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出版於19世紀中葉的家庭日記式小說《小婦人》,隨著去年年底的同名改編電影,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儘管這本書成書於一個半世紀以前,但在15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顯得毫不過時。

如書名所示。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馬奇家的四個女孩——梅格、喬、貝絲和艾米,在母親的溫柔教導和父親指引式的精神支撐下,如何從懵懂無知的少女,變為合格小婦人的成長曆程。

從時代背景上看,這部小說的誕生,與歐美國家的婦女解放運動和女性主義的興起密不可分。

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塑造了四個性格各異的女孩,並以她們開明樂觀的母親為紐帶,用最真摯的愛和最寬廣的胸襟包容和指引著她們一步步變得更好。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儘管在結局中,除卻因病去世的貝絲,其他三姐妹都走上了相夫教子的傳統之路。就連曾經最離經叛道,男孩氣十足的喬也不例外。但她們的婚姻,不是向“父母之命”或“貴族階級與金錢”的妥協,更不是“年齡到了,不得不結婚”的將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確認了自己心思之後,發自內心地“嫁給愛情”。

此外,書中還充滿了親情、友情和許多少男少女的小心思。看她們成長,彷彿也能夠反芻自己的成長。聽著馬奇太太對她們的理解和開導,彷彿自己也能夠通過這些文字,與四位小婦人一起,住在那個“全世界最有愛”的屋簷之下。

因此,這本書適合所有對自己的當下和未來感到彷徨和迷茫的女孩們,一讀再讀。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01 溫柔的賢妻良母——梅格

梅格,是放在過去與現在都頗為典型的傳統女性形象。

她是大姐,也是四姐妹中最早結婚生子的人。

還未結婚時,她熱愛跳舞,渴望過富裕人家的生活。但同時又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同參加舞會的富家小姐們打扮成“看似有錢的瓷娃娃”後,會認為自己“犯下了大錯”;更是在聽到別人在背後對母親的揣測和詆譭時,滿臉通紅,憤而離場。

作為長女,當父母不在家時,她主動承擔起了操持家務,照顧妹妹們的責任。

作為情竇初開的少女,儘管嘴上一直對“嫁個有錢人”唸唸有詞,但當她確認過自己與貧窮的家庭教師布魯克彼此相愛後,也不惜忤逆馬奇姑婆,拒絕她口中“豐厚的嫁妝”,勇敢地嫁給自己心愛的人。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後來,梅格生育了一對雙胞胎。在剛剛成為母親時,她手忙腳亂,生活的重心全都在兩個孩子身上,恨不得把丈夫從家裡趕出去。但當育兒工作漸漸步入正軌,她卻發現丈夫變得越來越沉默,兩人之間也越來越沒有話說。

這可能是每個當身份從妻子向母親轉變的女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梅格沒有選擇得過且過,也沒有逃避,而是去尋求她最信任的母親的幫助。

馬奇太太一句“不要將丈夫關在育兒室外”讓她恍然大悟:孩子是兩個人共同的,但通常女人在母性的支配下,總喜歡大權獨攬。

其實,適當放手,不僅能夠改善夫妻關係,增加共同話題。對孩子的成長也大有裨益。

這個深愛著爸爸媽媽和妹妹們,恪守自己作為女兒、妻子和母親本分的小婦人,在四姐妹中並不十分起眼。

但正是因為有著千千萬萬個溫柔賢惠、勤儉持家的梅格,才構成了一個又一個傳統家庭的穩定和勃勃發展。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02 直爽獨立,倔強暴躁的“俠客”——喬

據說作者以自己的形象創作出了喬,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喬是整本書中著墨最多的人物。也是擁有著“主角光環”,並被大多數讀者喜愛的人物。

從一開始,喬就對自己的女孩身份缺乏認同。她抱怨過自己累贅的長髮,討厭那些華麗的服飾,對愛情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當聽到梅格墜入愛河後,她的反應最為強烈,也為“女孩終要嫁人”這樣的命運而懊惱。

