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秦孝公是如何腾挪出20年给商鞅变法的?

小冰小对象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实力已经相当强大,西部戎狄部落、东部诸侯已不敢轻易侵犯秦国;秦国宿敌、中原霸主魏国一心想统一三晋,集中精力进攻赵国、韩国;秦、魏关系紧张时,秦国主动让步。这才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黄金时期,集中精力在国内变法。

一、孝公元年,东攻陕城,西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

秦献公去世后,西部戎狄部落,东方魏、赵、韩,蠢蠢欲动,准备给刚刚继位的秦孝公一重击。秦孝公毫不示弱,调兵遣将,向西进攻西戎,一举斩杀西戎獂王,威震戎狄部落,不敢趁机作乱;向东进攻陕城,出动出击,打消了三晋的如意算盘。

亮出你的拳头,敌人才会尊重你!

二、魏国攻打赵国、韩国,注意力在东方

秦孝公时期,魏国迁都大梁,注意力东移,秦国压力大减。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军队攻击魏国都城大梁。大将庞涓撤兵回救,在桂陵之战中大败,魏国实力大损。

公元前341年,魏军攻打韩国新郑,韩国急向齐国求援。齐军再次攻打大梁,庞涓再次撤兵回救,在马陵之战中,魏军几乎全军覆没,魏国跌落中原霸主之位。

魏国实力大减,对秦国来说,就是最佳的成长期:不用担心魏国来犯了,遂集中精力变法。

三、秦魏讲和,缓和两国关系,顺利开展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352年,秦国趁魏国大败、国内兵力空虚之际,令大良造商鞅率军围攻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魏惠王派大军在固阳以东修建长城围堵秦国,次年,秦国占领固阳,魏国计划落空。

魏国解决好邯郸问题后,大军西移,秦国为了第二次变法顺利实施,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地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看到没?讲和也是需要实力的!

商鞅变法期间,秦国能相对稳定,主要还是自身实力够硬,还是那句话:和平是打出来的!


小杨品史


秦孝公是商鞅变法时秦国的君主,也是商鞅变法的最大支持者。他在变法的二十年时间里一直信任重用并支持商鞅,为其创造出最好的变法环境,从而使的秦国的商鞅变法进行的最彻底。那么在当时战国七雄纷纷变法图强,而且互相兼并攻伐不断的时期,秦孝公是如何做到二十年变法不受干扰呢?

以君主的权威压制内部反对势力

战国时期的变法,是对旧贵族势力的巨大冲击,所以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的阻挠变法推行。此时能够对商鞅这样的变法派提供最大助力的无疑是君王的无上权威。

  • 秦献公的余威:秦国的变法不是始于秦孝公和商鞅,其实孝公之父秦献公就已经开始了变法的尝试。在魏国变法,国力强盛,称霸诸侯的影响下,尤其是魏文侯时期攻占秦国河西之地的强烈刺激下。秦献公就已在国内推行了诸如废人殉、编户籍和行县制等封建化改革措施,甚至为了更好的推行改革,秦献公将国都从旧贵族势力强大的雍城迁到栎阳。秦献公的这些变法措施虽然不是很彻底和全面,但是在革新观念,加强国君权力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果,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基础。

  • 秦孝公的威望:虽然商鞅开始变法是在秦孝公继位后不久,而且当时的孝公也才二十多岁。但是我们不能低估秦孝公在秦国国内的威望,一是因为秦献公推行郡县制和迁都的做法,使得秦国国君的权力进一步集中和强化。二是秦孝公元年,秦孝公就进攻西戎,斩杀西戎獂王。随后又大败想乘秦孝公继位不久,乘火打劫的赵、韩两国联军。刚刚继位的秦孝公凭借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得到了周天子派人送来的祭肉,而且还在秦国国内确立了自己君王的威望。

