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乾隆朝权臣间关系真如影视剧中那样,和珅被刘墉和纪晓岚欺负吗?有何史实依据?

清风醉史


乾隆朝权臣之间的真实关系绝非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不但刘墉和纪晓岚官没有和珅的大,而且他们在皇帝面前也不像影视剧中那样受宠,想要欺负和珅更是不可能了。

他们的官职情况

  • 刘墉,其父刘统勋官至宰相,曾任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他算是根正苗红的官二代。公元1751年,刘墉参加科举考试获进士及第进入仕途,他最高的官职是正一品体仁阁大学士,在文官里面也算是顶峰的存在了,相当于宰相(跟他父亲比,相当于假宰相)。

  • 纪晓岚,其父纪容舒是清中央部署的属官,相当于中层领导,他的家世就不如刘墉显赫了。公元1754年,纪晓岚科举考了二甲第四,从此入朝为官,最高的职务是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相当于从一品的文官。

  • 和珅,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是典型的世袭将领家庭出身,公元1769年科举落榜,做了一名普通侍卫,后来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是绝对的实权派,除了乾隆皇帝,大清国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使唤得动他。
  • 表面上看,他们三人都是大学士,可是清朝的大学士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和珅的文华殿大学士属于二等,而刘墉的体仁阁大学士是五等,纪晓岚的协办大学士不过是最后一等罢了,这里面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大概意思就跟今天的名牌大学、国家重点大学、省级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差不多。

他们的年龄情况

  • 三人之中,刘墉(1719年-1804年),最为年长,他做官时的年龄是32岁;纪晓岚(1724年-1805年),他入仕的年龄是30岁;而刘墉和纪晓岚同朝为官的时候,和珅(1750年-1799年)才是个4岁的孩子,一直等到1769年,和珅才做上一名普通的侍卫,这时候刘墉已经50岁了,纪晓岚45岁,和珅19岁。

  • 和珅真正拥有实权的时候是1776年,先后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而这一年刘墉是内阁学士,在南书房任职,也是《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其先后任江苏学政、吏部右侍郎、湖南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特别是在1782年,刘墉在京任左都御史、任职南书房行走,面对炙手可热的和珅,刘墉是敢怒不敢言,史说是“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在面对乾隆帝对和珅的专宠,刘墉只是静默自守,偶尔陪着笑脸,说几句俏皮话取悦皇帝罢了。
  • 而也是在1776年,纪晓岚的官职是侍读学士,文渊阁直阁事,那就是一个芝麻大的小官,想要和和珅斗智斗勇是不可能的,每每皇帝与和珅议事时,纪晓岚只能待在门外,充其量是个看门的差事。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彼时的纪晓岚巴结和珅还来不及呢,哪里敢斗嘴,想都不要想。

跟和珅斗争的真实情况

  • 历史上,纪晓岚官小言轻肯定是没有胆量跟和珅叫板的,敢于跟和珅争斗也最有资格跟和珅斗争的人,按理说也就宰相刘墉了,第一他家世比较显赫,父亲是雍正、乾隆王朝的肱股之臣,并且担任军机处要职,是真正掌握清政府实权派的人物;第二刘墉的辈分也比和珅高,其家族毕竟是效忠前朝的大臣,和珅家族的地位远不及此,故刘墉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即便如此,实际上的刘墉是怎么跟和珅打交道的呢?据《清史》记载,刘墉入京任职后,因为经常在官场混,所以为人也十分圆滑,从来不正面跟和珅做任何对抗,尽管他私下里会偷偷对和珅的所作所为不满,但是从来没有在别人面前表露出来。而最为现实的一点,刘墉官职没有和珅的高,权利不及和珅的大,也没有被封侯赐爵,更不是军机大臣,严格意义上刘墉连参与清朝最高政治决策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在乾隆统治时期,刘墉一直都隐忍不发从不招惹和珅。直到乾隆帝驾崩之后,刘墉才积极的参于到对和珅的斗争中去,跑前忙后为嘉庆帝分忧,入大内当值,以供皇帝随时咨询。后来嘉庆帝也是听从了刘墉的建议,才没有对和珅实行凌迟处死,而是赐和珅自尽。

