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作為開國皇帝的劉秀,無論文治武功都是頂尖水平,但為什麼有人覺得他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不高?

好個影視


劉秀是歷史上廣受讚譽的皇帝,但是,他的知名度卻並不高,遠不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這樣的皇帝。這是怎麼回事呢?

(劉秀劇照)

說劉秀是一個廣受讚譽的皇帝,確實不假。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證明這一點。

其一,劉秀很好地處理了開國功臣的問題。

在處理開國功臣的問題上,最遭人詬病的是朱元璋和劉邦。

劉邦殺了不少功臣,不過多多少少有一些被逼無奈。確實是劉邦很猜忌功臣,那些功臣確實又有造反之心。兩相作用,互相猜忌,矛盾就越搞越大。功臣們被逼造反,劉邦也窮於應付,最後就出現了那樣的悲劇。這事表現出劉邦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其政治手段其實並不是很高明。朱元璋則更加冷酷無情,一開始就有意地要打擊功臣,找功臣的不是,把功臣的問題放大,最終屠殺了不少功臣。他的這種做法,把開國功臣的問題極端化,變得不可調和,在當時及後世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開國功臣問題處理得最好也最有名的,是趙匡胤。不過,趙匡胤處理這個問題是有前提的,因功臣們都是趙匡胤的“義社”兄弟,同時趙匡胤這個人也比較仗義,“用金錢換功名”,所出的“價錢”也不菲。換成別的皇帝,沒有這個條件,這件事肯定做不好。同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整個宋朝的軍事變得比較軟弱,造成北方部落的勢力做大,給後世造成了不好的影響。

劉秀處理功臣問題的辦法,並沒有引起後世足夠的重視,但是他的方法其實是最好的。他所做的,就是大肆封侯。劉秀一共封了三百六十多個列侯,其它爵位的分封更不在少數。

劉秀因為封了不少侯,實際上每個侯所佔的資源就比較有限。畢竟蛋糕只有那麼大,讓更多的人來切,每個人得到的肯定很少。劉秀實際上是繼承了漢武帝“推恩令”的傳統,並加以發揚光大的。他這樣做,不僅解決了功臣們的問題,而且也沒有削弱東漢的軍事力量。

(趙匡胤劇照)

其二,劉秀復興了一個王朝並且沒有以失去土地為代價。

歷史上一個王朝覆滅後,對它進行重新復興的不在少數。比如,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建立了東晉。北宋滅亡後,趙構建立了南宋。明朝滅亡後,朱由崧等人建立了南明。

但是,無論是東晉,還是南宋、南明,其實都是以失去部分疆土為代價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能是苟且偏安,並不算真正的復興。

但東漢不一樣。劉秀的東漢政權建立後,和西漢比較,並沒有喪失什麼國土。而且整個東漢政權,各方面也都並不比西漢差。可以說,東漢的復興,是完全的復興。這一點,歷史上是沒有一個皇帝能夠達到的。

(漢武帝劇照)

其三,劉秀是歷史上能夠做到善始善終的皇帝。

歷史上那些很出名的皇帝,都很難做到善始善終。秦始皇的暴政,漢武帝的窮兵黷武,唐太宗晚年的怠政,宋太祖的繼承人問題。總之,這些非常出名的皇帝,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可是,劉秀一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出現,而且能夠做到善始善終,這一點,是相當不容易的。

劉秀的作為,也得到了後世的高度稱讚。連潤之先生也評價他是“最有學問、最會打仗、最會用人的皇帝”。連用三個“最”,這份評價,實在是不低的。

不過,就算被偉人用三個“最”來形容,但是,劉秀實際上在後世的名氣卻並不大。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恰恰是劉秀會做事,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因此在他統治期間,沒有鬧出什麼動靜,功臣們矛盾不多,邊關問題不大,老百姓生活比較安康。其實,這也是與整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非常合拍和諧的。而後人所能記住的,以及津津樂道的,往往是那些不合拍不和諧的驚天動地的事情。

也因此,劉秀在後世中的名氣並不大。

(參考資料:《後漢書》《東觀漢記》)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東漢光武帝劉秀,被稱為是一個幾近完美的帝王,沒有什麼明顯的毛病。都是開國皇帝,劉秀不像他的祖先劉邦那麼“無賴”,也不像朱元璋那麼心狠手辣,也不像趙匡胤那麼忘恩負義。而且劉秀還是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太學生出身),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晚婚皇帝,同時還是自由戀愛。