正因如此,年轻的秦孝公在商鞅变法时能够凭借自己的权力和威望为商鞅提供较为稳定的内部环境。

良好的地缘环境和修生养息的国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了稳定的内部环境,在当时战国诸强纷纷变法,相互攻伐不断的国际形势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秦孝公和商鞅所处的时代,各国不仅都在变法而且实力相差不大,即使号称最强的魏国也经常会被其他诸侯击败。而且当时战国七雄中的君主大都不是昏聩之人,甚至有不少都是该国历史上的最强君主或者是国势最强盛时期。秦国的孝公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凭借良好的战略位置和正确的外交政策,苦心经营二十年,为商鞅变法提供最平和的外部环境。

  • 良好的地缘环境:秦国地处西陲,占据关中平原,放眼四顾,只有东面有强敌接壤,在稳定内部的情况下,可以安心经营东面。不像当时的霸主魏国身处四战之地,连年征战,最终落得四面受敌,霸权旁落的境地。正因秦国占据良好的战略位置,秦孝公一上台就攻伐西戎,解决后顾之忧,后来又降服义渠,确保了后方稳定。而东南面的楚国当时虽然也是极盛时期,但是却无意西进,秦楚之间也极少交恶,保证了秦国的东南安全。西南的巴蜀之地,巴蜀两国正打的不可开交,本就实力不济的两国也不会在西南一侧给秦国制造麻烦。最后就是东面的三晋尤其是天下霸主魏国,秦国唯一的威胁也是唯一的目标就是东面,所以秦孝公等人在变法期间就只需一意专心东向,经营好东面的国际环境就基本上确保秦国能有最安全的外部环境。

  • 灵活的外交政策:从秦献公开始,秦国的基本国策就是修养生息,通过变法图强来富国强兵,最终实现收复河西之地,恢复秦穆公霸业的目标。这一目标也促使秦献公和秦孝公父子都坚决贯彻休养生息,不介入中原争霸的国策。在贯彻这一国策的同时,秦国也关心中原局势,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该出手时也会主动出手,但是打击的目标也非常明确,秦国基本上只对三晋尤其是魏国用兵,绝不轻易招惹其他诸侯。在与魏国的关系处理上,秦国也非常灵活,该打的时候就积极主动的进攻,但是一旦涉及魏国根本或者魏国注意力转向秦国的时候,秦国就主动放下身段,以低姿态迎合魏国,在魏国极盛的那几年里,魏国始终没有把主要精力真正的放在秦国身上。不得不说秦国是秦孝公和商鞅的灵活外交政策立下大功。

纷乱的国际局势使秦国渔翁得利

除了秦国从自身出发营造的良好内外部环境之外,秦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局势也是错综复杂。各大诸侯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有的时候刚刚两国联合打败别人,转眼就相互掐了起来。如果根据时间线去捋一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乱的让你一头雾水。这样纷乱的局势也让秦国有了渔翁得利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就从各大强国的情况来分析秦国的机会所在。


  • 魏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魏国无疑是当时国际局势的焦点所在,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整个战国的形势变化。当时魏国的君主是魏惠王,他并非一些电视剧里昏聩无能的君主,魏国在他手中达到最鼎盛的状态,但是他的错误战略决策也最终使魏国的霸业在他手中失去。他比秦孝公早将近十年继位,继位之后面临的是诸侯各国都想挑战魏国的霸主地位,尤其是东西两面齐、楚两国,在齐桓公(和春秋五霸的齐桓公不是一个人)、秦献公的领导下,齐、楚两国已经逐渐变强,也都想挑战魏国的霸权。因此魏惠王就面临如何抉择的问题,是继续以西面的秦国为主要对手,还是转而向东遏制齐国的发展呢?最终魏惠王决定向东,因为在他看来秦国地处西陲身处蛮荒地带,即使打下来也没什么用,而且当时秦国对魏国的威胁要小于齐国。因此他一方面在魏秦边境修筑长城,对秦国开始采取守势,同时下令迁都大梁,将整个国家的重心向东迁移,也把主要的目标放在了齐国身上。这一抉择也就让秦国的压力变小,因为魏国的这一战略调整正是商鞅变法的二十年间。也因为这一调整,虽然秦、魏之间依然有战争,甚至秦国还从魏国手中夺回了河西之地,但是魏国仍始终把目标对准齐国,对秦国则主要采取缓和矛盾的政策。在商鞅变法期间,魏惠王和秦孝公有过两次直接会面,而魏国与齐国之间却根本没有会盟的记载,直到商鞅死后,魏、齐两国的“徐州相王”才让魏国结束了对齐的战略针对,转而开始针对经过变法已经强盛起来的秦国。


