又回到北方。汉世候之一的东平总管严实久闻盛名,特地派人去把王磐请来并以礼待之。王磐在东平期间,因为学问太高讲课也生动,往往有数百人同时听课,一时盛况空前。忽必烈在藩邸期间,广纳天下人才,严实又把王磐推荐给忽必烈,并由此得到忽必烈的赏识和重用。

忽必烈即位以后分设十路宣抚使,王磐被任命益都路宣抚副使,不久因病辞官。王磐年轻时就很喜欢青州的风土人情,辞官以后打算在青州居住。由于青州属于益都行省疆域,行省长官李璮也很仰慕王磐,于是特地在青州的弥水河畔赏赐了一块地给王磐。王磐非常高兴,还给自己住的地方取了一个名字叫为“鹿奄”,即要在这里安度晚年的意思。

李璮担任益都行省长官期间一直都是以重用士人而知名,他也经常前来拜访王磐。但李璮如此热情其实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王磐能再次出山成为自己的幕僚。

王磐因为年事已高,对李璮的盛情邀请一概予以婉拒。李璮倒也不泄气,隔三差五的经常邀请王磐。在一次宴请中,酒过三巡的李璮酒后失言,向王磐透露了自己准备叛蒙归宋的计划。王磐闻言心中大惊,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回到家中,他立刻用柴车载着妻子儿女赶往济南,抵达济南以后,在张宏的安排下乘坐驿车连夜赶往燕京,报告李璮即将谋反的消息。

忽必烈双手撑着案几,半信半疑的听完了王磐报告,脸上神色变幻莫定,大帐之内空气近乎凝固,只能听见牛油蜡烛的烛花轻轻的噼啪爆裂声音。

忽必烈的心情可以说是既喜且忧,他忧的是李璮身为益都行省长官,父子两代经营多年且手握重兵,造反的话必定将是一场硬仗。他喜的是阿里不哥已经离开漠北和林,远征察合台汗国阿鲁忽。即便李璮真正胆大到发起叛乱的话,自己可以全力对付而无后顾之忧。

忽必烈在交谈中,反复再三向王磐详细了解了益都行省的军队实力,地理位置和民心向背等等,尤其是着重分析判断李璮军事动向,二人交谈完毕之后已经是夜半时分。但是忽必烈毫无倦意,他命人火速召来姚枢。多年以来,忽必烈已经养成了在做出重大决策之前征询姚枢意见的习惯。

姚枢此前也曾担任东平路宣抚使,对山东地区的情况较为熟悉。他很快就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军队部署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分析了李璮的三种可能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