在各大型王朝中,東漢的開國史可以說是最不出名的,名氣低的近乎可怕。但是劉秀創建東漢的過程,遇險次數之多,也鮮有帝王能及。擁有傳奇經歷的劉秀,自然也是流傳著很多故事,有些就慢慢演變成了成語。咱們就來盤點一下和劉秀有關的幾個成語,有幾個都是大名鼎鼎。

綠林好漢。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荊州發生饑荒,於是王匡、王鳳等人被饑民推為首領,嘯聚在綠林山。綠林山在哪呢,湖北省荊門市代管的京山市有一座大洪山,就是當年的綠林山。後來馬武、王常、成丹等人也率部加入,漸漸發展到8000多人,自稱為除暴安良、殺富濟貧的綠林好漢。後來各種小說中的“綠林好漢”,出處就是從這裡來的。

劉縯、劉秀兄弟也在南陽起事,組成“舂陵兵”,成為綠林軍主力四大派系的一支。換言之,溫潤如玉的光武帝劉秀,也曾是綠林好漢。只不過,劉秀沒有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

推心置腹。劉秀率軍打敗了銅馬軍,銅馬軍最後向劉秀投降。結果還沒有完全接受投降,高湖、重連又率軍前來,與銅馬軍合兵一處,銅馬軍也出爾反爾不肯投降。劉秀又率軍與之大戰,最後把他們打敗招降,封他們為列侯。可是他們覺得自己之前出爾反爾,心裡十分不安。劉秀知道他們的心事,令他們各自回營安撫士卒,而自己輕騎入他們營中視察,一點也沒有防備和不信任他們的表現。降軍都說“蕭王(劉秀)推赤心置於人的腹中,我們願意為蕭王賣命,樂為之死!”都死心塌地歸服劉秀。

有志者事竟成。劉秀派耿弇攻打佔據青州十二郡的張步。張步派大軍分別把守歷下、祝阿、臨淄,對抗耿弇。後來被耿弇一一拿下,張步親率大兵反攻臨淄。臨淄城外一場血戰,耿弇大腿中箭,但他砍斷箭桿,帶傷戰鬥。他的部將陳俊認為張步軍勢大,應該暫避鋒芒,等待援軍到來。

不過,耿弇卻認為,不能把困難的局面留給援軍,堅持奮勇作戰,最終大敗張步軍。劉秀大喜,前來勞軍,在眾將前稱讚耿弇說:“當時你在南陽要求來平定張步,我還擔心你口氣太大,牛皮吹破了難以收場。現在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清初才子蒲松齡因此創造了一副家喻戶曉的對聯。上聯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下聯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當然,這副對聯寫的不是劉秀。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披荊斬棘。這兩個成語都和馮異有關。“大樹將軍”馮異是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他為劉秀建立東漢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馮異任徵西大將軍,會同鄧禹、鄧弘進軍關中,進攻起義的赤眉軍。但是赤眉軍氣勢正盛,交戰不利,馮異兵敗,退於澠池附近,築城堅守。後來馮異用計,假扮赤眉軍發功進攻,最終取得勝利。捷報傳來,劉秀下詔稱讚馮異,其中有一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馮異平定關中之後,長期重兵駐守長安,於是有人就開始向劉秀打小報告,說他擁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劉秀對馮異十分了解,一點也不懷疑他。直到後來馮異回到洛陽之時,劉秀隆重地接待了他,並對著滿朝大臣說:“馮異是我當年起兵時的主將,為我在艱難的創業過程中劈開了叢叢荊棘,掃平重重障礙,平定諸郡,是有功的冠軍之臣。”

