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在中英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高高在上的清朝,一下了成为了西方列强案板上的鱼肉。在这个摇摇欲坠的大清朝里,所有的政权把控在一个女人的手中,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连同而皇帝也仅仅只是一个傀儡,所在的政权都把握在这个女人的手中,当时险少有人知道,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女人与慈禧一同执行,甚至可以说,这名女子才是当时最高的统治者。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咸丰二年,咸丰皇帝还是一名皇子时,就册封了钮祜禄氏为贞嫔。史书上对于她的记载着墨不多,不过她却是后宫当中,晋升得最快的一位妃子。二月封嫔,五月进封为贵妃,到了六月就成为了皇后。而她就是同治皇帝亲封的母后皇太后——慈安。

但因为慈禧在晚清政局中的表现太过突出,只要是提起这位慈安太后,人们往往会认为她是一位懦弱无能的深宫妇人。其实不然,一个可以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在没有皇嗣的情况下还能坐上皇位的位置,她在后宫当中可不是等闲之辈,而且一定是晚清格局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温婉贤良的妻子和善解人意的皇后

钮祜禄没有一儿半女,而咸丰皇帝也只有载淳这一个持子。早在热河之时,咸丰皇帝就已经册封好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载淳为新帝。之后他遣散了所有的大臣,只召见皇后一人,授予了她可以处置任何人的最高权力,同时赐予她"御赏"大印。皇长子载淳则是"同道堂"印章,八个顾命大臣所颁布的政令,只有同时盖上"御赏"和"同道堂"印章才有效。咸丰皇帝在临终前所托的国事,一定是会安排身边最为信任的人,他给予了皇后最高的生杀大权,也足以证明了皇后在皇帝心目当中的份量,帝后同心可见一斑。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身份特殊,是慈安的最后砝码

咸丰皇帝驾崩之后,慈禧开启了她掌权的时代,所有人都知道,所有政令只有在得到了皇帝的"同道堂"印章和慈安太后的"御赏"大印才能有效,而慈安的地位是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可。而此时,还有八位顾命大臣掌握着朝廷的政权,那么慈禧想要把控朝政,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慈安,只要慈安站在那一边,基本上,胜利就在那一方。

而慈安之所以选择慈禧,并非是意气用事。当时,慈安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妇人,而载淳不过是个六岁的小孩子,八位顾命大臣行事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种种行迹之下,慈安还是决定站在慈禧这一边。这才让慈禧得以把控朝政,而八位顾命大臣也被她杀了个干净。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深明大义、刚柔并济压制慈禧

此时的朝政虽然大部分是把持在慈禧还有恭亲王的手中,但慈安才是最高的统治者,毕竟她才是名正言顺的。两宫共同摄政,一时之间还成为了非常平衡的政治局面。慈安不喜政事,以德治朝。而慈禧十分的有才能,以才治朝。慈安对于朝廷上的事情虽然没能多加干涉,便以她的威慑力,也依然让满朝的文武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便是两宫一同治理朝政,政局还是很稳定的。

除此之外,慈安还做过一件非常聪明的事情,她曾政令关闭各余宫门,请生母慈禧与她一同居住在养心殿,抚养皇帝载淳。这让慈禧非常的意外,虽然她才是载淳的生母,不过慈安是名义上的母亲,按规矩她是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子。而慈安的做法,不仅解了她对儿子的相思之苦,又显得开诚布公得许多,倒给一种后宫一心的感觉。在慈安的多番周旋之下,慈禧的势力倒也没有大过慈安,反而被慈安给压制得死死的。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不过这样的政局并没有保持多久,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忽然暴毙,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一时之间,人人都把矛头指向了慈禧,是否为慈禧所为,其实无从得知,不过可以知道的是,在史料《翁同龢日记》中有记载,慈安患有肝厥,在这一类的厥症在发作时,会马上昏厥,如果病情好一点的会比较短一些,而如果情况严重的则会一厥不醒。而慈安的病一共是发作过三次的,慈安太后虽然是早逝,不过按理而言应当是自然死亡。

清朝比慈禧还厉害的太后——慈安太后,二十多岁突然暴毙身亡

因为慈安太后的离世,东西宫共治的局面被打破,慈禧的权力大得一手遮天,而他们与恭亲王之间的关系也因为慈安的离世而被分割开,在慈安离世之后,奕䜣被罢免掉,一直过了十年才能被重用。

后人给予慈安的评价,大多说她是一个深宫的无能妇人,不过在那个时代里,她能保证自己身处漩涡之中的平衡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如果换作是旁人,只怕也未必会比她好上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