  • 齐国:作为当时的第二强国,齐国的崛起其实和秦国时间上差不多,但是因为齐国的传统大国地位,加上地处中原。魏国一开始认定的最大对手就是齐国,而齐国也把自己争霸的目标放在魏国身上。于是在商鞅变法期间,真正影响天下局势最大的就是魏、齐两国之间的争霸。而在此期间,战国时期齐国最伟大的国君齐威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继位之后,任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齐国国力开始强盛。尤其是在与魏国之间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都击败了魏军,从而彻底终结了战国初期魏国的霸主地位。齐国在这一时期的作为,正好吸引了魏国的注意,同时沉重打击了魏国也为秦国向东扩张,收复河西之地在客观上创造了条件。

  • 楚国:作为南方大国的楚国也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这一时期楚国的君主是楚宣王和楚威王父子,他们也如秦国一样采取修养生息为主的国策,不轻易介入中原争霸,只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出手。但是总体上来看,当时楚国的目标是以东面的越国为主,同时时不时给处在东西夹击中的魏国找点麻烦。所以商鞅变法的这一时期,虽然楚国的国力达到最强,但是始终与秦国保持较好的关系,双方几乎没有发生战争。

  • 韩国与赵国:作为三晋诸侯中其他两个,赵国在这一时间国力较弱,被魏国欺负的很惨,甚至国都邯郸都被魏国人占领了三年。而韩国虽然依靠申不害变法使国力达到最强盛时期,但是变法时间不长,而且处在秦国和魏国的夹击之下,时不时被人敲打敲打。基本上这两国都不能对秦国构成很大威胁。

综上,秦孝公在位时期,凭借自己的君主权威,为秦国变法创造了较为稳定的内部环境。而纷乱的国际局势为秦国创造了机会,秦孝公和商鞅等人凭借良好的战略位置,在纷乱的局势中制定了正取而灵活的外交政策,从而使秦国变法的二十年时间里,秦国获得了较为平和的外部环境。秦国也可以安心的躲在关中积蓄实力,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围炉品茗人


秦孝公能有一个比较宽裕的时间来实行变法,是得益于国内政治的稳定与国际环境的有利。下面我来说一下:

第一,从秦孝公老爸始,秦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期

战国伊始,秦国的国内政治曾经有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史称“四代之乱”,在这段时间里,秦国有两位君主死于政变,一个是秦怀公,一个是秦出公。熟悉古代谥法的读者,可以从秦厉公、秦灵公所用恶谥,大概窥见此期秦国政治之混乱。四代之乱到秦献公上台才告结束,而秦献公就是秦孝公的老爸。因此,秦孝公能有一个宽裕的时间来搞变法,首先得益于秦献公以来的政治稳定。

第二,秦献公的变革,给商鞅变法的推行打下基础

实际上秦国的政治变革,不始自商鞅变法,而是从秦献公开始的。

秦献公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君主。他一上台,就废除了秦国沿用三百年之久的殉葬制度,堪称是秦国制度的一次革命。自秦穆公死后以良臣殉葬,中原谋士谁也不愿入秦。试问天下英雄,谁想当国君的陪葬品呢?人才不来,秦国的文化始终落后,有蛮力没智慧,成不了真正的大国。

秦献公上台前,曾侨居于魏国,当时魏国推崇儒学,魏文侯尊孔子高徒子夏为师。儒学不仅反对活人殉葬制度,甚至也反对以陶制人俑陪葬。正是受到时代思潮的影响,秦献公回国即位后,立即废除殉葬制度,为国外人才前来投奔解除了后顾之忧。

献公七年,秦国开始一项经济改革,称为“初行为市”,这是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增加国家的收入来源。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国改革户籍制度,把五家划为一伍,实施集体化管理。