  • 而纪晓岚与和珅的真实关系可以说没什么交集。一来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差了有26岁;二来纪晓岚历经官场沉浮性格上收敛了很多,也学会了明哲保身,面对和珅时不攀附不得罪,除了基本的工作交流,都与其保持距离;其三纪晓岚在文化部门任职,和珅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和珅压根都没把纪晓岚当会事。要说和珅和纪晓岚之间的“争斗”,只能算有一次,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和珅新建了一处宅院,就邀请在文学领域德高望重的纪晓岚题匾,纪晓岚参观了院子后便题写“竹苞”二字,和珅得匾非常高兴,后来乾隆帝一语道破,“竹苞”二字拆开就是“个个草包”,意思纪晓岚骂和珅府上的人个个都是草包,从此和珅在心里便怨恨纪晓岚。这种杜撰野史的真伪在现在看来也是值得商榷的,想必彼时的纪晓岚还没有胆量跟和珅玩文字游戏。

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 实际上,和珅和刘墉、纪晓岚的之间,就是普通的同事关系,也或者说是上下级关系,和珅的官大、权重、位高、人贪,这些都非刘墉和纪晓岚莫属。据清·汪诗侬编著的《所闻录》记载:“清乾隆时,和珅当国,权倾一世”,“结党营私,道路侧目,朝士莫敢撄其锋者。”和珅出行,都到了“道路侧目”的地步了,可想而知权力到了怎样登峰造极的地步了,这时候谁敢惹他啊?在官场上除了皇帝他就是绝对的存在!所以纵使刘墉和纪晓岚这样的有志之士,也是不敢轻易得罪和珅的。史书上说,朝鲜使臣徐有闻回忆他在清廷时的见闻情况是,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投靠,只有刘墉、纪晓岚、朱珪等人始终不依附。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纪晓岚、刘墉最大的极限就是不与和珅同流合污,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清者自清的为官品质就不错了,像电视剧演的那样跟和珅斗智斗勇,只能是现在作家的主观臆断和想象罢了。

  • 而历史上刘墉和纪晓岚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纪晓岚是刘墉其父刘统勋的门生,所以作为刘墉的同门师弟,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友谊深厚。据大学士英和《恩福堂笔记》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的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刘墉死后,纪晓岚将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写下来作为挽联赠予,以表依依相惜之情。

作为电视剧,刘墉和纪晓岚智斗权臣和珅,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作为真历史,刘墉和纪晓岚隐忍远离和珅,符合当时的朝廷秩序。电视娱乐娱乐就好,不必当真,现实中还是要好好做人,找准自己的位置。


阳光初起时


清宫剧中不乏内斗,有的实力碾压,有的则是斗了一辈子,但事实很少发生这么大内斗,小小的内斗是经常有的。

刘墉、纪晓岚、和珅都曾在清乾隆朝为官,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曾经做过同事。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刘统勋长子。

刘统勋是中国历史上被谥号“文正”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之一,曾任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官至宰相,可见刘墉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

刘墉在乾隆十六年,即1751年,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进入仕途,开始了官场生涯,最高官至正一品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地位了。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其父纪容舒大部分时间是清中央部署的属官,虽然也是官二代,但是家世就不如刘墉显赫了。

纪昀在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考了二甲第四,开始了仕途生涯,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

和珅(1750年-1799年),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这可是根正苗红的满族八大姓之一的旗人。

和珅出身于世袭将领家庭,参加了乾隆三十四年,即1769年科举名落孙山,只能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一名普通侍卫做起,开始了叱咤风云的仕途生涯。和珅被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看看这一串的名头,除了乾隆,就属他和珅最大了。

首先来看看,和珅都做过什么官,从参加科举的时候,和珅就中了探花郎,而之后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曾将担任过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刑部尚书,还有内阁大学士,还有内务府总管等等,而这些官职在朝廷中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了,而且之后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权势也是十分大的。

然后在来看看纪晓岚,在电视剧中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但是在历史上,两人的年龄相差比较大,但却是非常好的朋友,而他所担任的官职有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以及最有名的《四库全书》总编。根据清朝的官职制度,纪晓岚所担任的这些官职与和珅比起来,算是芝麻绿豆了。

