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在哪兒?武漢南大門、西臨嘉魚、東臨鄂州,是楚天首縣。


但這些泛泛而談,就算是七號線開到了紙坊,大多數武漢人還是說不具體,大概光谷以南?

江夏太大,足有2018.3平方公里,下轄金口、鄭店、紙坊、大花嶺……

似乎只有靠近光谷的,才會讓人知曉,名聲在外諸如廟山、藏龍島。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在湯遜湖畔,漢、東大學的學子說大花嶺,嘴巴里嘟囔著文化大道,“走遍天下,最美江夏”;


而紡大陽光校區和地大江城學院的學生,張口閉口都難逃紙坊。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區金口鎮,武漢繞城高速外,往南走十餘里便至咸寧市嘉魚縣。

這裡曾是江夏郡的縣治所在;三國時期赤壁之戰的發生位置,至今金口還同蒲圻爭論不休;達摩祖師在這裡留下一葦渡江的傳說。

上個世紀保衛大武漢的中山艦在這裡沉沒,如今亦在這裡永久停泊。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上世紀,中山艦還沒打撈出來,江蘇就想將中山艦送回南京陳列,而廣東要把中山艦“接回孃家”。

武昌區更是專門做了三套方案來爭取中山艦:在閱馬場修建中山城,在白沙洲的江灘做展覽館,或者乾脆讓中山艦永泊於紫陽湖。


但最後誰也沒想到,中山艦留在了江夏金口,武漢繞城公路以外。

就像初來江夏讀書的大學生,總是忍不住問一句?為什麼是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高考志願中報的漢口、東湖學院,既不在漢口,也不在東湖湖畔;


本以為去南湖跟民大做校友的紡大人,轉了902還要再轉;


當年的地大江城學院,更是深處紙坊腹中,渾然不知出江夏是一種什麼感覺。


武漢本地的孩子,回家的頻次從每週變成兩週、一月。週末下雨?不回家!公交太擠?算了,不回家。外地的孩子,家裡住得稍遠,能在學校一待半年。

對江夏的怨念,在江大的同學朋友圈秀地鐵時,到達巔峰。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但靜下心來,只能責備自己沒勇氣復讀。

若不是當年漢水改道,漢口四百年前一沙洲,武漢中心大概也需要往江夏偏移,而江夏從未責備過漢水。


大學四年,與自己、與學校、與江夏和解的四年,在臨近畢業的時候,與這個有歷史的古城江夏開始告別。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在1912年改名武昌縣,又在1995年改回江夏區。

1918年,武昌-長沙段火車建好,沿著這條鐵路,早期中國出現的所有車型幾乎都在這裡跑過。


鐵軌兩邊是江夏民居,上世紀還在啟用蒸汽火車時,火車發出嗚嗚的聲音,從這裡呼嘯而過。後來粵漢鐵路建成,從武昌站發車,途徑紙坊站,前往廣州需44小時。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在江夏老城區,歷史痕跡依然保留的完好。


如今鐵路早已升級,44個小時的蒸汽火車早已被淘汰,但透過鐵柵欄,看著下面鐵軌和兩岸的山巒、民居。


仍可以想象當年,蒸汽機車緩緩從眼前逼近,武昌縣的孩子們,看著火車到來的驚喜,生出一個有一個關於遠方的夢想。


在粵漢鐵路旁,武昌區還在江夏中間扣出一小塊自留地,一座3303工廠,背靠著白雲洞,是漢陽造的“老家”。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緊貼著粵漢鐵路,江夏也有了武昌大道的雛形,在文化大道未修好前,這裡是江夏人民進城的主幹道。


從武昌大道穿梭走在江夏民居里,仔細打量江夏古建築的痕跡,突然想起武漢女作家胡榴明的一段描寫:


“懸山頂,雙坡落水,正屋瓦脊中間略低兩側略高,端頭也只翹起那麼一點點,談不上是飛簷。


正面臨街院牆的牆頭也蓋瓦,瓦脊兩側的簷頭也只是微微向上翹起一點。”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雖然同飲長江水,但江夏古建築不像黃陂,立著白牆高瓦。


外觀簡樸,不重修飾,多吸收徽派建築特色,這是江夏民居,但如今也只能在片面的痕跡裡去捕捉。


完好的江夏老建築,很難找到了。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住在江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裡多是獨門獨戶的小別墅,自家的地基,自家建的房子。


在紙坊大街看到一個老江夏,門裡門外都是打麻將,原本熾烈的陽光被樹上的葉片揉碎,灑下的斑駁挺溫柔。


從老人的神態中就可以察覺到,住在這裡是多麼舒適。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的生活節奏很慢,唯獨早餐吃的早,大牛、何師傅、黃胖子,一過九點就吃不到了,賣完收攤是新鮮宗旨。


找到紙坊大街上赫赫有名的黃胖子牛肉粉打聽,每天兩點須起床,四點鐘會迎來第一批客人——金口通用的上下班輪換就開始了。


大塊的牛肉,鮮香的牛肉湯,面對下了夜班的通用人來說,美味是最好犒賞。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這裡多丘陵,走在路上有微微的傾斜。


江夏境內有名的山巒數不過來:龍泉山、八分山、青龍山、槐山、獅子山、東嶽山、牛頭山……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可以說江夏發源於金口,在唐朝以造紙享譽全國,又在近現代發跡於鐵路。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從歷史的軌跡來看,這應是一座普通的小城,江夏二字,卻因為熊、譚、黃三姓,享譽全國,只能說地靈人傑。


