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自古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秦朝为抵御匈奴南下,耗费国力建立长城。汉朝汉武帝穷兵黩武,虽驱逐匈奴万里,只换取百余年的和平。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野心,从未停止。只要中原王朝动荡不安,游牧民族则会抓住一切可能去入侵中原,比如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即便两宋对游牧民族,俯首称臣年年进贡,游牧民族也从未停止入侵的脚步。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然而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对于游牧民族的南下的记载却微乎及微。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军阀混战,群雄逐鹿中原,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入侵的最佳时机。游牧民族为何没有趁机作乱?还是另有隐情?

一、汉朝天威,封狼居胥

汉朝初期饱受来自游牧民族的屈辱,被迫以和亲的方式,寻求和平。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一雪前耻,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取得了赫赫战果,其中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更是达到了封狼居胥,震慑游牧民族不敢南下牧马。东汉时期窦宪北伐匈奴,最后“燕然勒石”,大汉之名威震海内。

东汉末年,皇甫规力破羌兵,震慑羌族,俘获降兵数十万。张央更是斩羌族首领于马下,俘获羌族士兵万余人。段颖与羌族经历大小战争近百场,羌族折损士兵三万八千余人,段颖仅仅损失四百余人。三人统称为“凉州三明”,成为羌族小儿止哭的噩梦。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封狼居胥”和“燕然勒石”历史典故,不仅是一种无上荣耀,更是游牧民族心中的两座大山,警醒着他们,“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即便当时东汉皇室衰微,人口因为混战导致锐减,但仍然担心下一个“霍去病”或者“窦宪”的出现。

汉朝在历史上的评价就是一个“强”。汉朝强势真的是把游牧民族打怕了,即便是东汉末年,仍然将羌族给吊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这也是后世评价汉朝为:“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的原因。

二、魏蜀吴三家的默契

汉朝末年分三国,虽说各地群雄逐鹿,这片土地混乱不堪。但是有一个默契,民族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面对异族的入侵,曹操、孙权、刘备等都会暂时放下个人恩怨,护卫汉家河山为第一要务。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1.曹魏与乌恒,乌恒铁骑助力曹魏纵横三国。

自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惨败,曹操趁机扩张势力。袁绍后人,为躲避曹操的追杀,选择投奔游牧民族乌恒,乌恒不顾曹操的反对,不仅收留了袁绍后人,更是多次南下掠夺曹操边境。曹操放下扩张势力的最好时机,对乌恒发动全面战争。

曹操主力与乌恒主力在白狼山对决中,曹操身先士卒与麾下战将徐晃、张郃、张辽、曹纯等英勇奋战,最终取得白狼山战役的胜利,俘虏乌恒残兵败将二十万余人,张辽更是在乱军中斩下蹋顿首级。乌恒经此一役,乌恒主力全面崩溃,曹操趁机招降乌恒残兵,收编为名震天下的乌恒精锐铁骑。在日后,乌恒战场几乎成了曹操培养儿子作战能力的副本,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作战经验。乌恒更是成为曹操的后花园,源源不断地向曹操提供战马和兵源,这也是曹操在三国中战场上,骑兵纵横无人能挡的原因。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2.东吴与山越,精兵越打越多。

东吴虽远离北方游牧民族,却被山越牵制了大量精力。山越为东吴境内的山贼式武装集团的统称,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一带。山越的威胁程度虽然不如游牧民族的大,但时长下山掳掠,面对东吴的围剿,逃回山中,根本难以彻底消灭。

建安五年,孙权执掌东吴后,为了巩固后方稳定,派遣数员大将分别镇守安抚各地的山越势力,但效果甚微。山越的存在,更是制约了东吴的发展。建安八年,孙权派兵征讨黄祖,破城消灭黄祖只是时间问题的时候,山越突然爆发,东吴不得放弃围城撤军。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山越在山中自给自足,开有铁矿打造甲胄兵器,山越人生活在山中多年,身体素质十分强壮。陆逊另辟蹊径,认为山越对东吴是一个很好的兵源。建安二十二年,陆逊争取孙权同意后,将征讨俘虏来的数万山越人,收编为士兵。吴嘉禾三年,诸葛瑾长子诸葛恪奉命征讨山越,大改作战方针,前期分兵扼制山越地区各处要地,用藩篱分割不与山越发生任何交锋,并将山越人种植的谷物一律割除。山越地区被诸葛恪分割开,无法组织足够士兵对东吴造成威胁,加上缺粮生活难以为继。山越人无奈走出大山,向东吴投降。因此东吴获得了四万精兵,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3.蜀汉与南蛮,七擒孟获感人肺腑。

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而归。蜀国国力急剧下滑,益州地方豪强雍闿趁机反叛蜀国,并招揽南中地区的孟获,以求孟获说服各部族酋长,一同推翻蜀国。各部族起初十分反对,孟获谎称蜀国要求进贡“黑狗三百头,而且黑狗的胸前必须都是黑色的,并且还要螨脑三斗,三丈长的断木(斲木)三千根”,各部族酋长一听,三百头黑狗都不一定能找到,肯定是蜀国压迫他们,于是歃血为盟共同反叛蜀国。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诸葛亮认为蜀国的真正敌人,只有曹魏一家。南方的叛乱,如果一味地用武力征服,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很容易今天平定了他们的叛乱,明日可能就卷土重来。马谡向诸葛亮提议:“攻心为上”,正和诸葛亮心中所想。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诸葛亮的态度和行为,赢得了孟获和各部族的尊敬。诸葛亮吸取这次反叛的原因,不实行汉朝惯用的“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策略,而是任用当地人来治理这片区域,并予以怀柔的政策治理。因此各部族感恩诸葛亮的行为,蜀国的南中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叛乱。

煮酒看茶聊历史

为何三国时期没有游牧民族的入侵?东吴:精兵越打越多,多来点

虽说三国时期,游牧民族未形成有效的入侵,但是群雄逐鹿对百姓的伤害更高。攘外必先安内,魏蜀吴默契的选择安内,对抗乌恒,曹魏团结一心勇克强敌。对抗山越,东吴巧用妙计,利于山越的弱点,巧妙的化为己用。对抗南蛮,攻心为上,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吴志·诸葛格传》
  2. 《三国志》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