清朝和珅 纪昀 刘墉三人同朝为官真实的关系 纪昀并没有那么好运清朝和珅 纪昀 刘墉三人同朝为官真实的关系 纪昀并没有那么好运

然后刘墉,刘罗锅。他的父亲是刘统勋,而刘墉也因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乾隆的赏识,曾经担任的官职有,太原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看起来这些官职并没有比和珅高的,但是在那时候,刘墉还有着另外的一重身份,那就是“御儿干殿下”,而这个身份给他带来的就是“见官大一级”。

而就刚才给大家分析的,很多人一定以为刘墉肯定就是身份最高的了,但要是抛开他的特殊身份,地位最高的是和珅。而刚才大家也看到了,三个人同为大学士,但是大学士和大学士也是分等级的。当时的和珅属于文华殿大学士,属于是第二等级的,而刘墉是体仁阁大学士位于第五等,最后纪晓岚的协办大学士,不过是大学士中的最后一等罢了。

电视剧中纪昀铁齿铜牙的设置也是不符合历史的,因为他曾经被发配到边疆就是因为给贪污的官员报信。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并没有那么正直,就算他没有做过太多的坏事,但也是坏人的同伙,所以他的人品并不像剧中描写的那么好。刘墉在和珅受宠的那段时间也不会和他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他从小就知道为官之道,对于和珅他一直都是以圆滑的态度应对。这种情况一直到嘉庆继位才被改变,当时嘉庆命令刘墉查办和珅贪污一案,此时他才展现了不畏惧和珅的一面,所以他的正职也是掺假水分的。

关于刘墉,纪晓岚,和珅的关系,《宰相刘罗锅》和《及齿铜牙纪晓岚》中将其描述为:刘墉和和珅斗智斗勇,纪晓岚也和和珅斗了一辈子,实际上,历史上他们之间并没有出现过真正大的针锋相对。


小林读史


历史和影视剧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纪昀,字晓岚。清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有较深的文学素养,曾经编纂过多部传世经典,为中华文学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总体来讲,纪晓岚在整个为官期间是一个纯文官。

而和珅呢,钮祜禄氏,出身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虽然参加过乾隆三十四年的乙丑年科举,但是名落孙山。再怎么说和珅也是满洲正红旗人,以文生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开始了自己的官宦生涯,先从侍卫开始,一路青云直上,成为了乾隆眼中的大红人,位极人臣。

从两人的出身与身份来看,两人的交集不会很多,即便是有交集,也只是官场上的政治交集罢了。从另一方面看,纪晓岚比和珅大二十多岁,在和珅受宠时纪晓岚也已经是花甲之人,身上的书生意气与蓬勃的野心早已褪去,也无心再与和珅争斗。

而在一些史记中记载,纪晓岚与和珅还是关系不错的好朋友,一方面纪晓岚能在和珅的身上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另一方面,和珅也能的到纪晓岚的作为长者的关心。

刘墉,世代官宦,也是一代大儒,以清廉刚正著称,当然也是不会依附巴结和珅的,他们之间的交情可能也就是在官场上有所交集,但是交集不会太大,另一方面,刘墉和纪晓岚和和珅还是政治上的好朋友,在年龄上,相差也是很大的,没有什么争斗的心了。


阿强要奋斗


要说起乾隆朝最有名的大臣非和珅、刘墉和纪晓岚三人莫属,有关此内容的影视作品曾红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和珅在世界史上也留下名号的极品大贪,永远是话题的热点,古今总被拿来消遣和恶搞。

纪晓岚、刘墉斗和珅的精彩故事比比皆是,如《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深受观众喜爱!但历史记载的真相是这二位仁兄在和珅面前,那叫一个低调,一个毫无资格同等相对;另一个资格有了,但只会装傻充愣,电视剧中的睿智、英勇表现,全是瞎编!

刘墉出生于1719年,而纪晓岚出生于1724年,这两位年龄差不多,而和珅出生于1750年,比之小了30岁,明显属于两代人。

在乾隆朝后期,三人同殿为臣,相互之间是有交集的,我们先来了解下三人的仕途和地位:

1、刘墉

刘墉,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对于官场政治耳濡目染,经验颇丰。

刘墉31岁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正直干练、雷厉风行。

在乾隆朝晚期刘墉出任左都御史(言官首脑)、协理大学士后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渐渐地失去了皇帝的宠信。

清史记载当时和珅炙手可热,刘墉也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表现出其为人和为官的圆滑的一面。面对和珅专宠于乾隆,刘墉只好静默自守,装傻充愣。只能和另一个协理大学士董诰两个抱团取暖,不至于被和珅欺压太过,却从不敢正面与和珅死斗!