秦献公的这些变革,为后来更大规模的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三晋战争削弱了魏国的力量,秦国的外患大大减轻

秦孝公能全力推行变法,不仅与国内政治稳定有关,也与外部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晋战争,大大削弱了魏、赵、韩的军事力量。

自春秋晋国称霸后,秦国被晋国压制了200年之久。进入战国后,晋国分裂为魏、赵、韩三国,作为老大的魏国有扩张的强烈欲望,在魏文侯时代发动侵略秦国的战争,夺取河西之地,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魏文侯去世后,魏、赵、韩三家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最终演化为旷日持久的三晋战争。三晋战争大大削弱了三个国家的力量,而且也无暇顾及秦国。三晋互斗,对秦国来说是偷着乐的事,在秦孝公推行变法的二十年里,几乎没有遭到三晋的主动入侵,这种国际环境,对变法实在太有利了。


君山话史


秦孝公之所以有20年时间进行变法,而无大战骚扰,主要由内、外两部分原因组成。

内部原因

1. 祖上基业雄厚

秦国先祖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而被分封在岐山以西,位列诸侯。然而,岐山以西一直以来是戎狄部落的地盘,秦襄公于是率领族人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戎狄部落,成功建国。到了秦穆公时期,秦国在百里奚以及一系列贤臣的辅助与治理下,具备了称霸的实力,并逐渐称霸,因此史书称为“穆公霸西戎”,位列于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之后,秦国虽经历四代乱政,但底蕴尚在,戎狄部落依旧不敢东向挑衅,可见穆公治理时影响之深。秦国到了孝公手中之时,虽已无力东出争雄,被魏国武力弹压,但秦国仍属于七雄之一,实力尚在中山、鲁等二流诸侯国之上。

因此,只要解决了其余六国对秦国的觊觎,秦国就有足够的时间变法图强,而无须担心其他蕞尔小国的骚扰。

2. 好战之风弥漫全国

因为地处崤山以西,长期与戎狄部落作战,秦人在征伐他们的同时,也渐渐被其所影响,全国上下逐渐形成了尚武之风,打造了秦人有仇必报的血性与不死不休的顽强韧力。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之下,即便在国力不济之时,也能爆发出令敌国畏惧的战斗力。

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全国上下私斗成风,屡禁不止。后来商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特别出台了《私斗治罪法》,以严刑峻法强迫秦人戒掉恶习,勇于公战,这也是后来秦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一个这样的敌手,实力强大的六国着实有些头痛,在当时来说,打败秦人一次很容易,想要彻底征服他们却很难,而且也会在无形间招惹劲敌,后患无穷。所以,除了与秦国毗邻的魏国之外,其他国家对秦的态度则是不征伐不联盟。这再次为秦国变法争取了时间。

3. 示敌以弱

面对有军事争端的魏国,秦孝公忖度了自身国力之后,决定暂时“妥协”,割让土地,以作韬晦之策。这件事在当时的战国环境下是极为平常的事情,战败割地给对方,待强大后再伺机夺回来。简单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就是地盘拉锯的历史。

此举让魏国一时间没有了进攻秦国的口实,为变法再度腾挪时间。

以上是秦国凭借自身条件以及战略方针,为自身抢夺的时间,下面来说说外部因素的大环境影响。

外部原因

1. 蔑视夷狄的弊端

自西周建立,周公作《周礼》开始,整个周朝就将“礼”作为统治天下的最高法典。无论治国、打仗、分封皆依礼而行,而整个周朝上下也以礼仪之邦自诩,蔑视、防范周围的蛮夷之国。周天子之所以分封诸侯,其中一方面原因就是以藩屏周,这也是后来诸如齐桓公之类的霸主高举“尊王攘夷”大旗,诸侯云集响应的原因所在。

然而,从单兵作战能力来说,无论是周朝的正规军,还是各诸侯国的军队,是无法对抗蛮夷的,所以后来的赵武灵王才会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以增强赵国的军事实力。面对蛮夷的不断骚扰,诸侯国之间经常联手抗敌,一次次将其抵挡在国门之外。

