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儒家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法家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谁的影响最大?

心向往之郭大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众多文化流派,它们渊源有自、各彰异彩,交相辉映,相融和汇,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根基和精髓。其中儒、释、道三个流派作为三大传统文化体系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此外,法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儒释道和法家的历史发展及其地位

1. 儒家是起源于东周春秋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由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儒家思想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至今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至今都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

2. 释家称谓源于“释迦牟尼”的首字,是佛家的雅称,自汉代由古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的释家文化。释家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 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春秋时期的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道家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具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的影响极为深远。

4.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提倡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战国末期的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其范围涉及社会改革、法学、经济学、金融、货币、国际贸易、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及运筹学等。法家思想对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二、儒释道和法家的核心价值

1. 儒家的核心思想体现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仁”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关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

2. 释家的思想精髓是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普渡众生,到达智慧彼岸。

3.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4.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通权达变,中央集权。

三、儒、道、佛、法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儒释道法家思想学说各成体系,博大精深,相互影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都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关系和人性教化。释家提倡众生平等,自净修心,渡己渡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道家主张遵循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无为自化,修养生息,宽刑简政。法家推崇法与刑,主张实行法治,强调刑无等级,严刑峻法,奖励耕战,富国强兵。这些学说思想都曾经是中国不同社会阶段的主流文化意识流派,是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文化积淀,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的思想流派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成为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可以说,儒、释、道家的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其中儒家的思想学说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宏大是其它思想流派所不能比的。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新的价值和生命力。对于儒释道法等家传统文化和思想学说应该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发扬光大,融会贯通,身体力行,使中华传统文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老韩说英语


儒道法三家是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流派,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共同价值观。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目标,礼是手段,克己复礼谓之仁。不过,什么是仁?孔子自己也没有精准的定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大道无为、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这里强调一下,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现代汉语的“大自然”、客观世界,而是“自身的样子”的意思。道法自然,既道遵循、追随自己的规律。

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法家之法,既非自然法,也不是社会契约之法,而是君王意志的制度化。名为法,实为律。

不论儒道或者法,三家都是君权的拥护者。不过,在对待君权上,三家态度差别巨大。

儒家与君权是合作关系。儒家以“天人合一”解释了君权的合法性,同时也为自己争得了独尊的地位。儒家与君权的这场政治交易,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命运。儒家始终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牢牢把握“道统”的话语权。君主如果有违天道,将失去执政合法性。民为贵君为轻,是儒家制约君权最有利的武器,虽然这个武器有时会失灵。

道家分两路。一路是老子。老子在后世一部分人眼里是阴谋家或者军事家。老子的治国策略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老子本人可能睿智而洒脱,但他的世世代代的学生们过于“城府”,阴险。道家另一路是庄子。大学时学《庄子》被惊呆了。后来发现,不过是简单问题复杂化。庄子的智慧就是一句话:委曲求全。可能有人会大骂,但我劝你好好读几遍老庄,站着读,不要跪着读。

法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思想,没有之一。法家眼里只有君王,老百姓就是会说话的牛马、要吃饭的武器。法家的驭民五术和五蠹论令人不寒而栗。有些不学无术的网民,没看过诸子百家的书,却大骂儒家是“奴性文化”。事实上,真正导致奴性的是法家。法家的黑锅不该扣到儒家头上。

儒道法,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具有文化史的价值。有人如果指望它们能富民强国,那我劝他洗洗睡吧。



江南俗士1972


一、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义;

二、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无为;

三、法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法治。

下面分别言之:

第一、儒家。

1、问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小学生也知道是仁。那我想问什么是仁?也只是照本宣科。究竟到底明白了没有?我想只有天知道吧。那到底什么是仁呢?孟子说,仁者,人也。我觉得这等于什么也没说。至少孟夫子的这个解释,并不能使多数人理解仁的意思。

2、往古来今,对于儒家仁的注解者,老先生不知凡几。其实,我觉得注解,训诂的鸿儒太多了。反而,不利于让人去很好的理解孔教儒学。因此,本着简化的原则,去解释儒家思想,才能使儒家学说成为平民学问。老是把儒家学说,解释的那么好深复杂,实际上是对孔子的误解。

3、仁是什么?人字是二个人。就是说仁字的概念要成立,必须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成立。否则就不能成立仁。所以,仁是同情心,是推己及人。因为都是人,所以可以推。以己推彼,以心度心。都是人,所以好恶同,所欲同,所恶同。都欲富贵,都恶贫穷。这就是孔子说的“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可谓人之方也矣。”的意思。

