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如何处置项羽家人?

nocturnserenade


公元前202年12月,历经数年的楚汉争霸最终落下帷幕,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边横剑自刎。项羽死后,他的遗体遭到汉军将士的哄抢,有五位将领"裂尸封侯"。项羽的下场这么惨,那么项羽亲族的命运又将会如何?结果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他们过的都很好!

项羽的家族是楚国的贵族,家世显赫,祖父项燕是楚国的名将。楚国灭亡后,项羽家族在叔父项梁的带领下,来到了吴中地区。项粱为人仗义疏财,很快就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吴中贤士大夫皆出其下"。

除了项梁外,项羽还有一位叔父,名缠,字伯,史书上多称其为项伯。项伯早年行侠仗义,秦统治时期曾与张良有旧交情。曾经因犯下杀人罪,是张良收留了他。

后来为了报答张良,在鸿门宴前夜偷偷给张良报信,张良认为这是不仁不义,把项伯的事情告诉了刘邦,让刘邦早有准备,并且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项伯多此挡剑救了刘邦一命。

刘邦没有忘记项伯的恩德,称帝后,赐其姓刘,并封为射阳侯,封地位于今天江苏宝应县射阳湖镇东部,项伯从此变成刘伯。

项襄也是项燕之子,也就是项羽另一个叔父,性格和善,早年跟随项梁起兵反秦,项梁在定陶战死后,随项羽灭亡秦朝,但由于项羽性格残暴,项襄逐渐对其失望,公元前206年,项羽暗中杀害义帝楚怀王,项襄对其更是不满,公元前205年,项襄在定陶与汉军交战中被汉将灌婴击败,他审时度势,投降刘邦,揭开项氏家族子弟背叛项羽的开始。刘邦战胜项羽后,项襄被赐为刘氏。后来淮南王英布起兵谋反,刘襄跟随刘邦平定叛乱,叛乱平定后,刘襄担任淮南太守。

项羽死后,刘邦对待项羽的家人已经非常宽厚了,不仅封赏了官位,还赐给他们了刘姓,刘邦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最大的威胁已经除掉,另外一个就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


微论历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西楚霸王项羽乃真男人也,但最终却败在了无赖刘邦的手下。那么,在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会怎么样处理项羽的家人呢?事实上,刘邦虽然没有杀其家人,但却比杀了更狠,令人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权谋。



项羽与刘邦共举反秦的大旗,为同袍兄弟。在秦末,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对秦朝的暴政,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镇压。随后,项羽和刘邦共举反秦的大旗,分兵两路向秦朝的都城进发。项羽在巨鹿之战,以5万楚军大败章邯的40万秦军,以少胜多,创造了奇迹,项羽一战成名。而刘邦搭了项羽的顺风车,兵不血刃,率先攻入了秦朝都城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

鸿门宴,项羽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刘邦先攻入咸阳,项羽很生气,准备灭了刘邦。刘邦在项羽的叛徒叔叔项伯的通风报信下,得知消息后,自知无法抗衡项羽。于是,在张良的安排下,来了一个鸿门宴,向项羽请罪,最后刘邦与樊哙等人演了一出好戏,成功骗过了项羽,得以逃出生天。因此,项羽这个大傻子错过了消灭刘邦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在韩信的辅佐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接下来的楚汉战争中,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前期暴打刘邦,但最终还是在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后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在历史上,并没有关于项羽子嗣的记载,但他还有不少的叔伯以及堂兄弟,对于这些项羽的家人,刘邦被没有采取斩草除根的残酷手法,但却比杀了更狠。根据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大家看出刘邦的险恶用心了吧,不在肉体上消灭项羽的家人,而是在精神上将其消灭。在项羽死后,他的家人不但没死,还被封侯,但他们从此要改姓“刘”,其心可诛。如果项羽泉下有知的话,一定会气得活过来了。各位,你们说呢?