在一次次对战之中,周朝各诸侯国间形成了一种共识,军事上,联手御敌,外交上,蔑视、不往来。其中楚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原王朝排斥楚国,不让其朝见,不与其来往。城濮之战,楚国之所以失败,一方面的原因是晋国与其他诸侯国联手,一致抵抗楚国。正是他们对待楚国的态度,最后逼得楚国自己封王,自己说自己“楚国,蛮夷也”。

秦国的处境与楚国有些类似,他们也因长期与戎狄杂居,以致让其他六国,尤其是三晋分外鄙视,视其为“蛮夷”。

所以,六国对待秦国的态度就是,只要秦国不出函谷关,东出争雄,他们就不会去管秦国。秦国的变法也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诸侯各国的重视。他们心中的潜台词“秦国蛮夷之邦,能有何人才,能有何先进富国强兵之策?”

正因为他们的盲目自大与蔑视,才招致了最后灭国。

2. 诸侯争天下,无暇西顾

秦国割让了土地城池之后,魏国也不再紧盯弱小秦国不放,而是转眼投向了东方战场。此时,赵国、韩国、齐国相继崛起,挑战了魏国的霸主地位。

魏国此时需要集中力量,打败其中之一国,稳固住自身的霸主地位。所以,魏国很快卷入了三晋的争斗之中,此时齐国的齐威王看准时机,给予了魏国重创,以为齐国谋夺称霸的机会。

历史上记载,齐国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令魏国灰头土脸,损兵折将。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第二次,马陵道之战,孙膑杀死了对手庞涓,俘虏了魏太子申。此战之后,魏国霸权衰落,齐国趁势而起。

商鞅变法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空档。魏国因与齐国战败,战力下降,短时间内无法再发动大战,齐国则趁此机会摆出霸主的姿态,降服周边的国家,获得他们的支持。

3. 战线过长,不宜为战

齐国悄然坐上霸主之位后,秦国周围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魏国迁都大梁,战略方针东移,战略性放弃了秦国。齐国距离秦国最远,且素无瓜葛,也绝不会为了显示霸主地位,贸然进攻秦国。此时的秦国,变法虽然有所小成,但依然低调行事,不搞小试牛刀那些事,所以整个秦国进入了一种相对安全的状态,继续专心变法。

总结

一个国家的强大绝非朝夕之功,商鞅能够在秦国变法二十年,秦孝公固然居功至伟,但也有赖于自身实力与客观环境的促成,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小编认为成功绝非容易之事,不成功才是常态。但依然要满怀希望,竭尽全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万里公子


秦孝公继位时,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各方面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会盟也不邀请秦国国君参加,在六国人眼里秦国就是西方的蛮夷。秦孝公希望改变秦国落后状态颁布《求贤令》网罗人才,并许诺裂土而王。魏国人商鞅在本国不得志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便来到秦国。经过好发景监的牵线见到秦孝公。两人一见如故彻夜长谈,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变法,变法分两次进行,颁布《肯草令》发展农业,抑制商业,重塑价值观,废除旧制度。第二阶段商鞅任大良造开始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废除贵族世袭爵位按军功授爵。建立县制等。经过变法秦国逐渐成为诸候国实力最强的国家。秦国收回河西之地,迁都咸阳,参加了中原诸侯国会盟。秦孝公在位近20年极力支持商鞅变法,保证变法的成功。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秦惠文王赢驷继位,失势的贵族反攻倒算,商鞅被"车裂"处死。秦惠文王为平息贵族民怩获得广泛支持处死商鞅,但变法依然进行,为后来秦始统一创造物质基础。










关东侠客


商鞅变法可以说是秦国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落后于中原各诸侯国,变法之后秦国秦国迅速成为后起之秀,实力可以碾压各国。

变法之前魏国才占领了很多秦国的领土,并且因为重用李悝变法,国富民强,让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商鞅之后在秦国变法所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无不受李悝影响,只是因为最终统一天下的是秦国,所以大家记住的就是商鞅。