當青梅竹馬勞裡鼓足了勇氣向她表白時,她卻用“我一直把你當朋友”這樣的理由,屢次三番地拒絕他。

她還說過:“如果每個家裡都註定有一個不結婚的老處女的話,那應該就是我吧。”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但喬“不像個女孩”的種種舉動裡,依舊藏著骨子裡的深情和對家人的愛。

父親病重,全家上下急成一團。她二話沒說,剪去自己的長髮賣錢,給母親做路費。

錯以為貝絲喜歡勞裡,為了給他們製造機會,她離開家鄉,做家庭教師的同時,還寫奇幻故事賺錢,只是為了帶這個虛弱的妹妹去海邊療養。

當貝絲離世,她處於人生低谷,又收到了勞裡和艾米在一起的消息。儘管她無不遺憾地說道“也許這時候他再向我求婚,我會答應。”但理智仍然告訴她,她對勞裡的感情,從來不是愛情。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這也是我最佩服喬的一點。

無論任何行為,她都有非常明確的目的性。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也正是如此,她能夠不顧世俗眼光,主動敲開出版社的大門。也能夠斬釘截鐵地拒絕勞裡的求婚。更能夠放棄寫作那些已經輕車熟路迎合讀者的小說,就此封筆。

喬身上的勇氣,是一般女孩所缺乏的。

我想用“俠客”的概念來形容喬,不僅因為喬有著仗劍走天涯,快意江湖一笑泯恩仇的灑脫個性,還因為她能夠及時轉身,即便自己的餘生可能終將因為某個人而牽絆和停留,也選擇回頭。

最終,喬還是走入了婚姻,結婚對象是與自己之間存在年齡差且清貧的德國人巴爾教授。但這樣的安排,反而說明了喬的成長,和作者對女性生存環境改善的祈願。

當一個女性不再通過抗拒婚姻來表達獨立和自由,這樣的社會才算達到基本的公平。

當婚姻不再是女性的束縛,她們才能夠真真正正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03 靦腆善良卻早逝——貝絲

如果這世上存在彼得潘的永無島,貝絲一定是其中一員。

她善良、靦腆、勤勞、乖巧——所有用於形容小女孩美好品質的詞語,用到貝絲身上都不過分。她總是安安靜靜的,面帶微笑的,看其他姐妹之間或笑或鬧。

她是所有人的小天使,也是讓姐妹們能夠和睦相處的定心丸。

貝絲有音樂天賦,彈得一手極好的鋼琴。卻因為害羞,在一開始不敢應允勞倫斯老先生的邀約。後來即便答應了,也要勞倫斯先生保證,自己拙劣的琴聲不會被他人聽到。

在媽媽離家期間,其他姐妹們都放飛自我,只有貝絲,每天默默做著家務,還不忘去照看更為貧窮的赫梅爾太太以及她的孩子。儘管那天天氣糟糕,也沒有一個姐妹願意陪伴她。

但也正是因為這不間斷的照顧,貝絲才染上了猩紅熱。儘管當時闖過一劫,但此後卻落下了病根,在喬陪伴她從海邊療養回來之後,便很快過世。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許多人無法接受貝絲早逝的命運。但在我看來,最懂事最溫順的女孩早早離去,反而是件好事。

人生實苦,愛情更苦。縱然婚姻是兩個相愛男女的結合,也免不了將女人框定在暗無天日的重複裡,只能從丈夫和孩子身上嘬取零零星星的甜。

馬奇太太也曾說過,她從來沒有幻想過貝絲出嫁的場景,彷彿這個孩子會一輩子留在家中。

文學評論家認為,貝絲的死亡,標誌著傳統女性角色的逝去,像喬那樣,追求平等和自由的新女性正在崛起,女性的地位也在穩步提高。

可我寧願認為,作者是太愛這個姑娘了,所以才讓她永遠定格在了青春的模樣,不讓她經受一絲一毫未來感情的折磨和婚姻家庭的繁瑣。

當人們回憶起她時,永遠是那個惹人憐愛,勤勞善良又不諳世事的小小貝絲。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04 知世故而不世故——艾米