到了嘉庆四年,刘墉终于扬眉吐气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收受贿赂一案。

刘墉领会圣意,严查和珅及其党羽横征暴敛、贪污自肥等罪行20条,嘉庆随即处死和珅,只有在此时才从和珅身上,出了一口恶气。

2、纪昀

纪昀,字晓岚,父亲纪容舒做过云南姚安知府,也算是一个官二代。

纪昀30岁中进士,乾隆年间为太子詹事,后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到嘉庆年间才被升任左都御史,又迁任吏部尚书,加协办大学士衔。

乾隆朝纪晓岚一直都是“编书匠”,他的官路历程就是一部编书史,先后任英武殿纂修、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总纂、《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等。

纪昀在乾隆朝一直是学术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也没有资格参与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哪敢去跟权倾朝野的乾隆帝第一宠臣和珅斗,那不是“茅房里打灯笼”找死呢。

3、和珅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父亲常保做到福建副都统,但在和珅9岁时病逝。

和珅虽有文采,但科举不顺,但娶了个好夫人冯氏是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因此,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出仕是从乾隆侍卫做起。

因才学出众,又善于逢迎谄媚,一路升迁,曾先后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这一连串耀眼的官职,相当于政事、军事、财政、人事、文化、公检法、卫戍司令、皇帝管家一把抓了,而且都是一把手,皇帝之下可谓第一人。

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乾隆帝进入垂暮之年上朝时,恩旨和珅站在他和嘉庆的身边,因为只有和珅才明白乾隆的心思。所以每天上朝满朝文武三跪九叩后,和珅就等同摄政。

满朝文武官员上呈奏章后,他就“揣测”乾隆的圣意,自己判断后再下旨,借此把持朝政,因此不少人私下里都称和珅为“二皇帝”。而坐在一旁的嘉庆只是摆设没有实权,真正掌控大权的是乾隆和明白“圣意”的和珅。

这也导致了乾隆死后,嘉庆皇帝对和珅的清算,其实不光是为了和珅的家财,也是为了这段时间默默承受的“羞辱”。

看了上文,大家心里都有了一杆秤,在乾隆朝,三人地位天壤之别,纪晓岚地位最低,是没资格与其他两位叫板的;而刘墉最高做到过副相,是有资格跟和珅斗一斗的,但他选择了明哲保身,原因只有一个,只要有乾隆皇帝在,和珅谁也扳不倒,谁也不会是他的对手,官场沉浮几十年,政治经验丰富的刘墉终于等到了新皇掌权,行雷霆一击,出了一口忍了几十年的恶气。


70后大叔讲历史


我是史曼罗,我来回答【乾隆朝权臣间关系真如影视剧中那样,和珅被刘墉和纪晓岚欺负吗?】

影视剧中,演员张国立、王刚、张铁林三人因《铁齿铜牙纪晓岚》而成为“铁三角”。而影视剧中,三人扮演的纪晓岚、和珅、乾隆更是让人感到非常有意思,铁齿铜牙纪晓岚智斗“巨贪”和珅的桥段让人记忆深刻。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与和珅的故事,难道这对“欢喜冤家”真的就是这么一种关系吗?

1、年纪相差很多的二人

真实情况是,纪晓岚的年纪要比和珅大很多,大多少呢?足足二十五岁之多。也就是说,当和珅叱咤朝廷的时候,纪晓岚都已经是“年过中年”了,试想一下,哪有人会跟自己的晚辈整天“勾心斗嘴”,闲的吗?

2、少有交集的二人

与荧幕上不同的是,纪晓岚其实和和珅平时的交集并不多,除去年龄的关系,二人的工作也并无交集,加上一个是汉臣,一个是满臣,平日的关系倒也不是不好,而是也会可以保持距离。

3、地位相差悬殊的二人

虽然,乾隆让纪晓岚修《四库全书》,但也仅仅是为了所谓的“附庸风雅”罢了,作为满清皇帝,对于汉文化的重视,自然要找一些文学功底深厚的文人围在身边。而又一次,纪晓岚因多说话,被乾隆劈头训斥:“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这也看出,纪晓岚并不是乾隆的宠臣,而仅仅是乾隆手下的一介消遣之臣罢了。但是,和珅就不一样了,身为满臣,23岁就担当管库大臣,26岁就已经上位军机大臣、内务府总管。这样的地位,根本就不会把纪晓岚放在眼里。

