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的出現,不僅讓我們更方便紀錄和交流,甚至還衍生出了許多獨特的藝術作品,比如書法,比如印章等。漢字的出現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幾千年的不斷髮展。如今我們使用的現代漢語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現代漢語的的筆畫更加簡便,也更容易記憶,而臺灣如今還在使用的繁體字,就要更加繁瑣一些。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現代漢語之所有會有這麼大的改變,最早應該要歸功於民國時期的新文化運動。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之後,中國就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最主要的一個主張,就是用白話文取代原來的文言文,在這一個過程中,我們的語言變得更加簡便,更容易我們日常交流,而一些漢字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還有許多新的漢字出現。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而這個每天都在用的漢字,發明這個漢字的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現在人人都要感恩他。這個漢字就是“她”字,而發明這個漢字的人叫做劉半農。

劉半農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漢語言文學專家,翻譯家和詩人。他曾經在一首詩中,首次用到了“她”這個字,這首詩叫做《教我如何不想她》。但是這首詩出來之後,馬上轟動全國,不僅僅是因為這首詩寫得好,很大原因是因為一個“她”字。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在此之前,漢語當中並沒有將男性的“他”和女性的“她”分開,而在他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時,發現外國將表達男性的“he”和表達女性的“she”分開來時,他也想到中國的漢字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區分開來,這有助於翻譯和文學創作,於是他就將“他”的“亻”,改成了“女”。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她”字一出來,卻引發了軒然大波,很多女性開始痛罵他。大家都知道,在封建時期女性的地位很低,而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外國思潮不斷湧入中國,中國出現了重大的改革,中國的婦女也開始爭取自己的權益,要求男女平等。而“她”這個字一出現,就讓當時的女性覺得劉半農是故意將男性和女性區分開,將“他”字的“亻”去掉,是在諷刺女性,抬高男性的地位。那個時候他甚至被蓋上了“復辟”的大帽子,並且因此一直被罵了數年時間。

這個字每天都在用,發明者卻被中國女性罵了數年,如今都在感謝他

不過,在幾年之後,大家發現將“他”和“她”區分開來之後,創作時的確方面了非常多。於是,大家就漸漸習慣了使用“她”字。現在,幾乎只要寫字就基本離不開這個字,可以說每天都在用。所以,如今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該感謝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