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三国时期发生过很多著名的战役,而襄樊之战尤其特殊,我们现在来看襄樊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三国后期的走势。想必大家对于“关羽大意是荆州”这个事情都是非常了解的了。

但是关羽前期打得顺风顺水的,”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一度让曹操要迁都撤离,但为何一下就兵败如山倒了,这其中其实包含了很多深层次的缘由,并不只是吕蒙偷袭荆州那么简单,今天哗哗君从刘备、曹操、孙权三方面侧面解析下襄樊之战为何会失败,它又是怎样影响三国走势的

曹操西线汉中新败,东线被孙权牵制,襄樊兵力空虚

我们要了解为何关羽要发动襄樊之战,就要来看看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前,三国的大体动向,关羽是在219年发动的襄樊之战,在西边战场中,公元215年,曹操攻占了汉中,这让刘备很不安,因为汉中直面益州,可以随时威胁到益州。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襄樊之战全局图

所以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历经2年之久,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趁势攻下汉中,并自称汉中王。并派刘封、孟达拿下房陵、上庸。

并且在218年曹魏内部出了问题了,曹魏境内爆发了多起叛乱事件,可以说此时的曹魏已经乱成一团,自顾不暇了。加上刘备和孙权的君子协议,双方划湘江而治,孙权去打合肥了,合肥也是曹魏的重镇,不容有失,孙权虽然没有打下合肥,但是却牵制住了在东线曹魏的大部分兵马,为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提供了便捷。

在看这时候曹魏在襄樊和关羽的兵力对比:

《三国志》: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於樊。

关羽包围樊城,关羽在荆州总归兵力大概在4-5万的样子,荆州本部要至少留1万,不然荆州就成空城了,所以包围樊城应该在2-3万人,曹仁守樊城,曹仁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既然选择了死守,就表面了他的兵力没有关羽多,出去也打不赢,不如死守。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关羽

《三国志》: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汎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接着曹操又派了于禁,大概3万人去支援,却遇到秋雨,汉水暴涨,被关羽水淹七军,自己也被俘虏了,所带兵马全军覆没。

《三国志》: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

再后来,曹操又派了最后一支兵马前去救援,终于把关羽挡住了,打退了关羽。这是曹操能派出的最后点兵马了,而关羽也打了三个月襄樊了,很是疲惫了,在这同时听闻东吴来袭,关羽不得不放弃了攻打襄樊,曹魏这边暂时松了一口气。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曹操内部多起叛乱

最后,就算没有吕蒙的偷袭,关羽如果久攻不下襄樊,关羽也会败,襄樊历来就是坚城,宋朝的时候被围攻了6年才攻破,可见一斑。所以关羽拿不下襄樊注定会失败。

东吴计划完美偷袭荆州,荆州重镇南郡守将傅士仁、糜芳先后投降

其实在东吴这一次攻打荆州之前,双方已经有过一次摩擦了,在公元215年,也就是曹操攻打汉中的时候,吕蒙就曾前来攻打过荆州了,这一战的进程非常快,鲁肃牵制关羽主力,另一边吕蒙轻取长沙,桂阳,围夷陵。

在这个时候,孙权就已经把南三郡收下了,此后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孙刘和谈,最终结果就是双方以湘江为界,一人占三郡,而这次和谈的结果,也是一大迷雾,也是让关羽放松警惕的原因之一。因为谁都想不到,孙权会这么快就返反悔,发起了第二次夺荆州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关羽败走麦城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结果,如若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成果不显著,或者很快的失败而归,孙权也不会冒这么大风险前来攻打荆州,可惜的是关羽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让孙权害怕了,他担心什么呢?哗哗君认为有两点:

1、害怕关羽占领襄阳后,反过头来直扑东吴而来。

2、三国之间相互制衡,孙权不愿意蜀国一家独大。

再加上吴蜀两国历来都是有间隙的,因为什么?有几点:

1、赤壁之战,孙权出力最多,刘备得好处最多。

2、孙权也想攻取西川,被刘备拒绝。

3、“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把孙权比喻为犬,这就是骂人了。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关羽水淹七军

最后关键点就是,驻守公安和江陵两个关键地方将领投降了,不战而降,直接让吕蒙轻轻松松的就拿下了荆州,如果两人能坚守,关羽当时已经在撤军路上,就算荆州会丢,但是关羽保全性命还是没有问题的。

刘备刚经历汉中苦战,关羽水淹七军让刘备过于自信了

有阴谋论者说,刘备不救援关羽是故意的行为,这纯粹就是无稽之谈,先不说是他的兄弟,就关羽的能力,和荆州的重要性,刘备会不知道吗?他当然知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这边汉中之战刚刚结束,而且听到的消息都是关羽大胜的消息所以他并不慌。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汉中之战与襄樊之战

实在是汉中之战刚结束,根本无力支援关羽,加之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本身就是得到刘备首肯的,但是他并没有想到,忠实的盟友孙权会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联合起来,在背后捅刀子,在刘备知晓后,再想去救援已经没有机会了。

关羽忘记诸葛亮临走告诫“北拒曹操,东和孙权”

刘备在入川之战的时候带的庞统,但庞统没几个回合就死了,刘备不得不招诸葛亮前来相助,前后总共两次,刘备带走不少荆州兵马。

《三国志-先主传》有记载:“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这是第一次打益州带的兵马。

“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惟关羽留镇荆州“

这是第二次从荆州调兵,兵力少,这也是导致关羽兵败的一个客观原因。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有利可图,骂孙权也问题不大,错在诸葛亮

关羽兵败被俘

在诸葛亮临走的时候,问过关羽:

“如果曹操来攻荆州,你如何做?”关羽:我率兵挡之

“如果曹操、孙权同时来攻荆州,你如何做?”关羽:我分兵挡之

诸葛亮断言,如此做,荆州必失,最后给关羽留下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计划,可保荆州无忧。

可是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连战连捷,早已不记得诸葛亮的叮嘱了,特别是水淹七军后,更是不把天下英雄放眼里了。焉能不败!

总结 关羽计划赶不上变化,兵败身死,可悲可叹

总体来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没有问题的,也符合诸葛亮隆中对中的策略部署:“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天下有变,这里指的就是曹操汉中新败,东线被孙权牵制,内部叛乱不断,这个北上的机会选择是没有问题的

很多人说是孙权先毁约,偷袭荆州,但实际上是关羽先毁约的,我们来看看,双方本是以湘江为界,而先打破这个界限的就是关羽,关羽是越过了湘江北上的,在这种关键时候,给了吴国动手的借口

所以孙权立马发动对荆州的战役,吕蒙奉命袭击荆州,最后导致襄樊之战烂尾,关羽也兵败身死,诸葛亮隆中对策略也宣告终结,间接导致后面的夷陵之战,最终蜀汉只能偏安一隅,成为率先被灭国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