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俄国美学家别林斯基(1811—1848)是第一个把典型化提到艺术创作首位的人,他说:“典型化是创作的一条基本法则。”由此可知, 典型化是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为什么会这样呢?典型化在创作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


典型具有感人的力量


请先看一段小说的描写,这是陈世旭的短篇小说《小镇上的将军》,将军出场时是这样描述的:“他出现在街头的时候,一身军服从来都是笔挺的,几乎没有褶皱;帽徽、领章鲜艳夺目;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从不解开风纪扣;尽管跛了一条腿(那显然是战争留下的标志),但脚步却始终保持着均匀的节奏。”在作家笔下,一个老军人的形象呼之欲出,为下面文章的铺开埋下了伏笔。这说明在艺术创 作中,典型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是因为它能给人更充分、更突出、更鲜明的印象,而这对摄影艺术创作尤为可贵,因为摄影艺术中的形象更是直截了当地展示给观众,更具感人的力量。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我们热爱和平》 阚文 摄


摄影作品《我们热爱和平》由摄影家阚文在1952年拍摄,画面中两个普通儿童,怀抱和平鸽,画面人物表情生动,虽是普通儿童,却很好地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愿望,同样具有感人的力量,这幅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招贴画广为流传,大受欢迎。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夺冠一声吼》 何慷民 摄


摄影作品《夺冠一声吼》是摄影家何慷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拍摄的一幅作品,画面上的 女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前的一声吼,不但形象典型突出,气 势感人,而且还抓住了“亚高潮”的瞬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型化让人印象深刻


有的摄影家说,经典的照片就是使人过目难忘的照片。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经典的作品就是要抓取人物的特点,抓取人物的特殊姿势,抓取人物的本质,这样的经典摄影作品能给观者以直接的感受、直接的视觉冲击,确实能使人过目难忘。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赫本》 卡什 摄


如摄影大师卡什拍摄的摄影作品《赫本》表现的是美国著名影星赫本美丽、优雅的形象,低垂的眼睑更使其增加几分动人的魅力,特点鲜明,形象经典,令人难忘。而在摄影过程中抓取人物的特殊姿势的形象,同样可以达到令人过目难忘、印象深刻的效果。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作家高尔基》 伊夫捷里赫依 摄


如摄影作品《作家高尔基》表现的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形象,他那支撑下颏的手臂显示出一种特殊的姿势,再生动、表情自然,是一幅成功的典型形象的摄影作品。


典型化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鲁迅和青年木刻家》沙飞 摄


许多时候摄影作品中的人物不但具有典型性,而且还记录了历史的一瞬,因而使得这个 典型性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如摄影大师沙飞的摄影作品《鲁迅和青年木刻家》摄于1936年10月8日的上海,鲁迅抱病来到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闭幕式现场。当时鲁迅身患疾病,脸色苍白,颧骨突出,脸颊消瘦。他仍然带病和青年木刻家交谈,鲁迅的形象典型而具有代表性,11天后鲁迅病逝。这是鲁迅生前最后的照片,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一瞬,故此幅作品具有浓重的历史厚重感,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在结婚登记处》 李仲魁 摄


摄影作品《在结婚登记处》摄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实行了新的婚姻法,废除了父母包办婚姻等不合理的习俗,画面上一位少数民族的女青年来到婚姻登记处,她手里拿着手绢,嘴叼着手绢的一角,表现出害羞和不好意思,这是表情的一面;表情的另一面表现则是压抑不住的喜悦和兴奋,幸福洋溢在她的脸上。多种表情集中显现在一个人的脸上,使其更具有典型性,也成为那一历史时期的代表形象,此作品在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获奖。


///////////


延伸阅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摄影美学》三部曲

摄影美学 | 摄影艺术创作的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