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夷陵之战假如刘备胜利了,蜀汉的命运将会如何?

哎哟___喂


看小辫儿说历史,听听不一样的故事。


闲看古今中外,笑谈历史风云。在三国鼎立新开辟的局面里,最先爆发的一场大战,可以说得上就是,刘备率领军队攻打东吴,最终在夷陵造到吴军的火攻而惨败的夷陵之战。大多数人都有这样观点,如果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那么吴国最终就会灭亡。到最后蜀国国力大增,魏国被灭亡的事情也是迟早的。



那么,如果仔细分析,你可能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刘备的实力

当时刘备已经占领了益州和汉中等多个战略要点,他占领这一切最开始目的是为了讨伐曹操,占领荆州是为了抵抗东吴的入侵。但是,刘备打益州的时候,让益州陷入了长期的混乱,人口不断流失,等到刘备彻底平定益州的情况之后。这一局面才慢慢好转。所以在人口上面,刘备略逊于孙权。

在军事将领上面,五虎上将其中两个已经在夷陵之战爆发之前战死了。而之后黄忠也死去了,这对于蜀国的军事实力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蜀国军队对吴国的进攻,虽然说每个士兵都是愤怒的。战斗力方面会有所提升。但是那个时候的蜀国最大的缺点就是人才方面的不足。



孙权的实力

孙权占据东吴已经三世,根基极深,并且那个时候的东吴水军号称天下无敌。在战斗前期,蜀国的军队占优势的原因,很大部分来源于东吴军队不擅长与陆地作战,而更擅长于水战。

孙权和东吴的本土人士和氏族交好,如果刘备还继续进攻的话,那么孙权将会召集全部兵力与他对抗。那个时候东吴有约20万兵力。而刘备也就只有10多万的兵力,并且很多士兵不擅长水战。因此刘备最多得回荆州之后,不能再继续打了。而孙权在丢失荆州之后,必将开始深刻反思积极准备下一次对于蜀国的战争。同时,极大可能性会联合魏国共同对付蜀国。再加上之前,关羽张飞二人都死在了东吴的手下,东吴的军民很有信心再一次打败蜀国。



假设夷陵之战,刘备胜利之后对蜀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从正规的历史来说,夷陵之战之后。蜀国大半的国土都造反了,导致后面诸葛亮不得不抽调出大量的时间,用来平定叛乱。

而如果夷陵之战胜利的话,那些意图造反的将领就因为惧怕蜀国的力量而不敢造反。这对于蜀国来说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收复荆州之后,蜀国国力会上升很多。



但是蜀国再次夺到荆州之后,东吴和蜀国重修归好的可能性不大了,甚至会反目成仇,而此时的魏国肯定不会置之不理,很有可能会向吴国提出联盟的建议,同时对蜀国发起攻击。那个时候蜀国面对的形势将会十分严峻。从诸葛亮北伐魏国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即使联合了吴国,最终也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夷陵之战的胜利,很有可能会加快蜀国灭亡的步伐。


小辫儿说历史,坚持原创,欢迎关注,本文为悟空问答首发,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小辫儿说历史


刘备东出,所带兵力加上武陵五溪蛮,数量应该在八万左右,而东吴方面的军队也相差不了多少,如果夷陵一战结果反转,变成陆逊大败逃奔南郡龟缩江陵,那么,江东四都督以后就只有三都督,没有夷陵之战的陆逊,基本没谁会重视他,以后的局面也打不开了。刘备就此兵威大震,刘备个人声望达到巅峰,说威震中原也不为过,曹丕在旁边看得百感交集。孙权张皇失措,继续增援南郡,一面向刘备求和,一面派出使者向曹魏求援。