秦孝公继位之后,接手秦国这破败的摊子,首先想的一定是发奋图强,把秦国治理成强国,前有被魏国打脸的教训,他深深的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既然被“敌人”打败,那么敌人一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这也是秦孝王为何决定广招人才的原因,这时候卫国的一个贵族卫鞅(后来改名商鞅)空有一身报复和想法,但没有受到卫国国君重视,他来到了秦国,跟秦孝王一见如故。

他们可以说是一个渴望人才,渴求变法,一个是渴求君主重用施展报复,可能真是有种无形的吸引力把他们如唤到了一起

秦孝公也并不知道变法需要多久啊,商鞅肯定也不知道,所以并不是秦孝公给腾挪出20年给商鞅了,而是在这20年里,秦孝王努力的装孙子,不跟周边各国惹事,尽力跟大家都搞好关系,因为他很清楚,实力不允许之前要低调再低调。秦国虽然地广,但是国力是真弱,加上他又缩在角落里不吱声,所以周边各国也就都没把它放眼里,这就给秦国带来喘息和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运气好,当时周边6个雄国各自跟疯狗一般撕咬,因为他们没有败得太惨,所以输总是输得不甘心,这样他们的战争就总不能消停,主要还是实力差得不够悬殊。

这样正是周边国家外乱加上商鞅有前人(李悝)富国强兵的经验,使得他能在20年里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变法效果,这20年只是时间上的一个巧合。


历史随笔


秦国在战国初期是最弱小的国家之一,在魏国的攻打之下甚至一度有灭国的危险,但是从战国中期开始几乎一跃成为战国第一强国,秦国的蜕变自然是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脱不开干系的。

很多人在看了《大秦帝国》之后认为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是秦孝公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给商鞅留出来了二十年的变法时间,其实这个认知是有误差的,秦孝公即位的时候秦国民弱国贫没错,但是还并没有达到崩溃这么严重的地步。这时候的秦国打不过魏国是事实,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自保之力。

其实秦国最危难的时候是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即位之初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秦国土地狭小,国内贫困,几有灭国之危,是秦献公在继位之后大力改革,才逐渐改变了秦国贫弱的局势,只是在秦献公后期多次发动对河西的收复战争,所以秦国又逐渐陷入了贫困,但是依旧要比之前秦献公刚继位的时候好得多。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商鞅能有二十年的时间变法,秦献公是功不可没的。当然秦孝公功劳一样很大,毕竟没有秦孝公,几乎不可能有商鞅变法。那么秦孝公在位的时候,是怎么给商鞅留出来的时间呢?

第一,魏国的忽视

在秦孝公继位之初,若是魏国不遗余力的攻打秦国,秦国是一定撑不住的,可是魏惠王却选择性的忽视了秦国,并且还忽视了商鞅,而是将国内主力去攻打赵国、韩国等国家,这就给了秦国发展的时间。

第二,打败戎狄稳定西方

其实在秦孝公继位之初,韩赵两国也想趁着秦国国内形势不稳进攻秦国,只是秦孝公两路出兵,一方面以雷霆之势打败了西方蠢蠢欲动的西戎,另一方面在打败西戎之后立刻防范其他诸侯国的进攻,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秦国的局势。

第三,向其他国家求贤

秦孝公继位之后,因为其他国家认为秦国地处西陲之地,多为野蛮蛮夷之人,所以与秦国十分疏远,秦孝公为了寻求贤才治国,发布《求贤令》,最后一句是这么说的: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能说出“与之分土”这等话,足可见诚意之深,所以也确实吸引到了很多贤才,商鞅便是其中之一。


总体来说,商鞅能有充足的时间在秦国进行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不是秦孝公一代人的功劳,而是秦献公和秦孝公两代人的积累才得以做到。


晓天讲历史


要说到秦孝公是如何腾挪出20年给商鞅变法的,那是因为秦孝公刚即位后,一心想求贤变法广招人才,励志图强。当时还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商鞅得到这个消息后,便立即赶去秦国,在秦国宠臣景监的引见下,见到了秦孝公。他向秦孝公讲述了一系列治国之道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后 ,秦孝公便对商鞅的改革措施表示赞赏,便决定重用商鞅,为秦国变法。