得隴望蜀。劉秀命將軍岑彭進攻西城、上邽,在戰前,劉秀又給他寫信囑咐他,如果西城、上邽拿下來,就應該順勢而為,進攻蜀地的公孫述。他又自嘲說:“人都是不知滿足的,既然平定隴地,又想要進一步平定蜀地。每發一兵一卒,讓大軍繼續征戰,我都會多出幾根白頭髮。”得隴望蜀的本意,是指劉秀運籌帷幄,提前謀劃。劉秀就是按照這種先近後遠、先內後外的戰略指導,最終掃平各方割據勢力,平定全國,表揚他不斷進取的精神。但是現在這個成語成為貶義,指的是人貪得無厭,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置之度外。劉秀基本掃平了全國,這時沒有平定的割據勢力,只有甘肅的隗囂和四川的公孫述兩個軍閥了。隗囂表面上向劉秀稱臣,表示歸順,實際上只是拖延。而公孫述自稱蜀帝,擁兵四川地區。劉秀的大軍已經連續征戰多軍,十分辛苦了,這兩個地方交通不便,攻起來非常吃力。劉秀知道他們翻不起什麼大浪,於是選擇先讓軍隊休養和整頓,恢復戰鬥力。他對眾人說“就置此二人於度外耳”。後來劉秀軍休整後,終於先後消滅了這兩個割據勢力。

樂此不疲。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後,經常和朝中的公卿、郎、將等有學問的大臣一起講學,鑽研經學道理,經常到半夜才休息。皇太子看他這麼辛苦,怕他身體吃不消,於是就勸他,父皇您有大禹和商湯的聖明,但卻不像黃帝和老子注意修身養性,希望您能注意保養身體。劉秀聽了回答,“我自樂此,不知疲也”。劉秀出於對江山社稷的責任感,是發自內心的把繁重的工作當作快樂的事情來做,這才會不知疲倦。

手不釋卷。東漢末年,東吳大都督周瑜、魯肅相繼死後,呂蒙成為東吳的大都督。但是呂蒙沒太有學問,孫權曾告訴他,“光武帝的軍務那麼繁忙,還手不釋卷,你要多讀書。”呂蒙受到劉秀事蹟的鼓舞,也開始抓緊時間不斷學習,很快就得到了很大提升,讓人驚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呂蒙不再是以前那個讓人輕視的吳下阿蒙了。

糟糠之妻。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死了丈夫,寡居在家。劉秀怕她心情抑鬱,想要給她再找一個丈夫,於是問她有沒有中意的人。湖陽公主看中了大帥哥宋弘,告訴劉秀:“宋弘容貌威嚴,品德高尚,別人都比不上他。老姐我非宋弘不嫁。”劉秀就讓湖陽公主坐在屏風後,召見宋弘,談話中,劉秀試探宋弘,問他:“俗話說,人的身份顯貴了,就會換一批人做朋友,富裕了,就會娶新人做妻子,這是人之常情吧。”宋弘聽了,就知道劉秀想幹什麼,嚴肅的回答說:“不是這樣,我聽說的是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這才是應該堅持的品德”。劉秀知道宋弘心中有鐵,只能回頭對湖陽公主說:“算了,換個人吧,宋弘這傢伙軟硬不吃,你根本沒戲。”

劉秀雖然為了自己的姐姐去試探了宋弘,但是他自己也是一個對愛情忠貞的人,除了對郭聖通。劉秀和陰麗華的愛情故事,在中國曆代帝王之中,是不多見的。能與之相比的不多,只有五代朱溫之於張夫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於馬皇后。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首先,劉秀的文治武功絕對一流,豐功偉績在華夏曆史上屈指可數,毛澤東主席曾經盛讚他是最會打仗,最會用人,最有學問的皇帝。至於知名度他本該享受最高級別的知名度,可是他的名氣相比於其他開國帝王小了點,我想原因有二。

一、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大家都知道大漢王朝是劉家開創的,分為兩個時期,劉家或者當時都說漢朝,是史學家把他拆分為東漢和西漢的,西漢前期有劉邦一代布衣打下天下,後有文景之治盛行局面,中有劉徹雄才大略,不可一世,後有昭宣之治,被後人稱為強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西漢,所以劉秀農民起義建立的東漢知名度被西漢給掩蓋過去了,畢竟是第二次起兵,對於老劉家不新鮮。

二、劉秀性格內秀,在位實行中興懷柔政策,大興儒學,少用兵,致力於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也使他落下個善待功臣,中興盛世,再造乾坤的好名聲。但同時也體現不出他的霸氣的一面,像劉邦,劉徹,李世民,朱元璋,康熙和毛澤東為了千古霸業,為了國家安定,一勞永逸,哪個不是對外數次用兵,所以劉秀的知名度也就相對小了點。