这样,历史就可能出现三国演义说的故事了,孙权提出割让原三郡或南郡一地、送回孙尚香等条件,换得两家合作。开出优厚条件迟滞刘备攻势的同时,加紧向曹丕求援,说不定连儿子也送到洛阳为人质,这次不二话。东吴主力摧毁,刘备水陆二路并进,孙桓的夷道也不用守了,跑吧,逃得好主将回去,不然又一个一锅端。陆逊躲进江陵日子更不好过,当初以孙权之威镇压宿将,说得天花乱坠,现在兵败,无言以对诸将,权威尽失,调兵遣将号令不出府门,一筹莫展。(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以刘备军的气势,挟大胜之威,东吴救兵未到,原刘备方的荆州地南郡武陵零陵应该大战后可以得手,东吴救兵到后看到上游残船和士卒尸体漂下来不敢前进,犹疑不定。孙权在曹魏救兵未到的情况下,也下不了决心再次决战,双方在原湘水划界地僵持。这时曹丕的态度最关键,帮谁谁就胜出,打谁谁就够呛。以曹魏能人众多的实际,必有谋士如刘晔杨阜类出来分析形势,认为两强攻一弱,三国失一,另一个必不能独存,于是,曹魏出兵,一路攻濡须口直取长江以南建业地,另一路从江夏周围和淮南夹攻庐江。打算与刘备合力灭亡东吴。(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时,轮到刘备孙权头大了,刘备如果继续推进,就算全据南荆州,也难以单独面对以后曹魏对汉中和荆州的压力,孙权更糟,亡国之忧就在眼前,只得加紧向刘备求和,荆南两郡和半边江夏再给刘备也可以了。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半世奔波的刘备,也明白再打下去,最大赢家绝不会是自己,同意求和,要点粮草财物之类,和长沙桂阳两郡,江夏就不要了,留给孙吴抗曹。二家再度联手,刘备从荆州出兵佯攻,或令诸葛亮魏延从汉中出兵直取长安,牵制曹魏,孙权则全力抵挡曹魏进攻。

最大的可能,三家大体恢复到关羽之前的形势,孙刘联手对付曹魏,孙权可以会丢失江北如江夏一部份和庐江等地,守住长江防线,长江下游南边无忧,刘备在荆州独力面对曹魏,益州则需在汉中重兵防守,但有魏延等人在,自保应该没有问题。但只要刘备的力量,无法占领襄樊,全据汉水南的荆州进而虎视南阳,还是处于被动,一不小心失荆州就会再度出现,而从实力和国力后盾、安定荆益人心、财税收入等方面,会更上一层楼,只要坚持几年,局势必会出现大的变化。


南方鹏


公元219年,五虎将之首关羽为策应刘备夺取汉中之胜,发起襄樊之战,结果被吕蒙和陆逊击败,丢掉了荆州,自己也自尽而死。

222年,刘备称帝的第二年,迫不及待的拉上张飞为关羽报仇去了。无奈关羽有个毛病,好喝酒,喝酒之后好大骂部下,结果在熟睡之际,部下张达、范疆杀死了张飞,投降了东吴。连失两位结义兄弟,刘备已经失去理智,率领五万精兵疯狂进攻,结果在夷陵被年轻的陆逊火烧连营百余里,刘备损兵折将,只身逃回白帝城,忧愤而死。以至于诸葛亮北伐之时,几乎到了无将可用的地步,蜀国提前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其实,在夷陵之战的前期,刘备是有机会适当收手的。在夷陵之战前期,蜀军顺江而下,气势如虹。东吴大将甘宁、潘璋、马忠等大将相继战死。投降东吴的糜芳和傅士仁也被抓住处死。并且东吴已经表示妥协,不仅杀了张达、范疆两个杀害张飞的凶手,还要把荆州拱手相让,允许孙夫人与刘备团聚。而刘备这边未失一员大将。

假如刘备此时停战,可以再次得到荆州富庶之地,兵源、粮草得到极大补充,蜀国实力大增,具备了可以和魏国一绝雌雄的实力。这时,可以让诸葛亮出汉中夺长安,自己率军出荆州,与曹丕逐鹿中原,甚至联合孙权三线出击,则匡扶汉室,不无可能。

而东吴由于失去了荆州,实力大为削弱,要么投降蜀国、要么投降魏国。

三国争霸最终演变为蜀魏或者是蜀晋争霸,最终鹿死谁手,殊难料定。

只可惜,刘备冲冠一怒为兄弟,致使冯习、程畿、张南、傅彤四员大将战死,黄权投降曹魏、杜路投降东吴,几万大军也损失惨重。

至此以后,蜀国由盛转衰,成为三国当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品读春秋001


一场战争可能会牺牲一位将军,牺牲一位将军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夷陵之战的起因和结果

公元219年,孙权偷袭了荆州,并且杀了关羽。世人皆知,刘、关、张三人桃园三结义,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二弟被杀,大哥刘备怎么能忍得了?于是在221年,刘备为夺回荆州,为二弟报仇,起兵攻打东吴,结果全军覆没,刘备逃到白帝城一病不起,不久,一代豪杰永远的离开了。



夷陵之战倘若刘备胜利了,蜀汉的命运将会怎么样?

