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蜂养殖,适合加继箱吗?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合不合适?

常青


中蜂养殖,适合加继箱吗?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合不合适?

中蜂是指太行山地区中华蜜蜂,是可以多箱体双王群饲养中蜂的!

多箱体双王群饲养中蜂,其显著特点是易于增强蜂群整体抗病性、维持强群、提高生产效率、不易发生逃群,使中蜂养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有效减少对蜂群的干扰,即使一侧蜂王死亡或丢失,也不会影响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常规的中蜂饲养方式由于蜂箱容积限制,在蜂群管理和生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导致蜂群发展受到限制,不容易饲养强群和提高蜂蜜产量。由于中蜂的特殊生物学习性,蜂群一旦失王超过24个小时,蜂群内工蜂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蜂蜜产量,若发现不及时,常造成工蜂产卵、蜂群灭亡等情况发生。若能灵活运用推广多箱体双王饲养就能克服上述不足,可将我们的甜蜜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多箱体蜂箱

饲养中蜂的蜂箱,主要以采用活框饲养方式为基础。适合多箱体多王群蜂箱主要有中蜂10框标准蜂箱、GN式蜂箱、郎氏蜂箱、短框式十二框中蜂箱等。无论采用哪种蜂箱,均以方便蜂群日常管理为基础,能方便放置隔王板为原则,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双王群组建。

繁殖季节易于把蜂王隔开实行双王群饲养;在生产季节,贮蜜区和育子能区分开饲养,实行蜜、子各一区,可增强贮蜜区水分蒸发,促使蜂蜜尽早成熟;在度夏时节,有利于蜜蜂通风散热,增强蜜蜂个体寿命;为实行多箱体双王群饲养,我们首先要组建双王群。

二、双王群组建基本要求

双王群指的是在一个中蜂群内同时存在2只中蜂王的蜂群,工蜂可以通过隔王板互相串通,蜂王不能互相串通的蜂群。

1.巢箱组建双王群的基本要求

外界蜜粉源充足,蜜蜂育子积极,蜂群群式要求≥4足框以上时,将巢箱蜂群以2脾为1区,分为2区饲养,中间插入中蜂竖式隔王板,隔王板两侧以及下方要求不能通过蜜蜂为准;隔王板上部可用图钉将覆布定在隔王板上,形成隔王板一侧有王,一侧无王的蜂群。

有王一侧要求封盖子至少1脾,卵虫脾至少1脾;无王区要求要有两个50%封盖的子脾(无王区这样放置的意义是在介绍蜂王期间,所介绍蜂王不能产子,待蜂王被蜂群接受需要一段时间,有封盖子不影响群式发展,因为蜜蜂有护子习性,无王区和有王区不会发生一侧蜜蜂偏集情况),这时,便可介绍一只同龄中蜂王到无王区(可采用扣脾方式、悬挂方式,不管哪种方式均以蜜蜂不能自由出入蜂王所在区域为准),打开两侧巢门,让蜜蜂各走各的巢门,这样蜜蜂所采花粉、蜂蜜能均匀进入两侧储存。介绍蜂王区域,蜜蜂不咬王笼时将蜂王放出,组成双王同巢群。

2.合并蜂群

合并蜂群时的障碍,由于蜂群之间群味不同,若处理不善,会导致两群工蜂相互打斗,甚至围死蜂王,所以要将两个不同群味的蜂群混为1个群味,并成1个蜂群。我们可以利用合并蜂群来组建双王同巢饲养,蜂群合并可分为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两种方法:

(1)间接合并:蜂群合并,多采用间接合并,合并时可事先准备一个空蜂箱,蜂箱中间插入中蜂立式隔王板,隔王板上贴上报纸,报纸上可用针扎数个小孔。把将要合并的蜂群于傍晚放入蜂箱隔王板两侧,由于有报纸保护,蜜蜂不能相互串通,经过一段时间群味混合,蜜蜂把报纸咬破,即合为左右分区蜂群。

需要注意的是,在缺蜜季节合并蜂群,合并时,可先将蜂王暂时用诱王器(诱王器可用铁纱网制成,不能通过蜜蜂为准)关在群内,悬挂在分区蜂脾一侧中间部位,并群成功后,可将蜂王放出。