第二、道家。

1、道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无为。什么是无为?这个我认为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所谓的“无为而治”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像蜜蜂,蚂蚁,尚且有组织,有纪律。否则就不能成群,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和抗拒灾害。何况芸芸众生的人呢?因此,道家的无为,绝对不是什么也不作。所以说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说,无为之中自有无不为者存。了解道家的无为,但是也要注意道家强调的无不为。譬如说,秤常无为,但是它又无不为。物自有其轻重,而无为自有其有为。所以,秤常无为,但是称重时候,又无不为。这个譬如,可能不恰当,但就是那个意思。

2、道法自然。道家以为,天地万物,非常圆满。自有其生灭规律,祸福吉凶,也都有其根据。作为人,不必要对自然实施过多的人为干涉。所以说“法令滋长,盗贼多有。”人为的干预,是惑乱的根源,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3、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古今推黄老道家之术,用得最好的是汉文帝。实际汉文帝确实以道家之道治国修身。但是,看文帝治天下之道,能更直观的让人对道家的核心“无为”作比较通俗的理解。

三、法家。

1、教科书的标准表述,分析法家的三个部分。说法、术、势。这是学者对法家学说,研究总结的一些东西。但是,如果认真起来,我认为法、术、势。并不是法家的专利。因为,论治国之道。黄老之道,也讲术;儒家的治国之道也讲术。所以,我觉得通行的这种说法,怎么讲呢?可能比较有利于文史类同学,区分各家的不同吧。

2、法家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韩非子普通的一句话“依法治国,举措而已。”通俗点儿说,就是治国要依据法治,把法贯彻执行就可以了。商鞅变法,可以老成是立新法,其目的不过是依法治国。所谓的法家和法家学说,就是这个意思。没必要把很多东西非得解释的玄乎其玄,好像不这样,显示不出自己的学问来。

3、说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我不反对。但是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个人意思。读完《商君书》和《韩非子》我认为,商鞅和韩非是不同的两种人和两种学说。虽然他们的标签都是法家代表人物。感觉商鞅是一个纯粹的法治主义者。而韩非子比较驳杂一点儿。

上面,只是个人的一个简单理解,最多也就是个抛砖引玉。不敢说我的就多么正确。有不同意见,欢迎指正。


国学论衡


儒家以治世为根本,主要研究人和人的关系。核心的价值观是:皇天在上,爱国必先忠君,遵守三纲五常,践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

道家以修身养性为根本,主要讲人和自然的关系。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如何定义道?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能说出来的都不是道,这其实是故弄玄虚。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看,道是一种假设,是人预设的一种源头,他它不是自然界的概念,它是一种虚空,潜伏着无限的创造性因子。代表人物主要是老子,庄子。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富民强兵,依法治国。出发点是:人之初,性本恶。用法度,法纪规范人性。代表人物主要有商鞅,韩非子,曹操,诸葛亮等。

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其次是法家,最后是道家。





天赐禅心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是建立在人性向上基础上的一种规范国家社会秩序的“三纲五常"的等级制,一种强有力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道德体系,中庸之道,叫人不走极端的思想,仁爱,一种由近到远的有等差的爱等思想。

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一种遵循规律的道与德的思想,主张用清静与无为来治国,让人民群众按照一定规律来生存和发展。

法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人性本恶之上,为统治者提供一种“法,术,势"相结会的治国之道。

其实,三家思想对历代帝王共同发力,历代皇帝治国理政之中,儒家是台面上的执政党,法家是暗里的执政党,道家,佛家是参政党,墨家是地下党。

中国2000多年的治国之道,或者说密察武器就是:“外儒内法心”双轨制。

表面上高喊“依德治国”,讲君子仁爱,实际上男盗女娼,特别是皇帝,没有任何限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实际上实施是“以刑治国"。而且是双轨制,说什么“刑不下大夫,礼不下庶民"。双重标准,对皇宫贵族一套标准,对老百姓又是一套标准。

皇帝经常会请道家得道的天师到皇宫进行参政议政。讲点治国理政之道,搞点建言献策,如长生不老之术,房中术,求点金丹之类的东西。请高僧大德讲点佛教解脱之道,化解一些自己的痛苦烦恼。