夷陵之战,刘备给二弟报仇为虚,夺取荆州这个至关重要战略目的地才是真,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时,诸葛亮提出了蜀汉未来的战略构想"隆中对",其大致意思是先夺取荆州,后夺取益州,再意图攻打北方,此战略构想也是刘备一直付诸于实施的,荆州出人意料被东吴占了,隆中对计策不就功亏一篑了吗?诸葛亮的"隆中对"构想出了三分天下和北伐的策略,在当时三分天下按着构想已经实现,可以看出此策略的高瞻远瞩性,倘若夷陵之战能够获胜,就能夺回荆州,之后攻打曹魏占领的北方,以获取更多的领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历史会出现很大的变局,蜀汉能够一统天下,完成兴复汉室的远大梦想!



总结经验

哲学上说:"存在即合理"。蜀汉始于"隆中对",也误于"隆中对"。益州和荆州相隔上千里,刘备二分兵力,军队战斗力减少一半,首尾不能相顾,安能不败?历史从来都不会被改变,之所以会败,一定是事出有因的!

本文为头条号首发,欢迎转载评论,关注小马论古今,每天听历史故事

小马论古今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胜了,蜀汉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

我觉得,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讲。

第一种,就是陆逊依旧发动了火攻,蜀军陷入了被动,但绝地反击,击败了吴军。

这种的可能性的虽然不大,但也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

其实夷陵之战可以说是陆逊主动发动的,既然陆逊选择节节败退,诱敌深入,最终选择在夷陵进攻蜀军,显然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垮蜀军。

如果蜀军在陆逊的层层算计下,依旧可以绝地反击,死中求活,最终击败吴军的话。

那么由陆逊带出来的吴军精锐主力,基本上就交代在夷陵了。

因为但凡吴军还有作战能力 ,就不会放弃对蜀军的围剿。

在这种情况下蜀军要是还能胜,显然是吴军已经失去作战能力了。

一旦陆逊战败,吴国必将震动,孙权势必会调动大军严守荆州进攻扬州的各个沿途关口。但是否还会调动大军进入荆州与蜀军作战,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而另一方面,蜀军夷陵虽胜,但肯定也是损失惨重的惨胜,就算是乘胜追击,恐怕不久就会变成强弩之末,后继无力。


所以即便夷陵之战蜀军胜利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吞并东吴手中的荆州六郡,包括最开始的荆南四郡再加上南郡和江夏。

如果蜀军还想继续进攻扬州,打入东吴本土,恐怕是有些难度。一来是蜀军已成疲惫之师,二来进攻江东必遭江东士卒手术殊死抵抗。

除非是刘备攻下荆州六郡之后,在荆州驻军,休养一段时间,再找机会进攻扬州。

可那个时候,说不定又有其他情况分发生了。

另一种就是刘备识破了陆逊的计谋,先发制人,攻破了吴军营寨。

这种情况下,吴军虽败,但陆逊见计谋不成,一定不会选择与蜀军硬抗到底,一定会率军避开蜀军的锋芒。

这样一来,吴军虽然会损兵折将,但主力尚存。

陆逊必定会在荆州境内与刘备继续周旋,重新寻找破敌良策。

那么后面会发生什么,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盗帅夜留香YE


看了一下几个回答,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羽死后,刘备举全国之兵,东征东吴,对于蜀国来说,战略构想是对的。但是从当时的大局来讲,夷陵之战却只是刘备战略目标的开始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刘备借关羽之死东征东吴,最主要的目标是想吞并东吴,从而跟曹操二分天下。但是夷陵之战如果说真的是刘备胜利,那么陆逊所有的军力,物力和战略资源,都会集中到江陵郡(荆州城)。换句话来说。夷陵之战刘备胜利之后,东吴会在荆州城设立第二道防线。这时刘备顺利取下荆州城的几率,估计百分之三十都不到。因为襄阳在曹操手上,从襄阳城极速行军到荆州城,那就是两三天的事。所以就导致了刘备在围攻荆州城的同时,曹操会帮助东吴插上一脚解围,或者说曹操直接等到刘孙在荆州拼的你死我活之后,全力一举占领荆州城,相信这问题也不大,因为就算刘备占领了荆州城,估计也是强弩之末,所以魏国拿下荆州应该不是难事。