(2)直接合并:在大流蜜期间,蜂群受同一蜜粉源影响,蜂群之间气味区别不明显,加之蜂群忙于储备蜂蜜、工蜂忙碌,警惕松懈,这时可采用直接合并。

直接合并可采用继箱合并办法,巢箱和继箱之间放置中蜂平面式隔王板,于傍晚时分,将两群群式相等的蜜蜂,其中一群蜜蜂连同蜂王一块合并于继箱内,组成上下蜂王双王群。第二天视蜂群能够很好的融合以后,将继箱蜂王放置巢箱,中间放置中蜂隔王板,组成巢箱双王群。

三、多箱体组建及管理

多箱体指的是在巢箱上面叠加1~3个继箱,扩大蜂巢的一种饲养办法。主要是在双王群饲养的基础上,实行多箱体饲养中蜂。组建群式要求:

1.温度要求

由于太行山区昼夜温差大,气温要稳定在15~20℃时组建,这样不容易冻伤幼虫。

2.蜂量要求

巢箱蜂量要在6足框蜂时,巢箱每个蜂王所在区域有2框以上封盖子时组建易成功。具体做法是,将两侧子区内的子脾各拿出一框子脾,将子脾放入继箱内(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蜂王带入继箱内),外侧放粉蜜脾,再加保温板,应分布于巢箱蜂群正上方;巢箱内每区要有1个子脾、1个蜜粉脾,1个空脾,供蜂王正常繁殖使用,继箱和巢箱之间再加平面式中蜂隔王板,这样布置,蜜蜂容易上继箱内进行哺育幼虫、贮蜜。

3.多箱体蜂群管理要点

由于继箱内处于无王状态,管理时要特别留意蜂王台的去除。大流蜜期间若检查上蜜情况,一般检查继箱就可以了,则巢箱繁殖区域可减少检查次数。若要检查巢箱蜂王产子及健康状况,一定要注意蜂王掉落至另外1区。

根据中蜂王产子规律,每日产子1000粒计算,一个标准巢框大约8000房眼左右,产满1框需要8天(其他蜂箱根据房眼多少来计算),设工蜂发育期为21天,那么,有3个标准框就足够一只蜂王循环产子,双王群左右两侧各有3个框就可以了,两侧外加保温板,保温板外加缓冲蜜粉脾,这样有利于容纳休闲蜂。

四、灵活运用多箱体

采用隔王板半阻断式饲养中蜂多箱体,可在继箱内培育蜂王,巢箱内蜂王仍可产子,互不影响,这样可有效解决蜂群多余的哺育力,定时培养优质蜂王,可以有效控制分蜂热产生。

根据我在饲养中蜂多箱体时发现,如在继箱安置王台,还可以使蜂王成功交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蜂不同于意蜂,假如意蜂蜂群内有正常产子的蜂王存在,处女王交尾成功后会发生围王情况发生,中蜂则不会。

具体做法是:在继箱内安置王台后,要在继箱背后开一个小洞,这样有利于蜂王飞出来交尾,为了防止蜂王误投在巢箱繁殖区域内,造成老新蜂王打斗死亡情况发生,可将繁殖区巢门口设置隔王装置,让处女蜂王无法误入产子区域。

蜂王交尾成功后,如需换掉原箱蜂王,可将原箱一侧蜂王保存于其他蜂箱隔板外侧,作为储备蜂王使用,将继箱内已交尾蜂王,把蜂王所在脾,连同巢脾一同替换至巢箱即可,这样,在同一个蜂箱内可形成繁殖区、贮蜜区、育王区、交尾区综合利用。


苗家小惠


中蜂养殖加继箱的要求

中蜂养殖是可以加继箱的,这点在实际养殖中已经得到应用,但是中蜂养殖加继箱仅限于强群在大流蜜期的时候,主要原因是中蜂的分蜂性强,大流蜜期的时候可以加继箱的原因是大流蜜期工蜂采集任务中,根本就没有时间闹分蜂,所以在大流蜜期的时候中蜂的分蜂性相对要弱一点,大流蜜期一过,中蜂的分蜂立刻开始,所以中蜂加继箱一般只能是在大流蜜期的时候加继箱或者浅继箱。

