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祕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秘

鼠疫的定義

鼠疫(英語:Plague)是一種存在於齧齒類與跳蚤的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並藉跳蚤傳染給各種動物及人類。屬於甲類傳染病。在歷史上,鼠疫常會在特定時間從特定地區(如東非)突然爆發,如氣候變化造成動物繁衍遷移傳播,以及跳蚤的跨物種傳染。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秘

鼠疫分類

感染按症狀可分成三類:淋巴腺鼠疫、肺鼠疫、敗血性鼠疫。

當人類被攜帶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後,通常叮咬的局部無明顯反應,鼠疫菌經皮膚進入人體後,首先沿淋巴管到達局部淋巴結,在其中繁殖,引起出血性壞死性淋巴結炎,感染的腺體極度腫脹,充血壞死,即為“腺鼠疫”, 周圍組織亦水腫、出血,死亡率在50%左右。鼠疫菌可衝破局部的淋巴屏障, 繼續沿著淋巴系統擴散,侵犯其他淋巴結。鼠疫菌及內毒素,也可經淋巴循環系統進入血循環,引起敗血症,出現嚴重中毒症狀,包括嚴重的皮膚黏膜出血(故鼠疫曾被稱 為“黑死病”),不經治療,死亡率100%。然後侵入肺組織引起繼發性肺鼠疫,死亡率在95%以上,當 人類吸入一定數量的鼠疫菌後,可引發原發性肺鼠疫。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秘

鼠疫歷史大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查士丁尼大瘟疫

因為瘟疫發生在當時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時代,公元541年-542年,是歷史上第一次鼠疫大流行。公元541年,鼠疫沿著埃及,也就大概是埃及豔后時代500年後,侵襲整個東羅馬帝國。目前並未有明確的數字統計多少人因此死亡,然此次流行導致帝國原來三千萬人口,銳減一千萬人口,至少1/3人口死亡。嚴重影響該帝國經濟稅基與軍制兵源,削弱了拜占庭帝國實力,從此,東羅馬帝國由盛轉衰,使當時整個地中海貿易衰退,更造成許多昔日王國的勢力因此消失,並改寫整個歐洲的歷史。


第二次大鼠疫

因為中亞的一次地震和水災導致鼠疫再次爆發,黑死病被認為是蒙古帝國軍隊西征歐洲帶來的。蒙古帝國圍困克里米亞一個叫做卡法的小城,軍中發生鼠疫,準備撤退,在撤退時,蒙古王子命令向城中投擲鼠疫感染死亡士兵的屍體,後來幾天卡法小城內人紛紛喪命,逃出來的意大利商人把鼠疫帶到了歐洲,黑死病在1346年-1350年大規模襲擊歐洲,導致歐洲人口急劇下降,死亡率高達30%。1348年疫情又傳到法國、西班牙和英國,最後在1351年傳到位於俄羅斯西北部地區。估計歐洲有約2500萬人死亡,而歐、亞、非洲則共約5500萬—7500萬人在這場疫病中死亡。這場黑死病嚴重打擊了歐洲傳統的社會結構,削弱封建與教會勢力,間接促成了後來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在中國,明朝萬曆和崇禎二次的大疫被認為是這次全球大流行的一部分。據估計,華北三省人口死亡總數至少達到了1000萬人以上間接導致明王朝滅亡。


第三次大鼠疫

1855年中國雲南首先發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廣東爆發,廣州城在十日之內全城蔓延,並傳至香港。廣州和香港成為鼠疫流行中心,經過航海交通,最終散佈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估計在中國和印度便導致約1200萬人死亡。一直持續至1959年才正式結束。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秘

鼠疫鬥士伍連德

其中,哈爾濱東北大鼠疫的防疫總指揮官伍連德用3個月控制疫情,創造防疫史上的多個史無前例,193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候選人。發明了伍氏口罩,中國防疫事業奠基人。溫兆倫飾演的《浴火危城》完整地記錄了這次防疫的細節,《國士無雙伍連德》詳細書寫了伍老的生平。


關於鼠疫的一切,世界三次大鼠疫及中國東三省大鼠疫大揭秘

鼠疫診治

確診標準:疑似病例+以下實驗室檢查可確診

淋巴結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或眼分泌物, 或屍體臟器、管狀骨骨髓標本中分離到鼠疫菌。

或者上述樣本中針對鼠疫菌 cafl 及 pla 基因的 PCR 擴增陽性和檢出鼠疫 FI 抗原。

或者急性期與恢復期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或被 動血凝實驗檢測,針對鼠疫 FI 抗原的抗體滴度呈4 倍以上增長。

治療藥物主要是鏈黴素,也可根據病情聯合其他抗菌藥物,注意支持對症治療。



關注知易社,更多簡單易懂醫學健康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