雙雙53233


劉秀不像秦始皇,開創了一個時代,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

劉秀不像劉邦,流氓出生推翻大秦,楚漢爭霸。打敗比自己實力強勁的西楚霸王項羽,建立第二個大統一王朝大漢。

劉秀不像李世民,搞個玄武門兵變這個傳奇的事件,殺弟逼宮,篡改史書標榜自己。

劉秀不像朱元璋,平民草莽出生,確建立一個強大的大統一王朝。

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論文治武功和帝王權術,在中國皇帝表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而且劉秀是皇族後裔,起點要比白手起家的開國之君高。劉秀運氣比較好,一個位面之子幹掉了一個穿越者。而且在統一的過程中,劉秀沒有遇到比較強勁的對手。在創業過程中可能比其它開國皇帝要遜色一些。

說句實話,劉秀雖然開闢了一個新王朝,但是仍然是用漢為國號。這難免被西漢的光芒所有掩蓋,再說在東漢皇帝表中,除了劉秀這個開國皇帝有所作為外,東漢像樣的皇帝沒有幾個。同樣是以漢為國號,論後繼之君的作為遠沒有西漢那麼耀眼。這也使劉秀隨著東漢王朝的質量一樣掉價。

不過東漢王朝後期政體也是源於劉秀挖的坑,劉秀是靠士族上位的。新朝的快速瓦解就是因為王莽超前的政治觀念得罪了士族,隨著劉秀東漢的建立,門閥士族也隨之擴大形成。影響了後世中國幾百年的歷史。

劉秀雖然是個很不錯的皇帝,但是他跟楊堅一樣,雖然都是帝國的開創者,也是盛世的締造者。但是創業建國之路都比較順風順水,各人起點也高,沒有其它開國之君那麼傳奇,沒有太多讓人飯後茶餘談論的史料。橫掃六合的秦始皇,楚漢爭霸的劉邦,玄武門兵變的李世民,黃袍加身的趙匡胤,縱橫歐亞大陸的成吉思汗,討飯皇帝朱元璋。和他們比起來,自然是不夠耀眼。但是要比司馬炎,努爾哈赤這種名聲要大得多吧。


新和時代母嬰1


歷史上讚譽不斷的皇帝一般沒有多少個,而劉秀就是其中之一,即便如此在一些原因的情況下導致劉秀知名度並不是很高,在這裡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天下大勢。

遺留問題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西漢末年朝廷的腐敗,土地兼併的情況非常嚴重,老百姓獲得的耕地越來越少,根本就沒法生活,即使是上面下令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貴族、諸侯的權利,不能擁有超過1三十傾的田地,家中的奴婢不能超過兩百,等等。但是本身貴族以及富豪們關係網和權力根深蒂固,法令一出猶如一紙空文,依舊沒有作用。



也直接導致後來王莽褚篡漢,執政十五年,王莽篡漢算是時代的選擇,因為整個社會危機非常嚴重,而劉秀能夠恢復漢室也是天下大勢。

王莽政權結束之後天下大亂,劉秀靠著背景和能力披荊斬棘,恢復漢室。但是這段時間非常混亂,加上前漢後漢的影響,直接導致信息量多大,難以記住。

東漢是一個開過非常平淡但是亡國卻很絢爛的國家,發展過程中底下的謀臣以及人民比皇帝還耀眼,即將亡國的歷史更是耀眼無比。


個人因素

還有一些特例原因,比如沒有特殊新聞、看起來沒有缺點。為什麼說這兩個問題呢?

歷史名聲大噪的人物要麼是創造出一個盛世,要麼是實施暴政,暗無天日,要麼是創造一個逆天的歷史。

而王莽沒有什麼建立朝代之後將功臣殺戮殆盡,也沒有後宮三千獨寵一人,更沒有什麼宦官干政、沒有貴族豪門的生死恩怨,整個人生看起來就像一個標杆,毫無缺點。就像一張大眾臉,過眼煙雲,轉身就忘記。


空夢歷史



題主在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得出答案了吧?覺得他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不高,實則光武帝劉秀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並不低,評價也非常高,但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他知名度很低的感覺呢?風情認為有如下幾點:

第一點:沒有膾炙人口的故事

劉秀自地皇三年(公元22年)起兵到玄漢更始三年(公元25年)稱帝,途中順順利利,無非就是歷代開國君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又一次重演,一直到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光武帝再次統一中華,劉秀登基後又當了12年的皇帝,遺憾的是在此期間他依舊沒有發生什麼比較厲害的事情,依舊是那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績,作為古代帝王,往往決定其知名度的並不是是業績(治理水準),還有黑點和謎團,遺憾得是光武帝什麼都沒有。

