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熱播劇《安家》一直熱點不斷,從徐文昌假離婚,張乘乘出軌,闞老闆找小三等劇情熱鬧非凡。

而兩個老太婆的劇情,更令觀眾直呼受不了,就是房似錦母親潘貴雨,逼親生女兒拿一百萬贍養費;另一個就是龔家太表姑,獅子大張口要五千萬安置費。兩個老太婆,把劇情推向另一個高度,也把人性的貪婪演的活靈活現。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先來看看第一個出場的老太婆潘貴雨。

說起潘貴雨,得從房似錦出生說起。在潘貴雨年輕的時代,正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時期,已經生了三個女孩的潘貴雨,十分盼望著自己的第四胎能生個兒子,但是生出來的結果還是個女孩,大失所望的潘貴雨就把孩子扔到了村頭的井中。孩子的爺爺於心不忍,覺得女孩也是自己的骨肉,又把孩子從井中撈了上來,並取名房四井,這個房四井就是房似錦。所以說,房似錦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女孩,這也說明潘貴雨是一個非常狠心的母親。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到了房似錦上學的年齡,本來就重男輕女的潘貴雨肯定是不會讓她佔用資源去學校的,又是爺爺看不下去出錢,把房似錦送進了學校。

房似錦再一次被拋棄,是潘貴雨終於生了個兒子,重男輕女的潘貴雨是對晚來的兒子寵愛有加,同時,對房似錦也越來越討厭,越來越不順眼。

儘管房似錦以全縣第一的中考成績,考上了縣高中,在爺爺情願出學費的情況下,潘貴雨始終認為女孩上學無用,而強行結束了房似錦的學業,讓她給人家做保姆掙錢,來養活她的小弟弟。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房似錦經過努力來到了大城市上海,也做的風生水起的時候,本以為遠離了家庭,潘貴雨鞭長莫及,自己輕鬆了。可她錯了,貪婪的母親潘貴雨認為在大城市她掙了大錢,更是獅子大開口,威脅房似錦給她一百萬贍養費,給兒子買房。

房似錦雖然是個店長,可畢竟是個打工的,拿不出那麼多錢。潘貴雨就開始找房似錦鬧,鬧的直到房似錦拿錢為止,房似錦拿出二十萬,她不同意,又逼著房似錦打個八十萬的欠條。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潘貴雨一個重男輕女,變本加厲的老太婆,讓觀眾看的厭惡、噁心,直呼天下哪有這樣的母親,一樣都是親生骨肉,偏心得不顧自己女兒死活,難道房似錦不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其實在那個年代還真有潘貴雨這樣的母親存在,並且現在重男輕女的現象並沒有消失,從我們結婚彩禮、房車等,許多女孩子依然是“扶魔弟”式的存在。

丁嘉麗作為潘貴雨的扮演者,把一個愛財如命,胡攪蠻纏,貪得無厭的潘貴雨演的活靈活現,一幅潑婦的形象發揮的淋漓盡致,也征服了觀眾的心,不過把大家的三觀也全虐了。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另一個令人作嘔的老太婆,就是龔家太表姑了。太表姑給觀眾演了一出現代社會,活生生的農夫與蛇的故事,典型的恩將仇報,一副井市無賴,貪得無厭,極度貪婪不講理的小人形象,其做法和行為令觀眾就象是在吃一隻蒼蠅,噁心之極,令人髮指憤怒。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這段故事據說是有原型的,並且原型故事也相當狗血。

原來在四十年前太表姑老公意外去世,無依無靠的太表姑來到上海,被龔家收留。龔家對他們非常好,不但管吃喝,小孩上學全包,另外還搭了個平房供她家住。

這一住就是四十年,雖然龔家人因為生意遷走了,可房產還是人家龔家的啊。可能她家認為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四十年了,這就是我的家,理應有她家的一份。所以在龔家賣洋房時,想方設法,百般刁難,阻撓,要分一部分房產,而且獅子大開口,比潘貴雨狠多了,張口就是五千萬。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萬般無奈,龔家老太爺不得不出面許下一千萬,可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更加囂張,一人必須賠一千萬。逼得龔家不得不報警,走法律途徑收回房產,讓她家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如果太表姑一家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觀眾一定會拍手稱快,惡人終得報應。

按理說鬥米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可偏偏一家沒有一個明白事理的人,一群白眼狼,貪心不足蛇吞象,太表姑一家的貪得無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形象,令觀眾歎為觀止,期盼惡人有惡報的下場。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如果太表姑能在龔老太爺出面調解時同意,以龔家的善良來說,肯定給她家不止一千萬。也正是她看準了龔家人的善良,想利用這種善良狠敲龔家一筆錢,可見此人是多麼的虛偽和貪心。忘恩負義的傢伙,必將會被人唾棄!

《安家》:直虐人心,兩個無底線的老太婆,上演人性貪婪的大戲!


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太表姑這樣的人,鼠目寸光,沒有感恩之心,不去靠自己的能力和勤勞來發家致富,整天只想著算計別人,靠吸別人的血而活著。做人要記住,一定要踏踏實實的幹事,不要想著投機取巧的發不義之財,人在做,天在看,如果不改變自己,就會受到生活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