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有关敦煌两字的由来,历史上有多种版本流传,此次于世纪坛举办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取名应该是借鉴了最为广泛认知的东汉应邵注《汉书》中所说:敦,大也。煌,盛也”而来。


不管是东汉标注还是唐代的县志编纂,都是按照汉人的思维诠释,看看敦煌处于青海、新疆、甘肃交界的位置,又是古代丝路的重要节点,我更倾向于它是早期当地游牧部落吐火罗人的后传音译,其实就是哈萨克族的祖先,这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也有记载。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在开幕式上说:敦煌石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绵延历史最悠久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我想千多年来不用谁几番强调,从公元366年西游至此的乐尊和尚在荡泉旁见到万丈金光,并凿下第一个石窟开始,敦煌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延续登顶世界文化宝库中的艺术巅峰。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但吴所长令人敬佩的因为他也是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无论是对摄影还是对敦煌都非常痴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推动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活动,将敦煌文物通过数字化图像采集,加工整理后不仅能将石窟艺术永久保存,还能使更多观众通过详细品读敦煌文化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这也是此次“大盛敦煌艺术大展“的社会共享体验。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从公元四世纪到十四世纪,敦煌包括了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和五个庙石窟等大大小小八百多座石窟,很有千年千窟之感。作为普通游客,很难把所有石窟走全看细,那么通过数字化整理后的高保真图像既可以来到博物馆展示,又能让我们看到石窟中那些精美艺术的细节与古人所要表达的思想,甚至某一天我们可以坐在咖啡厅里就能领略来自大漠深处的石窟艺术。


此次观展,有幸听到来自敦煌研究院王晓娟老师非常详细地讲解,她对于敦煌历史及每座石窟的故事了然于心,娓娓道来真是让我们获益匪浅,让我们跟着王老师对所展敦煌经典洞窟的解读,慢慢走近敦煌,走进历史。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莫高窟 第285窟


这个洞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早期洞窟中唯一有年代题纪的洞窟,在真实洞窟墙壁的北面记有: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岁次午八月是旬造和大代大魏大统五年五月二十一日造迄,证明了285窟是开掘于公元538-539年,就是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西魏时期。


这段时间莫高窟开窟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而且佛教传入中国最鼎盛时期就是北魏,经过了136年14个皇帝,除了能征善战的拓跋焘感到迅速增加的佛教徒已经影响到他的征兵甚至阻碍皇权时大力反对佛教外,其余的皇帝都对佛教采取包容的态度。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中原是东魏,敦煌由西魏所管辖,从历史层面也印证了285窟是西魏开窟构成。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敦煌洞窟壁画不仅能研究当时西北地区的佛教史、服饰史、民族史,还对家族史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在285窟北壁注有题记叫阴安归的画像,根据史料记载,由于阴氏家族与擅长营商的粟特人联姻,积累了雄厚财力,又积极参与佛教活动,他们在敦煌地区有三百年发展历史,所以很多洞窟都是由阴氏家族赞助开凿的。


例如武周时期阴守忠为了逢迎武则天称帝开凿了第321窟,阴嗣瑗开凿第217窟,阴嘉政为纪念父母开凿了第231窟,晚唐时期阴季丰开窟了第138窟等等,包括开凿第285窟的阴安归,他们倾力开凿石窟后绘制壁画修建佛像,最终创造了敦煌灿烂的文化,他们是敦煌石窟的真正供养人。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有关285窟的故事估计能讲上一天,中央龛楣内的弥勒佛雕像,四周描绘了印度三大神的故事,南壁《五百强盗成佛》的连环画,还有当时的服饰应用了结晶镀金艺术,中原来的道家文化,洞窟整体斗四藻井的结构等等,单单285窟就呈现了东西方艺术的大融合,听着王晓娟老师的讲解让人脑洞大开。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另外通过这座洞窟你还会发现,这里包括屋顶,佛顶的颜色主要以蓝色调为主,当时这种用料主要来自于青金石,一种非常昂贵的矿石材料,包括在西藏唐卡中也有体现。其实在西方早期绘画中,这种材料也是稀有的,只有在耶稣或圣母的服饰上才能看到这种蓝色,它们大都来自阿富汗深山的矿区。无论是东方洞窟的供养人,还是西方绘画的订件人,共通之处都是有雄厚财力才能使用这种昂贵颜料来彰显他们身分的尊贵。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榆林窟 第25窟