中蜂双王群的养殖

对于中蜂双王群养殖来说,实际上真正的中蜂双王群养殖并没有实现,仅仅是实现了一箱养殖两群蜜蜂的方式,也就是说两群蜜蜂并不相通,这样的蜂群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作双王群,如果是在大流蜜期我们采用了中蜂一箱双王加继箱的方式,工蜂在继箱中融为一体,这个时候可以算是双王群。

虽然中蜂养殖双王群的方式在实际养殖中已经实现,但是在实际养殖中中蜂的养殖方式还是以单王群为主,主要是中蜂的分蜂性强,难以维持大群,而且容易迷巢,采用双王群养殖还是有较多的弊端。如果我们采用单王群养殖,中蜂很多地方蜂王采用十框标准箱是完全可以做满一个蜂箱的,根本没有必要采用双王群养殖,这样由于蜂巢空间的缩小,会增加中蜂的分蜂性。

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适不适合?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养殖方式是可以实现的,首先是一个巢箱加继箱的四王群,巢门开箱不同方向,避免了蜜蜂的迷巢,同时四个蜂王各在一处互不相通,避免了蜜蜂的偏集,实际上这种养殖方式相当于在一个巢箱和一个继箱中养殖了四个蜂群,这样的蜂群,根据中蜂蜂王带群的能力,两只蜂王就可以带满整个蜂箱,而我们采用了四只蜂王,相当于限制了蜂巢空间,同样会增强蜜蜂的分蜂性,而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来说,采用一个巢箱和一个继箱,实际上并没有采用两个巢箱管理方便,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养殖方式虽然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方便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饲养方法是没有意义的,会增加我们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蜜蜂的繁殖。


蜂部落


架继箱可不是组织双王群,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看到的架得高高的继箱群实际上只是一群蜂,蜂王在最下面的巢箱里,上面只是蜜脾,因为用了隔王板蜂王不能爬到上面产子,就能做到蜜脾子脾分开,这样便于管理,也方便取出纯净蜂蜜。无论继箱层有多少,所有蜂都是由底下巢箱的蜂巢门进入,工用蜂王。

我们可以把底下的巢箱用隔板分成两部分,组织双王群,然后再用隔王板架继箱圈,上面继箱里蜜脾共用。这才是继箱组织双王群的方法。

如果用你所说的方法,用隔王板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放蜂王,就不能做到子脾蜜脾分开。而且上面继箱群里的工蜂没有合适的蜂巢门进出,对蜂群的发展也不利的。

我们要明白架继箱的目的是子脾蜜脾分开,只有把蜂王放在下面巢箱里,用隔王板阻止蜂王到继箱里去产卵,才能达到目的。

要想组织双王群架继箱,一定要把两群蜂放在底下的巢箱里,把巢箱用隔板分成两部分,让蜂王和工蜂完全隔王不能互通。然后放上隔王板,加上继箱。


追花精灵


这个问题问着了养中蜂人的心思,中蜂学习意蜂活框养殖带来的好处后,很多养殖中蜂的人为了达到更加好的效果,中蜂也上继。目前中蜂生产蜂蜜上是怎样学习意蜂加继,中蜂能不能上继,带着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下中蜂加继。

很多养中蜂的朋友都认为中蜂不可能上继,在以前这个类似中蜂加继问题以经不止一次地提问,我也作过解释和应用说明,现在又问,中蜂养殖,适合加继箱吗?中蜂采蜜上可以加继箱的。


为什么我这么作,不怕蜂友指责乱作误导吗?其实中蜂加继早在公社那时以经有了,这种加继也可在养中蜂书中有所论实,那就是中蜂活框加小继箱,可上网搜索也找得到。

很多养中蜂人看到了我这种编辑耐不着会问,题主是问大脾大脾地学习意蜂加继箱,你作什么乱编,连中蜂最基本特性都不写就说能加继,谁知加了个半张废物继给我们阅读,你真能作出加成片脾继?

