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曾國藩在書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為他歷史上的重大影響所掩蓋。曾國藩對於書法理論的闡述見其《日記》、《家書》及一此文章中。他首先對當時阮元拋出的南北書派論有獨到的認識,他既贊成又提出批評,主張南北兼而有之。他對書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說。從乾道——陽剛美——著力——雄奇——大氣,從坤道——陰柔美——不著力——淡遠——韻勝,形成了他一個系統的書法理論觀。曾國藩一生勤勉於書法創作,走過了一條由泛而專,由繼承古典到創新時尚的曲折探索道路。他留下了近130萬字的《日記》是中國古代罕見的一部巨型書法作品。他的楷書勁健剛拔,豎起了一面承唐繼宋明而剛柔相濟的正書旗幟。他的行書勁健遒俊而華美。他的小楷與小行書是整個清代的典範。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鈐 印:曾國藩印題 識:韓愈《伯夷頌》(文略)。孟子七篇多自況之言,韓公亦然。如伯夷頌、獲麟解、龍說、馬說、原毀、進學解、與孟簡書、答呂醫書等篇,皆矯首自況。宋玉對問之流,讀之令人氣壯,孔子之所謂狂也。眉生仁弟索書此頌,因並論之。國藩。

說 明:上款“眉生”或為李鴻裔(1831-1885)字眉生,號香嚴,又號蘇鄰,四川中江人。咸豐元年(1851)舉人,官至江蘇按察使加布政使銜,官兵部主事。罷官後,家蘇州。精書法,臨撫魏、晉碑銘,無不神形畢肖。工詩古文,晚年好佛。人稱他才高學贍,受曾國藩器重,遂投至於曾國藩幕下,參與機要。與忠州李士棻、劍州李溶並稱“四川三李”。 著《蘇鄰詩集》。

曾國藩書法《伯夷頌》勁健剛拔、剛柔相濟

伯夷頌

韓愈

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餘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