4、“刘罗锅”不罗锅

刘墉与纪晓岚、和珅并称乾隆朝的三大中堂,但其实,刘墉并非罗锅,而罗锅的出处是源于嘉庆皇帝对刘墉的称呼,但当时刘墉已经八十来岁了,在没有“钙片”的清朝,如此高寿之人弯腰驼背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且,刘墉出生豪门,曾祖、祖父皆是朝中大臣,父亲刘统勋更是名声赫赫。而相传刘墉聪明绝顶,当年殿试,乾隆为了提拔一位平民,生生将刘墉的状元降格。

而刘墉比纪晓岚都年纪大,到了与和珅同朝的时候,已经年过中旬,与乾隆身边“红人”和珅的关系其实开始圆滑,史料记载,乾隆四十七年的时候,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面对和珅也只能“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实在是“伴君如伴虎”为官者的无奈啊。


史曼罗


恰巧刚刚听(喜马拉雅山)了一部《和珅传奇》。姑且把此作为听后感吧。

和珅,出生在忠烈后代,父亲早亡,后妈对他不好,唯一给他留下的就是世袭的保镖之职。

和珅高大英俊,聪敏好学。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当时最好的学堂,期间吃不饱,穿不暖,饱受鄙夷。看尽了白眼之后,看明了只有权利和金钱才能不再遭受白眼,才能站立在这太平盛世(混世)间。(童年真的很重要!)

学习时间,和珅凭自己的优秀被英廉(乾隆的老部下)看中,成为了英廉唯一的孙女的丈夫。

才华就像怀孕,日子久了才能看出来。和珅日夜勤奋,背四书五经,摹乾隆书法。终于被乾隆发掘。

自此,凭着和珅对领导的研究和了解,一路平步青云,总揽六部。纪晓岚想要巴结他,刘墉不敢得罪他。是名副其实的二皇帝。

权利越大,越看不清自己。嘉庆称帝之后,他却仍然抓住太上皇这只粗腿不放,处处给嘉庆难看(此时我看的一脸懵逼,聪明如他竟然不能够在乾隆还活着的时候扳倒嘉庆另立傀儡??)。结果乾隆一死,他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嘉庆一撸到底。

和珅妖孽的49年就这么过完了。

其中一段和珅的结发妻子病逝,我替她感到莫名的庆幸。庆幸她心中还是那个英俊潇洒的丈夫,而不是用白绫自尽的贪官。


军武决战


和珅是正一品,纪晓岚最多也就算从一品,中间还差一品(刘墉),所以在级别上差2级,我们在看看和珅都是什么职位而纪晓岚都是什么职位?他何德何能能与和珅为敌,
也不够分量!再加上和珅是乾隆的宠臣他敢吗?再说长相,和珅是乾隆年间有名的帅哥靓仔,而纪晓岚,此人相貌丑陋,而且很胖,还有点口吃和近视眼,此人为人也不是那么刚正不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两淮盐政卢见曾因有营私贪污行为而被革职查办。纪昀则因为通风报信而被发配乌鲁木齐。


冰冰90217


如果和珅乐意,可以在乾隆年间吊着打这两位,而不是挨欺负。

我们可以从官职、血统和与乾隆皇帝的关系来说。

首先,咱们来看官职。

和珅是什么官呢?

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步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正总裁官,此外,他还掌管吏部、户部、刑部,也是内务府总管,而且,这些都还是一部分,他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官职,这些官相当于什么呢?

社会科学院院长、最高法大法官、检察院院长、军队总司令,还有国家总理,皇帝人身安全全权负责人、国家最大综合性百科全书总编辑……

那纪晓岚呢?

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嘉庆皇帝给的,跟和珅那个差得多)、太子少保、国子监事、《四库全书》总编纂,实际上的主持人。这些官相当于什么呢?

大概其是个教育部长、文化部长之类的,还有教太子读书的工作。

最后是刘墉,他是什么官呢?

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内阁大学士的属官)、体仁阁大学士等。

封疆大吏最后到副总理的样子,目测比纪晓岚好点,毕竟是实权。

您觉得,从这三个人官职来说,能斗到一起吗?