再回到正题,如果说刘备夷陵之战取得胜利,并且能顺利的攻下荆州城,而曹操又无所作为,或者进攻又被刘备打退,曹军退守襄阳,那么这就又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如果说刘备想继续吞并东吴,那么首先就必须收复南部四郡,就是武陵,桂阳,零陵,长沙。并且最为主要的,是要完成关二爷在世的时候没能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占领襄阳城。因为如果光是从荆州发兵继续东征,那襄阳的曹军就会像是一把锥子,随时都可能在刘备攻打吴都(鄂州)的同时兴兵南下偷袭荆州。换句话来说,刘备占领荆州之后,必须首先收复荆州南部四郡,然后集中荆州和上庸的兵力北上攻占襄阳。这样的话就又出现了类似于关二爷攻打襄阳的局面,如果战役打到这种份上,那结果就更不可预测了。

还是回到正题,万一汉高祖显灵,天佑刘备,先攻下荆州城,再收复南部四郡,并且顺理成章的攻占襄阳城之后。就有了第四种情况,选一大将镇守襄阳,命上庸太守跟襄阳太守成掎角之势北拒曹操,而刘备从荆州发兵继续东征,攻打吴都(鄂州)!这场战役将会是刘备能否吞并东吴的关键战役,如果东吴守住了吴都,那么刘备东征计划落空,因为三国之间的战争打到了这一步,孙权会想尽各种办法让曹操帮忙,收复失地。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如果说吴都沦陷,那么孙权必会灭国,因为孙权只有逃到建业做最后的抵抗,而孙权真退守建业之后,相信孙权只会变成曹操和刘备的共同攻击对象,谁先占领建业,谁就吃了一块肥肉。当然,孙权也可以逃到最南方,就是现在的越南一带,跟着士燮混混生活,过点土地主的逍遥日子。

最后回到正题总结一下,夷陵之战只是刘备东征东吴的开始,必须打赢夷陵之战,再占领荆州城,再收复荆南四郡,再攻占襄阳,再攻占吴都,再攻占建业,这才是刘备东征的最终目的,如果真的能达到这种局面,跟曹操二分天下,再巴结好最南部的士燮,那么就像高祖跟项羽一样,天下落入谁手,还真不可知也!


仙水兄


假设性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我们都知道,刘备夷陵战败损伤惨重。倘若刘备获胜会怎样?


不管是之前的江陵之战还是夷陵之战,都是围绕荆州问题展开的。荆州就是孙刘两家的冲突点:倘若荆州在曹魏手上,孙刘尚可同气连枝共同抗曹。一旦荆州落在孙刘任何一家手上,另一家都会打它主意。

因为刘备想要得到荆州,以荆州为跳板北上中原。

而东吴若要北上同样需要荆州为跳板,更需要得到荆州以全据长江流域来更好的控制和守卫江东。

所以,除非有人能像诸葛亮、鲁肃这般眼界和大局观。不然孙刘只会就荆州问题陷入无休止的争夺当中,让曹魏坐收渔利。


我们再看夷陵之战,若刘备获胜,夺回荆州是肯定的。但也无力再继续向东吴再强行用兵。

【要知道此时刘备手下的四方将军(关、张、马、黄)早已不在,孙权手下的吕蒙、蒋钦、甘宁、孙皎等一线将领也早已病逝。加上两家之间发生的两次大的战役。本就弱于北方的孙刘,实力更加不足】

所以拿下荆州的刘备会对荆州进行积极防御,益州有丞相诸葛亮坐镇,汉中有魏延固若金汤的防线。而荆州是四战之地,加上关羽事件的前车之鉴,刘备在荆州定会安排重兵,甚至可能会亲自坐镇【朱然曾在夷陵之战后成功抵御曹真、夏侯尚、张颌等军的进攻。此时轮到刘备防守,以刘备的能力加上刘备在荆州的群众基础抵御魏军不成问题】



我们再回到题目,刘备夷陵获胜,蜀国的命运会如何?