此次参展的还有榆林窟第25窟,同莫高窟第285窟一样,它们展览整窟结构都是与真实内容原比例复制,所以身处其中,会蓦然间真以为自己来到了敦煌,好像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同样作为特窟,它呈现给观众具有汉藏艺术浓厚融合的特点,是吐蕃统治时期的代表窟。


如果大家去榆林窟建议重点观看第2、3、4、25四座石窟,由于地震原因,虽然洞窟构造采用了覆斗底样式,将顶端压力分散到四壁,但还是有很多泥土塌方砸毁了洞窟内的佛像,所以看榆林窟的重点应该是窟壁四周壁画。1941年10月张大千两进榆林窟,临摹了第25窟的巨幅经变图,从此这座名窟蜚声海外。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榆林窟第25窟正壁上是一幅密教图像,密教就是秘密传教,它是佛教晚期所出现的一只派别。密教当时有三个分支,以汉族为主要居住地并接受佛教思想的被称为汉密,西藏地区所信奉的称为藏密,莫高窟第465窟里也有体现,还有一支就是云南的滇密。正壁上图像中主佛与菩萨都是卷发,面颊修长,头戴宝冠,双肩下溜,面部发绿的特点都是受到藏传文化影响。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榆林窟第25窟北壁内容与主壁完全不同,它表现的是佛经中的弥勒经变未来极乐世界的联想倾向。佛经中记载,人们经过七千万年后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出现,这个过程的主宰就是弥勒,未来世界人们可以活到84,000岁,女子到了500岁才能出嫁。画面中是弥勒成佛后来到娑婆世界举行三次大型法会,正中间是初会,由众神围绕,佛母梵摩越王女率宫女削发为尼。右侧是二会,主要表现平民正在受戒。左侧为三会,弥勒前案陈设袈裟,观看妇女落发后接受洗礼。这幅壁画中的弥勒三会正是他分别超度了96、94和92亿人去了极乐世界的景象。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仔细观看,在弥勒三会这张壁画的右下方,还有女子出嫁的一个场面,文献中记载西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结婚时不是在正屋进行,而是在屋外用青布搭建成一座帐篷,称为是青庐青帐,帐篷内宾客相对而坐,谈笑风生,帐篷外由新郎匍匐在地,新娘则站立作揖行拜谢礼,这是唐武则天时期婚嫁风俗礼仪的真实体现。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榆林窟第25窟南壁绘制的是观无量寿经变,时间距今1200年左右,主要描绘了观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应韦提希夫人之请到西方极乐世界讲法的场景,也是敦煌壁画的精品。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无论是这次展出具有代表性的莫高窟第285窟、榆林窟第25窟复原模型,还是莫高窟第217窟和第9窟的壁画,榆林窟第3窟文殊变和普贤变壁画,甚至首先给观众极具视觉冲击感、使用四千多张高清晰照片拼接而成的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巨型壁画,都可谓是敦煌洞窟元素的经典,足见出品方多么有诚意来让更多受众了解敦煌艺术。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以上只是我记述了敦煌研究院王晓娟老师对于此展经典讲解的摘要,更多的就不逐一介绍了,希望大家有时间亲自去欣赏数字敦煌带给我们千年历史细微之处的情景震撼,聆听王老师的精彩描述。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中华世纪坛

复兴路甲9号

39.911571,116.321380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北京 · 观“大盛敦煌”艺术大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