在中蜂养殖加继上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这种加继与卧式活框双王养殖性质相同,因为隔王板蜜蜂互通,最后结局不是上继的蜂多就是原箱的蜂浓,与卧式双王群用隔王板在闸板中心一样,蜜蜂互通偏集于优质蜂王中,造成差点的蜂王或少蜂,或孤独现象。这种加继是养中蜂骗自已的不合理搭配(注,中蜂双王群不推荐在用板王板互通蜜蜂,可作为繁殖期快速繁蜂的保温最好办法)。

中蜂养殖,适合加继箱吗?我们首先看看意蜂加继,意蜂加继的继箱上边并没有王,在产蜜时真的方便极。在过去公社那时,很多朋友试过这种办法加继,中蜂还是失败,加继的无王区域产生了王台,造成了分蜂热。养过蜂的人都知道分蜂热那能回蜜,中蜂加大片继不但不划得高产,还成了产蜜弊端,其失败原因与中蜂王的信息素有关,与中蜂卧式活框抽脾出隔板外相同道理,起急造。

中蜂加继失败的最后演变成了半个废物加继,中蜂到目前还推广不来,原因多做了一个小蜜格仔,造成大脾浪费,并且小格仔还要对正大脾才上蜜高产,后来被高框架处代了。

要中蜂真正加起大脾上继箱,一定要别辟溪经,不能一味全部照搬意蜂加继办法。为什么中蜂会产生急造王台,要从这里找出问题才能中蜂加起继来。在蜂王信息素弱的程况下,中蜂又不产生急造,办法是有的。

养过桶式中蜂的人都知,中蜂巢脾可以反转巢桶蜜蜂也接受,为了中蜂加继不造王台,可在用大脾反转放置,因为蜜区与框架连着,子脾倒置,蜜蜂找不到可造王台空间,这样才锁定蜜蜂造台性质。

很多朋友会问,中蜂不会在子脾中间造起急造王台吗?中蜂有一个特性,一箱中有王,要起急造都是在巢脾底起,只有失王才会在巢脾中起王台,中蜂找不到巢脾底,王台自然造的机率就低了。

目前中蜂加继模式可在用倒置蜂巢脾法去看看。加继的箱要造长二至三公分,(即中标42,要做长到45),上继的巢框另加一条木条上好于框架下梁上(或用螺丁定),木条比原框架长二至三公分。再把框放入继箱中,中蜂就完成了加继。(注:中蜂单王上继,不用隔王片,要压严有王区蜂,如果在用双箱双王,要上隔王板,每区也要压严。压法:五框抽三上继,留二加一巢础。仅供参考)

中蜂要上继箱,一定要明白上继的目的,在养殖上在用上继中蜂不合适,上继只能作为生产蜂蜜一种高产办法。在这我不多写了,只比一个方法给大家去完善。这是我个人观点和应用实程,有待更深改进,仅供参考,大家一齐去试试。关于中蜂加继有疑问,下方评论留言,共同把中蜂上起继箱来,多产蜂蜜多赚钱。多谢分享…


荔乡问答


关于中蜂是不是可以加继箱,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的问题。从中蜂的特点来看,以目前的养蜂技术,认为想要达到这种养殖方式还有一定困难,而且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中蜂并不适合养殖双王群,其实这个问题就连最基本的双王群都还没有解决,所以想要达到四王群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中蜂的特点已经决定了。

中蜂养殖双王群存在的问题

其实对蜜蜂有点的朋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中蜂养殖,几乎都是单王群养殖方式,除非部分养蜂人想要尝试双王群养殖,会做一些双王群养殖的尝试。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中蜂不能双王群养殖,而是这样养殖下来并不合算。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中蜂的分蜂性强

实际上要说中蜂双王群养殖还没有什么困难,中蜂迷巢性强,一般采用一个蜂箱养殖的时候容易走错巢门,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我们把巢门方向改变即可,但是很显然这种方法也不怎么好,主要原因在于养殖了双王群却达不到双王群的群势。