再说血统,这个咱们都清楚,和珅是满人,正经八百的八旗子弟,纪晓岚和刘墉是汉人。如果满族人没有犯了特别大的事儿,皇帝是天生向着八旗子弟的。为啥?因为那可是陪着自己的祖宗一起打天下的人的后代,能不向着吗?

最后,再说说乾隆皇帝与这三位的关系。

乾隆皇帝对和珅,是发自肺腑的喜欢;对刘墉,是对刘统勋后代的照顾和正常君臣关系;对纪晓岚……是有那么点不喜欢。

先说乾隆对和珅有多喜欢吧。

乾隆对和珅是怎么看怎么爱,因为这个和珅第一次见到皇帝,就发现这个和珅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办事儿特别细致,干啥啥行,乾隆非常高兴,于是连升九级,和珅的官就跟火箭似的蹿升,用时三个月就到了一品侍卫的位置。而且,乾隆爷还发现,这就是个大管家的料子,自己没钱,和珅能找,自己交代和珅办的事儿,和珅准给你办的妥妥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与乾隆皇帝初次见面,乾隆六十多,和珅二十五六岁,这么一个年富力强能干的小伙子,上哪儿找去啊!

另外一方面,和珅有点像乾隆的亲孙子一样(你说亲奴才也行。)没事儿就给乾隆皇帝捏捏肩啊,捶捶腿啊,没事儿两个人还吟诗作对一下。

这在古代,叫做知己。

并且,乾隆皇帝还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你说,知己加亲家,得有多好?

再说刘墉。

这个就是比较正常的君臣关系,刘墉的爹是一代名臣刘统勋,所以,乾隆多少都照顾点,根据纪连海的讲述,和珅是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免初考)的身份参加考试的,之后开始了仕途,乾隆任用刘墉,是因为刘墉清廉刚正,做事儿公允,但刘墉做错了事儿,也是该罚就罚,不过,因为乾隆还算惜才,再加上刘统勋的关系,对刘墉的处罚都会偏轻。但刘墉晚年可能是有点老糊涂了,也可能是因为和珅的关系心凉了,老是做错事儿,所以就越来越不受待见了。当然了,等乾隆皇帝死了,嘉庆皇帝让刘墉办理和珅案的时候,刘墉又精神抖擞了,不过,乾隆爷在的时候,刘墉可是压根不敢说和珅的不是。

PS,他也不是什么御儿干殿下。

至于纪晓岚,乾隆是真有点不喜欢。

具体怎么说呢?纪晓岚一辈子都没当过什么大官,都是些修书啊,礼仪之类的,没有什么实权。而且,据传言,纪晓岚是个爱吃肉好色的大胖子,压根没有张国立演的那么好看。而下面我说的,就可以明显看出来乾隆皇帝不喜欢纪晓岚,纪晓岚有一次给自己的朋友求情,乾隆皇帝立刻怒了,我记不清具体说的是啥了,大概说的是“我是看你的才华才让你编纂四库全书的,你给我好好编书,少搁我这谈国家大事!”

你看,连国家大事儿都不让参与,就为朋友求个情,就被痛骂了一顿,这不就是典型的不待见。

并且,纪晓岚还因为犯事儿被发配过新疆,别说和珅了,刘墉的地位他都没有。

所以啊,刘墉与和珅的关系,大概是刘墉看和珅不顺眼,但不敢说话。

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嘛,据传,纪晓岚没少巴结过和珅,我也没查过,不知道真假,但让纪晓岚去扳倒和珅,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

PS,最后补充一下,真正跟和珅斗的那几个,是实力跟和珅差不多的阿桂、福康安、王杰这些忠臣。特别是福康安,日常吃饭睡觉怼和珅。

我是伏生说历史,欢迎你的点赞和关注~


伏生说历史


现如今,关于清朝的影视剧频繁出现,为了各种原因,剧中大多对历史实情有所改编,导致很多人对那段历史,以及历史中的人物关系有所误解。

当今大多人是通过《铁齿铜牙纪晓岚1-4》、《宰相刘罗锅》等多部热门影视剧,才逐渐了解到了和珅、纪晓岚、刘庸之间的关系,王刚老师也逐渐成为“和珅专业户”。在影视剧情中,他们三人“关系密切”,每日嬉笑怒骂,甚至有势同水火之势,刘墉和纪晓岚二人,若是捉住和珅的把柄,便会不依不饶,但是,那只是电视剧的戏化而已。