飞飞猫说话


智者勤,能者达,劳者获,勇者胜,专者精,聪者规,备者福,丰者喜,足者乐,学者升,创者生,谋者顺,才者博,悟者通,晓者知,诚者灵,舍者得,思者明,慎者行,器者捷,望者空,虑者密,缺者补,群者义,廉者安,信者盛,诺者守,容者大,谦者礼,忠者稳,忍者兴,错者改,危者变,险者避,洁者轻,进者取,退者阔,难者帮,急者救,奸者惩,恶者除,叛者诛,犯者监,骗者罚,偷者关,抢者毙,狂者亡,纵者悔,多者贱,少者珍,守者落,贪者狱,拐者灭,坑者失,蒙者丢,赌者败,困者助,贫者扶,懒者穷,浪者耻,节者荣,合者贵,和者谐,诚者盈,正者钢,善者扬,仁者敬,老者尊,幼者爱,慈者美,孝者幸,律者强,俗者随,恒者成,坚者赢,志者壮,强者锐,德者重,王者圣,适者存。道法自然,相融共生。



苍穹新能源



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分为几个方面:在道德规范上是亲亲之爱。在政治思想上是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在法律上是法治。

法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帮君主驯服奴才。在政治上是使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法家是法治的死敌。

下面详尽解析:

先说儒家。

一、儒家的道德规范包括私德和公德。

私德就是亲亲之爱。即爱自己的亲人:父母有慈、儿女有孝,丈夫有情、妻子有义,兄长有爱、弟妹有敬。

公德是与人诚信,见利思义。君子救急不救贫。遵守公序良序。

私德是儒家道德规范中灵魂和核心。

二、政治思想。

当时的政治理想: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首先,以君道的标准约束君主。然后,再以臣道的标准约束群臣。就是以礼法把权力关进牢笼。今日谓之——宪政。

未来的政治理想:

孔子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鳏寡孤独皆有所养。

三、法治思想。

立法为民,司法独立,疑罪从无,不罪无辜。

在此只论疑罪从无。

疑罪从无——孔子曰:“大辟,疑,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孔子疑罪从无的法治主张,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人权——生命权的尊重。与法家宁枉勿纵主张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再说法家。

法家是捍卫君权,奴役臣民。需要借助一个条件和三个手段。

一个条件是势。让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

三个手段是刑法、阴谋诡计和愚民。前两者是低级手段。愚民是高级手段。其目的是使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任由君主驱使。

在刑法上,法家主张法律体现君主的意志,君主牢牢钳制刑法,宁枉勿纵,夷族连坐。

法家无疑是民主、法治、宪政的死敌。


杨朱学派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道德欺骗,儒家的人没有几个有道德的人,但是不管有道德的,没道德的,满嘴道德,忠君爱国,大义凛然,可现实儒家真正有道德的人没有几个,搬着手指头就能数清。最先判国的都是儒家。

道家讲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像汉朝的刘邦他儿子刘恒都道家的无为而治,开辟了汉朝的盛世。堂朝李世民,也道家无为而治,也开辟了唐朝的盛世,这两个盛世得益于,无为而治。从宋朝以再也没有盛世,因为儒家成了主流,清朝也有康乾盛世,可从外国使节的记载,康乾盛世不过是皇帝家的盛世,与百姓无关。康乾盛世不就是个假的盛世。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有道家就能出真实的盛世,儒家只能出虚假的盛世,儒家家是虚伪,只能做表面文章,连表面功夫都不做了,更别提真功夫,唐朝以前我们汉人尊道家都能开辟盛世,开疆拓土。从宋朝以后,儒家成了主流以后,因为儒家的 虚伪无能,我们只能被人家开拓了。被辽金侵略,被满蒙侵略,被八国联军侵略,被日本侵略,这就是儒家只会做表面文章的恶果。

法家吗?就是维护帝王家的权力,制定一些法律法规,让人们尊守,维护封建王朝秩序的,在历朝历代都占据重要地位

法家吗


锦月细雨


说实话,我不知道价值观是什么意思。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价值观这个概念。所以也不理解西方人说的价值观,只是看到很多人说价值观这个名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有了世界观才能建立自己的人生观,有了人生观才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怎么做就是是非观,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价值与金钱相关,与是非有什么关系呢。说什么实现自我价值,那么就是挣到能够挣到的钱,属于能力问题,和对错没关系吧。比如说,要努力学习,学好本事能够挣大钱,学不好本事就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搬砖挣辛苦钱,勉强糊口度日。这些和是非对错有关系吗。不理解!再说了,很多人没读多少书,自己做生意,照样赚大钱。实现自我价值实在是和是非没关系。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分。儒家比较积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榜样人物是孔子,孟子,范仲淹,王安石,王守仁,朱熹,岳飞,文天祥等等。从这些人里找不出什么共同的价值,共同的只有对错。