商鞅和秦孝公正在沙盘推演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开始施行改革,史称“商鞅变法”。商鞅深知得到秦孝公的支持还不足以顺利进行改革,必须先取信于民。于是,商鞅便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典故“徒木立信”,通过这个办法,商鞅很快便得到了人们的信任。

徒木立信



在取得人们的信任后,商鞅便立即着手进行改革,并且公布了6个变法措施,这6个变法措施的就是:

1.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4.统一度量衡。

5.推行县制,废除分封制。

6.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商鞅通过这一系列持续了20年的变法,使秦国人变成了无事耕田, 有事出战的勤劳思想。从此,秦国的农业不断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军队战斗力也日渐增强,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商鞅变法


独立评论员


秦孝公之所以能在战国中期为秦国挤出20年推行商鞅变法除了正确的对外决策以外,还有一部分运气成份在里面,那就是魏国错误的对外策略与秦国正确的对外方略同时在一个时间里发生,从而改写了秦魏两国的历史走向,也改变了原来的战国格局。



秦魏少梁之战后秦孝公即位,由于秦献公在位20年,年年有战,此时的秦国已经是兵疲财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为缓解魏国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向魏国割让崤山函谷关一带的大片领土求和止战。割让崤函秦国再无险可据,此时的秦国时时处在魏国的兵锋威懾之下。

虽然在时局上作出了正确的“妥协”,但是关键点还是在长远上作出了正确的“规划”。秦孝公在位20年至少做了以下几件大事:重新调整人才战略、支持商鞅变法、调解秦国内部矛盾和以备战来避战。虽然商鞅变法是秦国秦孝公在位期内的重头戏,但是商鞅变法的成功启动仍归结于秦孝公正确的人才战略的实施。



秦孝公即位后,在选拔人才上不再将目光着眼于国内,而是放眼于整个东周的诸侯各国,史上著名的《求贤令》的发布,只见秦孝公的远见卓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到了东周诸候各国士子的响应,开始纷纷入秦,商鞅也是从那时开始相秦的,才有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孝公在位时一项重大的举措,以富国强兵为最终目的。从这段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为了确保变法的顺利进行,归纳起来就是:“积极备战以避战”。秦孝公一面任用商鞅改革秦军的军队结构,一面积极采取尽量避免卷入诸候之间的战争的办法,与各国周旋,不露锋芒、不露声色避免了与强国正面冲突。



由于秦国割出函谷关作出了“深度服软”的姿态避免了与强魏的冲突,从而使魏国把争霸的矛头转向正在迅速崛起的赵、韩两国,在魏、赵、韩、齐四国长达十数年的争霸拉锯之中,秦国幸运地争取到二十年的无战岁月,为商鞅变法赢得了充足的时间。秦国的崛起一是离不开秦孝公的正确决策;二是离不开商鞅变法顺利展开;三是离不开局势的有利。


海马论史析理


秦国在战国中期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落后山东六国,春秋时期的井田制瓦解,秦国的土地私有化改革、赋税改革也落后于山东六国。正是基于此,秦孝公为了增强国力,使秦国在诸侯争霸中处于有利位置不至于被别国吞并,在继位初就决定进行变法,真是只争朝夕呀。

秦孝公先发布招贤公告,讲明秦国秦穆公称霸诸侯的光荣过去,也说了目前的困境,希望天下有识之士来帮助我,如果成功,我愿意列土封疆。看到秦孝公如此坚定的要让国家走向富强,商鞅从卫国来到秦国,开始了他的改革实验。

说是实验,是因为东方六国没有进行过类似的改革,商鞅本人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变法,所以变法成功后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商鞅经过和一帮旧臣进行辩论以后,让秦孝公认识到变法是图强的唯一道路,开始放手商鞅去变法。

商鞅为了让人们认识到法的威信,立木为信,开始变法。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力增强,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正是秦孝公的忧患意识、只争朝夕的精神,给了商鞅20年时间进行变法。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杀,但是法并没有废,秦国越来越强大,有了吞并天下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