打了胜仗肯定会比打了败仗要好很多,但总体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首先就是孙刘两家间连年征战,互相耗损,实力大减。


其次就是前面说的荆州这个冲突点,孙刘联盟不复存在,东吴定会继续窥视荆州,刘备的荆州军根本不能轻举妄动(因为你不管往哪边用兵,另一家都可能会乘机绕后)

所以拿下荆州的刘备安排好防御工事后就只得进入一段时间的修养期,暗自发展一波。发展速度肯定不如北方,但肯定要比历史上仅益州之地要好很多。

如果再问刘备能否翻盘一统天下,这个几率我给百分之一(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但要说统一问题,除了考虑综合国力、自身能力、国家发展等问题,还要考虑到士族阶级这个阻碍国家统一的绊脚石

【若要再说士族问题的话就扯远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大家一起探讨】


左将军


“蜀中无大将 ,廖化作先锋”,这是三国晚期蜀汉人才匮乏的真实写照。

三国中,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人口少,不到100万,青壮男人得当兵打仗,老弱妇孺就得承担起蜀汉的财政负担和后勤供给,太贫弱;疆域小,只有一个州,缺乏物产资源;人才匮乏,有才能的文官武将也就那么几个,而且还缺乏衔接的梯队,稀有的人才难以补充消耗,这窘迫的三个硬伤贯穿了蜀汉集团的始终。

诸葛亮多次北伐并非是挑战曹魏,东吴的综合实力差曹魏一大截儿,如果曹魏集中力量灭了东吴,那么,实力弱小的蜀汉就是下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被灭亡的对象。诸葛亮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其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以袭扰来牵制曹魏,从而减轻东吴的压力,蜀汉也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

纵观三国,综合实力决定了各军阀集团的命运,蜀汉似乎都没有打过像样的胜仗,刘备也是东逃西窜的进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闭塞的巴蜀之地才得以残喘。夷陵之战,刘备率兵5万亲征,几乎是发举国之兵,战败后蜀汉由此而一蹶不振,蜀汉的实力决定了它只能速战速决,经不起消耗的考验。



“三分归一”的结局似乎在曹操挟持了汉室就已注定,毕竟,天子是国之正统,挟天子便可令诸侯;毕竟,曹魏控制着大半个中原;毕竟,入主了中原才能奠定基础从而建立一统政权。


野钓鱼倌


如果刘备夷陵之战取胜的话,三国将回到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的状况,不过不同的是,蜀汉与东吴再也回不到之前的联盟状态,哪怕是表面的。

而蜀汉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则完全取决于刘备的决定。



在夷陵之战前,东吴和曹魏暗中勾结,联合击败并杀害了关羽,孙权取得了荆州的控制权,整个荆州七郡,除了曹操占据了完整的南阳郡和半个江夏郡外,其它所有郡县全部归入孙权,而蜀汉势力则退出荆州。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硬损失是丢失荆州三郡,5万荆州野战军及水军全军覆没,蜀汉头号大将关羽被杀,还包括整个荆州三郡的文官及基层政权全部损失,损失人口约40万人,实力大为受损。



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是一场不得不发动的战争,为了荆州,为了关羽,为了整个蜀汉政权,刘备必须发动战争,目的就是夺回荆州,打击东吴势力。

刘备在夷陵之战前期,步步为营、节节胜利,一直进展到夷陵才被陆逊依靠险要地势阻挡,而且刘备犯了大错误,舍弃水军,全军上岸,在林中扎营,才让陆逊找到机会,东吴利用水军穿插到刘备军后,然后用火攻,刘备才大败,全军溃散,而东吴军队损失很小。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取胜,那么就能理解陆逊被刘备击败,陆逊在夷陵前线可是有5万军队,如果刘备取胜,这5万军队要么被歼灭,要么被打散,刘备就下来就直攻荆州的核心江陵城,兵败如山倒,东吴有很大的概率把抢来的荆州三郡又丢了,而且还赔了几万军队的损失。