我们都知道,意蜂养殖双王群是因为可以加继箱,否则意蜂单王也可以带一个巢箱,但是意蜂加继箱不会产生分蜂热。中蜂不一样,如果我们在巢箱养殖了双王群,加继箱的情况下,继箱大量的王台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中蜂没有人养双王群的原因。

当然,中蜂在一些地方是可以短期养殖双王群的,一般在大流蜜期的时候,这时候蜜蜂采蜜任务重,分蜂性会相对降低,所以就算我们养殖双王群也还可以,在大流蜜期还可以上继箱或者浅继箱取蜜,这已经是得到了实践的,但是仅限于流蜜期的时候。

第二:中蜂偏集性强

除了上面说到的巢门偏集外,其实中蜂还有一种情况是巢内偏集,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王群,因为中蜂组建的双王群,中间使用的并不是工蜂可通过的立式隔王板,而是死隔板,相当于是一个蜂箱中养殖了两群蜜蜂,但是在大流蜜期的时候上了继箱,上面的工蜂可以互通,勉强可以算作双王群,如果我们中间使用的是工蜂可通过的隔王板,则质量较差的蜂王往往被孤立,工蜂只认优质的蜂王,最后形成工蜂偏向优质蜂王,劣质蜂王被孤立或者被驱逐,最后还是单王群。

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

这种方式其实在意蜂养殖中是常见的,一般在繁殖蜜蜂的时候会用到这样的方法,一般就是在机箱上开巢门,然后用继箱养殖双王群,这种方法意蜂养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采用中蜂养殖,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中间的平面隔王板的形式,对于中间的平面隔王板来说,无非两种方式,一是工蜂可通过,二是工蜂不可通过。我们先设定上下双王群的巢门已经异向开设,而且中间使用的是死隔板。

第一:平面隔王板工蜂可通过

如果我们中间使用的平面隔王板是工蜂可通过的情况,中间采用的立式隔王板是不可通过的,其实这种方式相当于形成了上下工蜂可通过的情况,无非就是我们巢箱养殖的中间立式隔王板的改变,还是无法避免中蜂的偏集现象。所以这样是行不通的。

第二:中间采用了死隔板

如果我们的平面隔王板是工蜂不可通过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采用了一个双箱体养殖了4群蜜蜂,虽然这4群蜜蜂在一个双箱体中,但是每个蜂群是独立的,并没有相通,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可以成功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四王群,其实已经失去了我们打造四王蜂群的目的,相当于用一个双箱体养殖了4群蜜蜂,我们把继箱和巢箱分开养殖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样的四王群是没有意义的。

总结:在蜜蜂养殖中,利用到多王群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繁殖和采蜜的问题,同时利用好蜂箱,如果我们的多王群养殖可以节约蜂箱,这是可以的,如果我们采用了多王群养殖没有节约蜂箱,反而增加了养殖难度,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正如意蜂双王群养殖还是主流,虽然可以养殖三王四王,但是还是比较少见这样的养殖方式,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繁殖,相信我们会有多余的蜂箱,因为这样的养殖方式根本就没有节约出蜂箱来。

而从中蜂的角度来说,其实养成双王群后如果无法上继箱,其实我们对蜂王的产卵是限制了的,本来蜂王可以带七八脾蜂,但是我们养殖双王群以后却只能放三四脾,很显然这是不合算的,所以在养殖中我们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方法,如果我们本地蜂群群势本来就只有四五脾,我们又采用了大箱体,认为采用双王同箱的方式来节约蜂箱是可以的。





乡村京华


关于中蜂是不是可以加继箱,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的问题。从中蜂的特点来看,以目前的养蜂技术,认为想要达到这种养殖方式还有一定困难,而且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中蜂并不适合养殖双王群,其实这个问题就连最基本的双王群都还没有解决,所以想要达到双王群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中蜂的特点已经决定了。

中蜂养殖双王群存在的问题

其实对蜜蜂有点的朋友都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看到的中蜂养殖,几乎都是单王群养殖方式,除非部分养蜂人想要尝试双王群养殖,会做一些双王群养殖的尝试。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非中蜂不能双王群养殖,而是这样养殖下来并不合算。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中蜂的分蜂性强