第二點:太完美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被史學家,歷代臣子最為推崇的皇帝,沒有之一,更是成為多位帝王的人生偶像,做人處事均效仿光武帝劉秀,劉秀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聖人,什麼焚書坑儒、橫徵暴斂、大殺功臣、弒兄殺弟劉秀都沒有幹過,雲臺二十八將,全部善終,如果劉秀殺他幾十個,你可以看看劉秀的知名度又是如何?劉秀本人的結局也很明瞭,駕崩於洛陽南宮前殿,沒有絲毫的話題性。

第三點:開國過程不曲折

現在的人們都知道,一個好的故事必然是曲折的,主角一般都要九死一生才能獲得成功,然而劉秀可並非如此,和劉秀競爭天下的對手,劉秀無論身世、實力全都甩了對手幾條街,像王郎、劉盆子、劉永、彭寵、張步、公孫述等人,除了公孫述折騰了劉秀幾年,其他的實力劉秀打一個滅一個,紅花還需綠葉襯,龍爭虎鬥的對局才有看頭,像巴西隊踢中國隊這種一邊倒的局面,可觀性很差,觀眾也很少,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劉秀的“默默無聞”。

第四點:沒有那種千古無人,後無來者的改革

相比秦始皇,劉秀只是重新光復漢室,沒有開疆擴土之功;相比於漢武帝,劉秀沒有東並朝鮮、南滅南越、北擊匈奴的輝煌戰績;相比於唐太宗,劉秀也沒有徵高句麗、滅東突厥等令人腎上腺素激增的豪言壯舉;相比於隋煬帝,劉秀也沒有煬帝的改革科舉、興建大運河、開通絲綢之路重大改革,相比較前朝制度,劉秀只是微調,其他制度完全照搬西漢制度。這麼“平反的一個人”

你讓他火起來的確也有難度。

第五點:皇室正統,身世明瞭

劉秀為太祖劉邦九世孫,從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路順下來,舂陵節侯劉買、鬱林太守劉外、鉅鹿都尉劉回、南頓令劉欽,記載清楚,毫無謎團,振興漢室名正言順,根本沒有其他弒君奪位皇帝的“名不正言不順”給人們帶來的獵奇感。

第六點:太子

太子一直是皇帝名聲的主要來源,唐高祖玄武門之變,康熙帝九子奪嫡都能被編劇寫爛,我們再來看光武帝呢?光武帝原太子劉強當了十五年太子,時局突變,母親被廢,劉強認清現實,不爭不搶,主動辭讓太子之位,當自己的東海王去了,後漢明帝劉莊上位之後,也從未難為過他這位“太子哥哥”,劉強最終也得以善終,這要是寫成劇本,難不成是宣揚佛系文化的電視劇嗎?

第七點:現代人的信息來源

我想現代大多數人對於古代人物的瞭解,其主要來源都是歷史劇和戲劇,和清朝不同,光武帝所在的東漢時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光武帝一帆風順的一生,要是寫成電視劇肯定是一個“流水賬”,相比於其他開國皇帝,劉秀的一生可謂“平淡如水”,古代的皇帝實就是影視圈的明星,怎樣的明星知名度高?就是要高調做事、花邊新聞滿身的,這樣才有曝光度,才有人關注。但遺憾的是,光武帝是一位正人君子,這也導致了幾乎現代沒有任何歷史劇是專注於描寫光武帝中興那個年代的故事,反而清宮戲,三國戲,秦國戲,都能讓編劇寫爛,其知名度自然也就高了。

其實類似於光武帝這種情況的皇帝並不在少數,也有許多帝王像光武帝一樣有作為,只是因為自身實在沒有什麼寫點,且過於偏,可憐到了人們都不知道這位人物的悽慘地步。如:南唐烈組李晟、後周世宗柴榮、漢宣帝劉詢等等。


風情侃歷史


一、東漢在歷史上影響度、知名度與西漢、唐朝相比相對較低,影響了劉秀知名度。

二、劉秀打江山,建立東漢王朝非常不易,但是東漢是西漢王朝延續,影響了劉秀知名度。

三、東漢距今時間較遠,影響了劉秀知名度。

四、現今有關東漢的影視作品較少,影響了劉秀知名度。像清宮戲多,康熙、乾隆等知名度高。

五、巜三國演義》、《水滸傳》這樣的暢售小說,有利於提高知名度,而沒有這樣文學名著來描寫劉秀,影響了劉秀知名度。

六、楊堅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是因為他結束中國數百年的南北朝局面,劉秀建立的功業沒有如此顯眼。