如此一来,蜀汉和东吴都有了较大的损失,而这就是曹丕一直想要的,让东吴和蜀汉两败俱伤,然后曹丕铁定会出兵攻打孙权,为什么是孙权?因为曹魏的大军全部陈兵东吴边境,与蜀汉交界的关中地区武备松懈,而荆州地区就算是刘备抢回来,曹丕也犯不着同时和蜀汉、东吴开战。



对曹丕来说,最有利的就是攻打孙权,主攻方向可以是合肥及淮南到江夏郡一带,而且就乘东吴兵败夷陵之际攻打,兵败如山倒,两军交战,军心最重要,夷陵的惨败难免影响东吴在合肥及淮南一带的士气。

孙权要同时面对两个敌人,曹丕与刘备,与刘备刚铡在夷陵干了一仗,然后曹丕又出兵,孙权既要面对刘备在荆州前线的军事压力,又要面对曹丕在合肥前线的军事压力,孙权唯一的选择就是向一方议和、投降或称臣。



如果孙权向曹丕求和,要求罢兵的话,曹丕从夷陵开战等到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会放弃吗?如果同意了,曹丕不就是个傻子,我想曹丕也没有傻到这种地步,只要孙权与刘备维持矛盾,就对曹丕有利,就对曹魏统一三国有利。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曹丕都算是最大受益者,他必须利用这次机会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否则失不再来,而攻打孙权,对曹丕来说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孙权无法两线作战,如果两线作战,就面临亡国危险,如果孙权向刘备求和,那么整个天下的局势如何发展就掌握在刘备的手中,这对刘备来说,左右逢源,非常有利。

1、如果刘备同意孙权的求和,那么三国局势就会回到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前的状态,虽然这个时候孙权与刘备不可能会回到联盟,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刘备也懂,如果刘备理智地同意了孙权的求和,那么还将是三国鼎立。



2、如果刘备不同意孙权的求和,在曹丕攻打孙权的同时,也发兵攻击孙权,那么大概率的情况就是孙权会灭国,孙权一被灭亡,那么刘备接下来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就会独自面对曹魏强大的攻击。

如果是这样的话,曹丕和刘备就会瓜分孙权的地盘,三国就不存在,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曹魏开始攻打蜀汉,蜀汉一步一步退却,也许几十年后,蜀汉还是会被曹魏击败,天下将提前统一,很可能是在曹睿手中统一。



所以,蜀汉的命运会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刘备的决定,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大道理都懂,但人并不是时刻都能理智的,至少刘备会因为感情而用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陆逊字伯言是夷陵之战吴国的前线总指挥,精通兵法,家庭背景江南大士族之后。

夷陵之战若刘备胜利这仅是个比方,因历史已清楚的记载刘备败了,当点被俘伤命,而这备一生中作战史上胜少败多,可称常败将军。

就按假设说,刘备深入吴国腹地几百里,使吴国最担心的是水陆并进,可刘备放弃了最好的计划,采用陆路进军,正好中了陆逊诱敌深入的计划,终于找到了最佳伏击的机会,几个月来避过蜀兵的锐气,后用大火破了蜀军,既然是比方权当没有火攻,那两军互相交战,东吴在本国之内可以增援,刘备的部队是死一个少一个,双方激击刘备胜利后,所剩部队已没有多少,再向吴国腹地推进,已无能无力,而陆逊所带作战部队仅只是吴国兵力的一部分,就像刘备一样自己国家还得派上将把守一样,主要原因是还有更强大的魏军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看着,还正在集结部队,所以即使蜀国胜了,马上就得撤军回国,否则被曹军关起门来顺势入吴,连刘备,吴国一锅端了,没有了吴国那蜀国只有投降的份,即刘备胜了,吴国还有实力,也不可能投降最弱小的刘备,孙权会联魏国合力灭了刘备,再投降曹操,后来刘禅都知宁投降魏国不降东吴理由是一样的。

刘备败退白帝城后,徐盛,潘璋,宋谦等人纷纷上书孙权,再次派兵攻打可擒刘备,权问陆逊与朱然,络统,一致认为不可,曹军心怀不轨,下令立即撤军,才有后来的刘禅,诸葛亮与孙权,陆逊,重新联盟的机会,三国鼎立又延援几十年。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