密探零零发


秦亡后,因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因此,功劳最大,实力最强。于是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刘邦封汉玉,并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由于分封不均,不久,天下又乱了起来,项羽只好亲自率兵镇压。刘邦利用项羽东顾之机,拜韩信为大将,率兵一鼓荡平三秦,夺取关中,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大幕。刚开始,刘邦是败多胜少,特别是彭城一战,刘邦率56万联军,竟被项羽的区区3万人打得大败,连刘邦自己也差点做了俘虏。但刘邦是屡败屡战,加上君臣一心,很快稳定了战局。又派大将军韩信另率一军,占领齐国。梁王彭越断其粮道。促使项羽三面受敌,加上项羽犯了一系列错误,如坑杀秦降卒20万,杀秦王子婴,烧秦宫,不在关中建都。猜疑谋士范增,君臣离心。因此,项羽势力由强转弱,终于在垓上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在乌江被逼自刎。楚汉战争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刘邦并没有对项羽的家人赶尽杀绝,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刘邦还以鲁公之礼安排了项羽的后事,项伯也受到了优待,被赐姓刘氏,改名刘伯,并被封射阳侯,但和刘邦订立的姻亲被废除了。但项庄去向不明!


苗克华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垓下之战是刘邦、项羽之间的一次决战,此战以项羽兵败自杀告终,刘邦扫除障碍,让开创大汉天下的伟业更进了一步。

历史上,并没有关于项羽子嗣的记载,不过他有叔伯堂兄弟等,而对于这些人,刘邦并没有斩草除根。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这里意思是让项羽的亲戚都姓了刘。

刘邦虽然没斩尽杀绝,但让项羽的亲属全部改姓则更为狠毒,随着时间的发展,后人可能不会记得项羽这人,因为他们开始以刘姓为荣。


爱汕美食


项羽自刎后,刘邦沒有再追究余下的士兵将领,对他们是收编,或者放归本地。


因为三年反秦,四年抗楚,整个国內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人口剧急下降。何况,项羽已经死亡,剩下的人再沒主子,战争就相对结束。


刘邦并没有虐待项羽家人,族人。项伯侯射阳封,其他男人量才使用。并赐给刘姓,视为一家人。


刘邦下马治国,立即要实行"仁义",以争取全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恢复生产是重中之重,而人口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刘邦沒有对项羽手下及其家人再下杀手。

当然,如果实在不服的除外,比如藏在韩信府中的钟离昧。


劉一千五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共同对项羽形成垓下之围,随后项羽在乌江自刎,楚汉战争终于以汉的胜利告终。

项羽死后,曾经楚国的统治区域全都向刘邦投降,只有鲁国坚守不下,当刘邦命人向鲁国展示项羽的头颅之后,鲁国才宣布归顺大汉(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刘邦感于鲁国对项羽的忠诚,以鲁公之礼将项羽安葬在穀城。那么,刘邦在消灭项羽之后,又是如何对待项羽家人的呢?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上述记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也就是说,项羽死后,他的族人均未受到刘邦的打击报复,并且有四人出了被封侯之外还被赐姓刘氏(被皇帝赐姓在古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但是以上封侯的四人都是很早就已经投靠刘邦,或者“暗中投靠”刘邦的。

射阳侯项伯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史书中提到的项羽的两个叔父,即项梁和项伯,在对待项羽的方式上几乎有着天壤之别。项羽是在项梁的抚养及教育下成长的,又是在项梁的一手提拔下成为楚国的将领,项羽的军事能力与项梁的栽培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项伯就完全不一样了,他多次“胳膊肘往外拐”,不仅救了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的命,还在“鸿门宴”上成了刘邦本人的救命恩人。

所以,项伯虽然一直追随项羽到最后一刻,但是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依然把他封侯。而项伯的富贵也没有持续太久——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4年)项伯去世,他的儿子刘睢因有罪而无法继承爵位,所以项伯后人便沦为庶民。

桃侯项襄

项襄是项燕第三子,也是项羽的叔父,不过他早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就在定陶之战中被灌婴击败而投降刘邦,后来在平定黥布叛乱中有功而被封侯。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刘襄(已经改性刘了)因有罪而被取消侯爵,吕后当政之时为了笼络人心而恢复他的爵位。他的儿子刘舍除了顺利继承桃侯之外,还在周亚夫之后成为汉朝丞相。

平皋侯项他

项他即项佗,是项羽的侄子,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被灌婴击败而投降,他是最早归顺刘邦的项氏族人。项他家族显赫了四代,其玄孙刘胜(和中山靖王重名了)在汉武帝时期坐酎金失侯。

史书中只记载了此三名项氏族人的事迹,玄武侯连姓名都没有流传下来,并且,史书中也没有关于项羽子嗣的任何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