道家比较消极,主张个人顾个人,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不愿意占别人一点便宜,也不愿为别人损自己一根毫毛。

佛家是很多人不懂的,有人说佛家修来世,完全是不懂才会这样说。佛家看人世间是灰暗的,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都是苦,佛家要的是脱了人世间这个苦海。解脱自己到达彼岸。彼岸不是来世。彼岸是极乐世界,不在太阳系,也不在银河系。在阿弥陀佛世界。但还不是终点,终点是寂静涅槃,不生不灭。

法家既没有价值也没有是非,只有围绕权力为中心建立法律。一切都为一个皇帝服务。法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污染和破坏。是应该被抛弃的。

说价值,大概只有儒家,成为君子,让子孙后代脸面光彩,子孙后代也积极努力,光宗耀祖,又给他的子孙后代带来荣耀,如此这般。

道家和佛家有共同点,就是主张无为。儒家主张积极有为。西方价值观当然也是主张积极作为的。人生有没有价值,成了问题。认为人生有价值才会积极作为,认为没价值,就不会积极。认为负价值,就想逃离。人生有没有价值,怎么来衡量?用科学方法来判断,给出回答。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有科学依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熵增一定存在。把人看成机器,输入和产出之比一定小于1。也就是得不偿失。所以人生没意义,是负价值的。也就是说人生这个买卖总是在亏损,最后把本钱亏完。再拿两个人来比较,我们知道,人和人有差异,就像机器的性能有高有低,效率不同。但是产出的差异和人与人的差异不成线性关系。这就是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的原因。这叫马太效应。有的人努力工作,但是不能富裕,有的人努力工作,所产出的效益是同业人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数千数万数十万倍。人与人的差异不会有这么多,投入的差异也没有这么多。简单的投入就是吃饭,不管饭有多少差异,其提供的能量基本一致。就是食物提供的热量。复杂的投入计算大概是教育。其他就不怎么看到了。假如人人都是像道家那样,不愿意占别人一点便宜,也不愿为别人损自己一根毫毛。那么差异就非常小。差异如此巨大,一定存在猫腻。也就是剥削一定存在,但是你却看不见在哪。其实也很简单,导致马太效应的是话语权。话语权依靠什么呢?一个是权力,一个是金钱。权力决定分配,金钱决定市场。比如,穷人找富人借钱,富人不可能白借,利息多少,怎么计息,都是有钱方决定的。要么接受,要么拒绝。没有商量余地。随着社会演变,权力决定分配造成拉大差异已经不明显。市场造成差异拉大成为主要因素。但是又不能不要市场,没有市场,社会运行缺乏动力。

总而言之,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人都是投入大于产出。都在吃熵增的亏。靠剥削使产出大于投入,也是亏的,因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得的多,将来还的更多。


用户4699809132


“儒道佛缘”的阐述和表达的并非单单讲述儒释道三圣合一,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描述一种趋势——即儒家、佛家、道家的整柔融合。

我泱泱华夏大国中华民族的几千年传统文化基因里早就兼具了“儒释道”三教的DNA.

秉承三教合道的缩影,跟着道家修行学艺,跟着佛家取经修心,却始终秉持儒家的师徒之恩礼。

佛为心

佛为心,近似通俗意义上的菩萨心肠。

佛心的奥义并非苛求我们事事都舍己救人,只要有仁慈之念,能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慈悲。

道为骨

道为骨,是要有道家的傲骨和眼界。

道骨的核心,就是“宠辱不惊”的境界,不媚阿谀奉承的傲骨。

儒为表

儒为表,要有儒家君子的言行规范,不单指要有儒者的外形主要是内涵,儒者的要点,就是持续的“自省”。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就是中国人的理想境界。

儒、释、道¥思想精髓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文化:行信道、修养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慈悲为怀。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谦卑仁义、德行兼备。

道家文化:宁静致远,简约合众、和谐致通。

佛家文化:佛光普照、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由境转,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不起妄念,不种恶因,断恶修善,不结恶因之果,众善奉行,心善行,行善果,善因善果,善始善终。

五、价值观

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六、哲学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学。

道家文化:出世哲学。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

个人浅见,三教没有什么可比性,各有各的优势和理论依据,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延续上各有各的历史贡献。彼此依托,互补不足,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