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浅议房价与粮价的关系!

粮价越低,房价就越高;粮价越高,房价就越低。所以说,是低粮价推动了高房价。

君不见,计划经济年代,粮价就高(指绝对价,与个人总收入的占比),粮食成了老百姓生活的主题,连房地产的概念都没有,哪有什么高房价可言?

市场经济年代,粮价越来越低(同上,绝对价,与个人总收入的占比),房价越来越高。而且,城市越大,粮价越低,城市越大,房价越高。比如,在北上广吃碗阳春面,10元,在内地一个小乡镇的苍蝇馆子吃碗阳春面,也要10多元。相比之下,城里(特别是大城市里)的粮价是不是比农村还便宜得多?城里人(特别是大城市里的人)是不是有了更多的钱去抬高房价?

为什么会这样?

大宗的进口粮食和部分国内粮食主产地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种植的时候,城里的粮食其各种成本就比农村便宜得多;反之,计划经济年代,中国的粮食靠自给自足,由农村运往城里,城里的粮价自然就比农村贵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