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外戚亦称外家、戚畹。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外戚依附于皇权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代王朝政治集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外戚最大的特征就是干政。其中,以两汉时期外戚干政最为严重。然而,终明一朝外戚的孱弱与两汉时期外戚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朝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就皇帝而言

明朝的皇帝虽然各有特色,有喜欢炼丹的、有喜欢不上朝的、有喜欢干木匠的,但他们对外戚干政的提防却保持高度的一致。太祖朱元璋在吸取了历史教训后,对于干政这件事是十分敏感的,毕竟以他的性格是不允许别人染指他的权力。为了预防宦官和外戚干政,开国初朱元璋就说道“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但二者的命运截然不同,宦官专权成为了明朝的一大政治特征,而外戚势力却得到了有效的限制。据《明太祖实录》记载:

“朕观古往,深用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于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

由此可见太祖对于外戚干政早有了其自身的一套见解。为了防止后妃干政,朱元璋命朱升修《女戒》,且“曾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其牌用铁,饰字以金”。

开国之初,马皇后曾问及有关民生方面的问题,朱元璋回答道:“此非尔所宜问也”。朱元璋还多次告诫太子不许后妃越过“红线”,因此朱元璋之后的皇帝大多都能秉承此意,严禁后妃外戚干政。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马皇后画像

成祖朱棣“靖难”成功后,继承大统,为了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成祖更加注意皇权的稳定性。成祖主要是从思想上对包括后妃在内的广大妇女进行约束,他命解缙编写的《古今列女传》,就是通过封建礼教对后妃进行思想约束。万历皇帝虽然十分宠爱郑贵妃,但对其干政也是毫不纵容,一旦发现苗头,立即采取行动制止。如“一日文书房缺员,上偶指宾以为可补此缺,贵妃从旁力赞助之,上震怒,笞宾逐之南京,贵妃战栗待罪久而始释。”仅因为贵妃对于官员的指派“力赞助之”,万历皇帝就大发雷霆,可见万历对后妃及其背后的外戚干政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到了崇祯时期,这种提防到了夸张的地步,“上一日于宫中闻贵妃窃抚琴,疑之,问在家师谁,贵妃以母授对,次日即召其母人,与妃对弹,始释然”,像这样的生活小事,崇祯皇帝都要产生怀疑,其它国家层面的大事后妃想插手就只有异想天开了。可见明朝的皇帝在提防后妃和外戚干政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

外戚干政也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最好的理由就是皇帝年幼,无力处理国家大事,最后只得由后妃联合外戚共同执政。与两汉时期不同的是,明朝除了英宗和神宗继位时年纪尚小,其他皇帝都到了有自主裁决事物能力的年纪,这就导致了外戚失去了干政的名义。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明朝的皇帝已经将外戚干政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就后妃而言

后妃是外戚干政的桥梁。明朝的后妃大多都以身作则,不仅不干预朝政,而且还主动约束外家势力,树立了贤德淑妃的榜样。太祖当初为了报答马皇后多年的陪伴之情与佐治之功,欲封其族人为高官,马皇后知道后坚决辞让,并说道:

“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每致覆败。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妾所愿也。”

成祖时期的徐皇后因为其弟在“靖难之役”中被建文帝集团所杀,成祖想追封其爵位,并由其子袭其位,徐皇后则对成祖说“非妾志也”。此外徐皇后还编著《内训》,在书中强调后妃的职责是“中馈是专,外事不涉”。徐皇后临终时还不忘成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三杨内阁

相比历史上的吕后临朝称制,张太后的做法不得不令人赞叹。英宗九岁继位,张太后面对大臣请求其垂帘听政的做法,以“毋坏祖宗法”为由拒绝了,张太后将朝政委托给著名的“三杨”处理,而不是外戚。到了神宗时期,同样面临着主上年幼的局面,李太后没有选择自身干预朝政,而是将大权交给了明朝有史以来最强势的首辅――张居正。