江夏有一條熊廷弼街,就從江夏人熊廷弼的名字而來。原先讀歷史總對一個詞印象深刻——“傳首九邊”,其中主人公就是明末抗金將領熊廷弼,被魏忠賢所害,在崇禎二年才被昭雪。


一座譚鑫培公園,紀念的是江夏人譚鑫培。1905年譚鑫培在北京,錄製了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


天下黃姓出江夏,在福建還有一座公立大學,以江夏為名。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而更加難以預料的是,這一座緩慢成長的小鎮。


卻在21世紀迎來了大學生的爆發,會成了無數人的第二故鄉。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宜居、閒適的性質,很適合大學城。


但來到這裡的大學生太多,就像小而精緻的湘西小鎮,被遊客佔滿,苦不堪言。


9字頭的公交在江夏奔流,拒載過江夏人的青春:下一輛空車,下一輛空車。


在武昌火車站,座位和趕時間二者不可得兼,公交只停靠專門的隘口,學生有秩序的排成長龍;


但在光谷終點站,想要搶到座位,就得靠機緣、眼神、腳速,三者缺一不可,在登門的一瞬稍不注意就被旁邊柔弱的姑娘給搶了先。


前往江夏的漫漫長路,總會有幾次搶不到座位,被擠到車門口“碾作塵”,臉被擠到窗戶上貼著,眼睜睜看著外邊,然後心裡發誓以後再來這裡吃屎(攝影曾立下毒誓,嗯真香)。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藏在紙坊腹地的地大江城學院,在2013年底等到了紙坊東站。


習慣坐城際的學生四年車票,在家裡能貼一面牆,而隨緣坐車的孩子對901/903/905來者不拒,反正北華街停車場嘛。


今年是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第十五年,也是改名的第五年,也在今年等到了地鐵七號線。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當年畢業時學校剛剛修好了珠寶大樓,一頓散夥飯,最後在紙坊東站不說再見。


15年校慶重回母校,感覺學校變化並不大,住在七棟出行依舊不方便,這一屆大四的學弟學妹,已經在打包行李準備回家。


又是一年畢業季,就連離別的模樣都很相似。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從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向北走三公里,途徑在建的市民之家,江夏教育top1江夏一中,終於看到普安新村扛把子,紡大陽光校區。


但比起青龍山扛把子,新村扛把子聽起來像是三流小勢力,但這只是紡大人的低調。


在七號線尚未通到紙坊前,早出晚歸的紡大人在902上罰站,能正坐光谷轉車,亦能反坐北華街轉車,花式轉車,看遍江夏山清水秀,但他們從來都沒有炫耀。


作為陽光水上樂園,毗鄰湯遜湖的紡大陽光校區,每逢暴雨時節,都能在校園裡撈出湯遜湖活魚,他們亦沒有驕傲。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陽光水上樂園的孩子喜歡宅在寢室上網。


你看今天這個雨像不像我昨天掉的分,沒錯,今天一定要打回來!屢敗屢戰、屢戰屢敗……


最後拉一寢室人下水,可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讀書的時候抱怨母校、抱怨江夏,等到離開卻又失落,以後的自己再也不屬於這裡了。


無論是食堂的皮蛋涼麵,油潑面,酸菜面,鴨血粉絲,三鮮面,餄餎面;還是上學路鬥智鬥勇的9字頭公交,在902上偶遇的馬尾辮姑娘;團建去過的青龍山,騎行的環山綠道


匆匆四年,也到了該離別的時候。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在地圖上按圖索驥,這個江夏有些陌生了。


BAT三家竟都在江夏建立分舵:藏龍島百度,金口阿里巴巴,陽光創谷騰訊。華為雲也即將落戶。


如今江夏之於武漢,竟有幾分華山論劍的味道。


九點,世界第一生產力碼農,自七號線江夏客廳下地鐵。


騎上共享單車,一條騰訊大道筆直向東,目標騰訊武漢中心。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走進新建的騰訊武漢中心,有一種探訪阿聯酋王室莊園的感覺。


一樓的走廊放置實木座椅,把遮陽傘撐開,是適合喝茶吃點心的下午。


旁邊樹木環繞有人精心打理,青草一塵不染,聞起來一股子清香,讓人聯想到屈原九章中關於芳草的形容。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沒能探內部的食堂,實在有些遺憾,關於別人家的食堂只能存在於設想。


園區裡邊還有籃球場、足球場、網球場,放鬆時下來丟幾發三分,換換腦子。


全盤觀察下來,環境、設施滿分,撇開食堂因素,這裡應該算是全武漢最棒的工作地點了。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不過五、六年的光景……


原來大花嶺旁邊的房子,廣告招牌掛在車站,勁爆驚喜價5000,只要5000,結果漢口的室友一邊等車一邊切:絕對不可能有人買的;


原來整個江夏想找個勤工儉學的地方都難,坐905到新興街去宜佳廣場打臨時工,一小時八塊錢,下班晚了只能坐黑麵包走武昌大道,有點慌;


原來流行在晚上租輛雙人車夜騎文化大道,路上都沒什麼車和人,沿路有些路燈在夜裡一閃一閃的,壞掉了,有點旖旎的氛圍。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現在,譚鑫培公園旁邊就是地鐵站。


溜娃的小嫂子和跳舞的大嫂子在這裡閒適生活。


大型的商超也是數不過來:中百、沃爾瑪、武商量販、聯投廣場、中央大街……


大學生想找個兼職很方便,而雙人自行車在文化大道上有點危險。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江夏有山有水有地鐵,在陽光創谷有騰訊,華為準備入駐;在金口有阿里巴巴菜鳥,有通用汽車;名滿武漢的廟山、藏龍島更不必提。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用66張照片,3800字,帶你瞭解江夏

我愛江夏,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