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一些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會出現說謊的行為,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學壞

、不乖了,事實上孩子喜歡說謊是有一定前提和原因的。

因此父母對於孩子說謊的行為也不要認為是孩子變壞了,面對說謊的孩子,父母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說謊,避免誤會孩子。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孩子為什麼會說謊?

分析說謊行為的專家塔爾巴認為:說謊是孩子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

比起誠實,說謊需要更高的認識能力社會技能,2、3歲的孩子開始說謊,代表他們此時在通過說謊來練習複雜的大腦管理系統。

謊言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一個孩子的思維方式發達,那麼父母糾正子女的謊言時,首先要理解子女說謊的原因。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孩子說謊的原因

  • 逃避懲罰

孩子出生後,大多數父母都故意開始無意中進行誠實的教育,所以大多數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謊言是錯誤的,說謊會受到教育或懲罰,孩子說謊的時候會產生一種負罪感。

但是比起將要接受到的懲罰,孩子最終還是會選擇謊言,在父母眼中,孩子的謊言行為是很容易被拆穿的,但孩子仍然堅持說謊。

這是因為孩子認為自己在實際情況下,做錯了事情之後一定會受到懲罰,所以堅持使用謊言來避免懲罰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 大人的說謊行為影響孩子

父母們在教育過程中,為了讓孩子不害怕打針吃健康的食物、不讓孩子打擾自己的工作

,有時會告訴孩子打針不疼、某種食物很好吃、在煩人會被大灰狼抓走

但實際上孩子一接觸針頭就會感受到疼痛,吃了一口就能立刻意識到這種食物不好吃。

而此時,這時父母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欺騙感,這時孩子清楚地能感覺到自己受騙了。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個老師,所以當“老師”說慌時,孩子必然會照搬父母的所作所為。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面對孩子說謊的行為,父母要如何做?

1、引導孩子,以身作則

威脅或強迫喜歡說謊的孩子承認自己的謊言不是一個好的方法,發現孩子說謊後,父母最好與孩子進行冷靜認真地溝通。

當孩子承認錯誤後,父母就要稱讚孩子誠實的行為,可以這樣說:“我不喜歡你做了錯事,但我很高興你說了實話。”

除此之外,父母作為孩子最為信賴的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因此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即使是善意的謊言

也要避免,父母對孩子獻出真心,孩子才能變得坦率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2、幫助孩子樹立行為準則

當家長髮現孩子說謊

的時候,不同的父母會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面對說謊的孩子鼓勵寬容的教育方法會比較好。

在這裡提醒大家,對於小謊言可以採取鼓勵寬容的教育方法,但是對於一些大的謊言家長一定要嚴肅處理,不要讓孩子養成沒有原則的習慣。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書籍電影電視作品來幫助孩子理解誠實的重要性,此外如果孩子說謊,重要的是父母一定有足夠的耐心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其實,說謊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因此對待孩子說謊的行為,家長一定要

正確對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幫助孩子解決成長路途中出現的一些小問題,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之下茁壯的成長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小孩子面對一些事情時表現出來的行為其實都是有一定的深層原因,作為父母一定要認真的剖析然後在選擇合適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正確引導孩子,並培養孩子的好品質,淘淘媽推薦2本培養孩子好性格的繪本—《陽光寶貝翻翻樂大卡》與《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

,通過孩子感興趣的小故事讓孩子明白人生道理。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共有12冊,用經典的童話故事培養孩子的樂觀、勇於承擔、友情、堅強、自信、分享等品質。相比家長的大道理,孩子更容易從故事中獲取知識和常識,改正撒謊的壞毛病,學會誠實。

孩子總愛“撒謊”,多半是父母這2種行為“逼”的,別再錯怪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