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在公元前好几个世纪就开始向西亚扩张的这项卓有远见的政策,和广袤的殖民领地不断将注意力转向偏远地区,并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注入了开阔的思想观念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在华北,尤其是过去几个朝代的监督之下,那些伟大的建筑思想得到了发展,而这种思想只有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面自然轮廓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在热河,康熙皇帝已经布置了一个很大的猎场,作为他避暑的地方。他还在那儿建立了一些喇嘛庙,作为他成功远征蒙古和西藏所立赫赫战功的见证。乾隆皇帝继续征服这些民族,并让其中的一些民族定居热河,建立了其他的喇嘛庙。这些寺庙建筑是按照西藏的模式建造,如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普陀宗乘之庙和扎什伦布寺。

热河的十二座寺庙都位于大山谷对面的山坡上,它们的中轴线都朝向皇家猎场。皇帝的行宫位于猎场的中心,那儿还有一个纤细的宝塔来使它显得更加突出。在一片极其美丽的风景之中,这些建筑的所在位置和方式构成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组合。每一座寺庙的细部建造都清楚地反映出了中国宗教建筑的象征性特征,同时也反映出了中亚和中国宗教理想之间的联系。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最重要的热河寺庙的主体部分是有拱廊的广场中央的一座正殿。它在每一边的中央都有一个门。它所代表佛教的精神世界被视作是一个有四个门、四个角楼的神圣要塞,就像中央有圣所的一座城市,并且在方位基点上跟可视的世界保持一致。有时候在四个门之上会建造四个塔楼,这样就形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八”。在这一点上,佛教与古代中国的概念是相符的。

中国人往往将中点也计算进去,这样就有了五个方位基点,而且还有重要的数字“九”。在普乐寺有一个建造在两个方形平台上的圆形建筑。它跟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很相似,而且它的屋顶也是采用蓝色琉璃瓦。圆是阳刚之天的象征,方则是阴柔之地的象征。

圆在方之上就显示出运动力的双重性和不同力量的结合。在下面那个平台上有八座用彩陶制成的花瓶状宝塔,位于四个角和四条边的中央。围绕这个平台的拱廊共有四个门,它代表了我们必须将这一宇宙体系置于其中的要塞。所以藏传佛教将这个要塞建造成一个庞大的建筑,四周都有魔鬼无法逾越的高墙围绕。热河的普陀宗乘之庙就是这么一个堡垒。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除了皇帝的政治考虑之外,还有喇嘛教这个最奇特佛教形式的某些内在动机,喇嘛教在中国,至少在华北,至今仍然享有一种特权,虽然民众们对它所知甚少。西藏作为中亚海拔最高的地区,吸引了汉人对于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这两座最高山脉的注意力。中国人将昆仑山视为是所有山脉之父。中国所有大江的源头都在这两座山脉之上,并从那儿将泥土冲刷到下游。众多的神话概念和传说都与这些山脉有关,因为它们最接近天空。中国人认为这些山脉位于亚洲的中心。在他们看来,西藏这个海拔最高的黄教盛行地区在某种程度上是最高智慧的化身。

宗教与地表的联系源自于有关中国圣山的概念。中国的整个版图都按宗教箴言和罗盘方位被分成东岳、西岳、南岳、北岳和中岳等五大圣山。它们都是各自区域中最高的山岳,因其形状而引人注目,并从远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神圣的。有关这些山的概念极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人在其最隐秘信念和自然本身之间寻找一种完美等式的需求。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例如这五岳的概念与热河那些四个角楼簇拥一个中心建筑的寺庙实际上是相同的。整个国家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寺庙。我们可以谈论帝国的建筑。人们都是按照这一思路来考虑问题的。五岳中的每一座都是宇宙的象征。其中每一座山岳都可以通过跟方位基点相符的四个大门到达。人们发现上天也确认了这一点,因为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按方位基点自然形成了具有五座山峰的一个体系。

这些圣山可以调和天和地的影响。那些山上有众多的寺庙,并且每年都是大批香客朝拜的目标。五岳中的每一座都是从平原拔地而起,而且都是整个风景线上无可置疑的最高点。在它们的山脚下都有一个大的寺院,它的中轴线直指山顶。这个寺院也造得像一座堡垒:高墙大院、雉堞、四个大门、八个由拱廊围住的高塔。在它的中央是一个作为圣所的正殿。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这个寺院就是整个体系的一个图解,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登东岳泰山,必须要通过一个称作“天梯”的陡峭石阶,才能到达南天门。泰山在四个方位基点上有四条这样的通道,因此它变成了宇宙体系的一面镜子。泰山的顶上是玉皇庙。人们大都认为玉皇大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天神是住在最高的山峰上,因为那儿天地相连。在那儿代表人类灵魂的白云缭绕,在天地之间斡旋。站在华山顶上,置身于活生生的天神世界,透过白云看到了下面的平原和远处闪闪发光的黄河河道,便想象自己脱离了地球,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并与道的精神一起遨游在魔法的领域。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佛教采纳了山岳神圣的观念,并且创造了它自己的四大圣山,或称四大名山。作为四大菩萨的所在地,它们坐落于偏远的乡间。作为佛教教义的象征,它们由自然所竖立,如同信仰的灯塔,施予信众。个人心中的佛是没有化身的,他的精神充斥于大地和人类的中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对于每一个个人是单独产生影响的。人们只有通过佛的四大幻影来认识佛。四座佛教的名山和五座古代中国的名山都是来自自然的外在景象,但又充满了内在的感觉。它们加起来,就构成了九,即深奥智慧的象征。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神圣的五台山,喇嘛教的黄教圣地,是一座有五个山峰的山岳。在这些山峰之间有一片开阔的高台,高台上的寺院都是围绕着一个大型白色宝塔而建造的。自然本身与神圣的数字“五”之间的关系在这个神圣地点的寺院、浮雕和装饰品中不断地得以重复。在这个高台的最高处是五座镀金的青铜宝塔,以代表五个山峰。充盈的精神和宗教世界通过盖满了宝塔表面的众多浮雕小佛像的形式而与宝塔融为一体。在一个大肚子的青铜佛像上有体现空中运动力量的二条蛟龙在争抢一颗完美的珍珠,但是它们的企图被财宝的守护者金翅鸟所阻止。热河的一个青铜屋顶表现了同样具有极度生命力的图景。在那儿蛟龙们以八重的形式从空中飞翔或跳越而过,就像刚刚来自苍穹,徒劳地想夺取尖塔上的宝石。

中国古建筑:为何说宽敞的庭院规划是在华北发展起来的?

在中国西部快要跟西藏和印度接壤的最高佛教圣山峨眉山的山顶,人们感觉与神性最为接近。这个具有陡峭悬崖的山顶几乎总是被一片云海所笼罩。有时候,太阳、月亮和星星会在云海之上闪耀,这种场景又反映了在渐趋消散的虚幻迷雾之上,那受人尊崇的佛祖万道光芒是人类得以拯救和获得美好前途的最坚实和最崇高的境界。“这儿离天堂只差一步。”金顶大殿之中,一位寺庙老住持的坐像栩栩如生。也许正是这位住持曾经这样说过:“荣耀就在峨眉山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