七、劉秀集中蕭何、韓信、張良漢初三傑的才能,是封建皇帝當中學歷最高之一,但是行事、辦事比較低調,不好大喜功,不喜歡張揚自己,這也影響劉秀知名度。

八、劉秀做的事情基本中規中距,沒有什麼特別過激行為,像殺功臣了,對外發動戰爭了等待,這樣也影響劉秀知名度。


大白白野


在天朝名氣不高=在歷史上名氣不高嗎?

一百年不到的天朝代表了整個兩千年曆史?

劉秀在歷史上知名度根本不低,古籍搜索他的名字出現的次數排第一還是第二,這說明以前很多人提起他。

尤其是在宋朝,劉秀名氣簡直不要太高。趙匡胤就是劉秀的頭號粉絲,他的杯酒釋兵權就是學劉秀的。

現在這些名氣高的皇帝也就清朝那幾位吧,康熙乾隆,都是靠電視劇出名的,有什麼用?說明他們在歷史上地位最高嗎?可能嗎。

衡量一個帝王也就兩項,文治武功,劉秀武功還用說?毛主席說他最會打仗的皇帝,代表之戰【昆陽之戰】有哪個皇帝能有這戰績?

至於文治,光武中興還不夠說明情況?歷史上有幾個既是開國皇帝又是中興之主的?

文治就是看國家人口的發展,農業的恢復。

劉秀建武十二年平定天下,建武十三年統一人口,當時人口是西漢盛世的十之一二,大約在一千萬左右人口,到中元二年,人口兩千一百多萬,二十多年人口上漲了一倍,這在歷朝歷代又幾個帝王有這政績?幹了人家三代乾的事。

是不是那種譭譽參半的才叫知名度高。


故園拾夢


一、因為劉秀並沒有把自己當做開國皇帝,而是“中興之主”

雖說劉秀有開國之實,卻沒有開國之名。劉秀的廟號是“世祖”,世祖雖說和“高祖”、“太祖”這樣的廟號一樣也帶一個“祖”字,代表的意思卻大不相同。“世祖”一般不是王朝的開拓者和建立者,而是在王朝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的創新者和改革者。劉秀給自己的評價和定位就是漢朝的中興之主,是結束王莽篡漢後混亂時代的漢室繼承人。

二、漢朝作為最強大的封建王朝,英明神武的皇帝實在太多,劉秀所以顯得不那麼起眼

因為劉秀是西漢皇族,並且也把自己定位為中興之主,所以當劉秀建國後,並沒有更改國號,仍然將國號定為“漢”。這樣一來,人們提及漢朝的開拓者,往往指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再加上漢朝接連出現過幾個知名的皇帝,如擊敗匈奴的“漢武帝”,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漢景帝,所以開創了東漢王朝的劉秀就顯得有些名聲不顯,甚至還不如後世想再一次給漢朝續命的劉備粉絲多。

三、漢室宗親的稱號成就了劉秀,也讓劉秀難以脫離這個束縛

劉秀號稱“位面之子”,他簡直是像小說中有著“豬腳光環”的主角一樣,一路開掛,最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其中,劉秀“漢室宗親”的稱號給劉秀帶來了不少助力。因為西漢王朝並不是因為制度腐化,百姓揭竿而起而被推翻的。而是因為權臣把持朝政,篡奪了皇位。所以民間人心還是向著皇室正統的,這在劉秀創業初期給劉秀帶來了很大的助力。但是當他成功的坐上皇帝寶座後,發現自己並不能脫離漢朝的影響,作為一個新的朝代的開國皇帝。所以最後只能當一個承上啟下的中興之主了。


胖哥侃歷史


劉秀是南陽人但是很多南陽人都不知道不了解,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太牛逼了,牛逼到沒法說,結果很牛逼過程很牛逼但是牛逼到無話可說,昆陽一戰面對幾十倍的敵人碾壓一樣勝利,收起來刀就落了勝利了,沒什麼故事情節啊,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是經歷太多磨難太多戰爭,手下又有太多能臣猛將,劉秀人家是位面之子得天下就想成人腳踢幼兒園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