清史乾隆年间,和珅、刘墉、纪晓岚三人的确同朝为官,但是,电视剧对他们的关系、年龄、官职等都有所改动,与真实历史并不相符,实际上,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样剑拔弩张,和珅也不可能被刘墉和纪晓岚欺负。

刘墉与纪晓岚私交甚好

历史上,刘墉与纪晓岚的渊源颇深,而且,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一直十分和睦。

首先,刘墉与纪晓岚两人年龄相仿,刘墉只比纪晓岚大了5岁,另外,纪晓岚还是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生,并且蒙受了刘墉父亲很多恩惠。

在纪晓岚还未发迹之时,刘统勋欣赏其才能,并且一直大力推荐纪晓岚,这对纪晓岚的仕途助力颇大。另外,刘墉与纪晓岚两人,兴趣爱好相同,两人都喜欢研习佛法和收集砚台。

一方面,他们时常会互相写诗,赠送对方砚台,另一方面,他们又反而会闹脾气,互相争夺心爱砚台,可以说算是一对好损友了。

和珅与纪晓岚有些私交

现如今,大多数人是通过4部《铁齿铜牙纪晓岚》,才得以逐渐认识到了纪晓岚和和珅,所以想当然认为两人是一对死对头,只因在影视剧中,二人整日嬉笑怒骂,而且,纪晓岚时时想抓王刚老师所扮演的和珅入狱。

事实上,和珅后来官至群臣首辅,在朝中,他与纪晓岚的工作交集并不多,而且,他们私交还算不错。

在正史之中,和珅的确深受乾隆帝宠爱,他曾身兼九门提督、吏部、户部等多个要职,尤其,在名将阿桂死后,和珅更是军机处群臣之首,加之平时乾隆帝宠爱信任,和珅在朝堂之上,可以说是如日中天的人物。

相比之下,纪晓岚只是个读书人,凭借科考入仕,在朝廷中担任文官,主要工作是为乾隆编辑书籍,如剧中所提到的四库全书就被后世流传,但是,纪晓岚并无实权,所以,他是没有电视剧里那样的实力去对抗和珅的。

另外,纪晓岚经过前半生的坎坷,加之曾被流放,处事自然逐渐圆滑,而且,他深谙为官之道,虽然没有与和珅同流合污,但是,他也不会傻到,在明面上与如日中天的和珅,正面对抗,反而会十分忌惮和珅的权利和威势。

刘墉与和珅关系平淡,两不得罪,独善其身

刘墉与纪晓岚相比,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更加平淡,一方面,刘墉与纪晓岚一样,他与和珅后来的官职相差很大,而且,在朝中,刘墉同样深谙为官之道,与纪晓岚一样是处事圆滑的人,刘墉虽然并没有依附于和珅,与之同流合污,但是,他也没有与和珅有很明显的正面对抗。

对待和珅,以及和珅的对立面,刘墉基本上采取了两不相帮,独善其身的做法,他与和珅的最大关联也是嘉庆上位之后的和珅案。

乾隆逝去,嘉庆上位,掌握实权,刘墉奉旨查办和珅结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总之刘墉与和珅并没有电视剧中关系那么复杂,虽然,刘墉没有加入到和珅的阵营,但是,在明面上,刘墉对待和珅也没有强硬的姿态,两人关系并不紧张。

总结:纪晓岚、刘庸、和珅三人,同朝为官,但是,他们真正的交集并不多。一方面,他们三人年龄相差很大,刘墉整整比和珅大了30多岁,另一方面,在后期,他们三人的官职级别,相差甚大。虽然,三人之中,和珅年龄最小,但是,和珅是乾隆帝的宠臣,因蒙受皇恩,加之能力卓著,得以步步高升,一路扶摇直上,最终官职竟然是三人之中最大的一个。

相比之下,纪晓岚和刘墉虽然年纪比和珅大上许多,但是,无论职能还是职位,与和珅都是差距悬殊,他们二人自然是很难扳倒和珅的,而且,二人后期深谙为官之道,与和珅这种权臣虽不亲密,但关系也不会特别紧张。


娜娜聊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