实际上要说中蜂双王群养殖还没有什么困难,中蜂迷巢性强,一般采用一个蜂箱养殖的时候容易走错巢门,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只要我们把巢门方向改变即可,但是很显然这种方法也不怎么好,主要原因在于养殖了双王群却达不到双王群的群势。

我们都知道,意蜂养殖双王群是因为可以加继箱,否则意蜂单王也可以带一个巢箱,但是意蜂加继箱不会产生分蜂热。中蜂不一样,如果我们在巢箱养殖了双王群,加继箱的情况下,继箱大量的王台产生,这就是为什么中蜂没有人养双王群的原因。

当然,中蜂在一些地方是可以短期养殖双王群的,一般在大流蜜期的时候,这时候蜜蜂采蜜任务重,分蜂性会相对降低,所以就算我们养殖双王群也还可以,在大流蜜期还可以上继箱或者浅继箱取蜜,这已经是得到了实践的,但是仅限于流蜜期的时候。

第二:中蜂偏集性强

除了上面说到的巢门偏集外,其实中蜂还有一种情况是巢内偏集,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王群,因为中蜂组建的双王群,中间使用的并不是工蜂可通过的立式隔王板,而是死隔板,相当于是一个蜂箱中养殖了两群蜜蜂,但是在大流蜜期的时候上了继箱,上面的工蜂可以互通,勉强可以算作双王群,如果我们中间使用的是工蜂可通过的隔王板,则质量较差的蜂王往往被孤立,工蜂只认优质的蜂王,最后形成工蜂偏向优质蜂王,劣质蜂王被孤立或者被驱逐,最后还是单王群。

用隔王板组成上下双王群

这种方式其实在意蜂养殖中是常见的,一般在繁殖蜜蜂的时候会用到这样的方法,一般就是在机箱上开巢门,然后用继箱养殖双王群,这种方法意蜂养殖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我们采用中蜂养殖,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中间的平面隔王板的形式,对于中间的平面隔王板来说,无非两种方式,一是工蜂可通过,二是工蜂不可通过。我们先设定上下双王群的巢门已经异向开设,而且中间使用的是死隔板。

第一:平面隔王板工蜂可通过

如果我们中间使用的平面隔王板是工蜂可通过的情况,中间采用的立式隔王板是不可通过的,其实这种方式相当于形成了上下工蜂可通过的情况,无非就是我们巢箱养殖的中间立式隔王板的改变,还是无法避免中蜂的偏集现象。所以这样是行不通的。

第二:中间采用了死隔板

如果我们的平面隔王板是工蜂不可通过的,那么就相当于我们采用了一个双箱体养殖了4群蜜蜂,虽然这4群蜜蜂在一个双箱体中,但是每个蜂群是独立的,并没有相通,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是可以成功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四王群,其实已经失去了我们打造四王蜂群的目的,相当于用一个双箱体养殖了4群蜜蜂,我们把继箱和巢箱分开养殖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这样的四王群是没有意义的。

总结:在蜜蜂养殖中,利用到多王群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繁殖和采蜜的问题,同时利用好蜂箱,如果我们的多王群养殖可以节约蜂箱,这是可以的,如果我们采用了多王群养殖没有节约蜂箱,反而增加了养殖难度,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正如意蜂双王群养殖还是主流,虽然可以养殖三王四王,但是还是比较少见这样的养殖方式,如果我们的目的是繁殖,相信我们会有多余的蜂箱,因为这样的养殖方式根本就没有节约出蜂箱来。

而从中蜂的角度来说,其实养成双王群后如果无法上继箱,其实我们对蜂王的产卵是限制了的,本来蜂王可以带七八脾蜂,但是我们养殖双王群以后却只能放三四脾,很显然这是不合算的,所以在养殖中我们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正确的方法,如果我们本地蜂群群势本来就只有四五脾,我们又采用了大箱体,认为采用双王同箱的方式来节约蜂箱是可以的。


三都县甲岛蜜蜂生态养


不合适,会打架,其中一箱会跟着蜂王飞出去,要尽可能保持距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