正是由于这些后妃的以身作则,使得外戚失去了通往干政的桥梁。

就大臣而言

明朝的廷臣对于后妃外戚干政也是时刻保持警惕,外戚势力一旦有所提升,廷臣立即采取措施应对。这其中就以两件事最出名,其一为“争国本”。万历皇帝由于宠爱郑贵妃,自然而然也就对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宠爱有加。郑贵妃在其父亲郑国泰的怂恿下,多次要万历皇帝废长立幼。但在外廷大臣数年的争取以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下,万历皇帝最终不得不同意立朱常洛为太子。“争国本”看似是万历皇帝与外廷大臣之间的较量,实则是士大夫与外戚两个集团的隔空较量。谷应泰曾言:

“予则以诸臣力争,故久而克定也。方郑妃盛年,神宗固尝许以立爱矣。而言者纷纭,格不得发。始则谴诤臣以快宫闱,终亦未必不援朝论以谢嬖幸。始则欲以神器之重酬晏私之爱,究亦不能以房闼之昵废天下之公。”

这段话充分肯定了廷臣对于外戚集团想废长立幼的阴谋失败所起到的作用。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争国本事件始末

其二则是“移宫案”,这直接体现了廷臣对于外戚干政所起到的作用。如果说“争国本”是廷臣与后妃外戚的隔空对决,那么“移宫案”便是直接对决。光宗死后,李选侍依然住在乾清宫,想强迫皇长子封其为皇后。廷臣们强烈要求李选侍离开乾清宫,东林党人士左光斗更是直言

“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杨涟的言辞则更为激烈“臣宁使今日忤选侍,无宁使移宫不速,不幸而成女后独览文书、称制垂帘之事”。可见,明朝士大夫对于外戚干政也是零容忍。

就制度而言

明朝皇帝选妃不太注重门第,后妃多来自于民间,天子选妃盛行“选秀女制”。除了成祖迎娶开国功勋之女外,其他皇帝的妃子多来自于民间。朱元璋曾告诫太子及诸王“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恐其夤缘为奸,不利于国也”。可见朱元璋为了防止后妃家族势力过大,从政治需求出发要求其子采取“选秀女制”,笔者在此不得不佩服太祖眼光之长远。由于后妃出身地位较低,外戚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集团。赵翼曾对“选秀女制”评价:

“(后妃)来自民间,则习见闾阎生计,可以佐人君节俭之治。若必出于勋旧,则勋而 兼戚,戚而兼勋,王氏祸汉,贾氏祸晋,可为前鉴。”

明人于慎行也曾说道“本朝后妃多出自民间,勋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势使然,顾于国家有益”。由此可见,“选秀女制”是防范后妃外戚干政的重要措施。在此多提一下,外戚的另一个组成部分――驸马一族。明朝的驸马在权力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社会地位同样低下。明人沈德符对此有论: “本朝公主,俱选庶民子貌美者尚之,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得预,为虑甚远。”,驸马若无功勋,一般不授予爵位。种种措施都是为了防止驸马一族出现野心家。

有明一代,为何外戚如此没有“存在感”?

明朝殉葬制度

明朝还实行妃嫔殉葬制度。朱元璋实行野蛮的殉葬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铲除后妃外戚干政的根源。朱标的去世给了朱元璋巨大的打击,皇太孙朱允炆年幼,一旦朱元璋去世,各方势力将会尾大不掉。于是朱元璋效仿汉武帝赐死钩戈夫人,实行妃嫔殉葬制度,这一残忍的制度直到英宗时期才被废除。此制度虽过于残忍,但朱元璋防止后妃外戚干政的目的却达到了。

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与内阁制度使得外戚无法靠近国家的核心圈――内阁。要想进入内阁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参加科举——庶吉士——翰林院——内阁。然而明朝的外戚大多来自民间,这些人考中进士的机会相当之渺茫,即使考中进士了也不一定能进入内阁。所以,外戚进入帝国核心圈的可能性极小。

结语

正是在明朝皇帝、后妃、廷臣、制度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下,有明一代外戚孱弱的局面最终形成。


【1】《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

【2】《二十二史札记》赵翼;

【3】《谷山笔尘》于慎行;

【4】《典故纪闻》余继登;

【5】《明史》张廷玉等;

【6】《明太祖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