一直以來,艾米的形象都頗受爭議。

她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童年時也像是個“被寵壞了”的典型。

她比梅格更虛榮,為了讓同學看得起,故意違反校規,帶酸醃橙進課堂;成年後更是將“嫁個有錢人”作為自己的使命掛在嘴上。

她做事不分輕重,因為和喬慪氣,燒燬了她視若珍寶的作品。

但她的成長和思想轉變,也是四姐妹當中最為迅速的。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在她因為自己得體大方的表現,獲得了歐洲遊學的機會後。她在金光閃閃的藝術殿堂面前,理智地認清了自己:“成為藝術家需要天賦,而我不行。”

她放下畫筆,轉而試圖通過婚姻去實現自己進入上流社會的夢想,同時也是她眼中改善整個家庭經濟的希望:“我們家必須有人嫁得好,梅格沒有,喬不會,貝絲不能,我必須嫁得好,才能讓一切變好。”

於是,艾米主動進入所有能夠讓自己躋身上流社會的場合,學著扮演一位淑女,並差點答應那位“比勞裡更有錢”的富家公子弗雷格的求婚。

但恰在此時,被喬傷透了心的勞裡與艾米重逢,喚醒了她一直以來對勞裡的愛。

艾米此前的人生,總有意無意地被喬的光芒遮蔽。無論與馬奇姑婆的相處,還是與勞裡的關係。這些機會,始終是喬搶佔了先機,而艾米儘管也同樣有才華,同樣有自己的思想,卻只能生活在姐姐的陰影之下。

終於,在歐洲遊學的過程中,艾米真正成為了自己。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勞裡與艾米的結合。

但在我看來,正是他們之間的“相互救贖”,比勞裡和喬在一起打打鬧鬧的青梅竹馬時光,更具有靈魂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也正是這些屬於成年人的深層瞭解,才讓他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艾米能夠在勞裡失戀頹唐終日飲酒作樂時,用尖酸刻薄又不無道理的話,把勞裡一棍子敲醒。

勞裡能夠在艾米麵對婚姻搖擺不定,幾欲被嫁入豪門的榮華富貴衝昏頭腦時,及時出現在艾米麵前,表明自己的心意,促使艾米看清自己的內心。

如果說,勞裡在喬面前永遠是“我的男孩”。那麼在艾米麵前,他才真正蛻變為了一名男子漢。

只有兩個懂得成人世界遊戲規則的大人,才能把未來的婚姻經營好。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當然,《小婦人》並不是一本完美無瑕的小說。書中大段大段的說教,與對基督教的盲目和狂熱信仰,對《聖經》及其衍生讀物的反覆引用,都極易讓我們這種沒有宗教信仰傳統的讀者感到厭煩。描寫到喬被巴爾教授打動,竟然是因為在一場討論會上,巴爾教授與別人雄辯說“宗教高於科學”?這實在是讓生長在21世紀的我有點無力接受。

但,忽略這些時代侷限,這本書對於那些想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的女孩子,依然值得借鑑。

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並勇敢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在這一過程中,婚姻不應該,也不能夠成為我們瞭解自我並認同自我的羈絆。


豆瓣評分8.4,這本150年前的《小婦人》,值得所有女孩一讀再讀


最後,以文中馬奇太太對四個姑娘的教導作結:

希望我的女孩們美麗大方,多才多藝,為人善良,受到讚美、愛慕和尊重,年輕時幸福快樂,婚姻美滿。願上天保佑,讓她們無憂無慮,過上愉快而有意義的生活。

豪宅不是家,因為裡面沒有愛。

錢很有用,但我不希望你們認為錢才是唯一值得追求的。

我寧願看到你們幸福快樂、心滿意足的過著清貧的生活。也不願你們變成沒有自尊、不得安寧的皇后娘娘。



【作者簡介】北魚,文學碩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認真寫文,願煮字為藥,療愈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