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知識產權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儒釋道如何看待人生終極之問

我們連續五期介紹了存在主義說什麼,從存在主義之父克爾凱郭爾說起,到叔本華、尼采,到海德格爾、薩特,到加繆、卡夫卡,其實還可以聊聊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創始人)、雅思貝爾斯(提出著名的"軸心時代"命題)、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伊凡講的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既然沒有上帝,則什麼都可以做。")等大師,他們的作品都有存在主義的氣息。這期我們結合儒釋道的中國傳統文化,對存在主義做個總結。

推薦閱讀書單:李零《喪家狗》,樓宇烈《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林欣浩《佛祖都說了些什麼》,韓鵬傑《道德經說什麼》,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書》。

我們先看儒家是如何看待生死的。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顏回死後,子路問死:"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孔子安慰弟子,生的事情都沒有弄懂,何必牽掛死的問題?孟子也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孟子的這句話啥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養自己的善性,以實現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長壽都無所謂,但一定要修養自己的道德與學問,這樣就是安身立命了,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種"不朽"的人生境界。因此,儒家的生死觀是超越性的,是積極入世的,更注重做好當下的事,眼前的事,追求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話說有一次孔子被圍困在匡地,生死存亡之際,孔子卻非常淡定,對弟子們說,"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論語·子罕》)這就是孔子的使命感,孔子將自己的性命和整個禮樂文明聯繫在一起,道在我在,我即是道,道即是我,"朝問道,夕可死矣。"這個道是什麼,肯定不是老子的道。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當然,孔子針對不同弟子關於"道"的提問,回答是不一樣的,但總體而言,"道"與"仁"的思想是緊密相連的,比如"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不器"等等。在孔子的觀念裡,生死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活著的時候做了什麼。孔子以死為界,返觀人生,以死的覺悟凸現生的自覺。

我們再來看道家,道家重生貴死,主張"見素抱樸""去甚、去奢、去泰""致虛極,守靜篤",以求"長生久視之道"。老子如何理解長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王弼注說:"身沒而道猶存。"老子認為,"道"是超越永恆的存在,而人的身體的存在是暫時的,如果人能順應自然而同於道,那麼得道的人就可以超越有限而達到與道同體的境界。

莊子更是將個體生命提到很高的地位(我想叔本華、尼采一定能夠跟莊子做個好朋友),"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況他物乎?"(《莊子·讓王》),主張"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莊子·養生主》)。道家反對厚葬,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道家認為,生死乃自然現象,老子認為天地都不能長久,何況人乎,"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況於人乎?"(《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莊子對於生命的短暫和死亡的必然,有更深刻的認識,"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莊子·齊物論》);"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遊》)。那怎麼辦啊?"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莊子·大宗師》),人的生死,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晝夜交替的自然現象一樣,是自然的規律。因此,道家的生死觀是出世的,達生的,自然的(非"道法自然"的那個"自然","道法自然"的"自然"是"自然而然"之意),道家完全把個體生命和自然現象融合為一。

那麼,道家該如何"安身立命",超越生死呢?莊子主張用"守一、守舍、心齋、坐忘"的方法來超越時間,超越肉體,獲得永恆生命。何謂"坐忘"?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莊子·大宗師》)。

何謂"心齋"?"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間世》)。莊子借顏回之口說出了自己對於"坐忘""心齋"的見解。

宋元以後,道教修煉者將道家的"坐忘"借了過去,《道樞·坐忘篇下》稱:"忘者,忘萬境也,先之以了,諸妄次之,以定其心。定心之上,豁然無復;定心之下,空然無基。觸之不動,慧雖生矣,猶未免於陰陽之陶鑄也,必藉夫金丹以羽化,入於無形,出乎化機之表,然後陰陽為我所制矣。"這種道成肉身的做法,與基督耶穌復活異曲同工。特別說明一下,道教與道家是兩個概念,就像佛教與佛學是兩個概念一樣,前者是宗教,後者是哲思

最後我們說說佛家的生死觀,我們現在一般把佛教(信仰)、佛學(知識)、佛法(修行)三者分開,為表述方面,我們在這裡不再區分。《四十二章經》記載:"佛問諸沙門曰:'人命幾何?'沙門答曰:'數日之間'。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門答曰:'飲食之間'。佛曰:'子未知道'。又一沙門答曰:'呼吸之間'。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佛家認為生命在"呼吸之間",這是我見過的最機智的回答。

佛家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講"四大皆空",講"萬法唯心",核心是"緣起性空"。三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六道分別為:天人道(化生)、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魔)、餓鬼道、地獄道(化生),六道輪迴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非佛教原創。

緣起論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存在。《中阿含經》雲:"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是對緣起的定義。佛陀時代所說的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教法,都是為了詮顯緣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法門。

最為重要的是,佛陀對於十四個超越經驗認知層次的問題舍置不答,稱為"十四無記"(《大智度論》稱之為"十四難")。《佛說箭喻經》中說:佛住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一天,有位叫鬘童子的青年佛弟子拜見釋迦佛陀,請教了十四個問題:1、世有常;2、世無常;3、世亦有常亦無常;4、世非有常非無常;5、世有邊;6、世無邊;7、世有邊無邊;8、世非有邊非無邊;9、命即身;10、命異身;11、如來死後有;12、如來死後無;13、如來死後亦有亦無;14、如來死後非有非無。

佛陀最終給出了一個比喻的回答:你被一支致命的毒箭射中了,當務之急是保命,而不是關心射箭之人的種族、身份、姓名、膚色以及製造弓箭的材質、方法等。調查清楚這些問題,對於救命有啥好處呢。人生短暫,修習佛法都來不及,還有空去胡思亂想這些些沒用的。佛陀的這個回答,就是著名的"毒箭之喻"。佛陀只關注脫離苦海的修行,對宇宙和人生的終極問題不感興趣。每當前沿科學做出突破,就會有人站出來說:"當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的時候,佛學大師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這種說法,我想至少佛陀自己是不會說的。

佛學講"空",講"無我",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須菩提(被譽為解空第一)很困惑,我們也很困惑。佛陀在《金剛經》解釋道:"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若以色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到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說只要你能夠做到這點,就能解脫成佛。佛陀為了溝通方便,且受制於語言的模糊性,才不得不借用我、人、眾生、壽者這些概念來宣揚佛法。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是由"無明"引起的,佛教的教義就是教人如何脫離這些苦海。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融合,產生了各大宗派,其中以禪宗影響最大。禪宗的生死觀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苦在無明之未能除

禪宗創立了一種直接簡單的修行法門,叫做"以無念為宗"。禪宗認為,人並不需要離開現實生活,也不需要坐禪、唸經、拜佛,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達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挑水砍柴無非妙道""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這種達到超越生死成佛境界,全在自己一念之悟,"

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這叫"頓悟"。

存在主義,我們就說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